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413章

明朝好女婿-第413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个时候,乌云偷偷过来,跪在苏木面前。
苏木:“怎么了?”
乌云一脸的担忧:“大老爷,梅娘她……”
“梅娘她怎么了?”
乌云:“梅娘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就那么坐在屋里发呆,怎么劝她也不肯动筷子。”
苏木吃了一惊:“不吃东西怎么成,去,再端一盘馒头过去,我去劝劝。”
梅娘还是不肯吃东西,就那么坐在床边,眼神已经呆滞。
苏木说了半天,她还是一动不动。
到最后,苏木竟有些冒火了。
如果不出意外,明日一大早他就要带着梅娘离开应州去怀安卫和谢自然汇合,伏击小王子。这可是骑马不眠不休跑上两日两夜的,天气又冷,如果还不吃东西,怎么撑得住。
她撑不住不要紧,耽误了自己的大事可就麻烦了。
苏木更要发作,转念一想,这梅娘外柔内刚,用强只怕是不成的,还得另外想个法子。
想到这里,苏木有了主意,低声道:“梅娘,你还是吃点吧。实话告诉你,明日一大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要在路上走上两日。你若不吃东西,如何坐得了马。”
梅娘也不说话,只是摆着头。
苏木缓缓道:“我们这次要去宣府怀安卫和人汇合,你不是一直想见囡囡吗,囡囡就在那里。”
“囡囡!”梅娘身子一颤,猛地回过来来。
一刹那,她的目光又恢复了神采:“真的?”
苏木点点头:“我怎么可能骗你,囡囡就在那里。实话告诉你,三年前我就和囡囡在一起了,也将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收养在府中。这次,却随我一道来大同了。”
“囡囡和你在一起,你不是在骗我吧?”梅娘忍不住叫了一声。
苏木:“你快吃,吃了身上就有力气去见囡囡了。听我慢慢将这事同你说。”
梅娘一听到可以见到女儿,伸出手去抓起一个馒头,大口大口地咬了起来。
吃了两口,就说饱了。
苏木身上冷得够戗,脱掉外衣跳上床,裹上被子,慢慢地将当初囡囡如何被谢自然从人拐子手头买了,又如何同自己相遇一事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只隐去了囡囡第二次失踪的消息,若是叫梅娘听到女儿又被人给拐了,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刻,为大事计,也只能暂时瞒住她了。
梅娘一边听,一边留泪,她也没想到事情有如许曲折。
本来,她对苏木有很强大戒心,对于他的话是绝对不肯相信的。
可听苏木复述囡囡离开大同那日,偷听父亲和兄长的谈话,以及怎么从他们手头逃脱的经历之后,已经信到十足。
    
    
第九百零四章 有心人

    “你的意思是说,囡囡现在在怀安卫,怎么可能在那里?”梅娘又急问:“你这个大恶人,不会又是在骗我的吧?”
吃了两口馒头,又喝了一口热粥之后,再加上屋中非常暖和。梅娘额角微微出汗,面容也红润起来,在烛光的照耀下,显示出一种惊人的成熟女人的风韵。
苏木看得心中一动,便起了一个促狭的念头:“欲知后事如何,上炕来在说。”
“你!”梅娘面上闪过一丝怒气,紧紧地捏着拳头。
苏木故意逗着她:“你我虽然没有夫妻之名,却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躺一张炕上也没有什么?”
听这个大恶人提起当年在沧州时的往事,梅娘面容突然变得惨白。
苏木见自己说得过了火,打了一个哈欠:“明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先养好力气,这里之有一张炕,你还是上来吧。放心好了,我现在心中装着事,可没有那种兴致。你究竟上不上来,我累得厉害,也许过不了片刻就会睡着过去。”
一阵浓重的睡意袭来,苏木感觉自己眼皮重逾千金,竟然有些扛不住了。
看他的表情不似作伪,梅娘有想知道女儿的消息,一咬牙脱鞋上了床,一身僵硬地躺在苏木的脚那头。
苏木:“其实啊,你大约还不知道,谢自然搞不好以后就是你的女婿了。”
“什么,谢都司要娶囡囡……”作为一个曾经的千户军官名义上的妻子,谢自然的名字梅娘也是知道的,忍不住大吃一惊,但心中却莫名其妙地替囡囡感到欢喜。女儿嫁给这么一个大官,倒是一个好的归宿。
苏木:“也许吧,其实谢自然人不错,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对囡囡好。作为囡囡名义上的父亲,我是同意的。”
“你……不是囡囡父亲,你杀了她的父亲,又凭什么给她做主?”想起先夫之仇,梅娘面上露出可怕的神色。
苏木苦笑:“这事等过后我会向你解释的,还是那句话,事实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暂时,囡囡将我当成她的亲生父亲,如果你将你不负责任的推测告诉她,你觉得这样对她好吗?”
梅娘不说话。
苏木又打了个哈欠:“正因为囡囡要嫁谢自然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觉得你还是应该亲自就跑一趟的好,这才决定带你去怀安卫。至于囡囡为什么在怀安卫,那就不是你该过问的。一切,等以后再说吧……呼呼!”
苏木话还没有说完,就睡死过去,今日他实在太累了,累得再不愿想其他。
只梅娘还坐在炕的那一头,暗自垂泪。
*******************************************************
“禀指挥使,苏木那边的情形小人已经打听清楚了。就这样,苏木在战场上跑了一圈,后来又侍侯了圣上一天。”
此刻,在锦衣卫都指挥使钱宁的帐篷里,钱指挥还没有睡。
一个探子跪在他的跟前。
钱宁越听越怒:“他还真是霸着陛下一整天啊,真将自己当成了张良陈平了。”
探子见钱宁面色铁青,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钱宁:“你怎么不说话了,接着说呀!那苏木还有什么异常之处。”
“是,指挥使。”探子小心地看了钱宁一眼:“鞑靼人收兵之后,苏木也从陛下那里退下了。不过,他后来又去了王勋那里,说了许多话。”
“王勋不是嗓子哑了吗,还有什么好说的?”钱宁冷笑一声。
探子:“指挥使,苏木能够同王总兵官说那么多话,想必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看他出来的时候,好象很满意的样子。”
钱宁一惊:“究竟说了什么?”
探子:“小人也不知道。”
“不对不对,这事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钱宁沉吟片刻,下令“你再去王勋那里打探一下,看看王勋又什么异常。”
“是。”
等探子退下去之后,钱宁心中突然有些莫名其妙地不安,也没有去睡觉,就阴沉着脸坐在那里想着事。
过了一段时间,先前出去的那个探子一脸兴奋地进来,跪在地上回话:“指挥使,打听清楚了。”
“说!”
探子:“苏木去找王勋原来是借马的,小人问得明白,苏木下午的时候问王总兵要了十匹健马和两日所需的粮秣。”
“两日所需的粮秣,快马,苏木究竟想干什么?”钱宁有些不明白:“苏木和本指挥明日又不需要出阵,他准备战马做什么?”
探子有意在钱宁面前表现:“指挥使,小人斗胆猜测,文官胆子都小。估计那苏木也怕明日我军打不赢鞑靼人,他早些准备马匹,也好到时候脚底抹油,好溜之大吉。”
“这个胆小鬼。”讽刺一笑,可还没等他笑出声来,面色却一变:“不对,不对,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指挥使,究竟什么地方不对啊?不过是预先准备一条退路而已,很常常啊!”
“苏木狡猾,可却不是胆小的人。而且,这场大战乃是他一手促成。退一万步将,我军落败,就算他苏木侥幸从应州逃跑,也没办法面对天下人。到时候,空前败绩,朝廷追究下来,他也活不成。对他来说,却是没有退路的。还不如留在营中,就阵亡,也能搏得一世英明。不,苏木是做不住这种事的。”
钱宁摆摆手,又低头沉吟起来,口中喃喃道:“而且,这一仗一切都按照事先所计划好的那样,鞑靼人久攻不克,已经陷入我大明军的包围之中。如果不出意料,全歼小王子当不在话下。苏木留在军中,就算什么也不做,那功劳也跑不掉。可现在放在眼睁睁的功劳不要,却要走,没道理的。”
“大功在即,他却不要,难道说……还有更大的功劳在另外一个地方等着他?”钱宁越想越觉得蹊跷。
虽然心中痛恨苏木,可他却不得不承认,苏木这人的智谋非常出色,内心中,自己对他甚至还带着一丝畏惧。
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预感,或许,苏木想的就是如此吧?
他猛地回头:“继续盯着苏木,有消息立即来报,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九百零五章 决战时刻

    计划总比不上变化,第二日按照苏木的预想,正德皇帝一大早就会亲率大军出营与小王子决战。
到时候,他自可从容带着梅娘等人离开大营直接去怀安卫。
但第二日一大早,却是漫天大雾。
立即开春有一段日子了,地气回缓,地上的积雪也都融化。蒸发量大的结果是,空气变得潮湿,雾天自然出现。
这样的天气自然不适合大军团作战,古代战争的通讯手段落后,主帅的指挥完全依靠旗号和金鼓。
双方十多万人聚集在一片方圆不过几十里的抵御,遇到这样的大雾,大家闷着头杀成一团,还不乱了套。
因此,大家虽然一大早就起床做准备,可都静静地站在帐篷外等,等着雾散和出击的命令。
苏木也如所有人一样起来,走到中军行营。
就看到正德皇帝已经立在行宫之外,他身上穿着一身厚实的铁甲。
雾水弥漫过来,在他身上结满了露珠,乍看去,全身都在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看到苏木,正德转过身来:“爱卿你也来了。”
“是,陛下,臣过来看看。”
“雾很大啊,估计要等到午时才能散去。”
“确实是。”眼见这一场空前的大战就要开始,苏木内心中突然有一种难言的激动。此刻,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这一战虽然比起预计的计划要迟上半日,却也不影响自己去和谢自然汇合。
但心中还是有一丝惋惜,像这种规模空前的国战,也许一辈子就这一次。据苏木所知,应州大战之后,鞑靼小王子遭受空前大败,本部人马损失殆尽。终起一生,在无力侵略明朝。小王子这个名字,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正德:“至土木堡以来,迄今已经五十又六年。那次大战,我大明朝丧师失地,就连英宗皇帝也被鞑靼人俘虏。这是我大明朝的奇耻大辱,朕自登基以来,无日不想着效成祖皇帝,挥师北伐,一雪前耻。如今,宪宗、孝宗两代皇帝卧薪尝胆,我大明朝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国力,如今,正是与敌一战的时候。”
大约是实在太激动,刚开始的时候正德皇帝的声音还有些颤抖。但说到后来,声音终于平稳铿锵起来,显示出极大的自信:“这一战,朕筹谋已久,一切也都如预想那样。这一战,朕小时候就想打了,今天终于等到了。朕,必须胜利!”
“陛下一定能胜。”苏木肯定地点了点头。
正德皇帝身边,杨一清、张永等人也是全身铠甲,都激动得浑身颤抖。
“雾啊,你怎么还不散去啊?”正德轻轻感叹着。
也许是天人感应,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正德的感叹声刚落下,一阵风吹来,先前还潮湿地耷拉着的旗子突然“呼”一声张开。
接着是另一面,第三面,第一百面。
转眼间,满营都是呼啦的旗帜飞舞的猎猎声响。
乳白色的雾气顿时散开,眼前却是一片飞扬的旗帜的海洋,红色的海洋。
士兵们的身影变得清晰起来,初日高升,金黄色的阳光投射而下,照耀在铁甲上、露珠上,满眼都是让人不能逼视的光芒。
“风起了!”
“风起了!”
满世界都是士兵的高喊。
正德微闭双眼,伸出手去抚摩着那暴烈的北地狂风,口中喃喃道:“大风起兮!出阵吧!”、
“轰隆,轰隆,轰隆!”三声炮响。
辕门大开,先是一队长长的骑兵队伍带着天崩地裂一般的轰鸣冲出老营,在远方列成两个方阵,护卫步兵主力两翼。
接着,一支支铁甲步兵洪流一样开出去。
这是决战时刻,所谓决战,就是赌。
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如果这一战明军败,明朝九边主力的六镇将被鞑靼人全歼,可以说,北方边防从此糜烂。最要命的事实,民心士气将跌落谷底。从此,明朝再没有心气和力量对北用兵。从此,北方草原民族可以随时南下劫掠,只要他们高兴,而明朝再没有任何力量抵抗。搞不好,又是一个五胡乱华的局面。
但若是赢了,小王子主力被歼灭。
从此,北方草原再没有成建制的军事力量。
北方边患也就不存在了,至少在未来三十年内如此。
没有虎视眈眈的敌人,明朝可以从容休养生息,可以削减天文数字的国防支出,再造一声中兴盛世也触手可及。
这一仗,许胜不许败。
在咬牙防御了两日之后,今天是明军主动出击。
预定战场选在前方十四里的地方,同时,昨夜正德皇帝和苏木也已经接到军报,其他五镇兵马已经抵达,一旦这边开战,到下午后世北京时间一点钟的模样就能加入战场。
现在大约是现代北京时间上午九点,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正德皇帝要独力作战四个小时。
大同镇做为九边之一,军队人数不少,大军用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尽数开出去。
同时,有探马来报,远处的鞑靼人也在第一时间知道明军出击的消息,也将部队开了出来。
等到正德带着兵马出了营,缓慢而谨慎地朝远处推进的之后,苏木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现在,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这一战,简直就是真实历史上那次应州大战的翻版。而在这个年代,小王子的力量还没有如真实历史上那样强悍,在这片时空,这是鞑靼人第三次入寇。还没有抢到足够的资源用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所以,这一仗正德皇帝应该不出意料地赢得干净利落。
作为这次军事计划的首倡者和策划人,苏木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做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文士,上阵杀敌不是他的职责。就算面前跟在正德皇帝身边上了战场,也获取不了任何功勋。
他的目标,在于宣府怀安卫。
转过身去,正要回自己的住所,苏木却看到了钱宁那双雪亮的眼睛。
作为锦衣亲军指挥使,钱宁本该随护在正德身边的。可惜他前天被小王子射伤了右臂,正德恩准他留在大本营休养。
从头到尾,钱宁的目光都没有离开过苏木。
苏木心中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安。
    
    
第九百零六章 出发

    老实说,被人用这种目光盯着,确实感觉到非常不舒服。
可那边马上就是一场大战,如果不出大的意外,这一战到傍晚的时候就要结束。单纯比马术,苏木不认为自己这个二把刀能够比得过小王子那种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
到时候,小王子按照既定路线逃窜的话,苏木不认为自己能够跑赢这个鞑靼人。
所以,要想先他一步抵达怀安卫,就得提前一天。
想到这里,苏木竭力地将心头的那一丝不安压制住,转身朝自己住所走去。
钱宁:“苏学士。”
回头一看,钱宁已经收敛了眼睛里锐利的光芒,换上了一副嬉皮笑脸的表情。
“钱指挥使有何见教?”苏木最讨厌他这种表情了。
钱宁摆出一副要和苏木聊天的模样,转出一脸的郁闷,叹息一声:“如此大战,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时候,而作为万岁爷的亲军指挥使,钱某也该在驾前护卫。也是我命苦,前天中了小王子一箭,身负重伤,无法出阵。”
苏木无奈,也附和道:“是啊,陛下也不许我出阵,让某坐镇老营,奈何,奈何!”
二人两天前为了梅娘的事情几乎动起手来,可以说,现在是敌非友。
不过,他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