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 >

第889章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8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知道这么做是对的,是对风国有利的。”

“天下列国,无此先例,大王又怎能肯定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一定会对我国有利呢?”

唐寅开口想解释,但又不知该如何来解释,他话锋一转,问道:“邱真,你也是反对这项决策的吧?”

邱真诚然道:“是的,大王。或许推荐官员的方式在大王眼中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军中的将领们,如萧将军、梁将军、子缨将军等人,皆是靠推荐才成为今日的统帅,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大王所荐的科举制,史无前例,风险太高,就目前的国情而言,实在不适合做全国推行。”

“连你也是这么想的……”唐寅喃喃说道。在他眼中,大臣当中邱真的思想是最开明的,连他都认为目前的推荐制强过科举制,其他人的观念也就可想而知了。

邱真继续道:“如果大王真要执意推行这个所谓的科举制,也应把推行的日期压后,等到我国周边没有战事,国情稳定的时候,挑选几个郡县做试施行,先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做定夺。”

唐寅认真考虑他的话半晌,而后缓缓摇头,说道:“如果今日不能实施的话,让大臣们看到我对此事的软化,日后的阻力将会更大,到那时,大臣们更是会变本加厉的阻挠。”

顿了一下,他又道:“你说得没错,推荐制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其中的弊端也同样很大。人都是有私心的,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某些官员为了私利向朝廷推荐一些毫无用处的庸才。推荐制必须得改!而且立刻就得改!”

邱真无法否认确有这样的事发生,他叹道:“这……毕竟是少数……”

“是少数吗?”唐寅冷笑出声,说道:“我的邱真邱丞相,你可别把人们都想的像你一样清廉高尚,当成千上万雪花花的白银摆在面前的时候,又有几人能抗拒得了呢?”

邱真不再说话,他是无话可说了,因为这事争来争去,只会争进死胡同里,根本说不清楚谁对谁错。他憋了好半晌,方向唐寅拱手说道:“大王,臣……暂且告退。”

“恩!”唐寅轻轻应了一声,看也没看他一眼,又端起茶杯,慢慢喝着茶水。

正如他所说,今日他提出科举制若不能施行,那么以后他再提出来,反对的声音将会更大,因为这涉及到风国全体官员的根本利益,没人愿意把这个权利平白无故地让出去。

邱真回到大殿,正等他消息的大臣们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邱相,怎么样?大王是不是让步了?”

唉!邱真缓缓摇头,说道:“大王说了,如果今天不能议出个让大王满意的结果,那么大家谁都不能走,要留在宫里一直议下去,什么时候结果能让大王满意了,什么时候才能出宫回家。”

“啊?”大臣们大眼瞪小眼,全都怔住了,这算什么?大王这是在以大压小,一意孤行嘛!

张哲一屁股坐到地上,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只能和大王耗下去了!”

张鑫看了他一眼,又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低声嘟囔道:“万一把大王惹恼了,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张大人怕了,大可以去拍大王的马匹。”张哲哼笑出声。

张鑫狠狠瞪了他一眼,但这回没有再和他争论。上官元吉接道:“张大人多虑了,大王是明君,自然不会滥杀异议之臣。”

唐寅不肯露面,朝堂的大臣们又不肯让步,场面也陷入到僵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由早上的卯时开始的朝会,拖到了中午的午时,而后又拖到傍晚的酉时。

这一天下来,大臣们在朝堂上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许多人体力不支,纷纷坐在大殿里。

身在花园中的唐寅倒是一派悠闲,渴了喝茶,饿了吃点心,虽说和大臣们耗了一天,但依旧神采奕奕。

到最后,程锦见这样耗下去不是个办法,悄悄派出一名暗箭人员,令其去后宫找殷柔,求王妃出面劝劝大王。

听完暗箭人员的禀报,殷柔也大吃一惊,后宫不得参与朝政的道理她是知道的,但唐寅困住大臣们不让他们出宫,又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这不是摆明了要把大臣们都困死在宫中嘛!

殷柔第一时间去了前宫的大殿,看见现场的大臣们都像霜打的茄子在地上瘫倒一片,她立刻对守在大殿门口的侍卫说道:“你们立刻去给诸位大人备茶、备饭!”

“这……”侍卫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动。

殷柔怒斥道:“你等敢不听本宫的命令?”

“小人不敢!王妃有所不知,大王已下令,不许任何人给大人和将军们送水送饭,违令者斩。”有名侍卫怯生生地低声说道。

第663章

殷柔认识唐寅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她还真没见过唐寅处理政务时是个什么样子,在她心目当中,他根本不是这么不讲道理、任性胡为的人。

大殿中的大臣们见到殷柔,就如同见了救星似的,纷纷走上前来,跪地施礼,有几位大臣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颤声哀求道:“王妃快想办法救救臣等吧……”

殷柔以前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公主,从来没遇过这样的场面,看着眼前跪倒这好大一片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风国大臣们,她也有些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妃代我们去求求大王吧!”

听着众人的哀求声,殷柔本就不硬的心肠变得更软了,她回头对众侍卫冷声说道:“立刻去准备饭菜,这是本宫的命令,违令者立斩!”

侍卫们冷汗都流了出来,大王的命令是不许准备饭菜,而王妃的命令又恰恰相反,自己该听谁的啊?

正当侍卫们感到为难之时,侍卫营的正副头领苏婉和曾蝶来了。二女先是向殷柔施礼,随后对侍卫们说道:“既然是王妃有令,你们速去遵命行圌事吧!”

顶头上司站出来说话了,让在场的侍卫们无不长出口气,人们如释重负地纷纷插手施礼,齐齐答应一声。

苏婉来到殷柔面前,拱手说道:“王妃,大王现在正在前宫的花园,王妃是不是去见一下大王……”

“本宫当然要去。”殷柔回头看眼众大臣,对苏婉说道:“你在前带路吧!”

“属下遵命!”

由苏婉引路,殷柔来到花园。等她见到唐寅,还未来得及开口,唐寅擒着笑意,抢先拉住她的小手,让她坐到自己的腿上。

“柔儿刚才去了大殿?”

“是的。”殷柔撅着小圌嘴,不满地看着他。

“又令人给大臣们都备了饭菜?”唐寅笑呵呵地继续说道。

“为什么?”殷柔突然反问道。

“什么为什么?”唐寅眨眨眼睛。

“为什么如此折磨那些大臣?”殷柔的大眼中充满不解和疑惑。

“那是对他们的惩罚。”唐寅嘴角扬起,说道:“贪图私利,理应受罚,才饿他们一天,惩罚已经够轻的了。”

“贪图私利?”殷柔听不明白。

唐寅解释道:“大臣们为何不愿放弃推荐制?那是因为其中有许多大臣正是靠着推荐官员来私收贿赂,说白了,就是在卖圌官。”

“还有这样的事?”殷柔吃了一惊,沉默片刻,又不服气地说道:“但是……想必还有很多大臣是清廉的,不应跟着一并受罚啊……”

“他们当然也应受罚。”唐寅耸肩道:“因为他们愚笨,冥顽不灵,明明有好的决议摆在他们面前,却把明珠当成了烂泥,有眼无珠,不该罚吗?”

殷柔差点气乐了,说道:“凭什么说你的决定就是明珠,而大臣们的心思却成了烂泥?”

“风国是我一手打下来的,难道,我会害它不成?”

“可是,风国有今日,众大臣也是鞠躬尽瘁,他们也不会害风国啊!”

“所以说啊,这就是观念和思想上的差异,以我的才能是无法点醒他们了,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采取铁腕的手段。”

唐寅含笑拍了拍殷柔的玉圌背,柔声说道:“朝政之事,柔儿还是不要再管了,我心中自有分寸。”

话是这样说,但殷柔还是不放心,她说道:“你执拗,大臣们也执拗,最后怎么办?又怎么收场?”

唐寅仰面而笑,信心十足地说道:“放心吧,我会让他们接受我的决定。”

“用什么办法?继续把他们困在宫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殷柔鼓起香圌腮,质问道:“要把大臣们统统都渴死、饿死?”这简直就是胡闹嘛,哪有这样处理朝政的。

唐寅哈哈大笑,说道:“我说了有办法就一定会有办法,柔儿也应该对自己的夫君有信心嘛!”说着话,他站起身形,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殷柔还想继续劝他,可唐寅已拉着她向花园外走去。

把她送回到寝宫,唐寅又安慰她好一会才起身离开,他没有马上回大殿,而是先去了舞媚的华圌英宫。

看到唐寅来了,舞媚有些意外,问道:“前宫那边散朝了吗?”

唐寅一笑,边往里面走边说道:“媚儿也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情又怎么会不知道!”

“还没散朝,估计大臣们正在大殿里用膳呢。”

唐寅走到书架前,从里面抽圌出一只书盒,打开盖子,向里面瞧了瞧,书盒内装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纸条,确认无误之后,他把盖子重新盖好,将书盒夹到腋下,嘴里念念有词地哼哼道:“这些家伙,不给大王面子,那也就别想大王再给你们留面子了……敢和我斗,也不先秤秤自己的半斤八两……给你们台阶了还不懂得借坡下驴,笨蛋加白圌痴……”

听着唐寅孩子气的嘟囔声,舞媚乐了,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大王要当众公布这些吗?”

“本来想压下去,但是现在来看,也只能这样了。”唐寅夹着书盒,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舞媚看着唐寅离去的背影,轻轻叹息一声,她能预感到,接下来恐怕要有大臣倒霉了。

唐寅回到大殿,正狼吞虎咽吃饭的大臣们急忙放下碗筷,周围的宫女们也快速上前,把碗筷全部收走,送到殿外。

“诸位大人吃的还不错吧?怎么样?现在议出结果了吗?”唐寅坐到王座上,低头环视着众人。

“回禀大王,臣等意见没有改变,臣等仍认为现在不宜发生变革,推荐官员的制度依然行之有效。”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就是张哲。

唐寅点点头,没有理他,看向其他的大臣们,笑问道:“你们的观点也都和张大人一样?”

“是的,大王!”许多大臣跪倒在地,纷纷说道:“天下未定,纷争不断,现在我国若废除推荐官员制,必将闹得人心惶惶,届时内忧外患,我国危矣!”

“明知道旧规弊大于利,却还要坚持守旧,迂腐又愚蠢至极,也可恶至极。”

唐寅说着话,把书盒放到桌案上,将其打开,随手从中抽圌出一张字条,大致看了两眼,然后扬头说道:“右丞长史辛瑞何圌在?”

“臣在!”在文官队列的后边快步走出一人,冲着唐寅拱手施礼。

“辛大人,本王问你,你身为右丞长史共向朝廷推荐多少官员?”唐寅眯缝着眼睛,冷冷注释着他。

“呃……回禀大王,微臣共荐二十七人。”

“还真不少呢!”唐寅冷笑出声,说道:“来看看,你都推荐的是些什么人吧!陆彻,现任封城大仓一职,五千两白银;钱皓,现任永州副城主一职,八千两;毛文元,现任顺昌城卫一职,八千两……辛大人,你还要本王再继续说下去吗?”

辛瑞听得真切,整个人已经惊呆吓傻了,如同被一瞬间抽干力气了似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豆大的汗珠子不停的滴落下来。

唐寅说的这些,在旁人听来或许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辛瑞心里有数,大王所说的银两数目正是他当初所收纳的酬金。

自己把所收的酬金只记录在秘密账本上,除了自己,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账本藏在哪里,可大王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大……大王,微、微臣有罪,大、大王饶命啊……”辛瑞连连叩首,脑门碰撞地面的大理石,嘭嘭作响。

“饶命?你光是靠推荐官员所赚得的好处就已不下十万两,你还要本王如何饶你?”

唐寅深吸口气,摇头说道:“何况,本王圌刚才已给过你机会,你自己不懂得把握,也怪不得本王不讲情面。来人,把辛瑞押送中尉府,查明案情,严惩不贷!”

随着他的话音,大殿外的侍卫走进来两人,一人抓圌住辛瑞的一只胳膊,不由分说的向外拖走。

“大王饶命……上官丞相,救救下官啊——”辛瑞彻底吓懵了,连声叫喊。

他是右丞长史,上官元吉的直属下级,后者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但多少也猜出个大概,此时,就连那么圆滑世故的上官元吉亦是脸色难看,垂首不语。

救他?他还不知道让谁来救自己呢!下属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他这个右相自然也难逃其咎。

“左丞长史胡庸何圌在?”

“微……微臣在!”左侧的武将队列当中走出一名官员,颤巍巍地跪到在地。

唐寅懒着再多问,直接看着纸条说道:“叶培、叶羽,一个现任冲城城主一个现任冲城城卫,每人一万两白银;龚冰,一万三千两;阎平,一万七千五百两;嘿嘿,竟然还有更多的,任杰,高阳郡钟山县县尉,两万两千两,当初花了这么多的钱,他得搜刮多久才能回本啊……”

听着唐寅的话,别说胡庸已哆嗦成一团,就连邱真都在一旁站不住了,跨步出列,一并跪倒在地。

“鼠辈贪财,我大风早晚就一天要亡于你等之手!来人,把胡庸拉出来,无须审问,即刻凌迟处死!”唐寅不看这些还好点,越看越来气,胸口闷得如压了一块大石头,两眼像是要喷出火光。

第664章

在胡庸撕心裂肺的求饶声中,他被两名侍卫强行拖出大殿。这时候,大殿里已是鸦雀无声,寂静得让在场人们都能听到自己嘭嘭的心跳声。

谁都没有想到,大王竟然还留有这一手,不知从何时开始,已对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展开了秘密调查。人们的心里皆是七上八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罪证被记录在册。

身为朝廷官员,不管有多清廉,多少都会做过那么一两件不合法理之事,也都有那么几个不能被外人所知的秘密。

唐寅垂目看在下面的大臣们,转头又瞧瞧面前的书盒,现在他都不敢再接着往下念了,如果把里面的内容全部念完,朝堂之上的这些文武大臣们,没有几个能站到最后的。

他在书盒中猛的抓起一把纸条,握在掌中,冲着众大臣挥舞道:“你等还要本王再说下去吗?在背地里私收贿赂、贪赃敛财,一个比一个有本事,朝堂之上,还要在本王面前摆出一副忠心爱国、正气凛然的嘴脸,你们的脸皮得有多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真当以为这世上有不透风的墙吗?”

听着唐寅的训斥,在场的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很快,以邱真和上官元吉为首的文官武将们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此时已无人再敢站出来说话。

“现在本王问你们,本王提出的决议,你等是赞同,还是反对?”唐寅两眼闪烁着精光,凝视在场诸人。

“大王英明,微臣愚钝,大王的决议即刻就应在全国施行!”这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是张鑫。

像辛瑞、胡庸那些官员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如果真查到他的头上,所有的罪名加到一起足够让他死上百八十个来回的。

随着张鑫主动‘弃暗投明’,立刻引来众多的文官武将的附和,众人纷纷叩首说道:“大王英明!”

邱真和上官元吉互相看了一眼,同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今日之事,大王是算计许久的了,想到这里,两人又对唐寅的手腕和作风感到毛骨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