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乌鹊君(虐恋情深 宫廷侯爵 不伦之恋 大叔受 年下)作者:如鱼饮水 >

第18章

乌鹊君(虐恋情深 宫廷侯爵 不伦之恋 大叔受 年下)作者:如鱼饮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诬蔑我。我没有参与谋反。”
  “您是怎么被他们掳去的?”
  “我在南熏门一带的街上走,被他们迷倒了,醒来就在松子何的宅中。”
  “那么晚了,您去南熏门做什么?”
  “我约了人见面。”
  “何人?”
  “……”
  “您与他见面所谓何事?”
  “……昭王在东海起兵,已率七千骑兵往京城来了。我要面圣。”
  “闻大人,您如何得知的?您谋反在前,诬蔑王爷在后,可是罪上加罪啊。”
  “让我见皇上。”闻重咬牙道。
  “皇上现在可是连闻大人的名字都不愿听。”突然有一人走进审讯室,微笑道。
  “墨大人。”审讯官连忙起身,一脸谄媚给墨青蓝让座。墨青蓝摆手笑笑,示意审讯官继续。
  “闻重,其他人都咬定你参与谋反,你的说辞又漏洞百出。快从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了!”
  “闻大人,你在南熏门见的是何人?”墨青蓝问。
  闻重冷冷看他不语。
  “是个戴着狗皮帽子的人么?”墨青蓝又问。
  他捕捉到了闻重眼中的惊愕,一笑:“那人已经死了。”
  “你!”闻重脸色刷得白了,“你是昭王的人。”
  “那些老臣勾结段皇后要她内应,段皇后出主意说可以拿闻重做旗帜。我就将计就计,引皇上来拿你。”墨青蓝道,“闻大人,你不要想见皇上了。你以为你发现了昭王之事,还能活着出去么。”
  “刘大人。”墨青蓝对审讯官道。审讯官恭恭敬敬的站起来。
  “如果闻大人能觉得愧对先皇,以死谢罪于狱中,那就是你的功劳。”
  “是、是,下官明白。”
  墨青蓝的披风消失在黑暗的走廊中。
  
  闻重真正不见天日的日子开始了。其他罪臣都俯首认罪,一个个游街斩首。闻重却在审讯室中备受酷刑。
  在他少有的意识清晰的时间里,他便焦虑不安的算着日子。只消半个月,昭王便可兵临城下。而他绝对无法从这个地狱出去。
  他想起泰明帝,那是个急性子又有点好面子的人。经常对他大发雷霆,可每次都后悔,却又碍着面子不肯说软话。闻重眼前浮现出泰明帝羞红的俊美容颜,就忍俊不禁。这个人怎么会这么可爱,这是他故意冷着脸看泰明帝时心中的想法。
  和泰明帝在一起的日子,称得上鸡飞狗跳,可是……却回味无穷。
  即使和那个人吵吵闹闹的过上一万年,也会让他觉得短暂吧。
  想要完成那个人的心愿,想要在九泉之下见到他时,听他说:闻重,干得不错嘛!然后自己就抱怨他:你以为说这一句话就过去了?你自己撒手不管快活去了,害得我每天累得半死,变成了干瘪老头!泰明一定会挠着头望天,说上一长串无关紧要的,然后气呼呼地叹一声:好啦,算我对不起你。别总那么小气,闻重!然后他就会搭上自己的肩,,满脸笑容的带他东走西逛。
  想要完成他的心愿。
  “天衍绝不会来救我。地牢里都是墨青蓝的人。我绝对无法从这里出去。泰明,你听到了吗。可我还是要活下去。绝对要活下去。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闻重,你在嘟囔些什么?”审讯官问他。
  “哈哈哈哈!”闻重骤然大笑。审讯官吓得退了几步,“你疯了吗!你笑什么!”
  “啊——啊——啊哈哈哈哈!”闻重大叫翻滚,整个刑架哐当当乱响。
  “怎、怎么回事?”审讯官慌忙问身边狱卒。
  “大人,前日我们在他手腕打进了几根生锈的钉子,之后他一直发烧说胡话。我看这厮是不是烧傻了?”狱卒禀道。
  “他真傻了?”审讯官躲的远远的看着浑身抽搐不止的闻重。
  “大人,小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墨大人让我们把闻重逼死,可他怎么都不肯死。再关下去我怕他伤重死在狱中,这就是咱们的责任。要是昭王事不成,皇上哪日再想起闻重来,还不拿我们开刀?我看他也疯傻了,干脆画了押,把嘴一堵拉上法场砍了算了。”狱卒道。
  审讯官沉思一会儿,道:“给他画押。”
  闻重从刑架上被放下来,重新丢进了湿冷的牢房。
  只要离开地牢,终究还是有一线希望的。闻重暗暗地想。
  
  垂拱殿中,天衍面前已跪了一片。
  “陛下,人心难料啊,闻重这一回谋反不成,难保没有下次啊!请将闻重斩首示众!”赵元初道。
  “陛下,闻重一手遮天了这么多年,市井小民都说‘这南朝是姓景还是姓闻啊’。”范真道。
  “陛下,您还记得当年南山马种之事?闻重暗中有不少人手给他效力,那么多马匹,不声不响就给办妥了;马匹能暗中置备,军队难道就不能了?”孟一涛道。
  天衍淡淡地扫视这些大臣,轻叹:“闻重原来有这么大能耐,可以弑君夺天下。可他这么多年都没有做。你们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这点。”
  “陛下!您姑息闻重,岂不是助长了贼臣们的反心!”
  “陛下!杀闻重以戒天下!”
  天衍别过了脸,任众人呼喊。
  跷着腿坐在一边太师椅上喝茶的墨青蓝惬意地捧着一本书,用那华丽中略带颓靡的声音朗朗念道:“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所有人都看着他。天衍脸色铁青。
  墨青蓝扬扬手中用纸条粘补起来的一本残破的《桔颂》,道:“昨天在官家枕下摸到的,上面有女子的名字。”
  “官家可认识苏小卿么?”
  一瞬间天衍觉得浑身的血液都用上了头顶,手脚虚软无力。一种如同被人剜出了心脏投入盐水中的痛感劈头盖脸而来。
  “明日,午时三刻,处斩。”天衍道。
  众臣皆叩首称皇上圣明。
  




第三十一章 游街示众

  深秋西风萧杀,汴京城昏暗寒冷。
  闻重的双手被缚在身后,两肩被士卒按压住。身体佝偻着,蹒跚前行。他们很照顾他,给他穿了他平日里常穿的黑色长衫,还梳理了头发。然而闻重的衣衫下却体无完肤,两个膝盖痛入骨髓。
  闻重嘴里堵着布,口中的鲜血被压回了喉咙。他浑身簌簌发抖,寸步难行。
  具《南朝史》记载,当时沿街观看的人群厚的像堵城墙。毕竟这是天衍帝时候最著名的大案。
  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闻大人如今落难了,自然有些个好事者要打一打这只落水狗的。闻重正拼命忍着腿上的剧痛,冷不防被人泼了一盆脏水。他浑身一震,一下子坐到地上。人群中爆发了一阵哄笑。
  冷水打湿了衣服,贴在伤口上更加难忍。身后的士卒喝他起来。闻重两条腿站不起,又扑腾一声坐在地上。
  “他的两条腿在发抖呢。”有个小孩说。
  “他一会儿要被砍头了,心里害怕。应该给他点酒喝。”有妇人回答。
  闻重闷声咳起来,他焦躁不安。士卒拉他不起,一脚踢在他膝上,闻重顿时蜷成一团满地打滚。
  “他在耍赖吗。”有人说。
  两个士卒一起用力拉起闻重,拖着他往前走。随着法场的临近,闻重浑身颤抖个不停。他先前寄希望于天衍,期待他能念着这十几年的恩情赦免他。后来他希望吴翰尧在半路上能送送他,听他说一句话。可是这些希望都破灭了。过了前面那个酒楼,就是法场了。
  天衍站在酒楼上望着被押来的闻重。闻重依旧穿着深黑色的长衫,乌黑柔顺的长发,清瘦白皙的脖颈。只是他低着头,看不清楚表情。
  “为什么把他的嘴堵上?”天衍问身边喝酒的墨青蓝。
  “因为他一开口就数他给先皇立的功,刑部的人怕百姓对陛下有怨言,就不让他说了。”墨青蓝静静看着下面道。
  “为什么不让他自己走?”天衍微微蹙着眉,看着闻重佝偻的身影。
  “他腿有风湿,地牢里太湿冷,所以发作了。”墨青蓝说。
  “那是闻重去澶州治水时落下的病,有十年了。他以前身子骨很硬朗,澶州回来后就不行了。”天衍道。
  闻重走到了酒楼下,他停下喘息。
  泰明,你在天有灵,告诉我怎么办!闻重悲戚地仰首看天。他看到了酒楼上的天衍。
  一瞬间,他疯狂地甩开身后的士卒,呜呜地叫着。天衍深深注视着他的眼睛。他惊愕。闻重的眼神中有热切,有执着,有孤傲,有深静,然而天衍就是找不到丝毫的哀求。他曾想过要把他逼入绝境,让他臣服,然而闻重已经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仍然不肯让人玩弄于鼓掌。
  “漂亮的眼神。”墨青蓝静静地说。
  天衍不禁望向他,却正迎上他紧随其后的一脸讪笑:“闻大人真让人有征服欲。”
  天衍冷哼了一声。
  下面起了骚动,士卒用刀鞘抽打闻重,他却只仰着脖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天衍。天衍看到他口中的布被染红了。
  “让他们住手,他们快把闻重打死了!”天衍对墨青蓝急道,“把他嘴里的布取出来!”
  “你们适可而止,” 墨青蓝冲下面喊,“快押犯人走。”
  下面的士卒不识得皇上,只见过墨青蓝,听了他的话,拖着闻重向法场走去。
  
  监斩的是吴翰尧,时辰尚未到,闻重跪在法场正中,下面人群好奇的目光都投在了他身上。
  闻重已经折腾的没了力气,躬身垂首的跪着。这时范真穿着官服牵着个孩子走到闻重面前。孩子的哭声吸引了闻重,他艰难地抬起头,顿时痛苦万分。
  “小孩,这个是你爹爹吗?”范真问。
  阿呆眼泪鼻涕都挂在脸上,用力摇摇头。
  “范大人,别干扰法场。”吴翰尧道。
  “吴大人,我好心带这孩子找他爹,您怎么这么不近人情?”范真笑道。
  “小孩,他怎么不是你爹了?”范真恶狠狠问。
  闻重的目光与范真相碰,他心中一暗。许多年前的一桩事倒是突然袭上了心头。只是闻重无暇顾及,只想不知荷花此刻在哪里,心中焦虑起来。
  “他是造反的大奸贼!不是我爹!”阿呆叫道。阿呆什么时候还会说奸贼这个词了,闻重冷笑着看范真。
  “小孩,你大声喊三遍,我就给你买姜糖吃。”范真贴着阿呆耳边说。
  “他是造反的大奸贼!不是我爹!”
  “他是造反的大奸贼!不是我爹!”
  “他是造反的大奸贼!不是我爹!” 
  旷阔的法场,小孩子撕破嗓子的叫声显得格外响亮。法场下有些妇人忍不住哭了。人群中有个披头散发的女人扑上来,一把扯住阿呆吼道:“你混蛋!你连自己命是谁救得都不知道!我当初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啊——”女人歇斯底里的哭声盘桓在苍灰色的阴冷天空。
  荷花衣冠不整,哀号不止,人群中有人同情也有人指指点点。闻重想安慰她,可是无法说话。想为她拢拢头发,可是两只手绑在背后毫无知觉。吴翰尧令人上去把范真拖了下去,把荷花母子也连拉带抱地弄走了。
  时辰到了,吴翰尧看看天。有副官催他。
  他起身道:“我要敬闻大人一杯。”
  他拎着酒朝闻重走去,刚走一半,听得酒楼上墨青蓝悠悠道:“闻大人从来不喝酒。”
  吴翰尧恶狠狠地瞪了墨青蓝一眼:“我就想敬他!他不喝老夫替他喝!”
  说话间,狂风乱作,飞沙走石。吴翰尧抬眼望去,只见沙石间一单骑飞驰而来。
  “有人劫法场!”众人乱喊。
  山阳骑着枣红马碰雪手持钢棒闯入法场的官兵中。只见他一阵厮杀,奔闻重而来。吴翰尧冲过去抱住闻重往马背上一扔,山阳单骑杀出了法场朝南熏门驰去了。
  酒楼上天衍安静地看完了这一幕。
  “这下可以回去了?”墨青蓝叹着气看天衍。
  “走吧。”天衍微微一笑,挽过墨青蓝的手走下楼去。
  




第三十二章 针锋相对

  “醒了!”
  “闻大人!”
  闻重听到耳边的一声声巨响。眼前恍惚一片。
  “太好了,闻大人,我快吓死了!”
  “您正正昏睡三天了!”
  闻重闭上了眼睛,又睁开,看到了山阳放大的面孔。
  闻重挣扎着坐起,山阳让他靠在自己身上。闻重脑海中一幕幕回放,最后记得的场景是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和马背上挥舞钢棒的青年。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闻重终于开口说话了。
  “九月廿二。”山阳道。
  闻重一个翻身摔下了床,众人大惊,急忙将他扶起。
  “快通知吴翰尧将军,昭王七千骑兵……”
  “闻大人,已经给吴将军报信了。您三日昏迷中,不停地在说这些话。”山阳道。
  闻重这时才深深地出了口气。
  “皇上暗中请宵王相助,截断昭王的主力。昭王的骑兵今晚恐怕就会到京城。吴将军在城内部署了军队。我看皇上是想瓮中捉鳖。”
  闻重注意到说话之人,竟是归德将军穆遥。
  “穆将军,你怎么……”他这才环顾四周,“我这是在什么地方?”
  穆遥笑了,“闻大人,一般人早就先问这句话了。这里是南山马场,山阳兄弟把您从法场救出,一路奔来南山。”
  “山阳,对了,你怎么会武功?”闻重突然想到了一系列问题。
  山阳抱着闻重的肩,心里的话憋了许久,今日终于可以说出了。
  “其实我许多年前就认识皇上了。是他让我到您身边保护您的。”山阳想起自己亲眼目睹的天衍与闻重之间的那么多误会,有些心酸地说,“李将军去世后您病了些日子,那时皇上来看您,他对我说‘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保护闻大人’。他大概知道昭王要谋反,一定会先除掉您。您被抓后,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法场截人。”
  闻重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总当天衍是孩子,每每为他操各种心。却没想到这个孩子其实早已长大了,而且自己还受到了他的保护。
  “闻大人,”这时穆遥突然单膝跪地,抱拳拜道,“在下与李将军拜了把子结为兄弟,曾答应过李将军,无论何时都会替他照顾闻大人。在下愿听闻大人调遣!”
  闻重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前的形势。
  “穆将军,现在是什么时刻?”
  “卯时二刻了。”穆遥道。
  “穆将军,你听我说。你带领手下一千骑兵,设一阵地于离城四里地之处。在阵地设置旌旗金鼓,摆多列强弩。每隔一百步设置一个突击之门。部分骑兵掩护阵地侧翼,另外派精兵埋伏在南熏门外要道的两侧。等昭王兵来,可与汴城成犄角之势。”闻重面色凝重嘱咐道。
  “是!”穆遥抱拳而退。
  “闻大人……”山阳了解闻重,不禁忧虑地唤他。
  “山阳,我必须回京城。”不出他所料,闻重执着道。
  
  昭王率骑兵先来,刚到城外,道路两边的士兵冲杀出来,紧接着乱箭如雨,从高处射下。昭王人马俱惊,陷于穆遥的埋伏中难以抽身。两军一阵昏天黑地的厮杀,昭王毕竟久经沙场,识得这种布阵是当年闻重随泰明帝北伐时守枭城用过的。抬眼望见穆遥于高处的阵地,率一小股骑兵杀开掩护阵地侧翼的骑兵,破了穆遥的阵势。
  昭王率剩余兵马之取京城,然已是人疲马乏,折损甚多。
  城门之上,明月当空。吴翰尧持枪,等候多时。
  “昭王殿下,圣上未下旨召见,你不在东海来此作甚?”他声音威严,盘桓夜空。
  “本王是来勤王诛贼的。”昭王神色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