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 >

第243章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回去吧。”
  顾瑾之道是。
  朱仲钧则望着顾瑾之的背影,心里不由叹了口气。
 

第400节咬钩

  身体变差,营卫虚弱,各种状况就会涌现而至。
  谭氏不过是小小风寒,却看上去精神颓靡,竟有几分迟暮之相。
  平日里她脂粉浓,看不出来她的苍老。今日不知为何,她换了个清新的妆容,老态就一览无遗。
  她几年前就常生病。过不了半月,她自己又慢慢好起来。每隔三四个月,就要病一次。知道的,心疼她,为了这一口气,拼了命的活着;不知道的,只当她常装病。
  太后和成姑姑,是属于“不知道”的那类人。
  在她们眼里,谭氏狡猾多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有时候病得半死不活,都当她要死了,不成想过几日自己又好了。今日唱这出,定是事出有因的。故而,看着摇摇欲坠的谭氏,成姑姑面上关切,眼底却并不半分暖意。
  顾瑾之就上前,给谭氏请脉,等会儿回去给太后回话。
  谭氏心里不想让顾瑾之问诊。顾瑾之曾多次主动要给谭氏看病,定是居心不良的。怎奈她烧得迷迷糊糊的,脑袋里跟沾了浆糊一般,着实没有精力再多虑,又是太后派顾瑾之来的,她只得伸出手,让顾瑾之号了脉。
  顾瑾之请脉片刻,脸上表情舒缓轻松,并不似其他太医那般凝重。
  谭氏看着,心里陡然升起希冀。
  号脉片刻,顾瑾之起身,笑着对谭氏道:“皇后娘娘不过风寒小疾。认真吃些药,不日便可痊愈。。。。。。”
  谭氏难得露出一个笑容,道了句辛苦。
  顾瑾之就起身,给谭氏开了方子。
  谭氏虽然年轻,身子却差得紧。
  她五脏六腑皆有毛病,特别是脾胃。
  脾胃乃是中州之土,四运之轴,生化之源,是身体的根本。脾胃不足,无法腐化食物。身子就没法子汲取营养。气血就不足以运行。气血不行,身子就如同死水。
  死水般的气血,如何能健康?
  发烧,也不是身子状况的一种警告。
  这些年。太后管理内宫甚严。太医进来问诊。都有规矩的。是不能见到娘娘们的面,隔帘问诊,仅仅是号脉。问问哪里不舒服,就造成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
  其实这还算好的。
  顾瑾之记得祖父曾经说过,太祖时期,内宫是不准男人进入的。宫里的皇子、公主、嫔妃甚至太后病了,都不能让太医进入。仅仅是宫里的太监,把病家生病的情况,口述给太医,让太医开了方子,抓药来吃。
  这样问诊的后果,导致孩子夭折非常多。
  而后,才有儿科太医进入后宫。
  再后来,众太医皆可进入,但是规矩仍有。
  并非太医们医术不济,而是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仔细问诊。
  比如食物无法腐化,就经常腹泻,谭氏肯定自己以为是肠道有疾,请了太医来,也说自己肠道不好。太医请脉,见脉象的确有如此症状,和谭氏相告相仿,就按肠炎等方法治疗了。。。。。。
  长此以往,每次生病就治某一样,反而把最根本的耽误了。
  顾瑾之开了健脾汤。
  她又对成姑姑道:“我带了些安宫牛黄丸来,我去取一粒来,给娘娘服下,这烧今晚就能退了。再喝我开的方子,过不了几日便能痊愈。”
  成姑姑笑了笑,道:“王妃圣手。奴婢去替您取药吧。”
  “那药甚至名贵,我藏起来的。”顾瑾之道,“我自己回去取,姑姑稍等我,我去去就回。”
  成姑姑笑,只当顾瑾之开玩笑。
  安宫牛黄丸是清代温病学派的药,属于中医里的退烧药,最是名贵的。
  这个年代没有。
  顾瑾之随身带了些,都是前几年林翊制的。林翊制的药,药效最佳。他医术好,制药也是一流。这个年代的名医,都会制药。但制药和医术一样,也是要有技巧和积累的,并非人人都能做到高水准。
  林翊制药,十分卓越,甚至超过了他的医术。
  他是个痴才,不图名声、不贪钱财,不恋美色,所有的精力都在医术和制药上。
  精而专,才出高才。
  顾瑾之随身带着安宫牛黄丸,是怕孩子们路上染了风寒感冒,也想给父母和太后留些备用。从回来到现在,在太后跟前也没提到治病的话,就没有送。
  她亲自回了趟平就殿,把安宫牛黄丸取了一粒来,给谭氏服下。
  谭氏犹豫了下。
  她这么一犹豫,再回神时见成姑姑目光有异,顾瑾之也微微沉了脸,谭氏心里一突。她不怕顾瑾之,却不敢得罪成姑姑。
  成姑姑是太后最器重的人。
  谭氏想,顾瑾之是不敢当着这么多人面给她喂毒药的。谋害皇后,那是死罪,还要牵连到庐阳王和顾家,顾瑾之应该没那么傻。
  当着成姑姑的面,把顾瑾之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回头让太后知晓,只怕心生不满。一旦太后不满,真的要管束一番,时时刻刻要找谭氏的茬,谭氏也为难。
  她这才将安宫牛黄丸吃了下去。
  顾瑾之和成姑姑见她已经服药,又见顾瑾之开的方子,药也抓了来,两人纷纷起身告辞,去给太后和皇帝复命。
  谭氏让贴身宫女送她们到坤宁宫门口。
  坤宁宫的心腹宫人熬了药,谭氏喝了下去,身子发暖,倦意不止,她就睡着了。
  她做了个梦。
  这半年来,也时常做梦。梦里总无好事。梦里若不是有人追杀她,就是和人争执。以或者遇着鬼怪,每每吓得半死。梦里的色调,总是阴郁恐怖的。
  这次的梦却不同。
  她梦到了幼年时期的谭家后花园。
  那是个金风细细的重阳节。雨后初晴,天气微凉,朱瑾花凋落,素篱菊初香。日光照在亭子的一角,透过帘幕招进来,入丝丝缕缕的金线,映照着金环玉钗,灼目璀璨。
  她听到了笑声。轻快又愉悦的笑声。
  还有浓郁的酒香、脂粉香。
  这是母亲带着年轻的婶娘和姑姑们过重阳节。
  那时候。家里只有几个孩子。而女孩子,仅她和双胞胎姐姐,所以大家都疼爱她们,逗她们玩儿。母亲去哪里都带着她们姊妹俩。母亲以她们为傲。她能感觉到。
  从记事起到十二岁进东宫之前。她都在家里长辈的宠溺下,过着千金小姐富足又温馨的生活,没有争斗、暗黑、算计。
  她看到的婶娘、姑母。皆是温柔和平。也许她们背地里是另外一幅面目,但是谭氏没见过。她只知道,那些人都宠爱她。
  母亲年轻又美丽的脸庞便在眼前,低声喊着她的名字,将她抱在怀里。
  在母亲心里,她比姐姐更乖觉,更单纯可爱。父亲喜欢姐姐,而母亲偏爱她。所以,她那么相信母亲,最后着了她和姐姐的道。
  在梦里,母亲和婶娘、姑姑们一直在说笑,她偷偷喝了口酒,有点辣,也有点甜。。。。。。
  这种美妙的感觉,一直伴着她,直到她醒来。
  她睁开眼,帐内透进了明亮的光。
  谭氏先是一愣,继而一个骨碌坐起来。
  可能是起得有点猛,她眼前微晕,须臾才恢复。
  竟有几分神清气爽之感。
  自从顺天十二年到现在,整整有三年了,她每天醒来后,都似经历一场长途跋涉,脑袋嗡嗡疼。这种睡过之后的舒爽,她很久没有过了。
  她的头发和后背,都有点发粘。昨夜退烧时,出了身大汗。若是平常,她定然是睡不着的,如今竟然到了醒来才知晓。
  她喊了贴身的宫人,问什么时辰了。
  “巳时一刻了娘娘。。。。。。”宫人回答。
  这么晚?谭氏一惊,忙下了床。
  今天是大年初一,内外命妇都要向她拜年,辰时初就要开始。到了巳时,宫里要赐宴,宴席都该开始了。
  “。。。。。。谁代本宫去的?”谭氏问身边的宫人。
  那宫女脸上有笑,道:“没人。太后娘娘让去说,皇后娘娘偶然风寒,让众位夫人都免了礼,直接到琼华殿入席。”
  谭氏微愣。
  继而,她笑了笑。
  她又回到床上,继续躺了片刻,才慢悠悠起身。那个梦太过于美好,都是她曾经经历过的。谭氏都快忘了,原来生活也可以那么温馨幸福。她不愿意醒来,久久回味。
  但是醒来后的回味,母亲的模样,不再那么温婉善良,让回忆开始变质。
  她停止了回忆,仅仅是安静躺着。
  偷得半日闲又能如何?
  心腹宫女替谭氏梳头,看着镜中的谭氏,道:“娘娘,您今日气色真好。”
  谭氏脸色还是从前那样,并未见好转。只是,心腹的宫人都知道谭氏的心思,见她一晌熟睡,精神又好,故意巴结说她脸色好转。
  谭氏信以为真,自己也对镜端详,道:“本宫也觉得,确实好了几分。”她心情更好了,问那个宫女,“上次顾氏说,她有治百病的妙药献给本宫,大概就是这个药吧?”
  那个宫女也不知道,附和说了句是。
  谭氏想,这药既然能退烧,说不定真的能治百病。若是解了她这多病之身,谭氏愿意给顾瑾之一点甜头的。她心里暗暗想着。
  今日太后那里忙见着外命妇们,顾瑾之应该没事。
  “你去,把庐阳王妃请到本宫这里来。。。。。。”谭氏喊了个小宫女,对她道,“就说本宫已经大好,请她过来说说话儿。”
  小宫女领命而去。

第401上当

  每年过年,宫里也有宴席。
  大年初一早起,顾瑾之和朱仲钧带着孩子们去仁寿宫给太后拜年,而后又给皇帝和太子拜年。每年初一,内宫都有宴席,宴请内外命妇;而外头也有宴席。
  朱仲钧带着燕山和彦颖,去了外面。
  他最近不管做什么,都把儿子们带在身边,教他们为人处事之道。朱仲钧觉得,孩子们不需要多么精通,只要能把他会的都学会,就能立足。
  顾瑾之带着幼子彦绍,先回了平就殿。
  她想把彦绍留在平就殿。
  彦绍没有睡意,看到顾瑾之要走,他哭个不停。
  他哭得顾瑾之心酸不已,只得抱着他,把他一起带到了琼华殿。
  她把彦绍交给了嬷嬷带着,先到偏殿里歇息。
  她自己,整了整衣衫,进了宴席大厅。
  她和诸位亲王妃坐了一桌。
  顾瑾之的大伯母、二伯母和母亲也来了。她们的席位离得远,她四处看了看,远远能看到大伯母,一时间不好挤过去。她心里盘算着,等会儿散了宴再过去说几句话。
  反正过了初三就能出宫了,到时候也能见着。
  亲王妃那桌的旁边一桌,是诸位大长公主和长公主。顾瑾之就见到了明慧大长公主,她正慈祥冲顾瑾之笑。
  顾瑾之离席,到明慧大长公主跟前,给她拜年。
  在座的诸位长公主和大长公主。顾瑾之都是见过的。虽然大家容貌皆有点改变,却能看得出曾经的影子,顾瑾之都认识,一一和她们打招呼,给她们拜年。
  “听说你有了三个儿子,真是好福气。”明慧大长公主笑道,“都在宫里么,带过来给我瞧瞧?”
  “王爷带了老大和老二出去了,只有老三在这里。。。。。。”顾瑾之笑道。
  明慧公主和其他几位公主也附和,让她抱进来瞧瞧。
  顾瑾之就起身。往偏殿里。抱了彦绍过来。
  长公主是彦绍的姑母,而大长公主都是姑祖母。众人看着粉雕玉琢的孩子,纷纷夸彦绍长得好看又机灵,皆赏赐了孩子红包。
  顾瑾之替彦绍收了。重新把孩子抱了出去。
  彦绍又不肯松手。非要跟着顾瑾之。顾瑾之哄了他片刻。说:“娘就在隔壁,你若是想娘了,娘立马就来。”
  这时候。内侍拿了只柚子进来。
  彦绍一开始柚子,就要紧紧抱在怀里,也不哭了。顾瑾之趁机抽身离开。
  她回到了自己的席位。
  和她邻座的,是南昌王妃。
  顾瑾之曾经给南昌王妃看过病,甚至朱仲钧的一句话,开导过南昌王妃,现在她和南昌王感情很好。几年未见,她也有点丰腴,面色红润,听说她之后又给南昌王添了两个儿子。
  她和顾瑾之一直悄悄聊天,话题简单到桌上菜的口味等。
  南昌王一家人是腊月二十五到京城的。
  南昌王妃到了的第二天,她就专门找顾瑾之,和她说话。到了现在,话题基本上聊完了,只能说些琐事。
  “。。。。。。我也好些年没见到她。”顾瑾之不经意间,听到桌上有人说,“每年她都说生病。”
  说话的是越王妃,朱仲钧的婶娘。
  “不仅仅是你,京里的人都说,好些年不见简王妃出来走动了。。。。。。”有人回答。
  顾瑾之抬头,见答话者是吴王妃,也是朱仲钧叔叔的王妃。她们都在封地,隔几年才进京一次。她们很好奇,简王妃为何深居简出,连过年给太后拜年,都让她儿媳妇代劳。
  “。。。。。。她家的思柔郡主,入了佛门。”越王妃又道,“真是没想到。前几年见她,那嘴巴跟抹了蜜一样,说话好听,能说会道。瞧着甚是活泼,不知怎么看破了红尘。”
  其他人就不接话了。
  思柔郡主在顺天十四年的三月出家的,简王怎么劝也劝不住。
  这件事,在京里权贵人家,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
  各种谣言都有。
  所有的谣言里,说得最多的,就是思柔郡主被唐家三爷的魂魄缠上了。当初思柔郡主和离不过两个月,唐家三爷就死了。也许他不甘心,想让思柔郡主给他守寡。
  所以,思柔郡主才出家。
  公共场合,谁也不愿意多谈这些琐事,不体面。越王妃有点嘴碎,她才说起的。大家都不好接话,话题戛然而止。
  诚王妃见气氛有点冷,她微讪,主动和身边的顾瑾之说话,问她:“听说你有了三个儿子,老大几岁了?”
  “已经快七岁了。”顾瑾之笑着道。
  其他人也纷纷问顾瑾之孩子的事,来缓解尴尬。
  另外,顾瑾之也好几年不曾进京,大家都有点好奇她的孩子们。
  顾瑾之回答得很干脆,知无不言,大家问得就更加起劲了。
  “。。。。。。听说你的长子是早产?”越王妃突然问。
  南昌王妃脸上一敛。
  顾瑾之原本没有多想,可南昌王妃这么一变脸,顿时让顾瑾之想到了当初谭氏的话。她心里微震,抬眼扫了下众人。
  除了南昌王妃,大家表情挺自然的。
  顾瑾之心绪稍定,回答了越王妃的话:“是早产。。。。。。”
  “我家老二的媳妇,也是头一个早产。孩子八个月落了地。不足月,又没有遇着医术好的大夫,就没保住。后面几个,怀上就掉,这些年总不见好。”越王妃声音微沉,“听说你医术好。可是有什么法子?”
  顾瑾之暗暗松了口气。
  “当年我是动了胎气,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帮我保胎,我和孩子才没事。因保胎得早,身子调养得好,才母子平安的。他是个道士,现在不知踪迹。我们也在寻他。假如能找到他,我让他到您府上去瞧瞧,您看可好?我自己,不是很擅长妇人科。”顾瑾之谨慎道。
  越王府在陕西,很远。
  越王妃在这种场合下说起这件事。足见她也不是真的指望顾瑾之能去帮她二儿媳妇治病。假如她是真心想要顾瑾之去看病。因为私下里,认真请她,而不是饭桌上闲聊。她不过是妄想有什么简单的验方,吃药可以治一治。
  越王有七八个儿子。孙儿也有很多。
  一个儿媳妇不能生育。对于越王妃而言。应该不是最忧心的事。
  果然,听说这么麻烦,越王妃只是叹了口气。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