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生化狂人 >

第210章

三国之生化狂人-第210章

小说: 三国之生化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吉点了点头,拂手道:“天色还未晚,赶路要紧,轻尘,马上北上吧。”

那叫作轻尘的道士应了一声,想要离去,却似有话要说,欲言又止。

“轻尘,有什么疑问,尽管跟为师明言。”于吉轻松看穿了那年轻道士的心思。

“师父在江东传道救人,甚得人心,咱们在曲阿的道坛也日益壮大,徒儿实不明白,师父为何忽然要离开江东,前往北方?”轻尘不解道。

“为师也不想离开江东,不想离开曲阿,只是我那二师兄,连番派人来招,说有极重要的事,要我北上相助,二兄有命,为师不得不从啊。”于吉无奈道。

“师伯?师伯他请师父北上,有什么重要之事?”轻尖奇道。

“为师也不知,只能见了他才见分晓。轻尘,不必再多问,该是动身的时候了。”于吉道。

那叫作轻尘的年轻道士,方才不再多问,拱手退下。

未久,三艘民船驶离濡须港,扬帆北去。

坞壁之上,孙策负手而立,目送着他忌惮的人物,终于离开了他的地盘,方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

寿春城。

北归的齐军,驻营在此,大部队已经源源不断的北上,袁方本人,还有数万中军,却还没动身。

“这些黄巾残党,生命力还真是强,都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敢寻事。”袁方盯着手中那道情报,沉声道。

那是来自于寿春上游,富波县一带急报。

当地官员报称,黄巾余党刘辟、龚都二将,聚集汝南黄巾,攻打汝南郡东南诸县,扬言还要顺淮水南下,袭取寿春城。

正是这个消息,让袁方很是恼火,打算暂留几日,待平灭了这班黄巾余党,再班师北归。

汝南郡本为袁方和曹操地盘接壤处,因其地多山,故袁方只夺取了其郡东南,与寿春相近的几个县,以拱卫寿春上游。

其余诸县,不是握在曹操手中,就是属于三不管地区。

今上游富波等地黄巾复起,威胁到了寿春重镇,袁方自然不能不重视起来。

“汝南多山,黄巾贼寇胜则攻城掠地,败则窜入山林,想要一举剿灭,非是件易事。”蒋干道。

袁方微微点头,便叫谋士武将们畅所欲言,说说有什么计策,尽快诛灭这班贼寇,以免影响了他平定关中的计划。

正议论之时,一名义从匆匆入帐,拱手道:“禀主上,汝南方面刚送抵捷报,称已诛杀刘辟和龚都二贼,扑灭黄巾贼寇。”

这一道情报,着实让袁方和诸文武们精神一振。

袁方不禁奇道:“方才告急求救,这么快就自行诛灭了黄巾贼寇,这汝南的地方官们什么时候这么能干了。”

“禀主上,捷报中称,是一名叫作吕蒙的年轻郡吏,献计诱杀了刘辟和龚都,方才大败黄巾贼寇。汝南太守已令吕蒙携二贼人头,星夜赶来寿春向主上进献。”

吕蒙?

如雷贯耳,熟到不能再熟的名字,却不想会在此时响起在耳边。

“难道,此吕蒙,就是那个奇袭荆州,把目中无人的关羽拿下的吴下阿蒙不成?”

思索飞转,袁方搜寻着记忆。蓦然间眼前一亮。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吕蒙虽为东吴大将,但却是汝南人氏。汝南太守说这吕蒙献计诱杀刘辟和龚都,年纪轻轻就有此计策,必就是真吕蒙无疑。”

念及于此,袁方一声大笑,顿时有一种捡到意外之财的痛快。

要知道,袁方现在最缺的就是水军将领,而吕蒙却是历史上,东吴的四大都督之一。不但极善兵谋。更是统帅水军的好手。

若有吕蒙,再加上徐盛和蒋钦、以及太史慈这样善水战的将领,为他袁方编练出一支强大水军,为将来伐吴做准备。也未尝没有可能。

越想越振奋。袁方当即下令。大军继续逗留数日,坐等那吕蒙前来一会。

……

两天后。

昼夜兼程赶来的吕蒙,携着刘辟和龚都的人头。赶到了寿春,于帐外求见,袁方欣然令将传入。

片刻后,一名年轻的小将,步入了大帐,拱手道:“富波县尉吕蒙,拜见主上。”

“免礼吧。”袁方一拂手。

吕蒙起身,垂首肃立,从容不迫,面见威震天下的袁方,却没有丁点战战兢兢的紧张。

袁方打量了他一眼,却见这吕蒙虽奇貌不扬,却气态沉稳,目光精灼,似藏智慧。

“吕子明,说说吧,你是用了什么妙计,诱杀刘龚二贼的?”袁方发问道。

吕蒙遂一拱手,缓缓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妙计,黄巾贼本就烧杀抢掠,贪图财货,属下便利用贼寇的贪心,便以运送粮草为诱饵,引得贼寇引兵来劫,却事先设下埋伏,正好将贼寇一网打尽。”

轻描淡写,没有丝毫倨功自得之意,这个吕蒙果然不同凡响。

“计虽简单,却难在能洞察敌人弱点,能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袁方一番赞许,又道:“看你也颇有几分谋略,那我正好问问你,倘若我将来伐吴,应当做何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属下以为,主上将来若挥师南下,第一件事,就是在东南大兴屯田,蓄积粮草。”

顿了一顿,吕蒙继续道:“这第二件事,属下以为,主上当速择徐扬籍精通水性的士卒,编练水军,大造战船。水军若成,粮草充足,以主上之威,到时挥师南下,何愁江东不平。”

这吕蒙竟是毫无思索,像早有准备一般,滔滔不绝的道出了他的分析,而且一针见血,处处暗合袁方心思。

“这个吕蒙,果然是一块璞玉!”

袁方心中愈加欣赏,却又道:“粮草不是问题,关键就是这水军,士卒可以选,战船也可以造,然长江不比寻常江河,如何练出一支可以适应长江的水军,可不是动动嘴皮就能行的。”

吕蒙微微一笑,拱手道:“长江无非就是水面宽广,风大浪大,可它再大,又岂能大得过大海?属下以为,主上何不于徐扬近海训练水军,只要我们的水卒,能够适应了海上风浪,区区长江中的风浪,又何足可惧。”

海上练兵?

袁方先是一迟疑,旋即哈哈大笑,仿佛吕蒙的一席话,蓦然间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好好好,好一个海上练兵之策!”

袁方大赞,遂正视向吕蒙,“吕子明,现在我要调你往东南沿海,为我兴建战船,训练水军,你可有这个勇气担当重任?”

既然破定吕蒙有大才,袁方焉有不用之理。

那吕蒙却吃了一惊,似乎未料到,袁方因他一番纵论,竟然就要对他委以重任。

从小小县尉,到编练水军的大将,吕蒙可谓是一步登天,焉能不惊。

激动了许久,兴奋了许久,吕蒙深吸一口气,正色道:“主上既这般信任末将,末将必不负主上器重,竭尽所能,为主上练出一支水上精兵。”

袁方深是欣赏吕蒙的自信,当下便发出委任令,并在帐中设下上宴,以慰吕蒙之功。

酒已满上,正这时,亲兵却再入,拱手道:“禀主上,洛阳传来消息,董大人已号召朝中文武百官,联名向天子上书,请天子赐主上加九锡,进封齐王。”

第三百七十九章称王!

九锡,天子之下,最高的礼器威仪。

王爵,天子之下,最高的封爵。

大帐之中,自袁方以下诸文武,无不为之一震,所有人的脸上,都无法克制的涌现出了激动亢奋的神情。

哪怕是新来的吕蒙,也激动得有些握不紧筷子。

加九锡,进封齐王,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的主公袁方,离九五至尊,只差一步之遥。

一道道目光,不约而同的望向了袁方,目光之中,是激动,更有期待。

“董昭他们的动作,还真是够快。”

袁方轻轻深了一口气,神色却出奇的平静,似乎对董昭等大臣所为,心中早有预料。

当年汉高祖刘邦开创汉朝,大肆诸杀有功异姓王,并斩白马盟誓:

非刘姓而王,天下共诛之。

其后,吕后临朝专政,大封吕氏诸王,结果刘邦一死,吕氏诸王便尽被诛。

自此以后,非异姓而王就成了汉朝的禁忌,两汉四百年以来,只有一名异姓获得了封王,加九锡的殊荣。

那个人,就是王莽。

推翻汉朝,建立新朝,被刘氏一族视为窃国之贼的王莽。

今日,若是袁方接受加九锡,封齐王,就将成为四百年来第二人。

而他的这个举动,更将向天下人,包括他的敌人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

我袁方,将仿效王莽。改朝换代!

踏上这一步,袁方将再没有后路,只有硬着头破向上攀,直至攀上那权力的巅峰。

环顾左右,文丑等武将,蒋干等文臣,每一个人都难抑兴奋,仿佛比袁方还迫不及待,盼着袁方能进封齐王。

袁方知道他们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眼前这些文武豪杰。他们为什么舍生忘死,誓死的追随于他?

因为倾服于袁方的气魄。

因为袁方的战无不胜。

因为袁方给他的官职和赏赐。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他们认为。袁方才是真命之主。终将澄清天下。改朝换代,成就汉高祖的开创伟业。

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和萧何、陈平、韩信一样。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将他们的爵位,将他们所获的封邑,世世代代绵延子孙。

袁方知道,现在的他,所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意志,他更承载着整个袁方集团,许许多多文臣武将们的梦想。

沉吟许久,袁方深吸一口气,将杯中之酒,仰头一口饮尽。

“回邺城,等着天子的圣旨吧。”

……

洛阳,皇宫。

金銮大殿,气氛肃杀。

“齐公败曹操,破马腾,今又大胜孙策,诸路逆贼均为齐公击退,齐公功盖寰宇,非加九锡,进封齐王不能表彰其功,请陛下下旨吧。”

阶下处,董昭正视着天子刘协,大声的劝说。

“请陛下下旨!”

“请陛下下旨!”

殿前百官,无不响应,齐声附合董昭,向刘协进谏。

前番洛阳一役,袁方为报刘协谋害之仇,除诛杀董承之外,更将朝中董氏一党,诛杀一空。

此时洛阳的文武百官中,除了董昭等袁方一派之外,就只有那些墙头草的观望派,再无一名保皇党。

今袁方以一己之力,连破三路诸侯的围攻,扭转乾坤,威震天下,早已击碎了那些中间派们残存的观望念想,令他们彻底的倒向了袁方。

龙座上,正襟危坐的刘协,拳头暗暗紧握,脸色阴沉如铁,牙咬得咔咔欲碎,一腔的忿恨无从发泄。

“曹操、马腾、孙策,你们这些无用的废物,三路大军联手,竟然会被这逆贼击败?废物!废物!统统都是误国的废物!”

望着殿前,董昭这些咄咄相逼的百官,刘协更是恨得两眼冒火。

“董昭,你们这些大逆不道的贼臣,你们食朕之禄,受我汉家恩德,不思回报,竟然敢威逼朕,去相助那谋朝篡位的逆贼,乱臣贼子!你们统统都是乱臣贼子!”

无尽的愤恨,无尽的仇恨,刘协却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里怒骂。

最后,所有的愤恨,都转化成了懊悔,深深的懊悔。

“苍天啊,大汉的列祖列宗啊,你们在天英灵,为何不保佑我大汉,若是你们能显灵,助我当初毒死袁方这逆贼,又岂会有今日的局面呀……”

懊悔之下,刘协一个劲的叹气,却不回应群臣所请。

阶下处,披甲扶剑的诸葛亮,眉头暗皱,向着董昭示意一眼。

董昭会意,再度拱手道:“请陛下速速下旨,为齐公加九锡,进封齐王。”

身后百官,群起响应,呼声震得金殿内嗡嗡作响。

“咳咳。”刘协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苦着脸道:“齐公固然功高,但大汉高祖传下的规矩,乃是非异姓不得王,朕岂好擅改祖宗规矩,诸位爱卿还是再议一议,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另行封赏齐公吧。”

关键时刻,刘协搬出了刘邦的祖训,想要拿祖宗传统,来搪塞回群臣所请。

董昭等群臣,一时无言,不知该怎么针锋相对。

这时,诸葛亮剑眉一凝,手扶长剑,一步步的踏上高阶,走向了刘协。

“天下之势,穷极生变,哪有什么亘古不变之事,祖宗的规矩,那也是因时而定,岂能一尘不变。方今天下大乱,大汉朝风雨飘摇,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陛下岂能还固执的因徇守旧,死守着祖宗的规矩不放。”

高声论道时。诸葛亮已步上高阶,站在了刘协的面前。

扶剑而立,就那么从容肃然,正面盯着刘协的双眼。

刘协身形剧震,仰视着眼前这袁方的徒弟,神色惊异不定。

那般眼神,似乎是为诸葛亮的“变”之论而震撼,又似是为诸葛亮的无礼而愤怒。

“朕……朕……”刘协声音颤抖,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时,诸葛亮却从怀中取出一道黄卷。平铺在了刘协的龙案前。

“为齐公加九锡。进封齐王的圣旨,臣等已为陛下拟好,请陛下用玺吧。”

诸葛亮语气冷肃,更近前一步。扶剑盯着刘协。

刘协心中那个恨啊。只恨不得将诸葛亮撕碎。恨不得把袁方生吞活剥。

他更有种冲动,想要将眼前那道伪诏,撕个粉碎。然后一跃而起,大义凛然的怒斥眼前的这些奸臣。

思绪激荡愤怒了许久,刘协紧握的拳头,却终究还是松了开来。

他终究还是没这个胆量。

深吸一口气,刘协颤抖的抬起双手,将他皇帝的玉玺拿起,悬在那道圣旨之上。

迟疑许久,刘协暗暗咬牙,恨恨的叹了一声,不情不愿的将玉玺按了下去。

几天后,天子为袁方加九锡,封齐王的消息,以洛阳为中心,很快就遍传而出。

天下震动。

……

邺城。

那恢弘的府门,袁贵正指挥着义从亲兵,将门上那道“齐公府”的匾额,用“齐王府”的金匾取代。

府中,糜环、吕玲绮两位夫人,还有甘梅这位“准夫人”,以及张春华这位义妹,正喜气洋洋的,指挥着下人们,忙乎着将府中的诸般用物,升级更换为王爵应用的规格。

那一间宫室中,袁方伸开双臂,如轻松般立于巨大的铜镜前,静静的看着镜中的自己。

身边,甄宓则麻利的服侍他,更换着最新赶制的王服。

今天,将是袁方加九锡,进封齐王的好日子,他已事先在邺城之南,筑下高坛,将以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向天下人宣告他的称王。

“当年,我就是在这座府中,受尽压迫屈辱,被迫逃离。今天,我却要在这座府中,身着王服,成为两百年来,第一位异姓之王,世事变化,还真是难料啊……”

袁方心中感慨时,甄宓已经转到他身前,望着自家丈夫,身着王服的威仪,脸上闪烁着感慨和自豪的笑容。

“师父,吉时已到,该是前往高坛的时候了。”门外处,诸葛亮提醒道。

袁方点了点头,捧起甄宓的脸,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道了一声“我去了”。

“嗯。”甄宓脸畔生晕,郑重向他点点头。

袁方向她微微一笑,拂袖转身,大步而去。

……

邺城之南,晴空万里。

除镇守要害,无法离职的重臣外,以郭嘉、沮授、文丑、赵云为首的文武重臣,早早已云集于城南祭坛。

日近午时,由邺城开出的车驾,浩浩荡荡的到达。

中央那辆最为华丽的车驾上,袁方身着王服,端坐其中,英武的脸上,依旧是一派沉静与冷肃,但目光中,却不时闪烁着几分兴奋。

王车缓缓的行驶在直通祭坛的大道上,车驾过处,列队肃立的十万将士,尽皆敛容行礼,文臣武将亦躬身退让。

诺大的高坛附近,一片肃静,一眼望不尽的人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动着欣慰与敬畏。

远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