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1-6 >

第216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1-6-第216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王锡爵错了,因为赵南星先生,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人。

    事实上,他之所以被拉到前台,去搞这次京察,是因为在幕后,有个人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这个人的名字,叫顾宪成。

    关于这位仁兄的英雄事迹,后面还要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是在顾宪成的策划下,有预谋,有目的的政治攻击。关于这一点,连修明史的史官都看得清清楚楚(明史·顾宪成传)。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前台刚刚下课,后台就出手了。一夜之间,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郎中于孔兼等人就冒了出来,纷纷上疏攻击,王大人又一次成为了靶子。

    关键时刻,万历同志再次证明,他是讲义气的,而且也不傻。

    奏疏送上去,他压根就没理,却发布了一道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吏部尚书孙鑨免职,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削职为民。

    这条圣旨的意思是:别跟我玩花样,你们那点把戏我都明白,再闹,就连你们一起收拾。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大家都不闹了。看上去,王锡爵赢了,实际上,他输了,且输得很惨。

    因为孙鑨本就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官免了也就消停了。赵南星就不同了,硬顶王锡爵后,他名望大增,被誉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代表人物。虽然打包袱回了老家,却时常有人来拜访,每年都有上百道奏疏送到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而这位兄弟也不负众望,二十年后再度出山,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王锡爵就此完蛋,他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名声,在很多人看来,残暴的王锡爵严酷镇压了开明的赵南星,压制了正直与民意。

    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十六年前,年轻官员王锡爵大摇大摆地迈进了张居正首辅的住所,慷慨激昂,大发议论后,扬长而去,然后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年轻官员赵南星向王锡爵首辅发起攻击,名满天下。

    当年的王锡爵,就是现在的赵南星,现在的王锡爵,就是当年的张居正,很有趣。

    有明一代,所谓的被压制者,未必真被压制,所谓的压制者,未必真能压制。

    遍览明代史料,曾见直言犯上者无数,细细分析之后,方才发觉:犯上是一定的,直言是不一定的。因为在那些直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6 朱翊钧篇 混战
章节字数:472 更新时间:08…11…19 19:45
    申时行在的时候,大家都说朝廷很乱,但等申时行走了,大家才知道,什么叫乱。首辅走了,王锡爵不在,按顺序,应该是许国当首辅,可这位兄弟相当机灵,一看形势不对,写了封辞职信就跑了。只剩王家屏了。万历不喜欢王家屏,王家屏也知道皇帝不喜欢他,所以几乎在申时行走人的同时,提出辞职。然而万历没有批,还把王家屏提为首辅,原因很简单,这么个烂摊子,现在内阁就这么个人,好歹就是他了。内阁总算有个人了,但一个还不够,得再找几个,搭个班子,才好唱戏。说起来还是申时行够意思,早就料到有这一天,所以在临走时,他向万历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时任吏部左侍郎赵志皋,另一个是原任礼部右侍郎张位。这个人事安排十分有趣,因为这两个人兴趣不同,性格不同,出身不同。总而言之,就没一点共同语言。但事后证明,就是这么个安排,居然撑了七八年。申先生的领导水平可见一斑。班子定下来了,万历的安宁日子也到了头,因为归根结底,大臣们闹腾,还是因为册立太子的事情,申先生不过是帮皇帝挡了子弹,现在申先生走了,皇帝陛下只能赤膊上阵。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真正的总攻开始了。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6 朱翊钧篇 东林崛起
章节字数:8467 更新时间:08…11…19 19:47
    首辅走了,日子却还得过,原本排第二的赵志皋应该接班,但这人实在太软,谁都敢欺负他,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觉得他压不住阵,于是皇帝下令,由大臣推荐首辅。于是幕后人物顾宪成出马了。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年)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三年后去考了进士,成绩平平,分配到户部当了个主事。当官后,最不喜欢的人是张居正,平日怎么别扭怎么来。比如张大人病重,大家都去上疏祷告,他不去。别人看他不上路,帮他署了名,他知道后不肯甘休,非把自己的名字划掉,那是相当执著。不过这也没什么,当时和张大人对着干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等到张居正死了,他就去了吏部,但也没升官,还接着当六品主事(正处级),这中间还请了三年假。总之,这是个并不起眼的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察时,孙是吏部尚书(正二品),赵南星是考功司郎中(相当于司长,正五品),而顾宪成只是个考功司员外郎(副手,从五品)。

    万历八年(1580年)进入朝廷,就当六品主事,混了十三年,才升了一级,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但就是这么个说不过去的人,却是这场风暴的幕后操纵者(实左右之),不服都不行。更为神奇的是,事情闹大了,孙撤职了,赵南星回家了,连王首辅都辞职了,他却是岿然不动。非但不动,还升了一级,当上了吏部文选司郎中。之前说过,文选司负责官员人事选拔,是吏部第一肥差。根据史料的记载,顾宪成大致属于性格顽固,遇事不转弯的人,如此个性,竟然能捞到这位置,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初孙刚被免职的时候,吏部没有部长,王锡爵打算趁机换人,推荐自己的亲信罗万化接班。顾宪成反对,推荐了右都御史陈有年。最终任命结果:吏部尚书陈有年。你要知道,王锡爵大人此时的职务,是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领吏部尚书衔兼太子太保,从一品。而顾宪成,是个刚提拔一年的五品郎中。王锡爵的后面,有万历撑腰。顾宪成的后面,什么都看不见。第一把手加第二把手,对付一个小小的司官,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顾宪成赢了。因为在顾宪成的背后,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夜。

    我认为,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很快,事实就将再次验证这一点。当万历下令大臣推举入阁人选的时候,顾宪成先生又一次冒了出来,上疏推举人选,虽说这事的确归他管,但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政治决策,吏部的几位侍郎竟然毫无反应,尚书陈有年也对他言听计从,史料上翻来覆去,只有他的光辉事迹,似乎吏部就他干活。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阁的几位元老全部死光,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就此踏上这个舞台。七年前,王锡爵辞职,朝廷推举阁臣,顾宪成推举了王家屏,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当时,顾先生推荐的,并非王家屏一人,而是七个。这七个人中,王家屏排第一,可是万历不买账,把顾宪成赶回了家。然而事实上,对顾先生的眼光,皇帝大人还是有所认可的,至少认可排第四的那个。南京礼部尚书沈一贯。沈一贯,字肩吾,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算起来,他应该是赵志皋的同班同学,不过他的成绩比赵大人要好得多,当了庶吉士,后来又去翰林院,给皇帝讲过课。和之前几位类似,他跟张居正大人的关系也相当不好,不过他得罪张先生的原因,是比较搞笑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沈一贯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了帝国的决策层。很快,他就展示了他的异常之处,具体表现为,大家都欺负赵志皋,他不欺负。凭借多年的混事技术,沈先生游刃有余,左推右挡,皇帝信任,大臣也给面子,地位相当稳固,然而在历史上,沈一贯的名声一贯不佳,究其原因,就是他太过滑头。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朝廷首辅就是背黑锅的,国家那么多事,总得找一个负责的,但沈先生全然没有这个概念,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实在不太地道。而当时朝廷的局势,却已走到了一个致命的关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皇长子十九岁,虽然出阁读书,却依然不是太子,而且万历办事不厚道,对教自己儿子的讲官十分刻薄,一般人家请个老师,都要小心伺候,从不拖欠教师工资,万历却连饭都不管,讲官去教他儿子,还得自己带饭,实在太不像话。相对而言,皇三子就真舒服得多了,要什么有什么,备受万历宠爱,娇生惯养,啥苦都没吃过,且大有夺取太子之位的势头。这些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外加郑贵妃又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蠢人,丝毫不知收敛,极为嚣张,可谓是人见人恨。

    久而久之,一个父亲偏爱儿子的问题,就变成了恶毒地主婆欺负老实佃户的故事。问题越来越严重,舆论越来越激烈。万历是躲一天算一天的主,偏偏又来了这么个首辅,要知道,大臣们不闹事,不代表不敢闹事,一旦他们的怒火到达顶点,国家将陷入前所未有的骚乱。然而动乱没有爆发,因为这个曾经搞倒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等无数政治高手,看似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竟然被解决了。而解决它的,就是为人极不地道、一贯滑头的沈一贯。说起来,这是个非常玄乎的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沈一贯向皇帝上疏,要求册立太子,其大致内容是,皇长子年纪大了,应该册立太子,正式成婚,到时有了孙子,您也能享子孙满堂的福啊。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封内容平平的奏疏,立意不新颖,文采很一般,按照以往的惯例,最终的结局应该是被压在文件堆下几年,再拉出去当柴禾烧。可惊喜总是存在的,就在第二天,沈一贯收到了皇帝的回复:“即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我不知道沈一贯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想了。万历并不愚蠢,事实上,从之前的种种表现看,他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没有精神病史,心血来潮或是突发神经,基本都可以排除,而且他的意图十分明显——立皇三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这个经历十余年的痛骂、折腾,却坚持不懈的企图?翻来覆去地审阅沈一贯的那封上疏,并综合此事发生前的种种迹象,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万历从来就不想立皇长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疑问在于,他知道希望很渺茫,也知道手底下这帮大臣都是死脑筋,为何还要顶着漫天的口水和谩骂,用拖延战术硬扛十几年?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皇帝大人是不会吃这个苦的。

    十几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两件事情的发生。然而这两件事他都没等到。我曾经分析过,要让皇三子超越皇长子继位,修改出生证明之类的把戏自然是没用的,必须有一个理由,一个能够说服所有人的理由,而这个答案只能是:立嫡不立长。只有立嫡子,才能压过长子,并堵住所有人的嘴。但皇三子就是皇三子,怎样可能变成嫡子呢?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满足一个条件—— 郑贵妃当皇后。

    只要郑贵妃当上皇后,皇后的儿子自然就是嫡子,皇三子继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可是皇后只有一个,所以要让郑贵妃当上皇后,只能靠等,等到王皇后死掉,或是等时机成熟,把她废掉,郑贵妃就能顺利接位。

    可惜这位王皇后身体很好,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这一年万历驾崩),差点比万历自己活得还长,且她一向为人本分厚道,又深得太后的喜爱,要废掉她,实在没有借口。第一件事是等皇后,第二件事是等大臣。这事就更没谱了,万历原本以为免掉一批人,发配一批人,再找个和自己紧密配合的首辅,软硬结合就能把事情解决。没想到明代的大臣却是软硬都不吃,丢官发配的非但不害怕,反而很高兴。我相信,在他下定决心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之后。有一天,李太后和万历谈话,说起了皇长子,太后问:你为何不立他为太子?万历漫不经心地答道:他是宫女的儿子。太后大怒:你也是宫女的儿子!这就是活该了,万历整天忙里忙外,却把母亲的出身给忘了,要知道这位李老太太,当年也就是个宫女,因为长得漂亮才被隆庆选中,万历才当上了皇帝,如果宫女的儿子不能继位,那么万历兄是否应该引咎辞职呢?万历当即冷汗直冒,跪地给老太太赔不是,好说歹说才糊弄过去。这件事情,必定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皇后没指望,老太太反对,大臣不买账,说众叛亲离,丝毫也不过分。万历开始意识到,如果不顾一切,强行立皇三子,他的地位都可能不保。在自己的皇位和儿子的皇位面前,所有成熟的政治家都会做出同样的抉择。现实生活不是电影,坏人总是赢,好人经常输,而像朱常洛这种老好人,应该算是稳输不赢。可是这一次,是个例外。事实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两年后,麻烦就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到国家动荡,皇帝惊恐,太子不安,连老滑头沈一贯都被迫下台。但有趣的是,惹出麻烦的,既不是朱常洛,也不是郑贵妃,更不是万历,事实上,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直至今日,也无人知晓。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一篇文章在朝野之间开始流传,初始还是小范围内传抄,后来索性变成了大字报,民居市场贴得到处都是,识字不识字的都去看,短短十几天内朝廷人人皆知,连买菜的老大娘都知道了,在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当年,传播速度可谓惊人。

    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实在是太过火爆。此文名叫《续忧危议》,全篇仅几百字,但在历史上,它却有一个诡异的名字——“妖书”。在这份妖书中,没有议论,没有叙述,只有两个人的对话,一个人问,一个人答。问话者的姓名不详,而回答的那个人,叫做郑福成。这个名字,也是文中唯一的主角。文章一开始,是两个人在谈事,一个说现在天下太平,郑福成当即反驳,说目前形势危急,因为皇帝虽然立了太子,但那是迫于沈一贯的要求,情非得已,很快就会改立福王。这在当年,就算是反动传单了,而且郑福成这个名字,也很有技术含量,郑贵妃、福王、成功三合一,可谓言简意赅。之所以被称为妖书,只说说皇帝太子,似乎还不合格,于是内阁的两位大人,也一起下了水。当时的内阁共有三人,沈一贯是首辅,另外两人是沈鲤和朱赓。妖书的作者别出心裁,挑选了沈一贯和朱赓,并让他们友情客串,台词如下:问:你怎么知道皇帝要改立福王呢?郑福成答:你看他用朱赓,就明白了,朝中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一定要用朱赓呢,因为他姓朱,名赓,赓者,更也,真正的意思,就是改日更立啊(佩服,佩服)。这是整朱赓,还有沈一贯同志:问:难道沈一贯不说话吗?郑福成答:沈一贯这个人阴险狡诈,向来是有福独享,有难不当,是不会出头的。

    闹到这个份上,作者还不甘心,要把妖书进行到底,最后还列出了朝廷中的几位高官,说他们都是改立的同党,是大乱之源。更为搞笑的是,这篇妖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