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丑女如菊 作者:乡村原野(起点vip2013-01-13完结,种田、平凡生活) >

第265章

丑女如菊 作者:乡村原野(起点vip2013-01-13完结,种田、平凡生活)-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偷偷地看了婆婆一眼;心道;为啥婆婆这么恨郑家和张家哩?

再说李家;柳儿娘和王氏起身出去;李长亮根本没挽留她们;他正悲愤地想;为啥他和柳儿想过安生日子就这么难哩?

花婆子和梅子吃饱后;又凑一处商量;晌午吃多了;晚上吃清淡些:煮一锅玉米糊;炒个青辣椒;再撕一碗山芋茎用青椒炒。这两个菜最是下饭了;送玉米糊最好了。

两人没心没肺的样子;看得狗蛋娘哭笑不得。

菊花自然不知李家发生的事情;过后梅子也没跟她说;她觉得菊花并不喜欢听柳儿娘的闲话。

但是;张家的佃户、帮佣;却一个个精神百倍;忽然间都气势高昂起来。

如果说以前这些佃户干活都很用心;也很听话;是因为张家有钱又出了个秀才;为人又良善忠厚;就算那因为家贫;一时交不齐租子的;东家也不会死催硬逼。那么;有了菊花救葡萄的事后;这些人忽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对张家死心塌地地拥护。

他们把自家租种的地伺弄好了;还经常主动帮吴成照应张家的稻田——吴成算是张家的外管家了——又去山地里帮手薅草;干活十分的卖力。

要是遇见有人扎堆议论菊花杀人啥的;立马上前跟人吵;说他家少奶奶不过是跟人抢娃儿。打了几下;那人贩子最后可是被街上人合伙打死的;这事谁不晓得?

槐子听了这事很诧异——这可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了。

这天;菊花让葡萄叫了山上的吴老头媳妇吴婆子和王老头媳妇王婆子来家说事。葡萄有事先走一步;两人稍稍安排了家事;就约在一路下山。

半路见柳树底下坐一群媳妇议论菊花杀人的事;就听有人道:“真狠哩;连人都敢杀……”

吴婆子立即脸色不善地上前;对着一个媳妇骂道:“你才杀人哩。你们全家都杀人。你哪只眼睛瞧见我家少奶奶杀人了?走;走!我跟你去衙门问问;那些人贩子到底是谁杀的?”

那媳妇一缩脖子;往后直退。

她虽然对一个佃户敢跟自己对杠很生气。可也不敢回嘴;因为人们都知道;最后衙门记录的供词可是说这些人贩子都是班头衙役抓住的;跟菊花一点不搭。

她心里愤愤;明明就是菊花杀了那个人;还不让人说了?

王婆子也道:“哪天你们自家的娃儿叫人拐了;我瞧你们还有闲心坐这闲磕牙不!”

说起这个。众人脸色都变了。

柳儿娘在女婿家被狗蛋娘教训的事早就传开了;她们也知道男人们对这事的态度;因此说归说;谁也不敢公开嘲笑菊花。

一个媳妇赔笑道:“婶子;我们可不是说菊花不好;我们是夸她哩。要是我遇到这事;准会跟菊花一样;说不准我比菊花还狠——我比她力气大哩。”

另一个媳妇急忙附和道:“对。对!是这样!谁要是敢抢了我家四儿;老娘就抠出他的牛黄狗宝。”

说着话;她脸上露出杀气腾腾的模样。

这倒也不是装的;想着自个的娃儿要是被人拐走;那简直就跟剜了心头肉似的;很想杀人。嗳哟!菊花莫不是就是这样想的?可是葡萄不过是个丫鬟哩。她那么心疼干啥?

她这里想不通菊花救人的动机;其他的媳妇听了她的话;纷纷都表示自己要是碰见这事;会怎样折磨人贩子;挖心挖肝地叫嚷不停;遂把刚才谈论的事丢开了。

吴婆子和王婆子撇撇嘴;也不说话;转身就走了。

来到张家院子;刘婶正在厨房门口择菜;一个穿兜肚和小短裤的小娃儿拽着她衣裳靠在她旁边。抬头看见两人;便笑道:“吴嫂子和王嫂子来了?少奶奶正等你们哩。”

吴婆子忙道:“要死了;我俩在路上耽误了一会子。少奶奶等好一会了么?”

刘婶道:“才一会。你们进堂屋去吧。”

两人忙上了台阶;还没进屋;就见葡萄出来笑道:“吴婶;王婶;少奶奶请你们进来。”

两人忙进屋;就见菊花坐在一张木头茶几后面;正聚精会神地用左手扒拉着一把小小的算盘。那算盘也就四寸来宽的样子;上面的珠子也小巧;看起来倒像个玩意儿。

两人心下奇怪;这是在算账哩;还是在玩哩?

要说算账;这算盘可不像能算账的;跟集上铺子里摆的算盘好像不大一样哩;要不是算账;旁边还摆着砚台和纸;却没有毛笔;只有一只鹅毛管子;真真怪事。

本着对菊花的敬重;两人并不问;只做没看见;笑着站那等菊花。葡萄给两人端了小板凳;示意她们坐下。

菊花也听见她们来了;抬头笑了笑;道:“婶子先坐;我就好了。”

说完用左手执着鹅毛笔;笨拙地在纸上记了个数;然后让葡萄把算盘等东西收拾起来送进房。

吴婆子和王婆子忸怩了一下;才坐下。

吴婆子奉承道:“少奶奶真是能干;这反手也能写字儿。”

菊花忙摇头笑道:“哪有这回事;我正手还写不好哩。刚才不过是画着玩。”又对葡萄道:“倒两杯茶来给吴婶子和王婶子。”

王婆子急忙站起来道:“那咋好意思哩?少奶奶太客气了。咱们也不渴;才在家里喝了水来的。”

菊花笑笑;没有接话;转而说起自己叫她们来的原因;不然这么客套下去;也耽误事不是。

“请婶子来;是为了山上养鸡的事。”

她看着肃然恭听的两人;解释道:“你们大概也听说了;如今我跟集上的亲戚合伙开了家卖烧鸡的铺子。可要是老从外边买鸡;又麻烦不说;卖得多了;那鸡还涨价;所以我是打算在山上养鸡的。”

吴婆子要会说话一些;她忙接上笑道:“听少爷说了这事;还让我们去外边买笑崽;托人孵笑。我都跟原来村里人打过招呼了;跟旁边几个村也打过招呼了。有两家子如今母鸡正抱窝;他们家喂不了那么多鸡;他媳妇原本想把这母鸡捆起来的;听我说孵笑也能卖钱;就让这鸡孵上了。”

菊花点头。这母鸡一抱窝;就不下蛋了;而不想孵笑的人家;就捆住这鸡;甚至用饿的法子;把母鸡抱窝的状态消除;才能继续下蛋。

她道:“如今喂的少;先把竹林圈一小块出来;让你们试着养。因为我养这鸡可不是跟你们平常一样;饥一餐饱一顿的;随它们自己找食;我是要喂它们的;再说;养多了也容易生病;得精心照料。所以才让你们先少养一些;学着伺候。等往后养多了;心里就有底了。笑崽么;就按吴婶子说的;你们暂时先在外买来。”

吴婆子忙点头;期盼地望着菊花;不知还有啥事说。

菊花想了想;微笑道:“之前你们刚来;也没安排事。如今;少爷把水田让吴婶的大儿子照管;二儿子也管一些旱地;山上那块林子比较大;就让王老伯管了。这么一分;清清楚楚;要用人请人;他们自会去雇用。我哩;就想把女人们用起来。先说给你们心里有数;只要你们做的好;工钱也是不少的。说不定将来挣的比他们还多哩。”

两个婆子眼睛一亮;顿时就开心起来。

菊花提醒道:“这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你们先养着;回头我会拟个章程出来;养的鸡越多;伺候的越好;你们得钱就越多。要是不好了;那我可要找旁人了。”

吴婆子急忙道:“少奶奶放心;我们一准用心养。”她心道;自己都喂了几十年鸡了;还喂不好;那不是笑话么?

王婆子也连连点头。

菊花晓得她们心思;笑着摇头;先大概说了一下要注意的事项;听得两人都呆了;不住地咽口水。

菊花好笑;农家喂几只十几只鸡;当然容易了;根本不用管;可是喂多了;哪能如此简单?

她没在养鸡场干过;所以那些技术方面的;想都不要想。但是她养鸡也跟养鸡场不一样;说到底;还是农家喂鸡;不过养得多些;然后靠着勤快;把那卫生搞好;防止疫病。

她就不信了;这五十亩地的竹林;养几千只鸡;还不够敞亮?怕鸡生病;就不能贪多。

所以她重重地叮嘱道:“那鸡栏每天早上清扫一回;堆在专门的粪池;少爷自会安排人来挑走;放鸡的林子也是;隔几天就把上面一层稻壳和麦壳芒子弄出来;自有人弄走;常检查围墙根;防止有野物打洞钻进来偷鸡;生蛋的母鸡单独和笑分开养……”

***鞠躬感谢亲们投出宝贵的粉红票票***  

第四百四十七章 老将出马
在吴婆子和王婆子听来,菊花说了许多,但她自己却觉得只是告诉了个大概。因为刚开始,鸡少,说多了她们也记不住,自己也不能考虑周全,回头拟个章程规定出来,并根据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才是长策。

又交代了些事,方才送走两人。

葡萄过来恳求道:“少奶奶,那小鸡崽我来孵好不好?我如今也挺会看火的。”

菊花笑道:“你以为是煮饭哩:火大些,锅巴焦一些;火小些,锅巴皮软一些,不过都能吃。孵小鸡,要是你一把火把鸡蛋煮熟了,还孵啥?”

她本不想折腾这些的,人力孵小鸡违反自然,因为有前世的见闻,她就讨厌违反自然的东西,所以她从未想过研究反季节蔬菜,有些技术发达了未必就是好事。

可是这鸡养多了,靠母鸡孵小鸡实在是太慢了。

看,只要跟商业沾上边,忍不住就会考虑怎样赚钱快,她也不例外。要是那见利忘义的,难免就会干出不法之事。

她说服自己,人工把小鸡孵出来,还是要实打实地散养,也没有过多的取巧。况且,她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才能试验出来,用土炕孵小鸡呢!

这时,何氏抱着双胞胎从郑家回来,葡萄忙在地上铺开一张芦席,板栗和小葱就被丢了上去,满席子乱滚乱爬;小井儿也被刘奶奶牵进来了,三个娃儿就堆一块了。

菊花说起孵小鸡的事,何氏大惊小怪地道:“你净想些古怪的,烧火咋能孵出小鸡哩?”

菊花道:“娘,那母鸡不就是整天捂在鸡蛋上,它也没干啥。那咱们用棉絮盖在鸡蛋上,下面再用小小的火温着,只要那热气跟母鸡身上差不多,不热也不冷。肯定能孵出小鸡来的。”

何氏听了笑她作怪,从没听人这样说过,“母鸡整天捂在鸡蛋上,不吃不动。'你当是好容易的事?你还想要它干啥?用火温着,那还不把鸡蛋煮熟了。”

菊花心道,我也没听过,不过是看书看来的。

她笑道:“所以要看好火,这事当然不容易了。咱们多试试,一次不成就十次,十次不成就百次。我就不信试一年都不成,那就试两年,反正咱家如今也不缺鸡蛋。”

葡萄撒娇地扯着菊花袖子道:“少奶奶,你就让我试试么!”她如今跟菊花亲得很。

菊花道:“你烧火的工夫还差哩,过些日子再说。娘,你性子急了些,要不然你来试试。娘别笑,我还不放心让旁人干这事哩。娘想啊,这事儿要是真弄成了,那可是要保密的。不能跟人说。想想还是我自个来吧。”

刘奶奶呵呵笑道:“少奶奶,你天天忙得很,晚上还要盯着她们做那些菜,还是我来孵小**。我听少奶奶说的好像也有些道理。”

菊花摇头道:“这个虽然不累,却烦的很。刘奶奶年纪大了,操这心可不成,晚上还要起来看火哩。”

刘奶奶道:“所以我才说我来孵么。我们老年人,有耐性;再说,年纪大了,晚上觉也浅。容易醒来。要是你们,一觉睡到大天亮,那鸡蛋还不冻死了?这也不是多大的事,我让黑子搭个土灶,上面不用锅,用土坯支起来。再铺上褥子,把鸡蛋放上面,盖上棉絮。我就常常地去摸摸它,冷了就铲些火灰进去,热了就退些出来——我估摸着不能烧明火哩。反正我天天就在院子打转,又不出门,有个事让我惦记,我还高兴哩。肯定比你们小辈做得把稳。”

何氏拍手笑道:“这么一说,还真是刘奶奶最合适了。可是菊花,这法子成么?要是不成,害得刘奶奶一窝鸡蛋一窝鸡蛋地孵,白费精神了。”

菊花踌躇地说道:“成是肯定能成的,我还是怕刘奶奶劳神。这不是试一回两回就完了,要试好多回哩。”

刘奶奶慈爱地看着她笑道:“我心细些,说不定两回就试成了,那还老是不停地试干啥?我直接教葡萄和少奶奶不就完了。”

老人家信心满满地,好像她一试准成。

又道:“少奶奶甭担心,我横竖整天在屋里屋外转,这摸摸,那动动,这孵小鸡的活计没人比我干更合适的了。”

葡萄眨巴着眼睛,笑道:“奶奶,你要忙不过来,就叫我帮忙。”

刘奶奶道:“我怕你想吃煮鸡蛋哩。”

众人都笑了起来。

刘奶奶又说了好些她照顾母鸡孵小鸡的经验,听得菊花连连点头,于是答应让刘奶奶先试试。

她不禁也多了些期盼:老年人的耐性可不是她们能比的,说不定刘奶奶真的好容易就能试成了。因为她说她往年孵小鸡的时候,常摸鸡窝,然后放母鸡下来喝水吃食,然后再抱上去。这中间不能隔时间太长,不然鸡蛋就容易冻坏了;还要常常地把鸡蛋翻翻身等等。

最起码在手感上,她们就比不上老人家经验丰富。

于是,说干就干,菊花去跟在后院忙活的刘黑子说了这事。

他呵呵笑道:“这个容易,我瞧猪栏屋里还堆了些用剩下的土坯,我一会就去家里垒一个土灶,方便我娘看火。”

等傍晚槐子带着刘小四从山上下来,西厢的土灶已经搭好了,正用火烘烤着。

菊花惭愧极了,她只是想当然地说,其实具体要怎么做,那是两眼一抹黑。可是刘奶奶听了她一番话,却在刘黑子搭灶的时候,指指点点,啥灶洞不要太大啦,啥上面的土坯要削薄一些啦,根据多年的烧火经验,提了好些要求。

槐子笑道:“真快。这就孵上了?”

刘奶奶笑眯眯地说道:“今儿还不成,明儿开始孵小鸡。少奶奶,头一窝孵十个鸡蛋吧?”

菊花忙道:“我瞧刘奶奶说得样样在行,要是头一窝就孵成了哩,只有十个蛋,那不是好可惜?还是孵二十个吧。”

刘奶奶点点头,又转向刘小四,问了些干活过日子的话。

刘小四是黑皮的堂哥,今年十四岁。槐子从集上回来后,就让刘黑子将他带了来,留在身边调教,让他妹妹等秋天再过来。

这些天,他带着他和王家的两个小儿子,在山上找树根,天天忙得很。

晚上,菊花问槐子:“明儿还去山上么?”

槐子道:“就去一趟。我帮秦大夫选了棵树根,明儿去挖回来栽上,然后就和青木帮秦大夫收拾院子。那院子好长时候没住人了,眼见他们成亲的日子就快到了,得赶紧收拾。也不晓得李木匠那边床和家什做的咋样了。”

云影画了拔步床和家什的图样,交与李木匠打造,又请刘二顺编制一些精巧的竹制用具;家里交给何氏和杨氏带人布置,倒也省心。

菊花道:“屋子里面娘早就打扫过了,就是前后院子要好好锄草,花木也要修理,不然显得太杂乱。明儿我去李木匠那瞧瞧。”

槐子急忙道:“还是等我回来再去吧,我上午就能回来了。”

菊花笑着点头,两人歇息不提。

李耕田受秦枫请托,跑前跑后地帮他张罗成亲的事,显得十分高兴;村里也有很多人出面帮忙,因此人手充足。

因他们师兄妹都不是讲究奢华的人,只要质朴自然就好,所以也无甚太多繁琐的东西要置办,无非是排各项成亲的仪式。

忙碌了些日子,转眼便至七夕,秦枫和云影成亲,清南村热闹了一天,连下塘集上好些富贵人家也来凑趣,根本不管秦枫一再推辞说不受礼的话,直接就过来吃酒席了。

李耕田当然不能把人赶出去,无奈之下只得受了他们的贺礼。事后劝秦枫,不收白不收,收来贴补医馆也是好的。

秦枫一笑,欣然点头。期间诸事也不必一一叙述。

**********

张家总算也有点小地主的样子了,农忙的时候,张大栓父子并未亲自下田割稻打稻,而是全部交给吴成安排,他们则总管水田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