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乱紫夺朱by淮上(女王受he) >

第7章

乱紫夺朱by淮上(女王受he)-第7章

小说: 乱紫夺朱by淮上(女王受he)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林已经恢复了原来的神情,他听著外面逐渐奔近的脚步声,那是军靴踏地的声音,皮革不停的撞击著地面,那沉重的声音无形的传递著一种压力。

  「把衣服快穿好。」元林淡淡地道。

  洛川寻也知道来缉拿元林的人就要到了,连忙手忙脚乱将小太监的衣服套上,发现竟然很合适。

  这个时候传来了拍门声,元林没有应声,只是站了起来,将洛川寻慌乱没有戴正的帽子扶正。

  洛川寻的前额接触到元林修长的手指,出乎意料那手指传递过来的温度很暖,远非自己想像当中的冰冷。

  「大内副统领葛宗叩见太子殿下。」

  出於避嫌,今天太后带来的统领司徒便没有来,来的这个葛宗正是太后的心腹之一。

  元林微微一笑,道:「进来。」

  葛宗是一个精瘦的汉子,他家世代替向宁的娘家做奴才,所以对太后极为死忠。

  葛宗规规规矩矩地给元林行了一个礼,微微低头俯视著元林,葛宗身後是皇家的近身侍卫军,但即便是如此,他仍然有一种被元林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臣奉旨捉拿凶手,若有不敬之处,还望殿下见谅,万勿怪罪。」

  元林淡淡地道:「葛副统领也是奉旨办事,为公不为私,何有怪罪一说。」

  葛宗听了,讪笑一声,起身让过一边道:「殿下,皇上召见。您就随臣的牙将,去一趟皇宫。」

  「那就有劳带路了。」

  元林带著洛川寻踏出殿门,他连衣衫都未换,只是微微侧头瞧了哪里一眼,一刻也没离元林的洛川寻顺目望去,殿角有一个黑影一闪,但却除了他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

  葛宗始终低眉顺目,尽管他是来捉拿元林的,可是皇上一日未曾下召,他便一日还是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洛川寻出了门才知道为什麽葛宗要再三打招呼,只见太子府里到处跑动的人,虽然天还未完全黑下来,但四处已都是流动的火把。

  这不像仅仅是奉旨召见太子,倒更像是带兵来抄家。

  外面的风很大,将元林乌黑的长发吹了起来,他英挺俊秀的五官显得更加清晰,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览无遗,那是一种微微的愤怒,虽然不形诸於色,但却似连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葛宗更是觉得压力重重,也越发不敢多看他一眼。

  太子府离著皇宫其实不算远,但即便如此,一行人还是走了二盏茶的工夫,等抵达皇宫,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今天的天有一点阴,因此便显得夜色更黑。

  洛川寻是第一次进皇宫,此处的正宫若是加上郊外的偏殿如离宫,甘泉殿,整个皇宫只怕可以绵延出去二十里。

  如此一个宠然大物,它洞开的高大的皇宫大门,在浓墨的夜色中犹如一头猛兽张开著大嘴,从那张猛兽的口里望去,是一道又一道的门,一道套著一道,生似没有尽头。

  洛川寻看得太专注,都没有意识到元林已经下了辇驾。

  「走吧!」元林在一旁说道。

  他一出声,洛川寻才似回过神来,连忙跟紧了元林。

  两人一路行来无话,墨沉沉的夜色,再加上寂静无声的皇宫,若不是还有前头太监手中的绢纸灯笼洒出来的烛光,真要叫人误以为这只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水墨画。

  门走得多了,两人的步伐像是变得极其协调了起来,起,落,起,落,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不知走了多久,依山而筑巍峨的前殿隔著一大片台阶才遥遥在望。

  整个皇城坐北朝南,主殿一脉相连,两边的宫殿犹如两片展开的侧翼围绕在大殿的两旁。

  元林被带进了东侧的太子宫,其实皇宫中历来都有太子的寝所,只是上一代太子先封王後被列为太子,居然非常例外地没有搬入太子宫,而这个习俗又被元林给承袭了下来。

  乱紫夺朱 16

  作者闭关赶稿,今日起,由编辑代传喔^_^

  太子宫中有一个博望苑,也是临水而建,只是博望苑被高高地架在插入水中的柱子上,登高一望,除了同样建於高处的正殿,其他的偏殿多数均能收之眼底。

  元林挑了这麽一处地方接受质询也颇耐人寻味,因此冯如丰踏上博望苑的时候,看到立於博望苑中带著淡淡微笑的元林,即便老辣如他,心中也不禁有一点发怵。

  这个便是太子,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彻底扳倒他,那麽说话行事便要深思而行。

  「殿下。」

  冯如丰行了一礼,元林扶住了他,笑道:「太子傅不用多礼。」

  冯如丰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道:「臣代替皇上有几句话要问殿下。」

  他说著脸色便凝重起来,替君问话,自然便多了几分权威,这个连元林也需低头应是。

  「太子近日都读了些什麽书?」

  「儿臣最近主要是读了︽左传︾及︽战国策︾与︽史记︾。」

  「史记中酷吏列传序,圣人孔子曾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对这句有何领会?」

  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约束,百姓可以避免犯罪却没有羞辱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约束,百姓就会有羞辱之心,而行为端正。」

  冯丰如这句话说得清且轻,彷佛是一句不甚关要的閒话,但立於一边洛川寻却是眼皮一阵乱跳。

  他忽然忆起了有一日他收拾书的时候,曾经分明看到在那一页的旁边有一行洒脱的眉批: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这一句是出自韩非子,意思是没有不变的常规,只有制定法律才能有效治理臣民。

  这两句是法家与儒家根本的分野,以法治国,这对西夏贵族来说,与赤脚泥腿的贱民们同样受制於一部法典,是一种对权威藐视,也颠覆了他们的地位。

  这也是拥戴法学的紫氏无法抬头的原因,这已经不仅仅是法儒之争,它更是一场关於特权的争斗,一场掩藏在道德学术之下的宫闱之争。

  没有人知道皇帝真实的意思,这个时候也许元林只要说错一句话,就像落错了一步子,满盘皆落索。

  元林微一抬头,道:「儿臣当时想起了韩非子关於治国的一句话: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冯如丰立即开口问道:「那以太子之见,孔圣人与韩非子说的话谁对谁错?」

  洛川寻听出了那句话底下所隐含的杀气,推翻了孔圣人说的话,那便是推翻了一个奉行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为道德根基的皇统思想,继而可以演化成元林有不臣逆父之心。

  此时的洛川寻根本没有认为自己与元林是休戚相关的,可即便如此,也许是身临其境,他只觉得整个人都很紧张,以至於掌心额前都冒出了细细的汗。

  元林忽然轻笑了一声,道:「太傅言重了,韩非子与圣人视物不同,乃是所立方位不同,便有了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我倒觉得两人之言看似背道而驰,却是可以互相弥补。」

  冯如丰听见那声笑,似也意识到自己不免有一些操之过急,只好後退了一步,道:「那依太子之见,何为主,何为次,孰重孰轻?」

  他步步紧逼,绝不愿意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元林似要开口讲话,突然啊呀了一声,只见他提手扶额,像似痛苦不堪,还未等冯如丰发言,他便倒在了地上,似昏厥了过去。

  这一变故,不但令洛川寻大吃一惊,就是冯如丰也是为之色变。

  他奉君命,跑来质询太子,还未能逮到元林信奉邪说的言词,元林倒先昏了过去,如他有一个三长二短,即便是当今圣上再昏聩,这罪只怕也是自己受不起的。

  他大声地喊道:「来人哪,快宣太医。」

  洛川寻慌慌张张地帮著冯丰如将元林扶了起来,只见他双眉微蹙,似深陷梦靥,痛苦挣扎,初始还好,但後面却手脚并用,用力扯著自己的领口,豆大的汗珠顺著光洁的额头流下,只把冯如丰吓得四肢发软,又大呼了几声太医,连声音都发了颤。

  洛川寻抱著元林的身体,努力按住他的双手,以免他抓伤自己。

  洛川寻自从跟随元林以来还没凑得这麽近过,只觉得鼻端随著元林的体温升高,似飘来一种皂角的味道,夹杂在衣服淡淡的熏香里,却让人更加的心慌意乱。

  元林虽然未必有多好,但却是给了一直流离颠沛的洛川寻一个安静的立命之所。此时也不知是何种原因,令洛川寻的心慌乱不已,汗珠随著额角不停滴落在元林的身上,竟似比元林出汗还要厉害。

  他的手几乎抓不住动得很厉害的元林,他只能拼命将自己的双手围住,用自己的下巴抵住元林的脸额,那感觉似乎他在搂著元林,只那一刻,洛川寻觉得元林的动作似乎僵了一下。

  乱紫夺朱 17

  於此同时,太子府里的葛宗正在大殿中,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地走来走去,他的面前已经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或者玩偶,接著只听殿外传来一阵快速的脚步声,只听有人报:「副统领大人,在太子的书房外挖到了巫蛊术人。」

  葛宗大喜过望,道:「立即给我拿进来。」

  相对於此二处的热闹,在太后的长安殿里,却显得静谧的可怕。

  尽管这已经是快後半夜了,太后脸色苍白地半卧在贵妃椅上,一只手撑著前额,似困乏疲倦之极,但不甚均匀的呼吸也轻易令人知悉她未有沉睡。

  屋角的博山炉里燃著苏合香,嫋嫋的香烟升空,又散了开去,犹如一把张开的网,笼罩著屋里的人,令人透不过气去。

  她的旁边却坐著一位中年男子,他五官英俊,可惜那双眼无光,脸上透著一种病态的白,身上穿著的却是明黄的五爪龙袍,赫然是当今天子,元林的父亲元竟。

  他三番两次瞥著太后,但到嘴的话终究又咽了回去,当年若无铁腕手段的太后,他这个皇帝想必是当不成的,因此元竟每每见了这位严母,未语就先怯了三分。

  向宁微微睁开了眼,道:「皇上是否有话要同本宫讲?」

  元竟见向宁先开了口,不得不说道:「元林虽说是紫氏所生,可终归是我元氏的子孙,更何况元林的性子我清楚,傲慢放荡是有一些,孤高深沉也有一些,但要说他胆敢巫蛊太后,这是万万不会的。」

  向宁叹了口气,微微起身,元竟上前扶了她一把,向宁坐起身子,在旁边的小杌子端起粉彩并莲茶碗,微微啜了仍微温的花片茶,才道:「皇上当哀家为了当年的事,刻意要置元林於死地麽?」

  元竟见她问得如此直接,只好道:「儿子万万不是这个意思。」

  向宁放下茶碗,两眼看著纱窗,只今晚的月色不明,是以外面黑得团墨一般,道:「当年葛宗带人追杀紫氏太子,你该知道,那晚逃出去了一个怀有身孕的婢女。」

  提及往事,元竟像是有一些不自然,他连忙道:「太后,怀有紫氏血脉的婢女就算逃出去了,也不能成大事,且不知道是男是女,即便是个男孩,难不成紫氏能拥他逆反吗?」

  向宁深吸了一口气,幽幽地道:「有一件事,我从未与皇上说起。那就是先皇驾崩前,曾经留给紫氏太子一道密旨……只是哀家封锁先皇驾崩的消息,出其不意,先下手拿了紫允辉,否则这张登基密旨一出,只恐怕你我二人倒成了谋逆。」

  元竟倒吸了一口凉气,回想当时,若阴差阳错,刀光下溅血只怕就不是紫氏一门了,想到此处,他问:「母后,那道密旨呢?」

  向宁摇了摇头,道:「我遍寻不著,紫氏又差不多死了个乾净,我以为那张密旨多半是毁在了那晚。

  「元林虽然聪明,但他对元氏的忠诚度却是比你任何一个皇儿都要低。尽管我对他有诸多不满,但将他立为皇太子,缓和与紫氏的关系,我也认为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向宁的声音细且清,但却透著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气,她又接著道:「直到这几年我又获得了那婢女的下落,於是我派了三拨人马去追寻那遗腹子的下落,一路追来,竟是在京城里失去了线索。」

  元竟倒吸了一口凉气,道:「那……您以为?」

  向宁悠悠地道:「那孩子十有九成是藏在元林,当今的皇太子府内……」

  她的话一说完,天边炸开了一道闪雷,震得元竟一抖,只觉得那道亮光打得向宁脸上一片刀光剑影,这冬日打闪雷,也凭添了几分诡谲的气氛。

  向宁咬著牙,一字字地道:「而且我还认为,那道密旨有可能就藏在当年太子府里的某处,已经被元林找著了。」她顿了顿,冰冷地道:「只要我找到那个孩子,无论元林存了何心,有无那道密旨,都留他不得。」

  元竟心内一颤,纵然皇室亲情淡薄,但到底是自己的血脉,父子连心,况且加上对已故紫氏皇后的愧疚,不由地道:「林儿纵然有不孝,但……但却还是我们元氏的子孙……」

  向宁淡淡地道:「那就在掖庭宫里好好地反思吧。」

  元竟听她的语气不容置辩,犹豫了片刻,还要再说,绡纱帐外已经有宫女进来禀道:「副统领大人葛宗求见。」

  「传。」向宁立刻道。

  葛宗一脸疲态地走了进来,跪下行了一礼,向宁已经开口问道:「如何?」

  「查到了巫蛊术人,只是……」葛宗吞吞吐吐地道:「不但找到巫蛊太后的术人,更多的是巫蛊太子的术人。」

  「什麽?」向宁失声道,隔了一阵子才冷哼了一声,缓缓地道:「那找到那个男孩了吗?」

  葛宗将头一低,小声道:「不曾。」

  太后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地朝著流云贵妃榻靠了回去,元竟听了这则消息倒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刚想转圜几句,却听有人慌慌张张禀道:「禀太后,皇上,博望苑传来消息,太子急病。」

  乱紫夺朱 18

  元竟大吃一惊,道:「何病?」

  那太监结结巴巴地道:「太医诊断不出,说……说……」

  元竟喝道:「到底说什麽?」

  「说像是疯魔症。」

  元竟一愣,转头问道:「那些术人呢?」

  葛宗立即禀道:「回皇上,在外面。」

  「给朕取进来。」

  葛宗不敢有丝毫犹疑,立即出去将一盘子术人取了进来。

  元竟睁眼一看,却见那些丝绢制的术人上还插著根根银针,不由大怒道:「混帐东西,还不将这些针都给朕去了。」

  葛宗见龙颜大怒,慌忙下手将针从术人身上拔出。

  元竟长叹了一声,道:「太后,儿子知道您是为了元氏,也是为了朕的江山殚精竭虑,只是此事便到此为止吧。」说罢,他便行礼告辞了出去。

  向宁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便骂当今的天子,转眼见葛宗还束手立在一边,拿起杌子上的粉彩并莲茶碗便向葛宗砸了过去,骂道:「你这个不长眼的废物。」

  那元林闹了一会儿,似慢慢地平静了下来,等皇上匆匆赶至,他已经能应上两句话。

  洛川寻悄悄垂手立於一边,从他们交谈的片语之中,可知从太子府里竟然搜出有巫蛊元林的术人,他看了一眼元林,心中不由有一丝疑惑。

  但元竟却甚是愧疚,很是安慰了一番元林,才离去。

  旁边的冯如丰一脸始终诚惶诚恐,见元竟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