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梁宫词+番外 作者:紫夜未央(晋江vip2015-03-04正文完结) >

第19章

梁宫词+番外 作者:紫夜未央(晋江vip2015-03-04正文完结)-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如今独宠宸妃,各宫主子自然心思不同,之前宸妃与张太后和元妃就走得亲近,而今却也没有仗着帝宠生骄,听说每日还是准时去慈安宫请安,张太后腰背只有宸妃亲自推拿,才觉着舒服。而杜芷书这里如今只有李昭仪闲暇时会过来陪着聊会儿天,李相如今愈发受陛下重用,李二公子又将迎娶心爱公主,连带着后宫也没人敢轻慢了李昭仪。
    后宫里最为平静的却是尹贵嫔,没有因为失宠而生出些事情来,日日待在印月阁,倒是与世无争。
    …
    再见重光帝,是在八月,心爱公主的大婚之日。
    小半月不见,杜芷书只觉着重光帝清瘦了一些,少了几许刚毅,更显俊逸,宸妃站在他身边,巧笑盈盈,俨然一对璧人,看着赏心悦目。
    一时看得出神,直到紫瑶推了推她,才反应过来,该上前去与陛下一起接受心爱公主的跪拜。
    杜芷书走到重光帝身边,宸妃很是识趣地退了几步,然而直到他们两人并肩,重光帝至始至终没有将眼神转向杜芷书,似身边站着的不是他的妻,而不过多出个陌生人。杜芷书突然想起她入宫那一日,重光帝伸手将她牵引,两人也是这样并肩站着,俯视着整个大梁宫……
    帝后的生疏,在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却都当做不知,只元妃在一旁幸灾乐祸,但碍于今日是心爱公主出嫁,也不好搅了喜庆。
    公主出嫁,按规矩,应跪拜了两宫太后,再拜别帝后,才可正式上轿出嫁。出嫁的礼仪都做足了,公主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的嫁衣,在如花的年纪出嫁。然而今日送别公主的众人,只除了大公主泪眼盈眶,其他人却很是平静。
    虽然陛下赐予的嫁妆尤为丰厚,杜芷书仍旧忍不住想,若先帝尚未驾崩,蒋贵妃亦还在世,今时今日又该是怎样的境况?即便不算出嫁时的尊荣排场,至少有父母亲人送嫁,有离别的依依不舍……可惜,她与心爱都不曾体味过民间哭嫁的心情……
    当年大公主出嫁时,是先帝亲自陪着走下阶梯,扶上花轿,太子在前头策马送行。不忍心爱公主独自成行,杜芷书弯腰将心爱公主扶起,一身厚重的喜服,起身时,头上金器叮当作响,在众人的注目下,她挽着心爱公主的手,一步步走下大殿台阶,往远处花轿缓走去,皇后送嫁,也算是体面了。
    耳边的鼓乐声像极了杜芷书嫁入大梁宫的时候,那日她一步步走进了这座牢笼,今日,心爱公主正一步步走出牢笼,今后的日子,幸与不幸,全由她自己了。
    “虽说女子出嫁从夫,侍奉公婆、对待妯娌时,切忌太过蛮横,但也要时刻记得你是大梁的公主,身份尊贵,万事委屈不得自己,记得你还有陛下和本宫替你做主。”
    杜芷书小声对着心爱交代了,听不见回应,杜芷书也不介意,直到走到花轿前不远,才听见心爱突然开口:“嫂子。”
    声音虽清浅,杜芷书却是听清了,这一声嫂子她曾经听心爱叫了许多年,当时只是玩笑话,如今却是真成了她的嫂子,却不是当初以为的二嫂,竟是大嫂。世间事情,有时太过其妙,不由得你选择。
    “我本看不上李二,但皇嫂可知为何我愿意嫁?”
    这一点杜芷书确实一直不明白,当初闹得自缢都不肯嫁,如今却这般温顺。
    “当时皇兄同我说,我可以不嫁李二,这大梁朝堂,无论我看上谁,他都可以为我赐婚。而我却沉默了,因为我竟找不出一个令我倾心的人。”
    心爱抬头看了眼杜芷书,浅笑:“以前我不明白皇后为何可以在二哥离世三年之后便嫁与大哥,死过一回后,我却能明白了,我们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这一生总是要嫁人的,是谁已经无所谓了。”
    心爱公主缓步走上花轿,那一瞬,杜芷书透过锦绣绡金帐幔看着公主的侧影,只觉得当年总跟在她与先太子身后的那个爱撒娇的小丫头好似长大了,原来人都是要长大的,岁月永远无法停留在过去。
    花轿被抬起,心爱却突然转头对着身旁的杜芷书说着:“皇兄告诉我,能遇上一个让自己倾心的人乃是人生幸事,能和倾心之人共结连理、一生举案齐眉,更是大幸,可若倾心之人心中没有自己,却是大悲。我没有遇着大幸,却也避免了大悲,若用心经营,或能过得平静。皇兄当时说得动容,我想,皇兄该是遇见了那个让他大幸大悲的女子。”
    花轿愈来愈远,心爱最后那句话她听得并不真切,只是站在原地目送着花轿离去,这个宫里,又少了一个真心的人。
    “娘娘,该回殿上了。”见自家主子又呆愣着,紫瑶只得再次提醒着。
    重回清心殿,两宫太后已经先行回宫,陛下竟也不在,只几个女人在互相打趣,见杜芷书回来,元妃笑得更是开怀,道:“刚才还说皇后重情重义,之前蒋太妃果真没有白疼惜皇后,不像有些人,不念昔日恩情啊。”
    这话显然是针对尹贵嫔的,尹贵嫔曾是蒋贵妃身边的女官,今日为公主送嫁,尹贵嫔却托病未能前来。
    “皇后娘娘,今日亲眼见了小妹出嫁,惠安也无憾了,驸马还在宫门等着惠安。”大公主出声请辞,虽没有明说,但显然对元妃有些微词。
    “大公主难得进宫,不去宜寿宫陪杜太后多说会儿话再走么,当年杜太后和蒋太妃倒是姐妹情深,一直帮着养孩子,也难怪,自己生不出嘛。”
    “元妃,说话还是有些分寸的好!”杜芷书淡淡说着。
    当年先帝后宫里,杜皇后和蒋贵妃交好,对当时还是个美人的张太后难免多有为难,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了,姑母这一辈子,最委屈的便是没有子嗣。
    “我宫里新养了几株北域才有的花,元妃姐姐可要一同去赏花?”宸妃适时将话题岔开。
    “哟,妹妹宫里总有新鲜玩意,难怪陛下如今待在你那不肯走了。”元妃掩面笑着,有意无意看着杜芷书。
    “皇后娘娘可愿赏光一起去瞧瞧?”
    杜芷书却摇头,“之前风寒还没好透,纪太医此时怕是已经在锦荣殿等着本宫了。”
    说完,拉过大公主,道:“本宫送大公主一程,正好还能说会儿话。”
    …
    “哎,真是小人得志,那个元妃什么出身!如今竟也敢趾高气昂!”出了清心殿,大公主忍不住鄙夷抱怨着。
    杜芷书却是提醒着,“大公主这话今后还是少说为妙。”
    大公主也知道刚刚那话算是把陛下和张太后骂了,她只是一时气急,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先帝在世时,建安只有杜、文、李、蒋四大家族,如今蒋家已没落,周国公过世后,驸马爷文清和又是个温吞的性子,文家便也在朝堂中慢慢淡出,反是庶族的张家在建安愈发呼风唤雨,能不叫人气闷么。
    “李二虽是个不上进的主,但总好过张家,听闻之前张太师替他的三公子求娶公主,呵,他还真是想得美,真以为披了官袍就能掩盖一身的寒门气息?”
    这一茬杜芷书还真是不知道,难怪惠安大公主原本对婚事反对激烈,却突然噤声了。
    正说着话,远远看见等在前边的驸马爷,他没有等在马车里头,而是选择站在最前头,待大公主一出津和门,他便能看见。今日太阳很毒,驸马应该等了许久,面上却没有一丝急躁,看见大公主出来,霎时面露浅浅微笑,在阳光下,那微笑尤为暖心。
    “大公主好福气。”杜芷书忍不住感慨,先帝当初千挑万选的驸马,果真没有选错,夫妻间这般相濡以沫地相处着,便是重光帝口中所说的大幸吧。
    “今日出宫,怕是也不会常入宫了,皇后娘娘在宫中自己小心,若有用得上惠安的,只管说话,惠安与驸马必会倾力相助。”
    杜芷书冲着大公主笑了笑,目送着大公主疾步走向驸马爷,而后牵住驸马的手,由着驸马扶着她先上了马车。杜芷书想,她应该不会麻烦到这对夫妻的,驸马如今挂着个闲职,每日都可在府中陪着大公主,清闲自在得很,这样安逸的两人,不该卷入宫廷争斗之中。

  ☆、第30章

回锦荣殿时,纪太医已经候着多时,看杜芷书面色红润,倒不像抱恙之人。
    循例诊脉后,纪太医一边收拾着药匣子,一边说道:“皇后身体恢复得很好,如今已无大碍了。”
    “表哥今日心情欠佳?”杜芷书将手腕收回长袖中,看着纪太医背影,说着。
    纪太医微微一愣,僵硬道:“没有。”
    杜芷书笑了笑,“我与表哥小时候长在一处,表哥素来喜形于色,今日脸拉得老长,明显心情不畅。”
    见纪太医不说话,杜芷书撑着头,巧笑道:“我来猜猜表哥的心思。呀!心爱公主出嫁,莫不是表哥痴心公主,难舍佳人另嫁他人?”
    话毕,纪太医却是黑了脸,似被踩着痛脚了,转身急忙撇清着:“休要胡说,污了公主名声!”
    难得见到表哥这幅模样,杜芷书也是一愣,她刚刚不过一句玩笑,想逗个趣罢了,却歪打正着?杜芷书叹息,若是之前明了表哥的心思,她或许会帮着斡旋,然而事已至此,有些事知道了就好,不能再说。
    “微臣只是担心那没长进的弟弟。”纪太医低下头,说着。
    纪存德?自从上回他假冒伶人入宫后,倒是没再听见他的消息,莫不是又惹了祸?提到他杜芷书就难免头疼,揉了揉额间,道:“他又怎么了?”
    “之前安阳侯替他在户部谋了个清闲差事,谁知第二日他就跟着户部侍郎去了山西,原本山西剿匪一直捷报,微臣便也不担心,可近日又有消息传来,说江大人不知所踪,疑是被贼匪所虏,也不知存德而今如何了。”
    “竟是去了山西!大姐这一步棋下的好,别看德表哥平日吊儿郎当,其实精明的很,若许了好处,找他办事儿最佳。”说完,见纪太医面露忧虑,杜芷书则安慰着:“智表哥放宽心,德表哥滑头的很,领兵打仗的本事还真没有,但保命就绰绰有余。”
    “微臣知道之前存德的事情是皇后帮的忙,不过他总没有教训,学不好,到了外头,怕是还指着皇后娘娘会护着。”
    杜芷书笑笑:“我倒是多事,帮错了?”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皇后对纪家的照拂,微臣谨记在心,日后必定赴汤蹈火。”
    “哦?”杜芷书认真看向纪存智,道:“若我真有事情需要表哥帮忙呢?”
    皇后无病无灾却召他前来,他已猜出有事,是以并无诧异,仍旧低着头,听着吩咐。
    “听闻有些汤药有奇效,喝完过后,能让人脉相流利,圆滑如滚珠。”
    纪存智一愣,这是妊娠才有的脉相!看杜芷书表情认真,才慢慢说着:“这话,微臣怎么都不敢想是从娘娘嘴里说出。”
    杜芷书自嘲道:“在这后宫久了,总会走上这么一条路,早些准备总比晚了待宰的好。表哥在宫中也好些年,那些所谓善心的嫔妃,有几个好下场的,二姐,不就是个例子。姑母若不是汲汲营营算计了半辈子,又岂能有今日风光。”
    纪太医看了眼杜芷书,直言不讳,“微臣却觉得先帝后宫内最大的赢家是蒋贵妃,蒋贵妃骄纵了一生,膝下儿女双全,却从不曾有过谋害之心。”
    “那是仗着先帝独宠,是天赐的福气,本宫与她又岂能一样。”
    “皇后不试试,怎知不一样?”
    越说越没谱儿,杜芷书不耐与他继续瞎扯下去,只道:“我是信得过表哥,求表哥帮一个忙,若表哥不肯应下,太医局里还有数十位太医。”
    见杜芷书坚决,纪太医心里明白,太医局里总有会被利诱的太医,到时候出了事情,皇后危矣!她知,他不会让她一人涉险。
    两人僵持了好一会儿后,纪太医才缓缓道:“汤药微臣确实能调配,却无法变出个皇子给皇后,后宫禁卫森严,即便杜太后再只手遮天,也很难成事。”
    “何时说是我吃了,听闻表哥最近在给宸妃调理气血不足?”
    纪太医再次愣住,半晌,带着些怒意,说着:“你这是要害人性命,恕微臣无能为力,微臣告退。”说完,毫不犹豫转身离开。
    看着纪存智的背影,杜芷书终是没有再开口挽留,她往后靠在椅背上,闭着眼,一句话不说。
    …
    一个人静了许久,紫瑶进屋时,正巧看见杜芷书闭目倚靠在贵妃椅上,不知是睡是醒。紫瑶蹑手蹑脚靠近,用极为轻微的声音试探说道:“娘娘,橙香回来了。”
    睫毛抖了抖,杜芷书缓缓睁开眼,“她可有察觉你跟着她?”
    “应该是没有,否则她不敢去见尹嬷嬷的。”
    杜芷书勾着唇角,道:“竟是尹嬷嬷,看来元妃挺看得起橙香这丫头。”
    尹嬷嬷是元妃的乳娘,听说是张家老仆,张太后还没入宫前,她也曾有幸伺候过。莫说是橙香,就是元妃的流华宫里,一般的宫婢也难和尹嬷嬷说上话儿。
    “说了什么,可有听清楚?”
    紫瑶摇了摇头:“不敢靠的太近,什么都听不见。”
    杜芷书坐起身,见紫瑶低垂着头,不太有精气神,遂问着:“怎么?后悔和本宫说了橙香的事情?”
    “奴婢不敢,奴婢是杜家买下的丫头,只知道尽心伺候主子,不敢有所隐瞒。”
    杜芷书长叹一声:“橙香也是杜家买下的丫鬟,却与你心思不同。”
    当初杜芷书和紫瑶设局揪出了周嬷嬷时,杜芷书继续追问紫瑶可还有其他发现,见紫瑶面有犹豫,便猜出一二了。紫瑶素来忠心,这锦荣殿里若还有让她袒护的人,怕是只有和她一同从杜府入宫,感情颇为深厚的橙香了。只是她怎么都不敢相信,害二姐的竟真是橙香!即便是秋蝉或是冬绫她都不会意外,橙香毕竟跟了二姐十年啊!
    “娘娘,刚才回来的路上遇着了宸妃娘娘,听闻陛下这几日一直咳嗽,宸妃每日都会亲自熬上一盅雪梨汤送去宣政殿。”
    “宸妃一直是有心人。”杜芷书笑说着。
    紫瑶却是继续道:“后宫里都是有心人,李昭仪和元妃也都去送过汤药,却吃了闭门羹,只有宸妃娘娘进得去见陛下。”
    “哦?”杜芷书来了兴致,“元妃一直气量小,本宫倒是好奇,她还能和宸妃交好到什么时候。”
    见杜芷书关切的点和自己的本意不一样,紫瑶无奈,道:“娘娘!奴婢的意思是,您是不是也该送一盅汤过去关切陛下一番,陛下已经许久不曾来过锦荣殿了。”
    确实有些日子了,杜芷书却摇了摇头:“本宫身为后宫之首,若连本宫的汤也被退回来,颜面何存?况且这后宫里不是还有一位无动于衷的主子么,陛下要怪罪,也不光是咱们。”
    紫瑶抿着唇,怒其不争,却不敢显露出来,只继续劝道:“这怎么是颜面的事情,不过夫妻间的关怀,陛下总会记在心里头的,可到了娘娘口中,倒像是任务似的。”
    陛下一声咳嗽,太医局和御膳房早就上了心,各种汤药补药绝不会少,加上各宫献殷勤的这么多,少她一个不少,多她一个还真多,何必上杆子地自讨没趣。
    “娘娘不肯上心,奴婢说再多也无用。不过今日宸妃娘娘的润喉汤也没有送进去,杜大将军和李相正在上书房与陛下议事,此时陛下谁都不见。”
    杜芷书思量了一番,吩咐着:“让李公公去宣政殿候着,待杜将军出来,就说本宫有请。”
    …
    自杜芷书入宫后,杜家这对父女便再没有见过面,虽杜芷琴在中间充当过信使,可如今乍一见,还很是拘谨。
    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