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重塑心灵 >

第11章

重塑心灵-第11章

小说: 重塑心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技巧无须全部掌握﹐也无须完全按顺序去做。尤其是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重要经验元素﹐并改变了它们﹐其他的经验元素就不大重要了﹔如果效率不够好﹐可以重复再做。
遇到有哪一个步骤自己感觉不太舒服﹐便取消它﹐继续以后的步骤。
1内视觉
1回想当时的情况﹐想像把所见景象移至电视机的屏幕上。
2想像电视机是入在一个架子上﹐架子腿有轮子。把架子往左或往右推﹐注意哪一个方向上的哪一点使自己感到更舒服。
3定了左右方向和推向之后﹐寻找上﹑中﹑下三个位置之中自己感到最舒服的一个﹐把电视机放在那个位置。
4把电视机屏幕中的景象﹐由动而调慢速度﹐进而调为静止画面。
5把屏幕的颜色由鲜调淡﹐由淡调暗﹐再由暗调至黑白。
6在屏幕上加上雪花﹑鬼影﹑跳动等﹐就像风雨中电视机的天线失调的效果一般。
7缩小电视机的屏幕﹐直至缩为4寸或以下。
8把电视机推远﹐更可使之堕海或升空以至消失。
以上的内容﹐回想该事时﹐有则做﹐没有的可以不理。针对每一点的改变﹐都应注意一下内心情绪感受有否改善。以找出自己的重要经验元素。
2内听觉(外来的声音)
1)回想当时的情况﹐注意听声音是从左耳还是右耳传入的。无论是哪一只耳朵﹐尝试把声音改为从另一只耳朵传入﹐注意感觉是否舒服一点。有些人开始时便感到声音从双耳进入﹐可以试改变为从一边耳朵进入﹐然后试另一边。
2)现在试试如果把声音的来源改为正前方或者正后方﹐找出哪个方向使你更舒服一点。 (很多人把声音来源改为后方感到最舒服﹐但也不是绝对的。)
3)在最终选定的方向上﹐试试把声音来源放在上面﹑中间及下面﹐找出使自己感觉更舒服的位置。
4)想像声音来源于一个音箱﹐注意它是什么颜色的。试将之改变为其它颜色﹐找出一个使自己更舒服一点的颜色。
5)注意音箱的大小尺码﹐把它变小﹐注意是否它越小﹐自己感到越舒服。
6)注意音箱的电源不好﹐出现跳音﹑不稳定﹐声调越来越沉﹐注意这时自己的感觉是否变得舒服一点。
7)想像音箱的电线因被推远而被拉断了。 “啪”的一声后﹐听不到声音了。然后﹐不知从何处﹐自己喜爱的一首旋律﹐隐约地﹑很细声地传来﹐慢慢地越来越清晰﹐自己被这很舒服的旋律所包围着。
3内听觉(内心的声音-自己对自己说话)
1)回想当时的情况﹐进入现场的环境﹐看和听﹐注意一下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或景象中﹐内心的声音出现。
2)当那个声音出现时﹐注意它在内心的位置﹐然后把那个位置当作是自己里面的另一个人﹐与它对话。你可以想像它在内心的位置那处有一个人形﹔也可想像自己退后一步﹐看到另一个自己在前面﹐选你觉得舒服的一个方式。
 
(3)告诉它你听到它说的话,为那些话背后的正面动机(使自己好的意义)向它诚恳地致谢。
(4)告诉它你知道那些意义,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你会针对那些意义做一些事。但在这时,你有其他的需要要照顾,所以,请它帮忙,说些有帮助的话,问它肯不肯。
(5)若它肯,请它说出三个对你现在情况有帮助的想法和做法。若它不肯,告诉它你明白,并且不会怪它,然后想像把它推远,并且把它的颜色调暗,声音变得弱小。
(6)若不能推远,想像你与它之间加了一层防弹玻璃,这使它变得模糊,声音也不清晰了。
(7)若它仍喋喋不休,叫它闭嘴。告诉它,它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在帮助你,而是在妨碍你的成长与成功。
(8)也可以告诉它,它的话你会当做参考,但是做决定的仍是你,你的人生向前迈进,仍是由你作主。
 
内心的声音,多数是自己潜意识里的一个部分,以一个“不同的我”的角色与自己沟通。这个不同的我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一些事情未得到妥善处理而产生出来的。这个角色多数不满意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或者不放心(安全感〕,更或者是不能宽恕真实的自己。轻微的情况下,它可能扮演一个批评者的角色而便自己凡事更有效果;严重的情况下,它会成为专门与自己唱对台戏的对抗者,而使自己无法建立自信。NLP中的一些辅导技巧,例如“重塑印记法”、“接受自己” 等,都会对你有所帮助。
 
内感觉
  (1)回想当时的情况,进入现场环境,看和听,注意一下在么时候,什么情景出现时,自己内心的这种感觉出现。
  (2)注意这种感觉的大小和它在身体里的位置。
  (3)感觉一下它的形状是怎样的,试着把形状改变,变成使自己更舒服的不同形状。例如变圆、扁或长。
(4)感觉一下它的外表是否有尖角、粗糙,若是,改变它,使它变得平滑圆浑,找出感觉更舒服的外表。
(5)感觉一下它外表的颜色,改变为使自已感觉更舒服的颜色。
(6)感觉它的重量,选一个方法使之变轻,例如蒸发里面的水分,用火焙干,抽出水分,或者用风吹干。注意过程中感到更舒服的现出(可以把它变得像棉花般轻盈)。
(7)注意变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的体积也会缩小,在它缩小的同时,使自己感到更舒服。
(8)把现在已经变轻和缩小的感觉往上升起,注意位置一改变内心便到更舒服。尝试把它升至从口中飘出,想像用手接着,向它吹一口气,看着它飘远,直至看不到为止。若它不能离开身体,可以在内心找一个最安全和自己感到最舒服的位置,然后用一个盒或箱子。把那份感觉装好,放置那个位置。
 
5。4为什么改变经验元素有效?
一件往事在脑中的储存,是由很多神经元各自代表该往事的极为细微的构成元素所组合而成,可以说一个神经网络代表一件往事。如果这个网络没有任何改变,每次想起这件往事,这个网络都会完整地被启动起来,所产生的情绪感觉也会不变地涌出来。
所有负面情绪都与我们的生存需要有关,因此引起负面情绪的网络被潜意识所控制着,不能自发地改变,因为担心如果它们改变了下次便不能提供同样的生存保证。虽然,事实上很多带来负面情绪的往事,其结果是使人裹足不前,陷人困境。
改变三个内感官的经验元素,其实是不断地修正那件往事的神经网络,目的是能够保持对该往事细节的记忆,而同时有较好的情绪感觉。待这个修正的过程完成后,事情仍然储留在脑里,但是事情带来的情绪感觉已经变得更为正面了。
因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一个人根据处理内视觉的经验元素便能化解一件往事带来的情绪困扰,而另一个人则须处理内听觉或者内感觉的经验元素,虽然两人的“事由”一样,例如都是失恋。即使两人都是惯用内视觉,他们的内视觉里的重要经验元素也会有所不同,该往事的储存方式亦会有所不同。故此,不能假定一套过程对每个人都会产生完全一样的效果。保证有效的态度是抱着这个信念: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储存经验记忆的方式,引导他找出自己的储存方式,引导他自己去做最有效的修改。
 
在两种情况下,改变经验元素无效。
     (1)做的人不相信这个方法有效。储存经验记忆和改变神经网络的工作都是由这个人的大脑去做,而同时思考和决定这样做不会有效果的工作也由同一个大脑负责,而且思考和决定的部分操纵了前者的开关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方法是法产生效果的。就像你叫司机开去东面,而司机说车子无法向东面而必须转向西面。因为他操纵了汽车,他一定成功(转向西面),并且事实(车子转向)会证明他是对的〔“早就说过车子不能转向东面,而会转向西面的嘛!”)
     (2)做的人的潜意识认为事情有重大的意义(或价值,或学习的需要),改变了情绪感觉,潜意识担心会失去这些意义、价值或学习。每当有这类情况出现,做的人会发觉不能改变某些经验元素,例如电视机不能往左或往右移开,声音不肯后退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两个方法:
     ①好好地想一下这些意义、价值和学习是什么,然后告诉潜意识你知道它们的存在,而且会好好地珍惜它们。同时,为了能够使你在人生前面的路上得到更多,请潜意识与你一同改变有关事情的经验元素。然后再继续改变经验元素的步骤。
     ②把这些意义、价值和学习从事情的景象/声音/感觉,从事情的整体书面、声音或内心感受中抽出和分开,存入心里,改变经验元素过程便会变得畅顺(这个技巧在我的《NLP辅导技巧》一书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5。5即场消减负面情绪的技巧
在某一场合中,你或许会遇上某些人或事,使你产生负面的情绪,例如愤怒、焦虑、担心、不满、哀伤或者恐惧。你知道这些情绪对你不会有什么帮助,而只会造成妨碍,使自己不能发挥得最好,或者造成负面的后果。但是,你又不能脱离现场。在这种情况下,NLP的“抽离法”会对你有帮助。
“抽离”状态在传统NLP中列入“经验元素”部分。我觉得它对消减负面情绪十分有用,把它发展成为一套技巧,容易运用,又有快速显着的效果。抽离法是我所知道的技巧中最快、最有效处理本人情绪的技巧之一。
抽离法是在思想上把自己从现场脱离,在一旁注视现场。这样我们既能保持对现场情况完全接触和掌握,同时又能摆脱现场情况引起的情绪困扰。小孩子的心不在焉,成人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表现都是一种抽离现象,只是这种抽离是全面地摆脱现场,因此对现场出现的话语或情况不能掌握。而抽离法则容许使用者仍然百分之百地控制现场,更因为没有情绪的困扰,而能更有效地处理情况。
与抽离相对是投人。每一个人都具有抽离与投入两种能力,而且经常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有些人比较习惯于倾向一面:经常表现出“投入”的人,容易有较大的情绪反应,例如看了一部悲剧
很多天后想起仍会哭,或者听了一个笑话后笑个不停;而经常表现出“抽离”的人,则会给人以冷漠、置身度外的感觉,悲剧和笑话都不会使他有很大的情绪反应。
是倾向“抽离”好,还是倾向“投入”好?没有肯定的答案。人生中有些情况下需要我们抽离才会有更好效果,例如处理紧急情况、突发事件;也有些情况下需我们投入才会有更好效果,例如与亲友在一起分享喜与优的时候。抽离与投人是一种能力的两端,认识、掌握和选择性地发挥这种能力的全部,才是正确的态度。过去不少人认为情绪感觉妨碍他们理性的运用,殊不知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学习记忆,甚至内心的种种能力,都不能没有情绪感觉的参与。科学家已经证明一个人做任何决定,都必须有情绪感觉(感性)的参与,而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感性扮演的角色比理性大得多,只不过我们不自觉而已。能够深切地感受一件事情带来的情绪感觉,才能清楚和准确地处理它,所以,有丰富情绪感觉的人能做大事,而没有足够情绪感觉的人则不仅人际关系不佳,而且会对事情判断错误,影响成败。
从学术的角度看,受情绪困扰是情绪中心(边缘系统)在主持大局,而抽离则是智慧中心(前额叶)在控制情况。更有效的言语和行为,须在智慧中心掌权时才能出现。
幻想脑中产生一个以上的自己身份,能够摆脱现场的不良情绪,这便是抽离法。
   
 掌握抽离法的练习:
  (1)先尝试想像自己在门口看着自己在室内坐或立,练习数次。
(2)再想像站在自己的旁边约10尺处,看到自己的侧面、对面的人及周围的景物。
(3)想像自己慢慢回到本人站立/坐处〔返回本身),然后再抽离去刚才的侧旁10尺处。反复做数次,直到纯熟为止。
(4)回忆一次不愉快的经验,重取当时景象、声音及内心感受,然后想像自己抽离当时本人的位置,站在30尺远,隔着一层玻璃,看房内当时的你,注意内心感受的减轻。然后再往后飞退,甚至飞出窗外,想像当时景象的不断缩小。当心情平衡时,重复现
场,反复做数次,直至心中释然。
(5)想一些绝无关系的事(例如今晚吃什么宵夜之类》。
  (6)想像下次会出现的困难场面,例如面对一个不讲理的客人、同事或者家人,想像会出现的情绪压力,然后试做上面第(4)点,飞出窗外,直到远处,注意自己情绪的改变。
抽离法的能力有四个阶段,达到第二个阶段便可以处理一般的需要。大多数人只须通过以上方法练习数次便能掌握。
     ①在无须说话或聆听的情况下抽离(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中)。
     ②在聆听但无须说话的情况下抽离(例如一个无理顾客正在对你说话)。
     ③当自己正在说话时抽离(例如在回答某人的责骂时)。
     ④双重抽离(例如看到一个站着的自己,正在对一个坐着的自己说话)。一些辅导技巧需要运用双重抽离(见图5一1),例如“消除恐惧法”、“接受批评法”。
5。6减轻头痛法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运用经验元素去消解一般性轻微身体不适的技巧。
  (1)用1~10的标准,给头痛一个定位分数。
  (2)用一幅景象(在脑里)代表那份头痛。
(3)景象中首先要有制造头痛的动作(例如铁锤打击),然后想像锤下加枕头(一双、两双。。。。)。注意定位分数的下降。
(4)改变景象的颜色,使之更柔和、舒服、平静。
  (5)把景象放人银幕,把银幕的周边缩小。注意定位分数继续下降。若有需要,制造“双重抽离”(想像自己从空中望见自己坐在座位上,看着银幕)。
(6)把景象继续缩小至一个气球般大小,想像它因为轻而慢慢升起、远离,直至它在遥远的空中消失。
  这个简单的思想技巧包含了下面的道理:
  第一,定位分数。这个过程使头痛成为一件可以处理的事,1~10的标准使得它可以调校减轻。
  第二,代表有性的景象。这其实是“抽离”的步骤,并且把一件无从捉摸的事化为有实质性的可供处理的事。
    第三,铁锤加枕头。运用隐喻(Metaphor)去指示潜意识做工作,取得减轻头痛的效果。
    第四,颜色改变。很有效的经验元素。
    第五,银幕缩小。亦是很有效的经验元素,同时制造“双重抽离”的可能性。
    第六,气球缩小与消失。运用隐喻去指示潜意识把事情完成。
只要明白个中道理,这个技巧可以灵活变化,对于身体上其他的轻微不适。经常都有效。其中最重要的是:
        *把问题形象化
        *抽离
        *改变经验元素
如果没有效果,一般有三个可能:
第一,受导者心中对这个方法有猜疑。
  第二,受导者潜意识中这份头痛与一些深层的因素(身份,信念、价值)有关。可请受导者在心中问问潜意识想不想把头痛解决,并对潜意识说其他需要处理的因素将会在适当的时候处理。若潜意识同意,再用这个技巧便会有效果。
第三,身体出现不适(头痛)是一些疾病的征状。需要注意。若做完上面的步后其征状仍在。可以询问潜意识。若它没有回答,可以假定有需要特别照顾的事,(向潜意识)保证你会尽快处理它,请潜意识把那那征状减低。
 
5。7事情在脑里的位置………时间线
储存在内视觉中的经验记忆,是有其不同的位置的。
(1)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人,你的时间线是:过去在左边,未来在右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