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起点vip2012-11-01完结,种田) >

第75章

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起点vip2012-11-01完结,种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猎的人回来时只带了些小动物,不够大家吃的。不得已,常慧慧只好组织人在水边钓鱼。

    带绳子出门是猎手们的习惯,钓线自然就有了,折根树枝便可当作鱼竿。小动物处理干净了直接放在火上烤,而内脏可以做鱼饵。

    钓鱼是个细活,这时候的鱼警惕性几乎低到零,但一出水面警惕性立刻大大提高,十有八九鱼会跑掉,只有那动作格外敏捷的人才能一次性将鱼甩到岸上来。

    猎手们兴致勃勃地闹腾一会儿,没有多大收获,就有些不耐烦,不过他们来时没带渔网,只能这么等着鱼来上钩。

    常慧慧想到虾相对于鱼好钓一些,就让没耐心的人到河岸边水草丰富的浅水洼里钓虾:“今天的午饭自备,没收获的人什么也吃不到。”

    猎手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在看了常慧慧说的“虾”之后,表情是震惊的:“这种丑不啦叽的小东西也能吃?”

    还有人怀疑:“虾吃泥巴吧,吃泥巴的东西人能吃吗?”

    部落人数多,每次打猎都是捕猎大型的动物才能保证食物充足,这种费时费力的小动物,他们自然看不上眼。

    “很多动植物都是能吃的,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常慧慧暗想,她竟成了第一个吃虾的人。

    而虾是个“丑不啦叽的小东西”,如果他们看了齐白石的虾,那么他们绝对不会这么认为。不过,她承认她手中的这只青灰色带麻点的虾很丑。

    水草里的虾从未被人发掘过,用“一篓子一篓子”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她让十来个人去找些带辣味的野菜,答应回来之后用虾给他们交换。

    她在水里捉虾,粘人的九斤儿自己找个小水坑玩弄妈妈捉来的虾,不一会儿全身就湿透了,他直接扑到浅水处摸虾,夹到手也不叫出来。

    因为虾的数量比较多,常慧慧很奢侈地只留虾仁,没有油,只好将猎手吃剩下的骨头洗干净丢进陶罐里熬骨头汤,再把虾仁和辣野菜放汤水里一过,捞起来放点盐和凉菜拌在一起。

    炎热的夏日里,这道白中带绿的虾仁拌野菜装在树叶里只看着就十分爽口,常慧慧和九斤儿一起美美地吃着午餐,故意忽略大家吸口水的声音。

    大多数猎手直接烤熟了虾来吃,稍微会吃的人还会放点盐,味道当然不能与常慧慧的虾仁拌菜相比。于是,她才刚吃完,就有人来找她教他们做虾仁,当然今时今日,没人敢让她帮忙做饭。

    常慧慧从不吝啬,尤其是对自己人,仔细给他们演示一遍,慷慨地让出几陶罐骨头汤。

    族人们吃过饭不久,懒懒的,想睡午觉时,对岸出现了三堆烟火,猎手们立刻激动地跳起来,瞌睡虫全跑了,大声呼唤对面的族人。

    常慧慧也激动不已,双眼含泪,马上让号手吹奏号角。

    对面的声音突然小了下去,这边的欢呼声仍在持续,等他们确认不是族人遇到猛兽时,愉悦的欢叫声又响起来。

    看来北岸的族人现在是安全的。常慧慧终于放下心中大石,悄悄转过身去抹眼泪,看到九斤儿不解的目光,就抱着他说:“九斤儿,你看,你爸爸就在那边,等冬天来了,我们就可以看到爸爸了。”

    九斤儿知道爸爸的意思,不过,他的印象比较模糊,只有大体的轮廓,但是妈妈一有机会就会给他讲爸爸的故事,对爸爸他也是敬佩的。听妈妈语气伤感,他心里不好受,唯恐一向坚强的妈妈再流眼泪,连忙“哦”了一声说道:“我们就快点等冬天来,好去看爸爸。”

    常慧慧扑哧笑了,说得好像去动物园看猴子一样,就捏了捏他的脸颊,摸摸他的小衣服已经干了才放心。

    自蟒蛇出现以后,族人们第一次收到北岸平安的消息,一路回到部落仍然止不住雀跃,高声阔论族人们的英勇,连阿强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也高大起来:“那也是一条汉子,打猎时勇敢往前冲,养牲畜时勤劳得起早贪黑……”

    见常慧慧并不阻止或提醒他们,他们就说得更为得意和起劲,自然新来的族人很快知道炎族在北岸也有族人。

    常慧慧并不隐瞒:“他们是去年冬天过去的,那里是种植的好地方。另外,我们部落受到天神眷顾,天神特意赐下了制作弓箭的方法,以后我会成立一个小队专门制作弓。”

    这么好的跟新族人坦白的时机,她不会放过,参加打猎的族人逐渐培养了对部落的忠心,参加采集的人也逐渐适应了炎族生活的节奏。新族人现在想脱离炎族回到原来的氏族是绝对不可能的,赶他们,他们也不会走。

    相对于北岸有炎族人存在,炎族会制作弓箭根本不算是什么大事了,前者在新族人里引起很大争议。在猎手们的游说下,小范围的骚动很快压了下去。主要说辞是,在南岸各氏族的压力下,这种行为是为了保护我们部落的种族。

    常慧慧让旧族人随时禀报引发骚动的人,她把名字记在了一张竹简上,对她这种语言专业的人来说,换一种记录方式简直易如反掌。因此,这张竹简只有她一个人看得懂,连霍虚也被隐瞒。

    她握着竹简心里慢慢思量,决定给他们机会做考察,好在随着时间如水流走,竹简上的名字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几个长老的名字。

    翻不出浪花的长老。她心里暗讽,正因为翻不出浪花她们才会闹。不过,这几个人确实没有做过有损部落的事,她就暂时不作理会。

    对于善于引导舆论的刑,常慧慧给予了重视,暗暗记住了他的能力。

    在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教会了大胆儿编织渔网后,秋天的脚步也近了。

    秋雨连绵,今年的红米安排在秋中抢收,参加抢收的是妇女们,让新族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种植的威力。这时候再联系常慧慧说的北岸更适合种植,以及她给她们画的愿景,去北岸,隐隐成了有些人的期待——吃不完的食物,谁不动心?

    大胆儿学会编织渔网,而且有了身孕,常慧慧感叹一句大胆儿真能生,就强迫她呆在部落里编织渔网,她自己则趁此机会四处转转。自上次钓虾吃虾的启示,她就想四处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食物种类。

    刚来这个世界时的饥饿使食物危机意识在她脑子里根深蒂固,她想要找出尽可能多的食物种类,万一哪天她不在了,她的子孙后代,她的族人至少在灾年不会因为不知道什么能吃而饿死。

    如此,还真给她找到并试验出好几种未曾开发的可食用动植物种类来,她一一记载在竹简上。

 第134章打压南陶(上)

    收费章节(12点)

    第134章打压南陶(上)

    瓜瓜小山被熊氏族保护起来,狩猎队不能去那里打猎,常慧慧便带着人到熊氏族交涉。

    熊氏族面对目前森林里最受尊敬和欢迎的炎族客客气气,喜悦的笑容挂在脸上:“你们在这里狩猎多少天也没关系。”

    自从蟒蛇死了之后,猛兽逐渐回到森林边缘,而周围不少部落不是染上瘟疫神秘消失,就是受过蟒蛇袭击人口减少或者干脆背井离乡,至少瓜瓜小山周围的部落整体战斗力下降很多。炎族到这里狩猎不仅能震慑猛兽,还能给机会让他们增加兽肉,一举两得,他们是求之不得,心里偷笑都来不及。

    两族人各得其所,常慧慧很快得到三个部落的允许可以到他们的森林里打猎。

    当天,狩猎队先打一回猎,炎族邀请三个熊氏族部落共进晚餐。

    甚少吃肉的熊氏族人大喜,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吃盐,他们吃得狼吞虎咽,油光满面,不停有人因为噎着而仰着脖子找水。

    “熊族长,你还记得那头蟒蛇吗?”常慧慧在熊族长狂夸食物可口的时候,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手上却在给九斤儿细细地切烤肉。

    “怎么不记得?我还记得那蟒蛇肉的香味飘到森林里去了,引来红斑点狼氏族和黑斑点狼氏族,还有遥远的南果氏族。”熊族长一时吃得开心,忘了蟒蛇的威胁,兴致勃勃地诉说蟒蛇肉闻起来有多香。

    等她想起蟒蛇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手里的烤肉也没那么香了,情绪矛盾得又激动又恐惧:“还是多谢你们炎族,没有你们,那蟒蛇就要吃了整个森林。”

    常慧慧安稳地拍拍她的肩膀,呵呵笑:“算了,都过去了。我们炎族也是南岸的一分子,为森林出力是应该的。”

    沉默了两秒钟,她不经意地说:“还是你们熊氏族机灵,知道我们炎族有蛇神子孙,告诉给了狼氏族,他们来通知我们,不然,我们还不知道有蟒蛇这回事哪”

    “嘿,哪儿是我们机灵,是狼氏族机灵,哦,应该说是南陶部落机灵。蟒蛇是蛇神派来的,是孤酋长亲口告诉我们的。瓜瓜部落与你们交好,知道你们炎族有蛇氏一脉,我们这才联想到你们部落。”

    “你亲耳听南陶部落说的吗?是什么时候?”

    “唉,就是蟒蛇袭击了大伙儿之后,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当时,孤酋长不相信四氏族莫名失踪,一定要来看看,还说是我们把他们藏起来,差点打起来。明明是她自己丢弃的狼氏族……”

    熊族长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常慧慧的思绪却已不在这儿了。

    南陶那时候来的目的应该有两个,一个是陷害炎族,一个是取走兽皮,这两个目的也可以总结成一个:趁火打劫,从炎族这里获得兽肉。

    她的脸隐在火光形成的阴影里,心情也如这阴影一样黑暗。幸亏她一直挂念这件事,没想到随口试探几句,竟然问出这样的结果。

    九斤儿拉拉妈妈/的袖子。

    常慧慧轻声说:“有些白眼狼的肚子永远填不满,而胆子却越来越大。”

    九斤儿小脸皱成一团,困惑看着她,却没等来她的解释。

    有了这三个部落的森林,以及狩猎队悄悄偷猎其他部落的森林,在冬季来临之前,狩猎队的收获十分丰厚,而紧密交替的狩猎任务让老猎手们带出了另外两百多名优秀的新猎手。

    常慧慧将队伍整合,分成三个精英狩猎队,老猎手和新猎手打散重组。每次出现在人前的仍然只有一百人的队伍,让人丝毫看不出端倪。

    为了储存兽肉,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常慧慧带领剩余劳动力挖地窖。地窖有的挖在木屋里面,她担心会塌方,大部分还是挖在周围,不过,冬天人要警惕些,经常查看,因为这里会打洞的动物可不是只有穿山甲。

    地窖没有挖得太大,四四方方,长宽各有两米,窖壁烤干,铺上干枯的树枝,将食物放进去之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又一层的树干和石头,只在一边留个人能站的距离,这里也铺树干,人下来时只要抽掉树干就可以了。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地窖了,因为他们的食物在冬天要转移到北岸去,但是烧树干仍花掉族人不少时间。

    除了储存的兽肉,炎族仍有大量的兽肉可以用来交换。

    常慧慧就带着这些兽肉,先是给了每个有小兽皮的部落一百二十斤,然后,她就带着剩余的肉到相对遥远的南果族和黑斑点狼氏族进行交换。

    她坚持财不外露的原则,让本来就是这两个氏族的族人假扮他们氏族的人进行交换,如此就把兽肉分割成小部分,虽然比一般部落丰厚却不会引起怀疑。

    今年雨水充沛,抵消了去年轻微干旱带来的影响,在春雨中活过来的植物产量很是可观。因此,炎族交换的目的很明确——以红米为主的各种植物种子,以及陶罐。

    炎族今年增加人口,毛皮的消耗大增,所以他们并没有带毛皮过来。

    “慧慧酋长,我们交换这么多陶罐用得着吗?”阿飞十分疑惑,在交换了二十多个陶罐而常慧慧没有下令停止的迹象,忍不住问道。

    到了森林深处辗转几个交换地点,他们才知道,原来南岸并非只有南陶部落能够制陶罐,只不过其他制作陶罐的部落比较远罢了。

    “我们不是拿来自己用的,而是要交换给别的部落。”常慧慧按照霍虚教授的方法,细细地敲陶罐肚子,耳朵附上去仔细辨听音色,小心翼翼,最终露出满意的微笑。

    九斤儿吵嚷着也要学也要听,常慧慧敲他脑袋:“你个小不点,能辨出什么不同来?”

    九斤儿不服气,赌气地扭过身体,去看挺着肚子的大胆儿点数兽肉和种子,和她一起点数。大胆儿夸他聪明,他就骄傲得意地看向妈妈,却见妈妈和阿飞叔叔在窃窃私语,很是凝重的样子,就没有过去打扰。

    常慧慧并没有做绝,只是将出现在交换会上陶罐的一半数量换走,差不多了就带着大量的植物种子和陶罐回到部落里,储存妥当植物,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森林边缘的几个交换点。

    因为炎族储存食物早,方法得当,可安排的人数多,他们今年可比往年提前很多去交换集会,这会儿的部落集会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才结束。

    按之前的安排,炎族人冒充偏僻地方的族人来参加交换,陶罐以平等的交换价值,很快流通到市场上。

    “你这陶罐不是南陶部落的吗?怎么交换的兽肉少了?”用红米交换陶罐的族长惊讶地指着炎族的陶罐,有点不敢相信,反复用手敲音辨质,不过,她见识不多,也辨不出好坏来。

    “这是我们很多年前从南陶部落交换的,质量绝对有保证。”冒充各氏族身份的族人很新奇,他答应阿飞队长不能说出自己是炎族人,否则就不带他来交换集会。

    一问才知道,原来南陶部落自眉、茶两位酋长相继去世,陶罐质量大不如前,这样也就算了,他们还以产量低为理由擅自提高交换价值。

    各族虽气愤,但是没办法,本来交换就是双方自愿的,谁也不能勉强谁。

    这个炎族人有点小心思,便小声凑到那人耳边:“我们部落还有一个多余的陶罐,你要想要就来找我。你可不能跟南陶部落说啊。”

    这位族长点点头,然后把她隔壁部落的人介绍到这里来交换陶罐。

    这样的戏码屡屡上演,因为大家都知道南陶部落的陶罐质量下降了,交换价值却上升了,之前就有很多打算交换陶罐的人持观望态度,只有极少数个别人交换南陶的陶罐,所以,炎族那几个“很多年以前的陶罐”很快就脱手了。

    在这场交换里,炎族只是费了些运输野兽肉的力气,他们所得的交换价值并没有减少,炎族应该是此时最大的中转商了。

    直到交换会的最后也没有几个人交换陶罐时,南陶部落的人坐不住了,眼看人越来越少,没人换陶罐,他们冬天吃什么?

    常慧慧也打算回去了,而可恶的南陶部落看到他们却没有主动要兽肉,在一个交换会上确定十几个等待交换的人是南陶族人之后,走上去说:“你们是南陶族人吧,正好,我是炎族的酋长,我们刚好可以把你们的兽肉给你们。你们直接带回去就行了。”

    也不待那看起来像个头目的人回话,她直接让大胆儿点兽肉,放在他们面前。

    “慧慧酋长,那可不行,我们没带兽皮,怎么能接受你们的兽肉?这没有凭证啊。”小头目张口结舌半晌,连忙拉住常慧慧。

    常慧慧拂开她的手,微侧着身子说道:“兽皮是为了防止那些没信用的部落,也是给大家安安心的意思,不一定非要兽皮。你们部落我很熟悉了,你说这样的话,是说我炎族不守信用呢,还是说你们南陶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