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思索中的男人 >

第25章

思索中的男人-第25章

小说: 思索中的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不是一种疾病后,apa修订了那个表单。但是对精神失常的分类中,仍存在着界限不清的问题。换句话说,当某种行为或观点被认为打破所定义的界限时,就会被说成一种特定的精神病症状。

    被认为疯人当中,『性』角『色』和精神机能障碍的互动关系显得很明显。精神失常的社会学家,包括高夫 曼和谢夫,认为社会上某些人被打上精神病的标签,这就引起了一个社会行为塑造过程,这既强化了他们的反常人的角『色』,同时也有助于保持 社会平衡。因为这些〃反常的人〃通过其本身而标示了正常行为的界限。那些专用于精神病和失常行为的〃治疗〃(包括谴责、监禁、强制『药』物治疗以及对他们的基本需要的漠不关心)都对那引进企图偏离〃正常〃道路的人提出了警告。

    实际上,划分正常与精神失常的界限与男『性』主义的定义相似,虽然他们的地方不同,要想被认为精神失常,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公共场合脱衣服肯定会被认为发疯了,而只有奇装异服……尤其是和女人和同『性』恋相关的服装……会被认为缺乏男人气或娘娘腔。我们根据当前对精神机能障碍的理解所定义的界限正像束缚〃真正的男人〃角『色』的界限相似,都限制了我们视野。正是由于多数男人不愿意再受到这些限制,才有很多人对〃男人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在最初的男权运动中,很多男人由于自身黯淡的前景而走向精神病学家。当然,对于精神病学家来说,透彻的精神机能障碍知识也就贯穿了治疗的介入和策略和制定。如第九章所述,他在这里有双重潜能,从传统『性』别期望中走出来(或打破陈规)的男人会被告之正患有某种精神机能障碍,心理治疗会加固传统男人气质的界限,从而减慢男人创造新的男『性』气质定义的进程。然而一旦关系变了,例如,如果心理医生能支持男『性』患者,帮助他们超越旧的男人特征的话,心理治疗就将变成重塑的两『性』关系和『性』别角『色』斗争中的一份重要资产,最近出版的有关男『性』心理治疗的书,包括所输送罗门和列维编写的《转变中的男人》和梅斯与伯斯克的《男『性』心理治疗》,为此提供了一线希望,生死中心论的思想将不再统治心理动力的理论化。

    在这方面,简 贝克、乔丹、伯格曼的文章以及他们在韦尔兹利学院斯通中心的合作者显得很有希望。他们认为这种文化对自控和独立的过分重视,使人们又向往团体和亲密交往,过去的心理医生所描述的精神机能障碍的核心原因也就是过于独立和自控。因此,强调交流和相互独立的『妇』女就被认为是精神失常,他们号召心理医生放弃这种没有确认的假设,重新界定精神机能障碍和心理健康。这样『妇』女渴望联系和交流的需要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品质而非病症。

    如果『性』是由塑造的,那么还有改变的余地,这就是我们希望有一个男权运动来重新定义男『性』角『色』,同又消灭在这个竞争、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中充斥着的残酷与不公平的原因,但我们一直被困在传统的男『性』霸权主义、不墨守成规将受到谴责,在男人都互不交往的交流的社会现实面前,要想飞越樊篱需要很大的勇气。

    艺术家们想像中的现实世界为我们照亮了道路,有时这种工作方式就如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如,我认为捷克总统弗克勒 哈瑞尔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被授予荣誉学位时所作的关于传统男『性』角『色』有力的演讲就是这样。他承认自己受过一钱不值的感觉的折磨,像卡夫卡笔下的人物一样,他很容易想像到有人会抓住他的脖子将他仍出厅外,他告诉他所尊敬的听众:

    你们最好去问一问以这种方式评价自己的人怎么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这是一件怪事。但我必须承认,如果我可能在我的位置上干得好的话,那只是因为在我意识的最深层,我不断地对我自己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心存疑虑。

    我开始读哈瑞尔的演讲的时候,我以为他会从对自己无价值的宣言上升到另外一点,或许是关于东欧的历史和命运。但他却 继续讲 到自己的不配,并以此作总结:

    我再一次感谢你们听我的演讲,我很惭愧地再次告诉大家 我只有带着羞愧来接受它。这是一个多么高的行为!与其他世界领袖的姿态不同,我承认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问题面前我感到自己很渺小。

    我听一个患者讲他的屈辱的时候我想起了哈瑞尔的谦虚。菲尔是一个45岁的同『性』恋男人。他告诉我他和几个朋友所经历的一个小小的午餐聚会。当他正就某个问题兴奋地讲了几分钟时,一个朋友突然大声让他住口,以便让其他人有说话的机会。他感到〃受了屈辱〃。他马不停止讲话,整个晚上剩下的时间他都保持沉默,而且好几天都精神沮丧。我们讨论了他想自然而然流『露』感情的矛盾心理和他怕因流『露』感情而遭受屈辱的恐惧心理。他回忆说在家里他必须要有礼貌地微笑,〃要认真〃,要避免不必要的兴奋和感情的强烈流『露』。在孩子时期他很容易做到这些,但要在笑脸背后隐藏住痛苦与悲伤就不那么容易了。我问他当他把不高兴呈现在家人面前时会是怎样一种情景时,他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只是取笑他,说他太敏感了。这又回到了关于屈辱的话题。他对我说他感到〃受了屈辱〃,朋友的批评〃让他泄了气〃。

    莫尔对他的感情流『露』感到耻辱,他的感情波动范围并不大,因此不致于被诊断为精神错『乱』或周期『性』的精神失常症,但他却受到家人的注意和批评。成年后,他很容易产生屈辱感并缺乏调节紧张心理的弹『性』。他的弱点反映了男人们受传统男『性』角『色』约束而不允许超越感情的界限的社会难题。与哈 瑞尔不一样,因为他的演讲已经成为对传统男『性』缺陷的公开评论,当菲尔的 感情流『露』被 认为是超越的界限时,他就会感到 受了屈辱。他和女人谈话从没有困难,他的女『性』朋友也从不抱怨他的滔滔不绝,我们谈到『性』别角『色』和对男人表达范围的传统限制,我们将这些与他的家人的要求相比较便了解了他的处境。他决定打电话给那个曾经打断他说话的朋友,告诉他,他对那同有耐心和的行为感到很气愤。这种做法不会明显改变他的情况但至少他开始去超越他的屈辱和孤独。

    这种事并不是只发生在菲尔一个人身上。自卑阻止了男人打破陈规和重新定义男人气质。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许多人为了克服自卑便拼命工作,对女人使用暴力,酗酒,吸毒或采用其他自甘堕落和孤立自己的方法。当菲尔和我把『性』问题和传统男『性』角『色』的局限联系起来谈论他的屈辱时,他便能够走出过去的阴影,并且着手去改变那种沮丧的局面。菲尔处理自己弱点的能力体现了哈瑞尔的领导才能,这是一个号召我们重新去定义领导能力和男『性』特点的政治宣言。自卑产生于孤独,自卑的小孩宁愿跑回房间也不愿去寻求伙伴与支持。只要我们找到自卑的共同根源,并且集体去重新审视它,我们就有机会去推翻旧的框架,在重新定义男『性』气质的同时来战胜屈辱。

    这里有很多打破约束男人生活陈规的方法,在街上手拉手可以打破它。告诉老板我们有养育的责任而不能加班时,我们也打破了它,当我们看到一个男『性』至上主义者侮辱一个女同事,同『性』恋厌恶者侮辱同『性』恋工友和其他在工作志气中发生的『性』『骚』扰时,我们拒绝发笑,这也等于打破了陈规,我们独立地这样做,就如同一个正直的男人致力于去结束男『性』至上主义和对同『性』恋的增恶一样。但如果有了支持者,打破陈规就变得容易多了,这些支持包括持共同 参与者,倾听打破陈规者,在工作上遇到问题的朋友,以及其他为改善『性』别关系而积极斗争的人们。

    

思索中的男人 33。为什么人人心存希冀

    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希冀。我们的梦想五花八门,我们要住在什么样的地方?谁会在身边?我们会干些什么?我们会有何种体验?当然,我们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不过,它们都若明若暗地表达了我们的某种生活目的。进一步讲,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要想达到那些预期的目的,需要越过重重障碍。而在很多情况下,最大的障碍正出于我们自身。〃我想找个好伴侣,能和我白头偕老,可我总是太羞怯。〃〃要是我在单位里更进取一些,就会得到提升。〃〃我太盛气凌人,把周围人全吓跑了!〃〃为什么我不生得漂亮(或更富有、更精明或另一种样子)?〃〃我总是紧张得要命,什么事也干不了。〃〃我缺乏信心。〃〃我真需要多 受点正规教育。〃〃我干吗老是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说这类话的人决不少见。情绪法则

    我们每个人都有意地试图阻止自己,让自己不要做和本身愿望相悖的人。这本书,就是教你 一种总的策略,让你去达到有可能实现的生活目标。本书提示你,要审慎地利用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不要费心劳神去做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去做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意思是,首先,你无法强迫自己产生良好的感觉,谁也不能。如果你心情沮丧、孤独、烦恼、尴尬,或感到被生活所击垮,你应该怎么办?仅仅就地坐下,试图使自己感到快快乐乐、充满自信,并能重新积极地生活,这显然只是痴心妄想。而企图让自己去体验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情绪,也是愚蠢的想法。光靠积极思维法。在无快乐处找快乐,于绝望处寻希望,是不现实的。既然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意愿使自己感觉好起来,自然也无法用自己的意愿去改善别人的情绪。顺理成章的是,我们无法靠意愿获得富有建设『性』的生活。

    我所说的第一条原理,似乎比较难理解。不过我相信,只要你能用它来和自身的体验相验证,你就会发现它既正确又可信。这第一条原理说法是:情绪不能直接被意愿所控制。也就是说,你无法让自己感受到任何情绪,诸如自己的焦虑、烦恼或其它情绪,都是这样。这一点,我们不久还要谈到,不过,我们还得接受这样严酷的现实:我们不光靠冥思苦想,去让自己获得一个愉悦、稳定的心境。即使我们这样去做,那也只是白白浪费时间。这种努力只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得那些事实上可以改变和控制的事难以解决。因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采取行动,这一点,我还会多次说到。

    情绪是不可控制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有好处。由于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自然毋需对情绪负责。也就是说,无论何种情绪,无论是雷霆大发、是冲动的爱情、是朋友间的嫉妒、是失望、羞怯、冷漠还是怨气冲天,由于我们不必从道德上对它们负什么责任,因此这些情绪都有正当存在的理由。你并不会因为自己具有某种情绪,就变成了坏人。你尽可以偏爱某类情绪,但这与你个人的对、错无关。因此,你大可不必因为自己这两天情绪低落而感到内疚。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内疚,那也没什么。正确的态度是,不必再为自己的内疚情绪感到内疚。如果还是感到内疚,那就随它去吧,顺乎自然就行。这样,便引申出第二条原理:必须顺乎自然地去认识情绪,接受情绪。

    我们还是现实起来吧。既然你无法通过意愿直接控制自己的情绪,你自然也就不必为自己正体验到某种情绪而负责任。处理情绪的最佳策略,便是先接受它们,并看看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有时,情绪本身会给我们一些暗示,暗示我们需要干些什么。比如,我在讲课前感到紧张,我就需要多多备课;你一有上司在身边就感到局促不安、如坐针毡,你就需要和上司说说这事。我还要说明的是,情绪常产生于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因此,情绪本身也是瞬息万变的。

    第三条原理和第二条密切相关,那就是:无论情绪本身如何令人不愉快,但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痛苦能让我们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之中;内疚能让我们重新检查自己的行动目的;悲哀会让我们重新评价目前的问题所在,并改变某些动力;焦虑能引起注意,多作准备;恐惧则能动员全身心,使之行动起来,应付险情。当然,谁都会被这些不良情绪弄得手足无措;而且,这些情绪也并不一定都能发生积极的改变。不过,所要记住的是,即便在最令人不快的情绪中,也潜藏着变好的可能。而对这种可能,我们应加以利用。

    认识到所有情绪都有好的一面,我们就会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加以珍惜。这样一来,我们就再也不必白费精力去摆脱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而应该从中学会某些东西。例如,我们既已知道内疚感的好处,也就会明白,那些试图取消内疚感的治疗方法是多么愚蠢可笑。因为,这类治疗的目标,无异于因为患了讨厌的过敏『性』疾病,便试图把身体的免疫系统取消一样,自然也不可取的,也是不必要的。

    无疑,我们大家都喜欢从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知识,而不愿从不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影响情绪,善于钻情绪的空子。所幸的是,事实上,我们的情绪也确实在很多方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过,在弄清这一点之前,我们先来看关于情绪的第四条原理:无论是何种情绪,只要不被重新刺激,它就会随时间而消逝。无论是极度的悲哀、痛苦,无论是濒死般的恐慌,还是高度的震惊,只要过一段时间,都会逐渐消散,成为记忆中的一缕烟痕。分娩、补牙、亲人亡故、腰背疼痛以及雷霆大发等情绪体验,如果消极不因偶然的机会被重新搅起,它们也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故此,不难推断,抑郁、尴尬、烦闷等各种情绪,也不会一成不变,时间会逐渐磨损其最初的威力。

    如果我们知道,上述规律不仅适用于不愉快的情绪,也同样适用于令人愉快的情绪时,我们的高兴劲儿也许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是的,我们的快乐不会持久,我们的满足,我们的情爱,我们心灵的平静也不会持久。只要我们不有意无意地去重新激发它们,它们便会和其它情绪一样,逐渐消退。

    那么,到底又是什么掀起新的情感的波浪,漫过我们的心灵?无疑,新的争吵会重燃起早已熄灭的怨恨和愤懑;再次丧失会让我们重新感到被遗弃的孤独;一场电影能使早已淡漠的温情变得清新如初。然而茫然消极地等待,等待偶然的事件来重新激起那些美好的情感体验;等待时间的流逝去磨损那痛苦的情感,又颇有些听天由命的味道。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自身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情绪。

    我要说的第五条原理是,情绪可间接地被行为所影响。你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引起你所期望的情绪;也可通过行为,去减少那些不良情绪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是生活本身把掌握情绪的把柄交给了我们。应该提请注意的是,在第五条原理中,我们采用了〃影响〃这个词,而没有用〃控制〃。因为,照第四条原理所言,无论我们采取些什么行动,总有一些强烈的情绪是难于改变的,对此,我们就要靠等待,等待它消退。可是,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