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第7章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7章

小说: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河北省东北部的山海关,经过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等省。它随着山脉的曲折盘旋,绵延6300公里,形成中国北方崇山峻岭上一道气势雄伟的城墙。这一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能,也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万里长城对阻挡游牧民族的骚扰,保障内地的生产起过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万里长城的修筑虽然给当时的劳动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量。它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和最雄伟的长城。据曾踏上过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从月球上看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见的两项特大工程之一,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始皇修筑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能和力量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已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诸侯国都于险要据点兴建单个的防御城堡及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等设施,随后逐渐在边境上修筑城墙,把这些城堡等设施联接起来,形成一套有机整体,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楚国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最早开始这项工作,为防韩、魏而筑起“方城”,以后各国纷纷效仿。如齐国为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区筑起齐长城;魏国为防秦国,沿洛水河城筑起魏长城;    
    赵国为防齐、魏之敌,在漳水一带筑成赵长城。这些都被称为战国长城。除此之外,有的诸侯国,燕、赵、魏国,为抵御北面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南下侵扰,在北方修筑长城。随着六国的相继覆灭,这些长城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只是仍能发挥着防止匈奴侵扰的重要作用。    
    秦国最早的一条长城,修建于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的“堑洛”,沿洛河修筑,以防魏国之敌。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国又筑洛河中游的长城,“筑上郡塞”,这是防御赵国的。秦昭襄王时,又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防匈奴的侵扰。这段长城由东向北,起自临洮,至今陕西安塞县境时分为两支:一支止于秦国上郡治所肤施附近;一支则到达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在从事国内的各项改革,但北方匈奴贵族集团觊觎中原财富,经常南下侵扰,匈奴贵族趁着北方的燕国、赵国的衰落,一步步向中原侵犯,把黄河河套地区大片的土地夺了过去,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同时对秦国的首都咸阳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时在群众中就流传着“亡秦者胡也”的说法,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讨伐匈奴,夺回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回河套以北的阴山一带的大片国土,重新设置九原郡。匈奴贵族的进犯虽然被赶走,但它的实力并未受到彻底的打击,对秦国内地仍有很大的威胁,这就需要时刻防备匈奴人的再次进攻。于是秦始皇决定修筑起一条新的长城。    
    秦王朝从民间征发大批的民工,同时命令大将蒙括率士卒来修筑长城。这条长城以六国时的秦、赵、燕国北部的原为防御匈奴而修筑的旧长城为基础,修葺、增补,同时又建造不少新的城墙,将它们连接起来,使之屹立于秦王朝的北方。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畲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畲。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秦始皇大规模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耕地区免遭游牧民族的侵略。但是巨大的工程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其它的巨大赋税徭役,终于激起了秦末农民打起义,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在经历了短短的两代几十年时间以后就灭亡了。汉代建立以后,又对秦代的政策例如郡县制等进行了改变,实行了分封制,遭到了七国之乱。    
    举世无双的工程    
    在秦始皇以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能的结晶。是历代历朝统治者征调千百万人,经过多年艰苦劳动,死亡无数生命,才修建成功的。正如古人留诗:“嬴政驭四海,北筑万里城。民命半为土,白骨乱纵横。”长城的建筑,绝大多数地段是以山脉为基础,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有的地段是建在距地面1300米左右的高山上。长城本身的高度从5米到10米不等。在山势陡峭的地方,墙身就低一些,较平坦的地方墙身就高一些。墙的外部用砖和石砌成,内部用黄土夯实。长城顶部靠外的一面还修造一条女墙(城墙上的小墙),女墙上留有许多小孔,可以瞭望城外。每隔130米,修造一座碉堡,作为监视哨楼。    
    在险要地方设置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    
    长城沿线地势险峻,施工极其困难。但是,劳动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在山冈地方,就利用山脊作基础,既控制了险要,又便于施工;在河岸和深谷,则利用原来的陡坎和山崖,从外面看来,非常险峻。把大量的土、石、砖运上山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每次修建都动员大量的劳动力。例如,555年,北齐王朝修筑从居庸关到大同一段约450公里的长城,就征调了180万民夫。    
    在八达岭上发现的一块明朝石碑,上面记载1582年修长城的情况:几千名士兵和民夫,总共才修了70多丈长的地段。可以想见,当时的工程是多幺艰巨。在那万山重迭的山谷中和茫茫无际的荒原上,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顶风冒雨,经受着烈日和严寒,日夜不停地劳动着,建造出举世闻名的宏伟工程。如果把修筑长城的砖石用来改筑成高2米半、宽1米的城墙,可绕地球1周还有余。如果改铺成宽5米左右、厚0.3米左右的公路,就可以绕地球三四周。如果把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在10万公里以上。    
    千古毁誉    
    关于长城的修建,自古有无数的评价。有的人批评长城是中国保守性的写照,长城的修建就是一种防御的姿态,只有弱者才会主动防御。在国力强大的唐代、清代,是根本不需要修建长城的,反而会冲出长城,将势力渗透到长城以外去。但是有的学者就反对这种意见,他们认为,长城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姿态,而是一种积极的姿态,比如汉代修建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往西方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的体现。但是不管怎幺样,长城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第一部分 黄帝战蚩尤——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第12节 焚书坑儒

    战国时代诸侯纷争,虽然经济上造成很大摧残,但思想文化却是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学术团体都流行游动于世。仅从学派来讲,就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等所谓“九流十家。”从思想方面来讲,各家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诘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繁荣昌盛,迎来了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随着封建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成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形式,趾高气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强化他政治、经济上的专制权力的同时,也要开始推行文化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了。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制度混乱不一。许慎《说文解字序》说当时“田畴异亩,东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统一以后,采取种种措施在政治、经济上巩固统一。但是,仅仅实行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一,对于巩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封建专制帝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这一措施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给中国思想文化史带来了第一场重大灾难。    
    文化劫难    
    不过,已开始秦始皇并没有准备一开始就对文化思想领域采取残酷的手段,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统一政权开始,到实施焚书的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的8年间,曾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70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还召集了2000余人的学生置于博士官之下,命之曰诸生。其目的在于利用他们对古典文化进行清理甄别,以政府的力量禁止不利于封建专制政权的书,奖励那些对秦政权有利的书籍。诚如秦始皇自己所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因此,秦政权不仅对70位博士优礼备加,而且对于诸生也“尊赐之甚厚”。    
    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从现有资料看,其起因和结局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年,秦始皇大宴群臣,仆射周青臣等七十余人前为寿,对秦始皇歌功颂德,说了一些过头的颂扬话,诸如〃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等等。    
    这些话作为〃颂辞〃似乎也没有什幺不妥,但过于〃较真〃的博士淳于越则深不以为然。他反驳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拂弼,何以相救哉”?俨然以为秦王朝的巩固与发展不是对旧制度的彻底破坏,而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存旧图新,进行渐进的变革,充分利用旧有的传统和手段。    
    淳于越的话确实带有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但稍经揣摩,其主观目的似乎并不是要否定秦王朝的统一事业,恰恰相反,而是出于对秦王朝能否持续发展的深沉忧虑而向统治者提出的忠告。作为最高统治者面对这种忠告应该抱有冷静的思考态度,择善而从。秦始皇是个蔑视儒家、推崇法家思想的人,他十分崇拜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认为这才是富国强兵,超越三皇五帝的唯一妙法,所以对博士诸生的表现心有不满。,    
    丞相李斯对淳于越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并将问题推向极端。他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践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律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八则心非,出则巷议,夺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李斯这番利害析说,使始皇大为称是,准许了李斯提出的焚书的建议,即除去秦国的历史书籍以外,其它史书及《诗》、《书》百家语之类全部烧毁的建议。除博士官掌管的图书和农书医书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各地所有一切藏书全部交到当地官府烧毁。命令下达后30天之内不烧者,判刑服劳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