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玩明 >

第125章

玩明-第125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公子,你们这一次南攻明朝,朝廷听到消息,举朝震荡,来援的大军已经北上了,听说从江南来的就有十万之多。”刘绾也不再罗嗦,直接说正事。
    “十万?”万磊耸耸肩,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保定河间两府,我们北平军要定了,朝廷不想给也得给。”
    “呵呵,万公子果然豪气,只是明军众多,北平军与之交战,有所损伤定是难免啊。”
    “你有什么建议直管说。”
    “我们宋军倒有心助战,只可惜,兵器不够犀利,如果公子肯帮忙,我们宋军沿海道直取江浙,两边夹击,定能令明军首尾不得顾,尽灭明军在此一举了。”刘绾微笑道,她这一次远道而来,是来讨要火炮的。
    “主意是不错,不过现在大局已定,我军已经完成现阶段的战略的任务。至于你们是否也趁时机对明作战,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万磊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白把火炮给人家。
    另外,刘夫人那种见便宜就占,打仗时又不想出力的作派,让万磊很是不满,这一次更加为会给她当刀子来使。
    “北平军与宋军,两军和则两利啊,还望公子三思。”
    “和则两利不假,不过我们北平军不想跟没有诚意的人合作。”万磊谈然道,他还在为月前的海战中,刘夫人中途退出战场那件事而不满,刘夫人那伙人是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的,跟他们合作迟早都是要被出卖的。
    “咱们宋军是很有诚意的。”
    “有诚意?不见得吧,你们不过是想白拿我们的火炮而已。”
    刘绾脸一红,道:“怎么能说是白拿?公子只要肯把最新式火炮卖给我们,只管出个价,我们出得起价钱。”
    “新式火炮是非卖品,你们出多少钱也不卖。”万磊摇摇头,又道:“你们是聪明人,但也请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我们北平军牵制住了明军的主力部队,如此局势下,最得利的就是你们所谓的宋军,你们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个,难道就不能再通融一二?我军火炮太少,威力又不足,无法。。。”刘绾真的想要新式火炮,她见识过这种火炮的威力,知道如果在战船上装备上它们,战船在长江上就能直接打到金陵城内,称得上是攻城的利器。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这种火炮要用上特制的火药才能打三四里远,而且这种火炮的后座力太强,不是她那些福船可以承受的。万磊也懒得跟她解释这些,站起来来一摆手道:“如果你们是想要火炮,那就请回吧,我军马上就要出战了。”
    “真的不能通融?”刘绾还是心有不甘,不过万磊却不再理会她,带着一群精忠卫直接出了中军大帐。而这个时候,一万五千多北平军已经集合完毕,在周天寿的指挥下向保定府城的方向而去,一场攻城战就要开打了,万磊要前往前线去观战。
    刘绾遭到了拒绝,虽然心中多有不甘,却也不敢再提火炮交易一事,因为她早就料到万磊会为上次海战中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而她当时并不主张中途退出战斗,可是刘夫人见北平海军战船太过犀利,生起了坐山观虎斗之念,想待到北平军与明军斗得两败俱伤之时,好借机抢夺战船。
    不过,刘夫人严重低估了北平军海军的战力,那四艘战船不但顺利地完成了战斗机任务,还没有战损,这让刘夫人的计划落空,同时还让她更加热切地希望得到那种犀利的火炮。这不,她听说北平军与明军交战并陷入了胶着状态,就派刘绾过来,借机“强买”火炮。
    然而,刘夫人再一次严重地低估了北平军的战力,她探知北平军在保定府城外呆了十数日,想当然地以为北平军已经陷入了久战不下的不利战局中,她哪里料想得到,北平军并不是攻城不下,而是压根就没想过要强攻。
    这不,一万多骑兵集结完毕之后,只是带了十几门火炮,就以最快的速度向保定府城的方向奔去,而且出动的主力都是机动性最强的骑兵部队,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夺城!
    没有达到目标,刘绾却也没有离开,依旧厚着脸皮跟在万磊的后面,她想看看北平军是不是真的能攻下保定府城,更想弄明白北平军的战力究竟如何。万磊当然知道她心里的小算盘,不过也懒得理她。
    就在离北平军扎营地只有十几里的保定府城,城头上的守军并没有发现危险即将来临,他们站了一个晚上的岗,早就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很多小兵还倚靠在城墙边睡着了。
    作为保定府城的镇守者,盛庸也是一夜未眠,因为他的幕僚告诉他,城内突然流言四起,说北平军屠杀城外百姓一事是谣言,这使得守军本来还同仇敌忾的军心大降。
    为了挽回下降的士气,盛庸派人去捉散布流言的人,一个晚上的捉人和审问,人是关了一大堆,不过还是不能止住流言之风,反倒是让全城的军民都听到了相关的流言,甚至这些流言还越传越奇,各种荒诞不经的说法都有了。搞得全城的军民都人心惶惶的。
    折腾了一宿,盛庸本打算等到天亮之后,就挑出几个刺头兵,游街示众一番,等到中午时分再斩首示众以定军心。不过这事还未来得及办,岗楼上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警锣声,他忙到城头上一看,好家伙,十几个骑兵方队立在城东三里外,密密麻麻的最少也有一万多人。
    “传令下去,全军登上城楼迎敌,誓死也要保住城池!”一万多全副武装的骑兵出现,盛庸不用问也知道是北平军来攻城了。而盛庸也清楚部下的战力,知道出城野战是找死,据城为守或许还能抗住。
    正当守城军慌慌张张地奔上城楼之时,北平军也开始散开了,十几个方队分出两个大队,分别向城北和城南而去,形成三面合围之势。保定府城四门之中只有西门外没有围军,不过盛庸见状不喜反忧。
    所谓围师必阙,围城时故意留一个缺口,一来可以减弱守军的抵抗意识,告诉守军有逃跑的机会,没必要拼命。二是诱使困于城内的守军突围,好在野战中消灭守军。北平军如此精于此道,这让盛庸如何能不忧。
    然而,盛庸的忧心是多余的,非常的多余!
    北平军在形成三面合围之后,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派出一支千人队,举着大盾来到城楼前,城楼上的守军忙一通乱射,不过这些箭羽都被大盾给挡住了,伤不到盾阵中的人。
    而出阵的千人队也没有直接攻城,阵中突然出现十几个老者,他们骑在高头大马上,齐声冲城头上喊道:“各位乡亲子侄,北平军是义军,屠杀的流言是假的,是官府骗你们送死的谎言,各位应当早早认清事实,不要再为无情无义的官府卖命!”
    “假的?真的是假的?”城头上的小兵面面相觑,他们昨夜已经听到各种流言了,本来还不怎么信,现在又听到有一帮老头在喊,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不要听信贼军的蛊惑,再有乱言者,斩!”盛庸见四周的小兵人心思动,马上抽出长剑,喝令道。
    “我们不是贼军,我们是本地各姓族长,我们的族人们,不要再听信官府的谎言,不要再为他们卖命,北平军是义军,他们会带咱们过上好日子的。”这些老者齐声喊道。
    “放箭,用箭射死他们。”盛庸见军心更加动摇,长剑一挥,怒吼着下令。不过,众小兵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放箭,因为他们大多看认出了那些老者就是各自乡里的一些知名父老,他们还真下不了这个手。
    “放箭,听到没有,马上放箭射死他们。”盛庸更急了,一剑直接砍倒身边一个小兵,城头上顿时鲜血四溅。众小兵见了,哪里还敢违令,只得弯弓放箭,不过这些箭羽软绵绵地飞出去,压根就没能射到谁。
    老者喊完了话就被护送离开,只有几十个嗓门比较大的小兵立在城头前,齐声喊道:“一柱香时间,我军必破城门,大军入城之时,负隅顽抗者,杀无赦!从军者,请速弃兵甲请降;为民者,请速归自家,以免误伤!”
    “不可听信贼军妖言,誓死守城。言降者,杀!投敌者,杀!”盛庸怒吼声刚落,城外就传来一阵轰隆隆的火炮声,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十几颗拳头大小的铅球就呼啸而至,落到了城门前,炸开一个个大坑,巨大的冲击波震得城楼上的人身子一晃,而泥沙四处乱飞,刮到人的脸上,隐隐生疼。
    离城门约两里半的一个小土坡上,十数门火炮就被架在那里。一轮火炮齐射之后,炮手们手脚麻利地用水浇灭炮膛内的火星,又用布麻利地把水擦干,装上弹药之后,又调整炮架,把火炮角度调高一度,接着就点火发射。
    轰轰轰。。。
    十几声巨响响过,十几颗大铅球呼啸而出,直接向城门的方向轰击过去,只听到轰隆隆一阵闷响,十几颗铅球都击中城楼,滚滚烟尘消散过后,就见城门被轰开了一片,城门外面横七竖八地趟着一片伤兵,看起来一片狼藉。
    “骑兵队,冲锋!”一个先锋官长剑出鞘,领着手下的一千骑兵率先向城门口冲去,先锋队的后面,还跟着数支千人队,都如虎狼一般猛冲过去。
    城门被轰破,城内的守军本就没有了多少战意,见城下又有数千北平军猛攻过来,守军顿时就崩溃了,任督战的盛庸怎么喊,他们都像傻子一样,忘了向城下放箭落石阻敌,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就把兵器扔掉,坐等投降了。
    “快,快去阻击贼军!”盛庸喊得喉咙都哑了,不过除了他的亲兵之外,没有谁再听他的,而他也挥剑砍杀了数名畏战的小兵,不过除了能让众小兵远远地跑开之外,起不到一点作用,几分钟不到,北平军数千骑兵就杀入了城中,并向城头冲杀过来。
    “生擒敌将者,赏银一百两,击毙赏银五十两。”城下的北平军一声喊,城楼上的守军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盛庸,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有数十人拿起战刀,向盛庸所在的方向杀去。
    有人带了头,就有更多有响应,不一会的功夫,这些小兵就把盛庸和他的亲兵团团围住,乒乒乓乓兵器撞击声中,混杂着人的惨叫声和怒吼声,战场上早已乱了套。
    而盛庸被围攻,守军群龙无首,很快就全线崩溃,小兵们扔掉兵器,望风而降。一些负隅顽抗的,在北平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下,都被无情地绞杀了,整个保定府城内的各条防线在北平军面前,如豆腐渣一般不堪一击。(,..,“  ”,) 





第228章陆上扩张九
第228章陆上扩张九



    一柱香还没点完,保定府城攻防战就此结束,北平军的青天红日旗高悬在了城头上,至于城市内部,军民们是投降就是仓狂从西门出逃,北平军也不追击,任由那些人逃跑。
    不过,逃跑的只是少数,城内的军民早就听说了北平军不杀不掠,所以大都望风而降,百姓家关门闭户,街上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偶尔有一些流氓痞子想趁火打劫,都被北平军的巡城队给干掉了。
    “万公子的北平军果然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拿下了一座大城。”随行观战的刘绾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其实她是忧多于喜,因为北平军有可以野战的精骑,有攻城的火炮,还有横行海上的战船,在不久的将来,北平军将席卷天下无人可敌,天下将不会有她们宋军的立锥之地。
    “北平军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万磊一摆手,又道:“我军战略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要迎击明军的反扑,北方的战局将会风起云涌,此千载难逢之机,你们宋军再不趁机起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个我们明白,只是我们缺少火炮。。。”
    “我说过了,火炮是非卖品,以前破例卖给你们近百门,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这事莫要再提。”万磊止住了刘绾的话,打马就进城。
    其实,万磊也看出来了,刘夫人一伙人要囤积火炮,目的不只是反明,更是为了以后争天下囤积资本,万磊不是傻子,不会把火炮卖给自己的潜在敌人。刘绾要不到火炮,最后只能带着强烈的不甘离开了。
    “万先生,战果和战损都清点出来了,请过目。”万磊刚到城门口,先行入城的周天寿就来见,并把一叠纸交到他的手上。
    万磊只是扫了一眼,就道:“开始张榜张贴安民告示,并开始实行军管和宵禁。”
    “这个已经开始做了,咱们现在是不是派人给北平城送信,让那边派出行政和教育人员?”周天寿问道,他作为一个军区司令,为人老成干练,很多事情都能胜任,不过这是北平军第一次扩疆,万磊来监军,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他也得向万磊请示才能做决定。
    “这个先不急,由于保定河间两府是新并入顺天府的,所以最少也要先实行为期一年的军管,在这个过渡期内,一切按照预定计划行事,先从当地选派一些人去顺天府学习,然后再回派过来建立与顺天府一样的各级军政议机构。”
    攻城容易守成难,这个道理万磊还是懂的,对于保定河间这两个新占区域,百姓跟顺天府的百姓还不是一条心的,如果一个管理不善,百姓就会有意见,甚至会激发成一场叛乱,所以得小心谨慎。
    为了让保定河间两府百姓归心,以万磊为首的党委早就准备了好几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免税和免役,两府中但凡是安分守己的百姓,都可编为公民,可以分配到十亩以上的土地,享受为期三年的免税优惠,并免除所有徭役。
    那些不太安分守己的,被分为居民,不给分配土地,只能向官府租地来种,每年要交三十分之一的地租。而居民的考核期为三年,三年之内没有违法犯罪记录,没有偷逃田租地税的行为,就可升为公民,与其他公民一同平享权利和义务。
    那些负隅顽抗且死不悔改的人,就没有好政策了,全部拉去当奴工,以后只有下井挖煤上山开矿的命,总之什么苦活累活危险活全让他们干,至于能不能活下来,那就看他的命够不够大了。
    保定府城只能算是一座小城,方圆几里而已,压根就没法跟北平城比。万磊打马入城,看到街道两旁破败不堪,自打燕军叛乱到现在都过去好几年了,却一直没有重建,可见保定府各级官员的能力也不咋地。而小巷中时常可见一些衣衫褴褛的乞丐卷缩在角落中,从那些菜色的脸可以看出,他们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万磊没有时间感慨民生的艰难,照例,他进城之后都会先犒劳军队,然后见过本地的父老,好言安抚一翻才开始见各级战俘。由于大部分官员都从西门跑路了,所以被俘虏的官员并不多。
    保定府衙内,万磊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下面跪着一个明军将领和一个五品文官,他们分别是守军主将盛庸和保定府知府林伟业,这两人一政一军都是保定府的一把手,别人可以弃城而逃,不过他们不能。
    倒不是因为他们多有气节和忠心,而是因为坐失一府之罪已经足够要脑袋了,左右都是一死,他们宁愿与城池共存亡,死了也能追认得忠烈,说还能给子孙挣到一份抚恤。如果弃城而逃,那就什么也捞不着了,说不定全家都要跟着倒霉。
    万磊自然知道这两个家伙会一心寻死,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两个家伙一个是败军之将,一个是无能的知府,都不是什么有能力的人,对万磊而言,他们的死活不值一提,不过万磊之所以抽空见他们,是另有用意。
    “两位,我不怕直白地跟你们说,你们两个人中,我最少要杀掉一个。”万磊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