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里随波行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2013-12-17完结) >

第127章

万里随波行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2013-12-17完结)-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今天的燕王格外的听话,“皇祖父没有想到我能有孩子,高兴得多喝了几杯。”
  “你也喝了不少吧,现在还有些酒味呢。”燕王上床前一定是洗漱过了,但还是能清清楚楚地闻到酒味。
  “没关系,我没喝多。”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百一十章

  滕琰睡多了,有些睡不着,燕王是兴奋,也睡不着。他们相拥着说话,燕王接着滕琰刚刚说他喝多的话笑着说:“其实我很能喝酒的,要真是比起来,邓锋也不一定能喝过我。”
  “噢?”滕琰倒不算吃惊,她以前就发现燕王很有酒量,但刚认识他的时候,还是滴酒不沾的。后来,被邓锋和自己影响得也开始喝一点,但每次都是浅尝辄止。再后来,她见过燕王大醉的样子。
  现在,他们夫妻俩在晚上时常常喝上了点酒,但也就是每人一杯,还是葡萄酒,自己也没问过燕王倒底有多大的量。
  “父王就很能喝酒的,有时还让我和弟弟们也喝上一点,那时候东宫里经常开酒宴,热闹得很。”
  燕王平时很回避过去东宫时的事情,就是滕琰在京城时知道了一些,也从不提起,这都是燕王心头上的疤痕,谁能愿意去揭起来呢。她只是偎依在燕王身边静静地听着。
  “不过父王有时喝多了,就会不顾体统地与侍妾们在一起胡闹,每到这个时候,母妃就很生气,有一次还同父王动了手。”
  “后来,母妃就不让我喝酒了,她总对我说,她只有我一个了,希望我长大了像舅父们。”
  “其实舅父他们也喜欢喝酒的,只是他们喝多了喜欢去演武。”
  “我总怕自己喝多了酒,就会同父王一样,所以就不滴酒不沾。后来,还是你和邓锋在一起喝酒,让我也受了影响,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你们一样控制住自己。”
  滕琰听着燕王缓缓地说着,知道他难得地放下了心结。人的感情就是这样的说不清,一个还没有成形的孩子,就能带动父母的情绪,燕王对过去的事放下的更多了。
  燕王又想起了林家的人,差不多每次他想到过去的事时,就会想到林家,这都是在他成长的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他有些感叹,“不知道三舅父一家在京城过得好不好。”
  燕王的三舅父一家已经回了京城了,原本的一大家人只剩下了舅父、表弟、表妹三个人,舅母和几个表兄妹们都没熬过流放的日子。
  燕王让人给他们置了宅子,还让燕王府的长史每月送银子,送东西,可是,一个在京城,一个在燕地,还没见上一面,只能是心里惦记。
  这些事情滕琰也都知道,所有到燕王那里的书信她都能看到,而且京城燕王府对三舅父的关照还是滕琰安排的,但燕王还是第一次对她说出这样柔软的话来,他这个人一直是喜欢什么事都硬撑着。
  “我想要说多好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总比在流放的地方要好上很多了。京城那个地方,其实是不适合舅父一家住的,还是等舅父的身体好些将他们接到燕地来吧。”
  “是啊,到了燕地,我也能帮表弟和表妹挑一门好一点的亲事。可是钱大人对我说,舅父的身体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了。”
  “是吗?那长史那边怎么没有送信过来?”滕琰对这个情况不了解。
  “前几天,钱大人私下对我说的,我本打算等皇祖父走了后再和你商议。”燕王叹了口气说:“钱大人来燕地前去见了一次三舅父,他说三舅父也不是生了什么病,而是这些年身体慢慢地拖垮了,不是医药能挽回的。”
  “钱大人怎么?”滕琰问,钱大人去见了三舅父,这件事可不是表面听着这样简单的。林家只不过是被敕免了的犯人,去看他自然是看在燕王的面子上。
  燕王自然能懂滕琰没问出来的半句话。时人极重嫡庶长幼,他在睿太子出事后多有尴尬难言,也是缘于他从小的尊贵荣华。论嫡论长,他是长房长孙,在民间是要延续香火的。可是在皇家,却很少有将皇位直接传给皇孙,多半还是要在他的叔父中立太子。
  但嫡长的名份,却是谁也夺不走的。所以,当年父王出事后,朝中就有人提议立他为皇太孙,当然也有反对的。
  不过,那时他遇到了那样的事,人已经傻了,既不想见人,也不想说话,连饭都不想吃,就恨不得一下子死了才好。
  皇祖父只好将他送到了燕王府,他脱离了所有人的视线。当他再出现的时候,就是带兵出征燕地。
  皇祖父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还是没有立储,朝中的争议越来越大,他过去很关心,那时他认为储位是自己的。
  虽然自己从不结交外臣,但凭着收复燕地的大功,凭着自己的嫡长身份,有一度燕王认为皇位迟早是自己的。
  就是皇上隐晦地表示想让自己一辈子留在燕地时,燕王也没有失去信心。只要名份未定,他就会有机会。自己一定要登上那高位,将父王追封为皇帝,这是他欠父王的。
  京中始终有一部分的力量支持燕王继承大统。这部分人有的是因为他的嫡长身份,有的是因为他立下的赫赫战功,还有的是有想得到拥立之功,燕王虽然没有与这些人接触过,但他完全明白。
  燕王并没有打算靠着他们登上大位,但对于这些势力,他虽然不主动结交,但还是默默关注这些人,可是,燕王现在不这样想了,钱大人对他说起三舅父的情况时,他就敏锐地感觉到钱大人对他表示出的支持。
  还有什么比关心自己母族的人更能表明对自己的善意呢。
  面对钱大人代表着的这部分人,燕王必须尽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在大雨中,他借王妃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对皇祖父说清了自己的心声,想必钱大人在一旁也听得清清楚楚。
  “不用再理钱大人的想法了,我已经与皇祖父说定了。那天,你不是也听到了吗?我们就一起留在燕地,过着像现在这样快活的日子。现在,我们又有了孩子,等我们老了,燕地就留给我们的子孙。”
  “再等上一两年,我会将西边的土地全部收复,交给皇祖父。但晋地要交给晋南王,我们兄弟世代相依,为父王传承血脉。”
  “我这样想,你可愿意?”
  这也是滕琰的理想,她甚至还没有燕王的雄心。燕地本就是她的家乡,她又亲手参与到燕地的重建,对这一片土地的感情是无庸置疑的。更主要的是,她一点也不喜欢京城中的勾心斗角,在燕地,燕王和她就自在得多了。
  “当然愿意了,”滕琰转身将后背靠到了燕王的胸前,身体完全贴紧,准备睡觉了,“这样真好。”
  “不过,”滕琰一下子又转了过来,“你心里是不是还有着遗憾?你是不是为了我才放弃的?”
  “不,虽然与你有关,但并不是因为你我才放弃的。我已经想清楚了,父王与母妃的事情我已经放下了,以后我不会再为过去的事执迷不悟。”燕王轻轻地拍了拍滕琰将她紧搂在怀里。
  “以后,我,你、还有他,”燕王用摸着滕琰的肚子说:“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孩子,相亲相爱,快快乐乐。”
  “不会再有过去东宫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燕王府里的。”
  “现在,你睡吧,”燕王在耳边说着:“明天我送皇祖父过黄河,后天就会回来,那时,我们一起回燕都。”
  第二天一大早,滕琰出现在送行的队伍中,她只是有点怀孕反应罢了,用不着过于娇气,在前世,女人们怀孕还不是一样的上班?而且皇上对她这个孙媳妇还真不错,她怎么也得过来送一送。
  皇上见了她,倒露出了些吃惊的神色,但转眼间又笑着说:“燕王妃,你过来。”
  滕琰到了皇上跟前,皇上叫一位内侍,“把要赏赐的东西现在就拿出来吧。”原来皇上以为她一定不会来,已经让人给她赏赐了东西。
  滕琰上前要行礼,早就让皇上身边的内侍扶住了,皇上也含笑说:“不用多礼了。”
  从内侍手中接过东西,滕琰一看,托盘里放着一把宝剑,上面还盖着黄绸子。送给她这样一个孕妇一把宝剑太不合适了吧?她在心里嘀咕。
  皇上的话给她解了惑,“这是朕当年征战时用的一把宝剑,赐给朕的曾孙。”
  原来不是送自己的,滕琰捧着这把宝剑,剑很沉,鞘上虽然镶着珠宝,但很一般,不是非常华贵,颜色也不是很鲜亮,边角的地方还有岁月留下的的磨痕。
  不过,自己一定会生男孩吗?滕琰可没这样的肯定,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改不了,生男生女的机会只能是各占一半。如果是个女孩,那这剑怎么办?滕琰当然不会把这样的问题说出来。
  不过,她明显感到不只是皇上,伴驾出来的大臣们对自己的态度全变了,而且有一种非常凝重的气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人一向重视传承,生儿育女被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高度。
  宝剑被人接过去了,滕琰还是弯了弯腰,笑着向皇上谢恩。
  看着燕王陪着皇上登上了龙船,离开了码头,滕琰与燕地的官员及家眷们一起回去。
  皇上到达燕地和最后离开时,都是经由昌平,昌平的官员和夫们自然陪同,还有燕都的一些官员,不少的人随着燕王送皇上过黄河。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百一十一章

  滕琰就留在了郡守府,大哥陪着燕王上了船,嫂子过来看她。滕琰靠在床上看书,她虽然在人前若无其事,其实这几天的恶心呕吐还是让她很难受。
  明天燕王回来,又要回燕都,只能今天说些私房话。
  嫂子不用说是异常的高兴,滕琰有孕,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喜事,也是承平侯府和滕家人的喜事。燕王的孩子有了滕家的血统,这是多令人激动的情况,要知道这世上,最亲近的莫过血亲了。
  于是她忙着向滕琰介绍经验,嫂子又生了一个男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自然很有发言权。
  滕琰认真地听着,她虽然曾生活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但怀孕生子的事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听听这些过来人的说法一定是有用的。
  嫂子含笑打量着滕琰说:“妹妹放心,你一定能很顺利地生下麟儿的,你看你这里,一定没问题的。”滕琰看着嫂子指着自己的腰臀。
  “生了孩子才知道,女孩子太娇养着,弱不禁风并不好,你看大家小姐迈不过生孩子这道坎的人不少,而那庄户人家的女孩,生个孩子痛快得很。”
  嫂子感慨地说:“我这两个孩子生得都很顺,现在想,还是得力于当初咱们逃难路上的奔走和在昌平时干的活。”
  “那就借嫂子吉言了。”滕琰笑着说。自从到了这里,她就一直注重锻炼身体,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底子。
  说了半天的育儿经,滕琰想起来问:“现在昌平这边还有人说你善妒吗?”
  “没了,”嫂子抿嘴一笑,“自从燕王爷那次在大家面前说了话,就好多了。更好笑的是,邓侧妃被下嫁给夷人后,王……,啊,这些夫人们不但不炫耀谁贤惠,倒是都明白了,有两个厉害的,还把家里的侍妾都卖出去了。”
  “现在也没人再张罗着给你大哥纳妾了,倒是你大哥常拿你的话劝人,没见圣贤劝人纳妾的,生了一堆的不肖子孙,还不如好好栽培孩子。”
  滕琰见嫂子一个“王”字说了一半,就知道她想说王蓉,又顾及她怀孕,不想触了霉头。知道她与王蓉也是好姐妹,便点了一句说:“新封的晋南王所娶的妻子王氏与王蓉一个模样。”
  看着嫂子惊愕的样子,滕琰知道她明白了,也不肯再说,说起了生意上的事。
  去年一年的时间,生意不断地发展,赢利极高了不说,就是本金,也早不是当初的几万两银子了,大家的股份没变,但价值却高几倍。
  “我想将自己的股份重新分一下,把滕环和滕珍的添妆提前给了,剩下的就做为孤儿院的经费。”
  自从与燕王成了亲,滕琰渐渐就有了这个心思。当初她参与到这项生意中,目的是为了给孤儿院赚学费,也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生意这样的火爆,是她也没想到的,她要这些钱做什么,钱太多了只不过是个符号罢了,还是用这些钱做点正事。
  嫂子看着滕琰,虽然不大赞成,还是点了点头说:“要怎样分妹妹发话好了,我回头让人写契书。”
  滕琰心里已经有了计划,给滕环十分之一的股份,与滕珂一样,滕珍,就是王夫人生下的妹妹,由于是嫡女,是她们的二倍,占五分之一。
  滕琰这一次直接将滕环和滕珍的添妆分了出去,可以想见王夫人和滕环一定会格外的高兴,她们可以提前拿到多年的利润。
  最后剩下的五分之三,就都做为孤儿院的经费。
  嫂子帮着参谋了一下,家里的份额不动,只是从孤儿院中抽出十分之一来给滕琰留下,也算是个纪念吧,滕琰从善如流,她保留部分股份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个道理她也明白。
  滕琰给孤儿院留下这样大的资金源,也是她打算将孤儿院重新规划管理。她已经打消了将孤儿院交给仁善庄统一管理的打算,她要将孤儿院向更高的女子学院定位,尽她之力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女性。
  既然打算办女子学院,原来管理孤儿院的刘妈妈和轻霞她们的水平和能力实在是不够用了,以后可以让她们继续管理生活方面。而学院的管理则需要她重新找到这方面的人才,最好是成立一个类似委员会的机构,才能更有效、更廉洁的运转。
  滕琰在昌平嫂子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她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因为昌平在燕地是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燕地最着名的半山书院就坐落在昌平。
  半山书院成立上百年了,声誉一直颇佳,虽然是靠着姚家的多位大儒支撑,但在管理上一定有着独到之处的。
  滕琰打算在半山书院为即将成立的女子书院找到合适的管理者,滕珙一向与书院关系不错,而且他也收留了不少的文人士子,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在这些人中也可能挑出些合适的老师。
  只是做为此时的女子书院,在师资方面的限制颇多,有一些人确实是才高八斗,但只因为是女子学院就不会去的,而且女子书院本身也要对男老师有一定的限制。
  嫂子听了她的想法,沉默后就是吃惊,“妹妹这样的胸怀,我是怎么也赶不上了,我与你大哥商量一下,也拿出些股份赠给女子学院。”
  滕琰谢绝了,“大哥一直赞助昌平的学子,这也是一项极了不起的事,眼下,嫂子管着这两家铺子,能多赚到钱,就是给我和大哥帮忙了。其实说起来,我还得感谢嫂子呢,没有铺子的赢利,我还真没底气做这件事。”
  经济基础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小视,孤儿院那边的土木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最后的装修结束后,计算花费的金额还是超出了滕琰的预算,嫂子送来的利润确实是雪中送炭。
  但比起实物的建设,做为一个书院,更很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建设,滕琰已经打算为书院起名为敏行书院,这个敏字是她在这里的生母的名字,用在书院上,她觉得再恰当不过了,因为书院就座落在她留给滕琰的庄子上,滕琰也打算将这个庄子划到书院名下。
  想到自己有了身孕,滕琰就想在将女子书院的事情尽早安排好。她给姚家的表舅写了信,又找滕珙,请他们推荐几位年龄大些的,符合女子书院的人才。
  燕王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