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187章

那时汉朝-第187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欣按皇帝标准给董贤修宅,还不是什么新闻,更离奇的还在后面。为了哄董贤高兴,刘欣将皇家最珍贵的珠宝,都献给了董贤,把一流的物品,也全让董贤使用,而刘欣使用的,不过都是些二流产品。

过了,玩的太过了。刘欣却说,还没玩过。接着,他又吩咐工程总监,在义陵旁边,给董贤修筑一座豪华墓园。义陵是埋谁的,其实就是刘欣死后的葬身之地。傻瓜都看出来了,刘欣是想董贤死后,也要和他埋在一起。

这不叫玩过了,确切地说,这叫简直乱套了。

于是乎,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了,立马跳出来劝诫。劝了也没用,刘欣把那些不识抬举的人,打进了监狱。然而,他将傅家外戚傅宴召来,大言不惭地说道:我准备给董贤封侯,希望你认真配合一下。

傅宴一听,马上就傻了。董贤还要封侯,那封侯后,又要给他封什么呢?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二、一只挡车的螳螂

要想封侯,没有战功,就得有背景,没有背景,至少你得有门路。以上这个封侯规矩,两百年前还是个潜规则,然而两百年过去了,它成了众人皆知的明律。

董贤不是从战场凯旋归来的武将,也不是炙手可热的外戚,他只不过是刘欣长期包养的宠儿。所以,要想给他封侯,刘欣就必须给他找到一条门道。门道在哪里,董贤不知道,然而对刘欣来说,找到门路并不难,因为它就装在脑袋里。

原来,刘欣已经替董贤找到一个封侯的借口。情况是这样的,不久前,无盐县(东平国首府,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境内有一座山,突然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由上而下,压盖草木,形成一条道路。那是一条鬼斧神工之路,与现成驰道无差区别。离奇的还有,山腰有块大石头,也突然自立起来。

当时,东平王刘云听说此事后,带着妻子前来观看巨石。越看越觉得是块神石,于是乎就当场烧香拜起来。此事还未罢休,东平王回去后,就命人在王宫中,仿造巨石所立之山,筑造了一座假山。然后,又派人将自行树立起来的巨石,搬回假山之中。

东平王费了这么大功夫,是因为他已经将巨石当神石。把它搬回王宫,只是为了方便祭拜。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是,有人却认为东平王此举,并不寻常。

天才般地发现东平王不同寻常之举的人,有两个人,一个是河内郡人,名唤息夫躬;一个是长安人,名唤孙宠。俩人合计说,如果告发刘云成功,有可能被封侯。于是乎,俩人通过层层关系,最后通过中常侍宋弘,把揭发信传到了刘欣手里。

此时的刘欣,体弱多病,整天疑神疑鬼,收到揭发信后,马上派人去查。果其然,还真查出了一些不良苗头。

刘欣派去的人,首先逮捕了东平王后。相对王太后及傅太后来说,东平王后不过是个菜鸟级别王后,哪里见过什么大场面。于是乎,她一看到中央派人来查她,就什么都认了。她承认,她和东平王一起祭祀巨石,的确存有不良之心。那就是,诅咒皇上早死,祈求上天神明,让东平王接班。

有关部门审完案子,就把情况向刘欣汇报。刘欣恍然大悟,他还没死,就有人盯着他这好位置了。于是乎,他就想到,东平王刘云这个貌似平常的祈祷活动,其实上早就有一帮团队替,酝酿策划接班事情。

于是,刘欣先下诏,贬东平王刘云为平民,放逐异地。但是,东平王扛不住了,在放逐路上自杀了。刘欣再派人去查,果然揪出一帮牛鬼蛇神。这帮人都承认,一直以来,他们的确都在替东平王,秘密地进行着一项不可告人的事业。

到此,剩下的问题怎么处理,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给揭发者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发什么样的奖状。刘欣想了想,只是分别给这几个人提了官,没有提封侯的事。

或许,事情到此该告一个段落了。然而不久,刘欣决定重提此事,向外高调宣布,要给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封侯。刘欣到底想干什么?原来,刘欣所做这一切,全都是为董贤铺路的。

事情真相是这样的,当刘欣想为董贤封侯,苦无对策时,有个宫廷随从的跟班兄弟告诉刘欣说,要想给董贤封侯很简单,只要动点手脚,就即大功告成。

动什么手脚呢?这个跟班兄弟这样告诉刘欣,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告发东平王有功,中常侍宋弘功不可没。不如把宋弘名单删除,换上董贤,对外宣布孙宠等人是通过董贤,向刘欣告发东平王的。

的确是个天才的意见。这样的话,接下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刘欣下诏,先封孙宠等人为关内侯。关内侯,也就是准侯爵,只有虚名,没有实际爵禄。

其实,刘欣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将他们通通封为侯爵。但是,董贤名单在列,名字较为敏感,他不是步步为营,先封关内侯,不过是行试探之策。

刘欣这招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他试探的人,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如果不经过他同意,董贤想登上封侯之路,那不是一般的困难。而让刘欣畏怕三分的人,不是王太后,也不是傅太后,更不是王莽,而是一个陌生面孔。

这个人,就是现任丞相王嘉。

王嘉,字公仲。他刚出道时,参加考试,以甲科被录取为郎官,然后就被派去守门。守门没多久,不知何故,把该进门的人拦住不让进,于是被认定为失职,把他赶走。不久,光禄勋领导重新起用他,任为属吏打杂。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之后,再也不见王嘉失职。相反,他工作越做越上手,一路提拔。

最牛气的一次是,有一次被汉成帝刘骜叫去宣室,咨询政事,王嘉对答如流。于是乎,他就被刘骜破格提为太中大夫。然后,王嘉在官场上,犹如车手驱车上了高速,一路狂飙。先是被提拔为郡守,然后又是大鸿胪,再又是京兆尹,御史大夫。最后,刘欣把丞相孔光赶走后,提拔了一个叫平当的人当丞相。平当是汉朝出了名的短命丞相,当了不到半年,就因病走人了。

于是乎,时为御史大夫的王嘉,自然的就升上去,当了丞相。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搞学术,王嘉最敬佩的人,还是孔光。然而,他和孔光判若两人。王嘉口直心快,刚直凌厉,说到底就是倔牛脾气,他认定的死理,就要做到底。孔光不同,只要不要伤害我,什么理儿他都可以认。

王嘉这性格,刘欣是知道的。他就像一颗重量级的地雷,必须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如果硬着胆子踩过去,他要跟你撕破脸皮对着干,最受伤的人还是自己,何必呢。

正因为如此,刘欣先待董贤为关内侯。到正式封侯的时候,再重新起草诏书,叫外戚傅晏把诏书送到王嘉那里,请他过目。

皇帝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够给丞相面子了。但是王嘉看了,心里冷笑,转而把诏书转给御史大夫看。御史大夫延看了看,也不作声。显然,他们都已经看出门道来了。

刘欣这封诏书,挂着是封孙宠等人,其实孙宠全都是垫底的。刘欣为了遮人耳目,才故意把董贤孙宠等人,到一张封侯名单中去。这招的确很高,然而刘欣精明,王嘉可不傻。

很快的,王嘉和史大夫贾延联合上书,表达他们俩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就是,反对封侯。准确地说,是反对刘欣给董贤封侯。

王嘉的奏书,写得一点都不客气。奏书是这样写的:陛下好像是想给孙宠等人封侯,可是外人都看出来了,其实为了给董贤封侯,才故意拉上孙宠等人的。当然,董贤不是不可以封侯。如果说他有功劳,就先把他曾经上奏的书拿出来,公布于众,让众卿来评议。如果大家没有意见,陛下就尽管封。以后董贤要出什么事了,大家要责怪,也不会怪到陛下身上。

最后,王嘉还加上一条,这样说道:当年,汉成帝刘骜想封他的宠男淳于长为侯爵时,就是这么干的。

刘欣一看,差点没晕菜。娘的,他以为自己很高明,没想到王嘉还有这一手。当初他只是将宋弘名字删除,换上董贤名字,如今说要公布董贤曾经告密的奏书,去哪里要去?想造假都来不及了。

刘欣仿佛吞了一肚子苦水,却没地方倒出。但他又拿不出奏书,怎么办?当然是难办。王嘉没给面子,人家还有理有据,他就只好忍了。

五个月后,董贤封侯的事,还是没有眉目。董贤不急,刘欣先急了。娘的,他可是皇帝,想给董贤封个侯,怎的就这样难,实在太没道理了。一想到这,刘欣就火了。

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刘欣再也按耐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下了一道诏书。语气很强硬,内容大约如下:“东平王企图造反,汉朝众卿都没人觉察,幸亏有了孙宠,息夫躬及董贤等人告密,要不然,等到事情惹大了,还怎么收拾。冲着这点,我就应该封他们为侯。董贤为高安侯,孙宠为方阳侯,息夫躬为宜陵侯。”

刘欣封完后,仿佛出了一口恶气,心里极爽地看着王嘉有什么反应。但是他等了半天,王嘉没有半点反应。王嘉是不是怕了呢?如果是怕了,说明你识抬举。一想到这,刘欣莫名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得意和快乐。

刘欣高兴得太早了。王嘉没有出手,不等于他怕了。沉默不代表消沉,更不代表畏惧。恰恰相反,王嘉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最佳时机,对刘欣发出了反攻的信号。

三、高尚者的墓志铭

公元前2年,春天,正月一日。那天,长安的天上发生了一件异象,那就是日食。日食是什么,咱就不用说了,那是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在两千年前,那是一件极不平常的事。

于是,丞相王嘉趁机上书。按古人理解,如天下发生地震,旱涝,日食等,都要归咎于人祸。所以,王嘉要上书陈述的,就是避免人祸。而在王嘉的眼里,所谓人祸,就是刘欣太宠幸董贤。

王嘉在奏书里是这样说的,在汉朝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皇帝宠人,宠到刘欣这般没有节制的地步。想当年,刘骜也宠淳于长和张放。可是刘骜还是有度的,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一点也不含糊。然而董贤呢?皇帝拥有的,他基本拥有;他拥有的,我们基本没有,皇帝也不一定有。可谓打破规矩,前无古人。

最后,王嘉还引经据典地总结道:“以前汉文帝宠幸邓通的时候,也是做得太过了,结果是邓通并非没有保存自己,还丢了小命。所以,臣请陛下三思,为了董贤能长久享受富贵,更为了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节制点好。”

刘欣读着读着,仿佛听到了牙齿咯咯作响,一股寒冷的杀气,自心里而生。

刘欣决定修理王嘉。不给王嘉来点颜色瞧瞧,他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想当初,刘欣老师师丹上奏,力抗傅太后尊号一事,刘欣都毫不犹豫地把老师赶出长安。相对师丹来说,王嘉又算什么老几呢?

认真想想,要说刘欣不恨王嘉,那是没道理的。天有日食,王嘉应该就事说事,就算批评皇帝,也应该含蓄委婉。但是他竟然上纲上线,把什么事都推到皇帝宠董贤的事上,这是没道理的嘛。

为了证明王嘉是理取闹,刘欣决定召回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前丞相孔光。于是,刘欣就在未央宫公车门前,约见孔光,咨询日食之事。

孔光自上次反对傅太后尊号,而被逼退出江湖以后,就很少露面了。然而,经过那次逼退事件后,他变得滑头多了。以前,孔光还是有点骨气的,尽管他没有和皇帝玩到底的精神,但是他看皇帝不爽,还是敢说两句的。

但是,他现在已顿然醒悟到,敢说是不顶个屁的。过去的江湖,这是刘欣的江湖,现在的江湖,还是刘欣的江湖。要想在江湖上混口饭,还得听刘欣的。

于是乎,当刘欣咨询他关于日食的事,他绕着很多弯子,替刘欣开脱。最后,他是这样总结的:陛下圣德聪明,兢兢业业,承顺天戒,敬畏变异,勤心虚已。就算天大的日食,又算什么呀,陛下不必多虑。

前后对比,明显孔光说的才是人话。刘欣听完,高兴极了,当即赐孔光一捆帛,封为光禄大夫,兼给事中,享受中两千石待遇,地位仅次于丞相。

孔光把刘欣屁股舔干净了,然而还有董贤怎么办。按现在这个局面,全汉朝中央的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反董贤的。所以,要在诺大的汉朝中央,如果能找出一个主动替董贤擦屁股的人,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但是,董贤屁股还是脏的,必须得擦。怎么擦,刘欣这样告诉他,你先自己擦,后面不干净的部分,我再替你处理。于是,董贤就只好自己站出来说话了。

他说,天上日食,不是因为我的缘故,这肯定是他们俩造成的。他们俩是谁?一个是傅家外戚傅晏,一个是息夫躬。

怎么搞的,董贤能够封侯,傅晏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的。怎么才一转身,董贤就要把他当枪靶打呢。其实,等你了解事情真相,就能明白,董贤就这事做得很厚道,一点也不过分。

我们知道,当年刘骜宠淳于长的时候,最为着急的人是王莽。王莽为啥着急,还主要是怕淳于长抢食。在王氏外戚二代中,数淳于长和王莽最为优秀,而淳于长是刘骜玩友,关系最铁,王莽就怕大司马职位,会落下淳于长手里。所以,王莽才不顾一切,将淳于长搞掉。

历史真有惊人的相似。这些年来,经过傅太后及刘欣的不懈努力,傅氏和丁氏外戚,终于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傅氏外戚中,傅喜被傅太后拉入黑名单了,唯有信得过的人,是傅晏。

傅晏以为,只要有傅老太婆支持,终有一天他会将大司马职位拿下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半路突然杀出个董贤,把傅丁两家外戚无限风光全抢去了。

种种迹象表现,刘欣已经移情别恋,倾情专注董贤,并且心甘情愿的将董贤家人及他的外家提拔当官。照这样趋势发展,汉朝将会有第三支势力崛起,那就是以董贤为首的董势力。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傅晏又看出,刘欣每做一件事,都是为董贤造势着想。董贤封侯之后,将来肯定还有大的动作。这大动作是什么呢,肯定就是将董贤推上大司马位置。

汉朝就像一碗肉汤,两支外戚力量在那里争抢,已经够呛了。如果再来一个强人抢吃,那傅外氏戚别说抢肉,恐怕连骨头汤都没得喝了。

时势危急,逼得傅晏只好先动手为强,他必须在董贤抢肉之前,把他该得到的全占为已有。但是,该怎么迅速将大司马拿到手呢,必须有借口。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一个可以忽悠的机会。

我们知道,自从王昭君出塞和亲后,匈奴和汉朝就像一家人,再也不动手干过架。一晃多年过去,匈奴对汉朝仍然那么客气,每年春天都是以蕃属身份到长安朝见皇帝。但是,就在这年,即公元前3年,匈奴十八任单于,突然派人来说,他病了,今年恐怕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了,请皇帝批准。

什么事可以商量,唯有生病这事不好商量,刘欣允许匈奴单于明年再来。没想到,这么一件小小的事,很为平常,但是又被一个天才人的认为,匈奴此举,实是很不寻常。

说匈奴动作不正常的人,是息夫躬。息夫躬天生一个好鼻子,好像闻风就能断雨。正因为有如此神嗅功,他嗅到了东平王在王宫拜巨石,其实就是想搞不可告人的阴谋。这次,他说匈奴动作不正常,可能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息夫躬就上书说道:“本来匈奴单于说好要来长安的,突然说不来了,我怀疑其中有诈。此时,我们的卫星国乌孙国正当贫弱,而乌孙有一叛将,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