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新妇当家 作者:深北以北(晋江2012-08-13完结) >

第20章

新妇当家 作者:深北以北(晋江2012-08-13完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长青与张秋萤交换了一个眼色。张秋萤体会到了长青的用意,继续问道:“这么说,玉娘有记忆时,你那夫君已九岁,三年后他便过世了,你在家乡侍奉你公婆又有数年,然后一年前公婆过世,你来投奔郑家嫂子。”
  
  丁玉娘仔细听了秋萤的话,随即回道:“是的。”
  张秋萤继续问道:“请教玉娘今岁芳龄几何?”
  丁玉娘有些难过,回道:“大概二十三四,具体就不知道了,我是孤儿……”
  
  张秋萤连忙告罪道:“玉娘别难过,我是无心的。对了,你既是孤儿,又叫郑家嫂子表姐,这亲戚关系是?”
  
  丁玉娘回道:“她是我相公姨母家的表姐。”
  
  张秋萤点点头,暂时不问了。柳长青却又接上了茬:“请问丁姑娘可曾念过书?”
  
  丁玉娘老实回道:“听我婆婆说,幼时我曾读过一年半载的私塾,认得一些字,后来家里有了我相公,日子就紧了,我就没再念过了。”
  
  柳长青继续问道:“那你相公,可曾读过私塾?”
  丁玉娘摇头道:“不曾。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每况愈下。我相公认得一些字,还是我教的。”
  
  柳长青点了点头,然后忽然看了何少一一眼。
  
  何少一立时便明白了过来,张口吟道:“心之忧矣,如匪浣衣。”②说完便一直注目于丁玉娘,眼中的意思明明白白,让她接下句。
  
  丁玉娘咬着嘴唇,想了一下,磕磕绊绊地道:“静……静言思之,不能……奋飞。”③
  
  何少一的眼睛,含着笑意,一瞬间亮若朗月灿星。
  
                          
作者有话要说:①赵迎:真名赵莹莹,是前文出现的赵筱筱(邱状元夫人)的姐姐。何少一的青梅竹马,一直不能忘怀的女子。喜男扮女装,自山崖滑落后,失踪多年。具体请见上部《百花深处》。
②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心中的忧虑抹不掉,就像没洗涤的脏衣裳。出自《诗经》。
③静言思之,不能奋飞: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出自《诗经》。
————
* 我果然还是向着何少一的啊……




☆、旧事重提

  。
  
  何少一听到丁玉娘对上了《诗经》里的下句,心里更加确定了她就是赵莹莹。之前赵莹莹因为囿于女儿身份,而无法抛头露面之时,便经常念叨那句话。丁玉娘假如真的只念了一年半载的私塾,那么学的不是《三字经》就是《千字文》,不应该知道这句话的。
  
  厅里众人问了个差不多心中有数,郑家媳妇也恰在此时被请了过来。那郑家媳妇头发只是随意一挽,身上披了件斗篷,连带子都没系,用手抓着就过来了。张秋萤见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连忙站起身来往下迎了两步道:“郑家嫂子,真是对不住,这么晚了还将你叫了过来。实在是有一件重要的突发事情,不得已才夜半打扰,请勿怪罪。”
  
  何少一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郑家媳妇抱拳一礼道:“事急从权,有叨扰大姐的地方,请多包涵。”
  
  郑家媳妇连忙回道:“不敢当,不敢当,只是不知道找我来是有何事?”
  
  何少一回道:“实不相瞒,令表妹乃何某旧识,据何某所知,她乃京城左近密云县城大户,赵家的大小姐赵莹莹,因失足落崖从此失踪,只是不知道为何变成了大姐的表妹,此番叫大姐过来,正要详询。”
  
  郑家媳妇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泄了口气道:“这却是我姨母与姨丈瞒下的事儿了,如今二老已去,这个秘密也该重见天日了。”
  
  “玉娘是我姨母在水潭边浣衣的时候发现的,好在山崖下头有水潭,潭边有树木,这才没摔死,不过也伤的不轻。胳膊腿的伤躺足三个月也算好全了,只是脑子却始终不清楚。一开始姨母姨丈也没想昧下人家闺女,只是玉娘醒了后,自己认为是这家的闺女,一直叫爹叫娘,对我弟弟也很疼爱。那大夫又说过,忘记事情都是因为受了刺激,嘱咐说不让刺激她。姨母姨丈就编了瞎话,说她是这家的童养媳,名字叫做玉娘。”
  
  “我出嫁后与玉娘很久没有见面,平时只是偶有书信联系。几年前,我得知表弟病死,本来想将实情告诉玉娘,但又想到,玉娘如果一走,姨母姨丈身边无人伺候,恐怕命不久矣,便没有说。直到一年前二老病逝,我去信将玉娘叫到我身边来之后,就更不想说了。因为她就我一个亲人,若是知道我原也不是她表姐,怕她受不了。但我一直瞒着玉娘,叫她在乡下受了这许多罪,心下着实难安,只想着要好好对她,所以才托了柳夫人多多照顾。”
  
  “事情就是这样。只是没想到,玉娘劫后近十载,还能遇到故友旧识,还能回到亲人身边,这是她积下来的福报啊!”
  
  郑家媳妇一口气将话说完,才对着玉娘道:“玉娘,姐姐一直欺瞒着你,对不住你啊。”
  
  何少一再无迷惘,他眉开眼笑,心情好极了,转身对着玉娘喊道:“莹莹!我终于……找到你了!”
  
  丁玉娘一直有些不安地听着,面上却并不十分震动,想来她之前已多少有所怀疑了吧。此刻听到何少一的话,她忽然扭头看着何少一问道:“找到我了?是你找的吗?你找过吗?崖下不过四五个村庄,有心要找的话,何愁找不到呢?”
  
  何少一的笑容僵住了,正待要说些什么,丁玉娘又开口了:“对不住,我想不起来诸位,也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莹莹,我已经习惯了做丁玉娘。就算我真的是那个赵莹莹,也并不希望与家人相认,我坠崖后既然连个收尸的人也没有,可见那个赵莹莹做人是多么的失败。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回头呢?”
  
  然后她向秋萤道:“对不住东家,夜色已深,没什么事情的话,玉娘要回房歇息了,也请派人将我表姐送回家中。诸位,失陪了。”
  
  她穿着男衫,行的也是拱手礼,话一说完,回身而去,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张秋萤见丁玉娘就那么走了,愣了一会儿之后,忽然大笑起来,指着何少一道:“哈哈,少一哥,很少见你吃瘪哦!有趣,太有趣了!玉娘好有性格,我喜欢!”
  
  何少一若有所思道:“当年赵家与我都曾去过崖下,苦寻未果后,才给莹莹建了衣冠冢,刚才该问一下莹莹待的村子叫什么的!怎么总觉得事有蹊跷呢?”
  
  柳长青走过来道:“不管怎样,找到赵莹莹真是意外之喜。”他拍了拍何少一肩膀,真诚地道,“老天总算厚待你,叫你等到了那个人,恭喜恭喜!”
  
  张秋萤也凑过来,眼睛里带着微微的笑意:“少一哥,这些年看着你自苦,我劝了你也不听,一直挺为你难受的。如今事实证明,少一哥的坚持是对的。虽然玉娘现在有点儿接受不来另一种身份,但是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玉娘是我酱菜铺的掌柜,正对着你停云楼,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花开堪折直须折’,要勇往无前、志在必得!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你尽管说话!”
  
  何少一仰起头,沉默了良久,低头认真地看着秋萤道:“秋萤,我真的有件事想求你,却又不好开口。因为我知道就算说了,你也未必肯答应。”
  
  张秋萤此刻心中满腔的热忱,立刻拍板道:“尽管说,少一哥!只要我能做到,绝无二话!”
  
  何少一索性一口气道:“你把莹莹找来给你卖酱菜,我见了有多心疼!算了算了你厉害,停云楼我送你一半还不行么?你把莹莹还给我,我再不让她受苦了!”
  
  张秋萤听了这话有点冒火,也不跟他客气,直接道:“诶?少一哥你埋怨人也长点脑子好不好?我之前哪里知道她是赵莹莹啊!再说了,要不是我要开这个酱菜铺,你和赵莹莹只怕‘同在此城中,人群不知处’啊!”柳长青伸手拽了下秋萤的衣袖,秋萤不理那茬,继续道,“你还埋怨上我了啊,少一哥?居然还拿半个停云楼来说事儿,告诉你白送我都不稀罕,我不要!”
  
  何少一大松一口气,笑眯眯道:“你说的不要哦!多谢多谢!”
  柳长青摇头道:“我看他眼里憋着坏呢,拽你你都不肯停一停,叫他绕进去了吧?”
  
  张秋萤回过味儿来了,懊恼地捂住了嘴巴,半晌眼珠转了转,又把手放下了,呵呵笑着道:“我要停云楼做什么?我牢牢地抓着玉娘就行了。唉,玉娘在手,万事不愁啊!幸好幸好,合约书早就签好了,哎呀,我太喜欢玉娘了,一点都没想过要跟她解约啊……”说完拿眼瞥一下何少一,果然见他额头冒汗了。
  
  柳长青插言打断他们斗心眼:“少一兄,这事儿是不是要跟邱状元支会一声?毕竟这赵莹莹乃是他的大姨姐。”
  
  何少一点点头道:“莹莹回来了,我也不必再躲着筱筱,邱状元也不至于多想什么,告诉他是应当的。只是莹莹的事儿,我总觉得有些蹊跷,我想再查一查。”
  
  张秋萤又坐了回去,追问道:“少一哥,反正你回去肯定也是睡不着觉,不如给我讲讲你和莹莹的故事吧,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一直很好奇呢!”
  
  何少一看了看柳长青,柳长青过来,拉着秋萤胳膊将她拽了起来:“改日再听也是一样,夜都多深了?乖乖去睡觉。”
  
  张秋萤眼巴巴地瞅着何少一,何少一扭过头装没看见,嘴里却道:“改日,改日我一定告诉你们,到时候也许还需要你们帮忙。”
  
  柳长青回头道:“义不容辞。”
  何少一舒心地笑了。
  
  




☆、七事七味

  。
  
  经过多日的筹备,致远的米面铺和秋萤的酱菜铺正式开张了。赵迎一身男装以丁玉郎的面貌示人,与秋萤一起点了爆竹。停云楼掌柜何少一,丁公学府郝世进与丁冬儿,邱状元偕同夫人赵筱筱,均备了贺仪一同前来贺喜,还有些想与百花深处结交的文人雅士、士绅学子,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也来了不少。
  
  张致远才到京中,立足未稳,哪里有什么人脉,这些人自然都是冲着百花深处的名头来的。好比一些文人雅士,那是犹记得南小巷的对子王,来了便看那门口的匾额与对联。
  
  那致远的匾额本来就是随便准备的,名字也是直白的“米面粮油杂货铺”,叫秋萤看见后,摇摇头一挥手重提了字,柳长青过来直接吩咐人重做匾额去了。那匾额改成了:七事七味楼。对联分别是:开门有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为天下;人生岂五味,酸甜苦辣浓淡咸,菜有千秋。
  
  此外,张秋萤在自己的酱菜档口上还挂了一个小对联,上联曰:百花深处,闻香下马;万丈红尘,知味停车。
  
  其实,这开张之日来了这么多人,就是最好的招牌了。老百姓都在议论,一个小小酱菜园卖咸菜,怎地有这么多人来捧场?而且还多是读书人呢?听说连姓邱的状元郎都来了!这人口相传的流传开去后,“七事七味楼”虽是新开铺面,倒是不少人都知道了,而且以讹传讹后,很多人都认为是“七十七味楼”,特意来看看是干什么的,张致远的生意也因此打开了局面。
  
  这些后续却是张秋萤始料未及的了,开张前她只忙着给各种咸菜定价。这季节里不多见的定价稍微高些,比如酸酱黄瓜、甜辣黄瓜、红油笋片、酸脆藕片、酱香山蘑等;常见的咸菜定价低些,比如萝卜樱子、芥菜疙瘩、青红萝卜、八宝杂合菜等。
  
  除此之外,她还“大方”地以不收何少一半个停云楼为条件,赖着何少一延请的做鱼的大师傅,让人家专门给她的酱菜园制作各个品种、各种滋味的咸鱼,当然也是签了合约,规定了只许给百花园酱菜制作咸鱼,另外也为此付了银子。
  
  如秋萤预料中那般,百花园酱菜卖的不错,而且来采买的大多是大户人家,高价咸菜卖的更多更快。而那赵迎更像个活招牌一般,特别讨大姑娘小媳妇的喜欢。一时之间,京城许多人家的餐桌上,都多了一味百花园酱菜。对子王的两幅对联,也随之流传了出去。
  
  尽管酱菜园有点忙不过来,秋萤却也没有再招工。因为有一个衣衫华丽的贵公子,停云楼掌柜何少一,日日涎着脸地前去赖着帮忙,还口称“秋萤叫我多来关照”以免被赵迎给轰回去,也没来得及兑现承诺,给秋萤细说当年往事。不过秋萤也不着急,她十分地盼望何少一能与赵迎走在一起,也并不去打扰。
  
  让秋萤意外的是,那日新铺开张,已是状元夫人的赵筱筱过来,虽然更加确认了赵莹莹的身份,姐妹两人却并不亲热。赵莹莹还好说,她本就不记得谁是谁了,但赵筱筱的态度就有些问题了,而且密云县城赵府并无人找上门来,这让张秋萤想起何少一说过的事有蹊跷的话来,深以为然。
  
  新铺开张之前,铜锣湾张家就来了人,不只秋萤的父母张瑞年与徐氏,大房的李氏与秋棠夫妇也来了。张瑞年与徐氏看着铺子开张后就回去了,李氏并秋棠夫妇却都留了下来,秋棠第一次进京,百花深处春意渐深,百花齐放,花香馥郁,景致宜人,她留下来想小住一段日子,难得的是唐家少爷居然没趁机会回乡鬼混,而是陪同留了下来。
  
  张秋萤一边招待着他们,一边雇了穷人家的姑娘们组队卖花,给停云楼每日送花,还给那些大户人家的老主顾们育花。如今百花深处有李园师和柳长青两人看顾着,花草备受照料,开得如火如荼,秋萤特意找了香味馥郁的花草,几十盆姹紫嫣红地摆在酱菜园中,格外的雅致,到后来,甚至有人认为那花草也是卖的,要花银子采买。当然,赵迎就将之引去百花深处了。
  
  李氏大约住了十几日,将园子景致赏完了,特意等了个十五去香山寺进了香,采买了一些京中时兴的首饰布料,带着秋萤预备下的礼物,心满意足的回了乡。秋棠夫妇却没有跟着回去,而不久之后柳长青就怒了。
  
  要说为什么,自然是因为秋棠夫妇的做派了,他们在南小巷比主子还像主子。唐家少爷是完全将南小巷当成了客栈,白日在这里吃饭睡觉,夜里出门“会友”,甚至还带了些不入流的纨绔子弟来赏花;再说那秋棠,抢了秋萤的梳头丫头绿叶去给她梳妆也就罢了,居然还因为绿叶梳的发髻不够华贵抢眼而打了好几巴掌。
  
  一开始秋萤只是将他们安顿在报春院正房,嘱咐了丫头小厮用心伺候,然后就忙着自己的事儿了,又因为报春院与内宅相距最远,苏锦绣又住在了凌冬院,最近一直在教宛如南边儿的刺绣针法,下人们知道秋棠的身份,也不敢告状,因此秋萤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上面说到柳长青怒了,却是因为唐家少爷,他偶尔将新结交的朋友带回百花深处赏花观景,这也就罢了,他已吩咐下去将暖房那片儿划为禁地,不允许私自进去。却没想到这位少爷带人赏完了景后去了闻香阁,又叫人去那烟花之地拉了一车的青楼女子过来,在那里喝酒行乐,狎|妓唱艳曲,弄得乌烟瘴气。
  
  柳长青听了回报,直接上了闻香阁,将那群有俩钱儿的少爷们并那些妓|女一并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