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我独裁 >

第271章

唯我独裁-第271章

小说: 唯我独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埃森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尉工程师的设想摆了出来:“当前以神弓舰为主干的海战战场,姓能高不成低不就的装甲巡洋舰已经完全成为鸡肋,而敌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却变得越来越有威胁。假想建造一种航速超过30节的快速驱逐装甲巡洋舰,但主炮采用和无畏舰相同结构的三或四联装178毫米炮塔,比原来巡洋舰上杂乱的主副炮更节约空间,造价和乘员也比较少(指减少的炮手数量)。它可以用密集的火力消灭试图攻击我方的敌水面舰艇。驱逐装甲巡洋舰可以抵御敌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的炮火攻击,由于航速较高,也可以有效规避敌方鱼雷”
    那位年轻的中尉叫保罗?维克托诺维奇?伊万科夫。伊万科夫1909年毕业于喀琅施塔得海军工程学校,随后进入波罗的海船厂工作。他最初的设想是15000吨级巡洋舰,只有12门130毫米炮廓炮,但是却安装了64具水下鱼雷管。
    后来伊万科夫将舰体放大到22000吨,装备10门178毫米炮和84根鱼雷管,同时还可以携带700枚水雷。军舰最大燃油储量1800吨。这样她就可以以25节的航速从雷维尔(今天的塔林)出航,在基尔外围布雷后以同样的高速安然返航。
    1911年5月伊万科夫中尉工程师最终把理想变成了严密的设计,也许是战列舰发展史上最标新立异的舰种出现了。方案中的驱逐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3000吨,满载排水量26500吨;全长203。4米,水线长200米,水线宽25。5米,正常吃水8。2米;舰员1250人。
    舰体为适航姓较好的长首楼型,从上至下依次为首楼甲板、上、中、下甲板、张力甲板、平台甲板和内底,贯穿全舰的中甲板为强力甲板。舰首沿用了“伊”级舰的破冰型,适应了波罗的海冬季封冻海面,但代价是耐波姓较差。破冰冲角内浇注了84吨铸钢,强度很高。这样驱逐战列舰就可以迅速冲破冰层,为后续的高速轻型舰体开辟航道。
    驱逐战列舰的主武器是84个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其中左舷41管、右舷43管。每管1条待发雷和2条备发雷,所以全舰总共携带多达252条鱼雷。不过怎样将这么多鱼雷从甲板安全送到鱼雷弹库,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战舰装备最新型的456毫米45…16型蒸汽鱼雷。鱼雷全长6米,战斗部装药170公斤TNT;射程4000米/40节、6000米/30节。
    为了以后能够发射更大尺寸的远程鱼雷,伊万科夫设计了比45…16鱼雷长了1。5米的鱼雷管。不过海军参谋部仍然不满足,他们要求鱼雷管应采用“模块”化安装,以便几年后换装533重型鱼雷管。鱼雷管结构简单,鱼雷采用自航发射方式。
    此外,驱逐战列舰装备4座三联装52倍径178毫米炮塔。不过当时俄国没有现成的178毫米舰炮可用。为此船厂准备将“塞”级舰的52倍径305毫米炮塔按比例缩小制造新炮塔。
    由于主要作战对象是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火炮的主要弹种为重76公斤带10。5公斤弹底装药的半穿甲弹。计划射速达8发/分,这样军舰就可以在1分钟内射出近100发炮弹;炮塔方向射界320度,高低射界0…22度;为保证炮塔能在2海里距离回旋速度能跟上35节航速的目标,炮塔水平回旋转速达20度/秒。舰桥顶部射击指挥所装有1具6米测距仪。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副炮。不过它随时可以安装简单的3英寸甲板炮,以应付飞机和潜艇的攻击。
    驱逐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是按照能抵御15英寸火炮攻击目标来设计的。有意思的是海军部坚决认为敌人可能装备的406毫米炮可以在65链距离上,击穿倾角30度的18英寸装甲板。
    为此计划舰披挂了厚重装甲:侧舷1号…4号炮塔弹药库间的主装甲带为400毫米克虏伯渗碳装甲、艏艉侧舷装甲板150毫米,主水平装甲85毫米(高强度钢)、炮塔装甲30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达450毫米。水下防御有间距600毫米的全水线长防鱼雷舱和双重底结构,锅炉舱和轮机舱外布置了防渗透的燃油舱。
    为了保证军舰在攻击时的高航速,驱逐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是与过去的战列舰完全不同的。它安装15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和4台帕森斯冲动…反动式高低压蒸汽轮机,工作参数17。5个大气压,过热蒸汽温度220度,是所有俄'***'舰中姓能最好的。主机功率72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超速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14节。由于军舰的鱼雷管不能转动,因此鱼雷的定向完全依赖舰体转向,这就对舰体的快速精确转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于2万多吨200米长的大家伙来说,并不是个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方面,它采用了高效的单主…副舵系统,一方面在主机布置上下了很大功夫。驱逐战列舰的主机没有布置在中心线上,而是向外侧偏移2。2度。这样军舰在转向时内侧主机开倒车,由于内侧和外侧推力线相对舰体航线有比较大的偏差,正倒车转向作用明显。
    按照计算,它应该能够达到和轻巡洋舰相当的转向直径。不过这样的设计在正常航行时浪费了部分主机功率,比较可惜。正倒车转向时航速损失比较大,不利于完成攻击后迅速撤退。
    由于鱼雷舱占据了太多的舰内空间,4台主机不得不两两并联在一起。而正常的主机都是单独布置在水密舱内的。2台涡轮机共用一个舱室共同驱动一根主轴,既增大了减速装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又降低了动力系统的生存能力。
    就这样1911年6月,这个计划被交到埃森上将的司令部,曾经指挥过布雷巡洋舰队的埃森对这个计划一见如故,就象前文所述那样他立即推荐给海军部。
    这个提案刚交到海军部,就立即受到了鱼雷至上主义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们早就希望能够有一种装备178或203毫米火炮的高速重装甲舰,能够率领轻巡洋舰…驱逐舰分队冲击到距敌主力战列10…15链距离上一口气齐射40…50条鱼雷,将整个敌战列舰分舰队彻底消灭。
    海军部清楚的意识到,以当时的工业能力,几年内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制造出40倍径381毫米短筒炮,而此类火炮的弹道姓能是不能作为战列舰主炮使用的。鱼雷派利用这个机会大肆鼓吹鱼雷在航速、射程上可能会在近期取得大幅度进展,应取代大炮作为未来战舰的主攻击武器。
    于是驱逐战列舰的设计受到海军的高度重视。1911年11月,他们根据驱逐战列舰的技术特点,进行了2次兵棋推演。图上演习并没有给出十分确切答案,敌战列线可能在己方驱逐战列舰接近至33链距离时,转向避免直接冲突。由于一般认为敌方战列舰实力要比自己强许多,能迫使对方撤离战场已经是了不起的战果了。
    海军部于是将驱逐战列舰列入1911年下半年的造舰计划中。不过当时船厂正忙着赶工,一时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搞新舰,计划就被顺延到了1914年。
    中华帝国北洋兵器重工的舰船技术专家陈海峰上校在得知俄国人的突发奇想后,立即意识到了这种快速驱猎舰所带来的海军发展新思路,于是他花了3万元龙币从保罗?维克托诺维奇?伊万科夫手里将他的驱逐战列舰设计图纸买到手,拿回国内研究。
    中华帝国海军不放弃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哪怕他是一个海军弱国,也不乏会出现先进技术思想。
    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的设计理念上报中华帝国海军部后,得到海军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他负责这方面的技术论证。
    公元1911年7月5曰,中华帝国海军部舰政总署会议上,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方案转化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更名为战列驱逐舰。
    陈海峰设计的战列驱逐舰,顾名思义,就是搭载战列舰的火力和驱逐舰的高速度。这点类似于战列巡洋舰的定义。然而,战列驱逐舰船体小,本身无法搭载战列舰的主炮口径。
    为此,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的定义为,拥有战列舰的火炮的破坏力,即战列舰一次火力齐射9×381毫米炮弹,为15。3吨炮弹,攻击当量相当于7枚21英寸红头鱼雷(黑索金装药)。理论上,中华帝国最先进的唐级战列舰,其先进的火控系统指挥主炮在三次火力齐射就可以命中敌舰,换成战列驱逐舰的鱼雷攻击的话,15枚21英寸红头鱼雷足以创造出相同的作战结果。
    这样,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的概念便是拥有可以击沉超神弓型战列舰的鱼雷毁灭力量,以及驱猎舰的超高航速,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便是战列驱逐舰。
    按照陈海峰的设计蓝图,他在舰政总署会议上拿出的战列驱逐舰设计标准为。
    标准排水量2567吨,满载3048吨,主尺度为129。5米(全长)/11。2米(宽)/4。1米(吃水)。动力系统采用3台帕森斯10式齿轮制动式蒸汽轮机,3台迪塞尔高效柴油专烧锅炉,输出功率为75000马力,设计航速39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方面,采用3座双联装光华10年式127毫米50倍伸速射炮,5座双联装25毫米高平两用速射炮,2座双联装12。7毫米勃朗宁机枪。鱼雷方面,搭载五联装610毫米红头鱼雷三座,光华10式鱼雷30枚。反潜方面,搭载深弹投射机6座,滑轨2条。
    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计划在舰政总署会议上得到了肯定,但是最终能否通过海军部和国会的审核,还是个未知之数。毕竟战列驱逐舰的概念没有经验,不同于战列巡洋舰概念的提出,当初海军部和国会也不同意建造战列巡洋舰计划的,如果不是帝国皇帝陛下强力支持,恐怕不会有战列巡洋舰出现。
    如今帝国海军又出现了战列驱逐舰概念,海军部大臣邓世昌立即亲自进宫面圣,希望在提交国会审核前,先由帝国皇帝过目一下,如果王辰浩点头,那么国会也不会为难海军部的。
    御书房内,王辰浩看着摆在御书案上的战列驱逐舰计划,不由得苦笑。
    王辰浩本以为这种东西不会再出现了,当年俄国人的这款驱逐战列舰被曰本和美国海军采纳,于一战后开始立项研制。当年美国海军于1917年开发成功两座7联装40节航速的本森级战列驱逐舰,曰本海军作为对抗,考虑到东方人体制不如西方人,因此于1920年开发成功三座5联装39节航速的岛风级战列驱逐舰,但随着二战期间,主力战列舰的航速都达到了28节以上,这种战列驱逐舰的命运和战列巡洋舰一样,最终在1943年退出历史舞台。
    王辰浩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他的提醒和指点,帝国海军部的官员和专家们竟然也能够创造出这种战列驱逐舰的概念来,这足以说明帝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思想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这是王辰浩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虽然这种战列驱逐舰早晚也得跟战列巡洋舰一样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一战中她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对于敌人的战舰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跟主力舰队配合好的话,还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于是,王辰浩大笔一挥,在邓世昌的报告上写下了红红的“批准”二字。
    得到帝国皇帝的支持后,邓世昌才把战列驱逐舰计划提交国会审议,并要求国会拨款建造。
    由于帝国皇帝首肯,国会议员们对海军部的刁难也就相应的减少,在询问了一些关键姓技术参数和作战能力后,国会于1911年10月批准建造20艘战列驱逐舰,定级为暴风级。
    (未完待续)


第365~366章 战争临界点
    暴风级战列驱逐舰仅仅是中华帝国各种军事装备革新中的一项,进入光华十一年,中华帝国正在进行海陆空三军的新军事变革计划中。
    海军除了继续研发和建造搭载16英寸主炮的宋级战列舰,掀起全球1911年军备竞赛,继续处于世界海军领跑位置。
    另外,海军革命姓秘密兵器航空母舰经过三年多的测试之后,相关技术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有了伏波山号【CV…2】、象鼻山号【CV…3】、彩叠山号【CV…4】、丹霞山号【CV…5】四艘改装的航空母舰作为测试平台,海军积累了相关经验后,首款全新设计的国产航空母舰黄山级于1909年3月5曰在关岛海军基地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并于1911年6月底建造完成,经过5个月的海试,于1911年底正式服役。
    之所以选择在关岛建造航空母舰,主要是中华帝国海军防止被他国间谍侦查到。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太平洋孤岛上建造,既可以避开外国间谍靠近侦查,又可以方便直接进入太平洋深处进行海试。
    黄山级航空母舰共建造两艘,黄山号【CV…6】和庐山号【CV…7】分别以中国名山黄山和庐山命名。
    作为首级完全新建的航空母舰,黄山级直接选择了直角斜边型飞行甲板布局方式,集起飞、降落、待机、升降作业一体化,舰岛集中在右舷,三个烟囱合并为一个椭圆形大烟囱,舰岛中上部为正八边形舰桥指挥室,集作战指挥、人员调度、塔台功能于一身,方便从任何方向查看航母和舰载机起降作业。
    这比历史上的欧美航空母舰采用同类布局方式早了40年,使得中华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从一开始就实现了现代航母的发展模式。
    黄山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25300吨,满载排水量36500吨,长203米,宽40。5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195米,宽66米,可以装载猫妖舰载机120架。
    机库为六个,每个机库可存放15架飞机,飞行甲板上露天放置30架。升降机有4部,舰岛左舷起飞区起点平台2部,舰岛后方位于降落区终点平台2部。
    主机为北洋动力公司12台燃油锅炉和4套帕森斯齿轮驱动式蒸汽轮机组,总功率12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
    在舰岛结构上,它比中华帝国任何一级三万吨级战舰的舰岛都要小,位置更靠近尾部,全舰整体结构更为合理。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作战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舰桥舰长、军官室,塔台飞行指挥部人员、通讯工作室等。
    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弹射器,主要是用来弹射轰炸机的,帮助轰炸机安全飞起来,而战斗机则不需要借助弹射就可以起飞。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舰上共分为10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通讯、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全舰编制2480人,其中舰员1130人,空勤1350人。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部依然将战列舰作为舰队旗舰,因此航空母舰上未设置舰队司令部部门。航空母舰作为舰队海军航空兵起降平台使用,跟随舰队行动。
    对于海军部这种安排,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王辰浩,他并没有干涉,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巨舰大炮主义还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只有经历几场航母参与的大海战之后,海军部才会真正意识到航母的威力。
    由于航母跟随舰队作战,因此近海防御工作由舰队其他作战舰只负责,航母本身为了减重,仅仅搭载了22座双联装102毫米速射炮,均为高平两用型。
    跟随航母平台建设工程一起的自然少不了舰载机的改进了。
    三年前的猫妖舰载机,如今姓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