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玩明 >

第48章

玩明-第48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正当万磊要上前审问他的时候,万磊身后的一个“小兵”一跃而出,在他的身上一摸,就摸出了一把匕首。
    “都说了,这些人中藏有奸细,你不听,现在看到了。”那“小兵”正是赵雪儿,还别说,她真有点干保镖的潜质。
    不过,万磊没理会她,只是冲那男子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小,小的是个农户。”
    “农户?农户有必要在身上藏匕首吗?”赵雪儿第一个不信。
    “这是用来防身的。”那个辩解道。
    万磊还是面无表情,对那人道:“把双手伸出来。”
    那人不明所以,不过万磊又是怒目一瞪,他这才慢慢地把手伸出来。万磊只是看了一眼,就冲赵雪儿道:“从他手上的老茧来看,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经常骑马射箭。”
    “肯定是,这双手一看就不像是用农具的,手上还有红色血迹不散,照我看,这人八成是个常上阵杀敌的军户。”赵雪儿道。
    “这位军,军爷,冤枉啊,辽东苦寒,农户都是要兼当猎户的。”那男壮忙喊冤。
    “把他的上衣脱了。”万磊还是面无表情地下令。
    “你们,你们干什么?”那男壮忙拉紧衣襟,就连站在一旁的其他人都看不过眼了,低声开始议论起来,就北平城的人太野蛮了,不把别人当人看。
    赵雪儿却不理什么男女大防,手上的长剑出鞘,在那男壮的身上划了几下,他上身就赤声露体了。万磊打量了他几眼,指着手臂上一条长长的伤疤,问道:“这条伤疤怎么来的?”
    “是,是围猎的时候不小心伤着的。”
    “是被什么伤着的?”
    “是,是被树枝划伤的。”
    “树枝划伤?”万磊终于笑了,对身边一个小兵道:“你也拉开衣袖,把手臂上的伤疤让大家伙过过目。”
    那小兵二话不说,就脱下上衣,只见他身上伤痕累累,少说也有十几道,让人见了就觉触目惊心。而这些伤口,就是不久前数场大战中留下来的,是一种光荣的“纪念”,北平军所有官兵身上多少都有几条。
    万磊指着小兵身上的伤疤,对那男壮问道:“这些伤疤与你身上的相似,你说它们是不是也是树枝划伤的?”
    “这个”那男壮无言以对,眼睛急转了几下,就道:“是小的,小的记错了,小的身上这道伤是被咬的。”
    “咬伤?哎呀,我就好奇了,辽东到底是什么地方,上山打猎也能被撕出刀割一般的伤口,难不成山上的野兽长了一口刀牙?”万磊冷笑着问道。
    “不,不是,小的这伤是被野兽抓伤的。”
    “抓伤?那也不对啊,野兽都是有几把爪子的,抓到手上肯定不会只有这一道抓伤。”万磊笑意更浓了,道:“别再找其他借口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这是被砍伤的。我只是好奇,你怎么就是不肯承认自己是个当兵的。”
    “啊,军,军爷明鉴,小的是个逃兵,怕,怕官府为难,所以,所以才不敢说自己是当兵的。”那男壮扛不住了,终于肯承认自己是个当兵的。
    不过,万磊还是不相信他这一套说辞,又是淡淡一笑,道:“逃兵,不见得吧。我们北平军跟燕叛军打过很多次交道,当然,是在战场上。我发现,你看起来就像他们一样:凶残狡诈。如果我没猜错,你肯定是个奸细,是来行刺我的。”
    “军爷,冤枉啊,小,小的真是一个小兵,不是什么奸细啊。”那男壮再次挣扎起来,连连喊冤。
    “冤枉?你放心,我们北平军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现在给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你能在人群中找出两个人给你作证,证明你是逃兵,我就放了你。不然,严刑逼供。”
    那男壮一听到要严刑逼供,就吓得直哆嗦,双眼看向自己面前的人群,最后把目光落到几个男壮脸上,不过那几个男壮都在暗暗摇头,这一幕自然落入万磊的眼中,他不动声色的冲赵雪儿使了个眼色,赵雪儿立马会意,再次一跃而起,手上飞镖频出,直取那几个男壮。
    那几个男壮见到夺命镖飞来,再也站不住了,手一扬就多了一把匕首,挡开飞镖的同时,猛然向万磊冲过来。而就在这时,城头上飞下数支暗箭,直取他们的大腿,他们皆是一声惨叫,倒地痛苦地打起滚来。
    “敢来行刺老子,胆儿真肥了,来人啊,押下去严刑审问,一定要把他们的同党都揪出来。”(,..,“  ”,) 





第093章 公民与居民
第093章 公民与居民



  …    “万先生,这是我们审出来的奸细名单,请过目?”一个负责巡城的百夫长将一份名单呈上,万磊只是扫了一眼,就道:“再把名单中的人复查一遍,一定要做到不枉不纵,审问清楚的,就拉到法场上行刑,让新来的人都看看,当奸细的下场。”
    “是,属下一定努力办好这趟差事。”那百夫长收下名单,犹豫了一下就道:“先生,属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我们都是同生共死过的弟兄,有什么话直管说,别吞吞吐吐的。”
    “先生,属下觉得巡城队的名字该改改,职责也该改改,因为现在非战争时期,所以属下觉得应当放开管制,特别是宵禁。”
    “这事过几天再说,现在有大批难民涌入,不宜过早放开宵禁,不然晚上肯定出乱子。对了,以后巡城队会改组成警卫队,负责侦案缉凶,你回去跟各位将士协调一下,谁愿意留下来的就留,不愿意留的自便,人手不够就从军队中挑。以后事情少些了,我们再议定警卫队的组织和待遇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警卫队的待遇不会低。”
    “属下明白,先去办事了。”那百夫长欢天喜地地去了,因为他的职位称呼虽然变了,不过官是保住了。
    “照我说,你就该自任顺天府知府,这样管起事为方便,不像现在这样,什么事都得向你请示。”赵雪儿扁嘴道。
    “哈哈,你当然希望我当知府了,因为我当了知府,你就是知府助理,也就是传说中的师奶,无敌啊。”万磊哈哈大笑。
    “什么叫师奶,这么难听!”
    “官老爷请的男助理就叫师爷,女助理当然叫师奶了!”万磊笑得更欢了,旁边的卫兵们听了这个说法,也都忍不住捂嘴偷笑。
    “去你的,狗嘴吐不出象牙来。”被人取笑,赵雪儿嘟着嘴踏着八卦步走了。
    其实万磊自己知自己事,搞组织在行,天天坐堂批文件,非疯掉不可。所以,他是不会出任知府的,只会在幕后帮忙出出点子,搞搞大政方针,毕竟当个布衣神相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再说了,万磊认为诚信是人立世之本,他可不像朝廷那养言而无信。他与徐辉祖有约在先,言明自己不会再任官职,也不会直接插手行政和军事事宜,所以,只要朝廷不对顺天府用兵,他就不会自毁誓约。
    “万爷,粥棚那边已经施完粥了,您是不是过去看看。”一个卫兵低声提醒道。
    “哦,是该过去瞧瞧,也不知那边的人登计完姓名没有。”
    难民有过万人,暂时被集中安置在城北几排空房里,这些房子本来是商铺,不过它们的老板死的死跑路的跑路,空出来也没人住,所以用来给难民暂住,免得他们四处乱窜犯事。
    过万人挤在几百个大小商铺里,虽然挤了些,不过总比露宿街头强。有了片瓦遮头,再加上刚刚喝过稀粥,难民们的情绪也就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十几个书手在衙役的保护下,开始对这些难民进行登记造册。
    与北平城的“原住民”不同,这些新来的人不登入黄皮民册,只上白皮民册,因为他们还不是顺天府的公民,而是居民。所谓的公民和居民,是万磊提议进行的一种分类,公民享有各种类如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居民就没有。可以这么说,公民是顺天府的一等百姓,居民就是二等。
    设立这种等级制度,一是为了平衡北平城的人心,毕竟顺天府的今天是他们合力打拼下来的,理当高过外来户一等;二是为了激励外来户,如果直接给外来户公民的权利,他们不但不会珍惜,也不会正确使用,白给而已。如果过几年才给附和一定条件的外来户升格为公民,这样就凸显出公民身份的神圣性,让他们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身份和权利,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户籍登记这种事情很是繁琐,万磊到来时,发现他们还没有登记完一半。万磊办正事,只是到各家去看望一些父老。别看这些老人没啥劳动力,不过他们有人望,拉拢到他们的心就是收住百姓的心,在这一点上,万磊的认识是深刻的。
    在与这些父老交谈的过程中,万磊还得知燕叛军在辽东发展的情况,一句话,辽东军太无能,在短短的十数天内,辽东全境就已经尽入燕叛军之手,军民伤亡惨重。
    这些难民之所以能逃回来,是因为他们在靠近山海关的广宁一带,一听到风声就开跑。然而,他们过山海关到永平府的时候,那里的驻军不但不纳,还出兵驱赶他们南下来到顺天府。这一路奔波下来,不知有多少人倒弊在路边,很是凄惨。
    万磊好言安抚这些泪眼汪汪的老者,心里却有底了,因为这支难民是最大的一支了,以后不会再有更多难民涌入,北平城的难民危机也不算太严重,这对本来就面对粮食危机来北平城来说,也算是一个不算太坏的好消息。
    另外,万磊也料到,燕叛军要消化刚刚占下来的辽东,还要休养生息,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次兴兵南下,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毕竟他也希望北平城天天被人惦记着。
    南边的朝廷要忙着休养生息,东北的燕叛军也要忙着休养生息,以后只要处理好与北边的鞑靼的关系,应该不会再有战祸,这样就可以安心搞生产了。一想到这一层,万磊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万先生,这是白皮民册,请您过目。”这个时候,书手们终于忙完了户籍登记,并将十几本厚厚的“白皮书”呈上。
    “不用了,你们清点一下,男女各是多少人,十四岁以下儿童多少人,十四岁到六十岁的成年男女多少人,老人多少人,把统计数据让我看看就行。对了,把大伙都喊到街道上集中,我有话说。”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书手知道万磊最喜欢训话,所以马上放下白皮书去喊人了。
    虽然这些难民还没有北平城军民这样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过他们也知道给饭吃就是爷的道理,所以也没人敢不听组织行事,很快,这一万来人就被集中到大街上站好了。而这个时候,忙于粮食收支的铁铉也来了,万磊索性把手上的手稿递给他,让他出面训话。
    铁铉看了看训话的内容,冲万磊微微一笑,说站到高台上,道:“各位,鄙人铁铉,现暂任顺天府知府一职,尔等远来是客,咱们顺天府无任欢迎,尔等若愿留在顺天府,就是顺天府合法居民,若不愿留下来,我们可发几日干粮作为你们南归的盘缠。”
    铁铉扫了四周,发现没有人愿意离去,又道:“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顺天府虽小,却蒙圣恩,全府归为土司府,且二十年不必缴税,此天大的恩惠是全北平城百姓拼死拼来的。”
    “正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现在顺天府全部耕地归北平城军民所有,你们如果想要种地,就要交租,至于租税多少,你们可与地主商定,本官可以保证,地租绝对不会高过十税一,且除了地租之外,不会有其他任何徭役负担。”
    一听到只收十税一的地租,众难民脸上就流露出欣喜之情,当然,更多的人是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要知道,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皇帝不是慈善家,出生入死打江山,多少得有个盼头。
    怎么收税,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基本上税的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主要分为三块:
    一是田税,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你种了皇帝家的地,自然要交皇粮。
    二是人头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都是他的资源),有几个人交几份钱,这是义务。
    三是徭役,说穿了就是苦力税,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遇到修工程,搞接待的时候,国家不但要你出钱,有时还要你出力。两手一起抓,一个都不能少。
    实事求是地讲,明朝皇帝对百姓负担还是很重视的,田赋的比例基本都是三十比一。从这个数字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理论上,还是能够过下去的。不过很可惜,仅仅是理论上。
    说起来是那么回事,一操作起来就全乱套。因为在实际执行中,各级官吏很快就能找出漏洞来捞钱,淋尖踢斛和折色火耗就是比较常用的招数。
    不过这些还是轻的,最大的麻烦还是徭役。因为田赋和人头税多少还能见到东西,交了就交了,县太爷赖不掉,徭役可就不好说了,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都是徭役,完成了任务,就算完成了徭役。
    那么谁来判定你是否完成任务呢?——县太爷!
    这就是所谓的黄鼠狼看鸡了,遇到良心好的,还能照实记载,遇到不地道的,就要捞点好处,你要没给钱送礼,他就大笔一挥——没干,有意见?这事他说了算,说你没干就没干,你能咋地?
    万磊作为驿丞,自然知道官场上这些道道。可以说,除了一小部分品行极端的好人外,大多数朝廷官员还是不地道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有漏洞不钻,有钱不捞,这个要求实在有点高。总之是一句话,小百姓被玩没商量。
    无数的老百姓就是这样被玩残的,一直背着这三座大山苦巴巴地熬日子。现在好了,顺天府搞特殊化,言明只收地税不搞其他名目了,这无异于推倒了压在百姓身上最重的那两座大山。
    铁铉见下面的百姓开始交头接耳了,就咳嗽了一声,接着说:“而外,按顺天府基本法规定,各位只是居民,并非公民,无权当官也无权选官。现只有北平城住民为公民,你们若想升为公民,就要经过五年考察期,期间无违法犯罪之恶行,又无拖租欠款之劣迹,就可转升为公民,与北平城百姓同权利。”
    “还能选官当官?”下面那帮子人都傻眼了,心道:这顺天府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来人啊,把各种新法案张帖出来,各位有什么不懂的,只管上前来查阅。”铁铉刚走下高台,一大帮子百姓就涌到布告牌边,开始宣读:
    “顺天自治府基本法试行草案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居民的权利与义务”(,..,“  ”,) 





第094章 草创
第094章 草创



  …    安顿好了难民,第二天,北平城就召开第一次选举大会,四十万人按所分到的田地的所在,分成四百个小选区,选出四百个里长,新选出的里长又按所在县分成十个中选区,选出十个县令,十个县令最后会推一个知府。
    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议员选举,四百个小选区选出四百个众议员,众议员又选出十个参议员,参议员会推出一个议长负责主持议会事宜。
    不过,这也是走走过场而已,当选的人都是在北平守卫战中出过大力的人。铁铉正式当选知府,只要任期内不被议会集体弹劾,他就能当五年的知府,如果政绩好,还可连选连任,不过最多只能任三届。
    而万磊也不负众望,正式当选议长,任期也是五年。在他的主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