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玩明 >

第244章

玩明-第244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哥真会说笑,现在华远公司垄断了海上邮运服务,我跟他们抢生意,非得罪很多人不可。”万磊淡然一笑,略带调侃的语气道:“我打算造大东号和小东号两艘船,退休后可以周游世界玩。”
    “呵呵,老弟你才会说笑,谁不知道你这个人闲不下来,是天生的劳碌命,还周游世界,拉倒吧,你肯定是开船出去当海盗,满世界地去打劫抢。”周天寿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知我者,周老哥也。”万磊也哈哈大笑起来,过了良久才正色道:“说实在的,我还真想出去过一把当海盗的瘾,不过还有比当海盗更重要的事要我去办,所以这两艘船只能暂时跑跑大小东州了。”
    “老弟的意思是,以后去大小东州混?”周天寿一脸骇然,忙道:“那里可是蛮荒之地,听说现在又闹瘟疫,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而老弟好歹也是咱们大华民国的大总统,以后还得你帮忙指道,走不得啊。”
    “我当国十年,能办的事都差不多办完了,留下来对国家也没有多少实质的帮助。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国家还得靠后辈,我这个前浪要想不死在沙滩上,就得另起炉灶,到海外去为民族开疆,也算是一种好归宿。”
    “可是,老弟你就舍得?大华民国可是凝聚了你十多年的心血才建立起来的。”周天寿还是有些不舍地问道。
    “没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大小东洲虽然在大洋彼岸,不过咱们有轮船,横跨大洋也就十几二十天的时间。”万磊耸耸肩,又道:“安土重迁,小富即安,这是国人普遍的心理,如此目光短浅不利于民族发展兴盛。我虽然无力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但是也能以身作则,让国民都看到,真正的民族英雄不是固守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而是为民族不断开拓生存空间的先驱者。”
    “可是,弟妹们。。。”周天寿还是皱眉,万磊此举虽然看起来很高尚,但是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这就好比一个富有的城堡主人,突然有一天毅然地离开了城堡,去外面当流浪汉。这样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脑子有病。
    “赵雪儿性子野,她巴不得现在出去周游世界,傅闱虽然有些不舍,不过她也能理解。在大华民国,小远与小胜只能活在我的阴影下,这反而对他们不好,换一个环境,让他们有大展拳脚的机会,这对他们也好。”
    其实,万磊早就有离开中原到海外重新发展的打算,这不只是为了两个儿子重搭一个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大华梦:就算是当过大总统,也还不能固步自封,也还依旧奋斗不止。
    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才是大华梦!(,..,“  ”,) 





第455章 大华梦(四)
第455章 大华梦(四)



    华历八年,万磊第二届任期还有最后三年,他开始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开始筹谋了。当年二月,大东号与小东号两艘轮船的建设资金到位,分别福州船厂和大连军港开工建设,预计工期为三年。
    除了造大船之外,万磊也在开始找人,毕竟他要殖民大东洲,不能只是他一家人跨洋,最少还要找几千人一同前往。而大东号是大型邮轮,可载旅客两千人以上,加上船员,可载四千人。再加上小东号,可载人员达六千以上。
    要找齐六千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大华民国国强民安,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还真没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原有的舒适生活,跟万磊一起到遥远的蛮荒地去重新创业。
    其实,万磊也知道大东洲虽然有丰富的资源和广袤肥沃的土地,不过那里是未开发地带,除了需要大批殖民者去开荒之外,还要从大华民国带去一些辅助设备,比如说炼钢设备,比如说钻井机等。虽然他身为大总统,但是他也不能空手套白狼,这些贵重的设备不是花钱去买,就得自己搞配件来组装。
    造船找人备设备,这是万磊要办的三件大事。三月初,他与傅闱一起来到北平城北的一府孤儿院,看望住在这里的两千多名孤儿。这座孤儿院是傅闱以第一夫人的名义建立的,基金主要是从万磊的总统薪金中出,孤儿院几乎把全国各地的孤儿都集中过来扶养。
    傅闱也算是孤儿出身,本时她一有空经常来看望这些孤儿,还派最好的护理员来照顾他们的生活,并派最好的老师来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这些孩子饱尝人间冷暖,多是明事理且心怀感恩之人,谁对他们好,他们会加倍报答。
    万磊看中了这些孤儿知恩图报这一点,这一次来孤儿院,自然是来招人的。当然,他可不是要建立童子军或雇佣军,而是来找前往开发大东洲的志同道合者,所以在招人之前,先要搞一次激情澎湃的演讲,全面阐述开发大东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号召大家为了民族的兴盛而渡海开疆。
    “要保持民族长久兴盛,需要勇于开拓的精神,更需要勇于奉献的开拓者。我现在身为大总统,退休之后就是一介凡夫,我不想就此终老黄土,我会举家搬迁到大洋的彼岸去,尽力为民族开拓出一片新的天空来。在座的各位没有家庭牵挂,如果谁想成为先驱者中的一员,想就此名留青史,可以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推波平浪,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万磊这一通讲演完毕,下面一帮十几岁的孩子们都热血沸腾了。的确,他们没有家庭牵挂,也没有什么财产无法割舍,是移民大东洲的最佳人选。而万磊现在开始招人,会用三年的时间来培训他们,让他们最少有一技之能,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殖民能手。
    “是的,我们全家都准备移民大东洲,那里还是蛮荒之地,有很多未知的危险,谁如果不想以身犯险,不会有人责怪。”傅闱也站到前台,平静地提醒道。
    不过,她不说还好,一说有危险,下面的娃儿就个个叫嚷着说不怕,纷纷表示说万夫人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确实,大东洲环境艰苦,还有很多危险,所以移民者需要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但凡是报名参加移民的,都要经过三年艰苦的生存训练,我们万家也不例外,各位如果不想吃苦,那就不要勉强。”万磊又补充道,他是准备对移民者进行军事化训练的。
    “我们能吃苦,什么困难都不怕。”
    “对,我们要当先驱者,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下面群起响应,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定。
    “各位,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从三月初七开始报名,初九完成报名,所有报名者从三月十一开始,前往北平军的训练营参加军事训练,那里不只是训练苦,还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希望各位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万磊可不要一头热血的盲从者,他要的是真正能吃苦耐劳,有技能有责任心有荣誉感的“军人”。
    招人讲演完毕,万磊在孤儿院内转了一圈,看望各级工作人员,并查问孤儿院的饮食情况与住宿情况。傅闱本就是孤儿院的名誉院长,这里面还真做到了以孤儿为本,不只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给每一个孤儿细致入微的照料。
    在孤儿院中长大的每一个孤儿,几乎都是人格健全的人,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加自强自尊自立,这是万磊最看重的品质。毕竟万磊不只是要殖民大东洲,还要在那里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而不是一个罪恶的流放地,所以要用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才能为新世界的建立打好基础。
    其实,万磊也并不是只招孤儿入伙,他还向那些忠于他的精忠卫伸出橄榄枝,甚至还知会了那些大豪门和军人世家,希望他们把一些敢于冒险的子弟贡献一些出来,毕竟大东洲是一块大肥肉,越早参上一股,以后就越得利。
    另外,万磊向这些大豪门解释了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之后,他们顿时明白:将部分族人移民到大东洲,这也不失为规避家族一损俱损这一风险的好办法。
    所以,各大豪门从三月份开始也都把侯选人送到了军营中参加集训,甚至还有一些与万磊长期合作愉快的豪门大族开始对万磊的移民计划提供资金支持,以此作为长线投资,以搏取未来更大的收益。
    各大豪门在准备“后路”的同时,万磊也把自己两个只有十来岁的儿子送到了特训营中让他们与那些报名者一起参加集训。
    此举看似冷血无情,不过万远与万胜都知道父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与招名者同吃同住同训练,是为了让他们积累人脉,为以后在大东洲打拼而筹建班底,因为在大东洲,将有父亲为他们搭建的最大的人生舞台,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大华梦,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盖世荣耀。(,..,“  ”,) 





第456章 大华梦(五)
第456章 大华梦(五)



    一个窝在故土不敢走出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民族只会走向衰亡。万磊最清楚这个道理,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招收有移民意向的人,总算是招到了近五千人。不过大东号与小东号可载六千人以上,还差一千人,只能向社会招募。
    其实,这六千人只是第一批移民,以后还要招人,所以,万磊从本就拮据个人财政中挤出一部分股份,组成一个慈善资金,用以维持北平孤儿院的日常经营,好多弄些孤儿来做“后备军”。
    从四月开始,移民预备“军团”就开始进行集训,不只是要参加体能训练,还要进行文化教育与生存技能的培训,而且集训期长达两年十个月,万磊平时也常到训练营去与团员们一起同吃同住用训练,训练营几乎就成了他的一个行苑。
    由于万磊忙于移民的事,本该由总统处理的大部分军政要务都转由周天寿代理了,万磊平时只管制订一些大政方针。而周天寿作为华园幕僚长,处理政务的能力日见老练,万磊对此也十分满意,毕竟万磊把他当“继任人”培养的。
    正当万磊努力“编织”大华梦之时,这个梦不只是影响到了国民,甚至还发生的辐射作用,特别是那些与大华民国有过广泛接触的国家,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也如春风化雨一般无孔不入地侵入这些国家。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国民虽然惊异于大华民国的国体,但是还不怎么在意,甚至还带有一些看衰的心理,认为这种无君无父的国体肯定不能长久,迟早会因为内乱而崩溃。
    不过数年来,大华民国非但没有内乱,国民反而更加团结,国家更加富强,那些小国中一些“有识之士”心底开始琢磨:像大华民国那样,“皇帝”轮流坐,是不是更好一些。
    当然,这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心中并非只是忧国忧民,很多人还是有私心的,大多数都想从当权者手上抢一些权力,如果把当权的王公贵族搞倒,他们也能在权力变更的过程中争取到更多的权力登科全文阅读。
    所谓天下无人不爱权,虽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那些“有识之士”只是蠢蠢欲动,平时只是一群有贼心没贼胆的孬货,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光脚不怕穿鞋的穷苦人,他们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暗中鼓动下,就像那离离原上草一样,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而要命的是,南洋诸国被大华民国当成是商品倾销地,多年的垄断性倾销击垮了当地的小农经济,直接受到重创的就是当地的小农阶层,很多农民破产沦为贫民,这种真正的无产者就是一群最能玩命的人,再加上贫富分化的问题,南洋诸国内部矛盾重重,简直就是一个个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花,就会爆发大动乱。
    其中,情况都严重的是占城国。占城国本与安南国接壤,安南国被大华民国征服之后被划为广南特区,开始大建设,大量水田被开发出来种满了水稻,再加上大华民国水稻种植技术先进,又施肥又有杀虫剂,还搞起了机械化作业,水稻产量大增,大米的价格自然直线往下降,大量廉价的大米被倾销到南洋诸国。
    而占城国也是以水稻生产为主,廉价大米的大量输入,虽然该国趁机在短时间内囤积了大量粮食,不过大量自耕农被挤压破产,很多人因为无力支持田税而被迫出卖土地,大地主们又借机压低田价,这更是把广大贫民推上绝路。
    从华历七年开始,就有大批难民北上广南特区寻求生计,而广南特区实行的是军管,大批驻扎在边界上的官兵严格执行大华民国与占城国订立的双边条约,坚决将这些难民挡在国门之外,甚至还将偷渡者直接遣返。
    当然,大华民国对难民并非绝情,凡是来到边界的难民都能得到十斤大米的遣返费,并人手发一本叫《天赋人权》的小册子,上面用简明易懂的中文写明“人生而自由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上天赠予的”等鼓动性的口号,每一个看过这本小册子的人,都会向民主斗士转变。
    有时候,思想比暴力更可怕,当自由民主的思想在那些无处可逃且无以为生的难民中大肆传播,产生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华历八年四月初四,数千名忍无可忍的难民在占城北部山区发动起义,并打出争人权争地权的旗号,箭头直指占城国的权贵阶层。
    占城国内贫农本就多,起义一发生,各地贫民纷纷响应,北部大片地区很快就被起义军占领,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大惊,一面派大军前往镇压,一面派使者向北平军求助,希望大华民国拉他一把。
    四月初七,占城国内乱的消息就传到了北平,当时万磊正在特训营与万远和万胜比试射击,从匆匆赶来汇报的周天寿的口中听闻这个消息,却一点也不在意,只叮嘱周天寿不要急于插手,先静观其变。
    周天寿本是领军大将,又跟万磊混了这么多年,一听到静观其变这个词,立马明白万磊要搞什么,所以用起了拖字决,闭门不见占城国的来使,只是派外事部的官员去忽悠。
    这一拖,就拖到了五月末,占城国内义军四起,刚平了北边,西边又叛,占城国的官军疲于奔命,而义军越是肆虐,有几股义军聚集了数万之众,大半国土都落入他们之手。
    义军发展壮大,也纷纷向大华民国示好,希望能从大华民国这里得到支持和武器供应。而周天寿谨记万磊静观其变的原则,对占城国官方与义军方两不相帮,大有坐山观虎斗之势。
    眼看着大半国土丢失,占城国王占巴的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义军的大刀都要架到他的脖子上了,能不急吗?可是急也没用,他手上的军队越打越少,虽然有从大华民国进口的火炮火铳等利器,不过也抗不住义军的人海攻势。
    而最要命的是,自从内乱以来,大华民国就断了对占城国的武器输出,库存的火器用一点就少一点,总之形势十分不妙。(,..,“  ”,) 





第457章 大华梦(六)
第457章 大华梦(六)



    占城国在万磊的眼中,是一个弹丸小国,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真想占领,派几万大军在半年之内就可灭亡它。不过,占城国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自然资源都是不值一提,所以万磊只把它当成一个倾销地。
    倾销,不单是商品,商品倾销只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倾销手段,文化与意识形态层面的倾销才是更高一级的倾销手段,比商品倾销更具破坏力,万磊就是打算把占城国当成是意识形态输出的试点地之一。
    其实一个国家一旦富强,必定会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中原历史上各个大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