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虎豹骑 >

第123章

虎豹骑-第123章

小说: 虎豹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达立即拒绝道:“此军师之名,在下暂时受之有愧!况且此计也不是在下一人所想,法正亦有独到的见解,待此计成功。益州之危解除之后将军再封赏也不迟!”

刘璋道:“只要你能让益州度过这次劫难,本将军一切听你的!只是难道本将军真的要放弃白水以东,桥头谷以南之地了吗?”

孟达笑了笑道:“只是暂时主动让出而已!待平叛了张鲁之乱之后,在下承诺一定连同汉中一起夺回来!”

刘璋点了点头后立即让人摆下酒宴,并于酒宴之上厚赐孟达和法正。

当黄权和邓贤二将来到成都之后,刘璋亲自出城迎接,这可让邓贤和黄权二人受宠若惊。

刘璋望着眼前两个精神矍铄,身材魁梧的将军,颇为欣慰地道:“看来孟达所言没错。二位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将才!”

黄权和邓贤此时完全如同丈二的和尚一般摸不着头脑,虽然说邓贤之前就和孟达有数面之交,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孟达竟然会把他引荐给堂堂的益州之主。而那黄权就更郁闷了!他压根就不认识刘璋口中所说的孟达,他原来在阴平郡当郡吏的时候,虽然时常会感叹未遇明主,但是倒也是尽心尽力,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直上云天。

孟达见二人皆是颇为惊讶,他笑道:“孟某早就听闻二位的大名。如今益州有难,刘牧州求贤若渴。还望二位能够助刘牧州一臂之力!”

邓贤和黄权面面相觑之后,猛然跪拜在地道:“能够得到主公这般赏识,我等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璋连忙上前将二位扶起,然后大笑数声道:“二位一路辛苦了,但是眼下情势危急。本将军恐怕不能好好地为二位将军接风洗尘了,待二位将军大捷归来之日,本将军一定重重有赏!”

邓贤和黄权听后皆表示愿意随时奔赴前线。

待孟达将他的计策告诉邓贤和黄权二人之后,黄权听到孟达让他兵行险招,深入虎狼之地之后。不但面不改色,反而是颇为激动地道:“好计,好计呀!黄某在阴平的时候也曾绞尽脑汁想破敌之计,但是并没有想到什么良计,今天听你一说,顿时豁朗开朗,益州有救了!益州有救了!”

黄权的表现确实让刘璋非常满意,他立即道:“将军果然胆量非凡,这要是换成一般人的话,恐怕早就退宿了,将军真乃上天赐予我刘璋呀!”

黄权颇为谦虚地道:“如今益州有难,我等理应戮力同心,为主公分忧!即使是上龙潭,下虎穴,我等也是在所不辞!”

“好!本将军现在就命你为平北大将军,率五千骑兵搅乱汉中!”

黄权领命之后立即前去准备。

而刘璋则是邓贤道:“本将军现在命你为荡寇将军,现在就去周集周围郡县之兵,按照孟达之计行之!”

邓贤立即领命道:“末将这就去办。末将还想推荐一将,此人对主公忠心耿耿,有大将之才,主公可以用之!”

刘璋喜出望外道:“他姓谁名谁,速速道来!”

邓贤道:“此人乃刘璝,末将曾和他比试过武艺,其身手并不在末将之下!”

刘璋连忙道:“此人现在何处?”

“不在成都。”

刘璋道:“现在战事紧急,本将军在此就命其为荡寇大军大先锋,让其和你并肩作战!你一定要尽快让他到你军中!”

能够得到刘璋这般信任。邓贤真是感激涕零,而孟达亦是感觉刘璋突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难道只有在生死关头才能激发他那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一点天生的睿智?

吩咐妥当之后,刘璋总算是稍微松了一口气,而孟达则是道:“如今黄将军所带之军有部分是守卫成都的精锐,有部分是从周围郡县聚集而得,参差不齐,极其考验其领军能力,虽然在下对他的能力并不怀疑,但是为稳妥起见,还请将军派一人跟着他吧!”

刘璋一愣,然后环顾四周之后,轻声对孟达道:“吴将军现在镇守在成都,其他的将军全部在外,依你之见,派谁去较为合适?”

孟达还未吭声,那年纪轻轻的法正却是毛遂自荐道:“启禀牧州,法正愿意前往助黄将军一臂之力!”

刘璋一愣,随后笑道:“这……”

法正见刘璋似乎有点看不起他,遂道:“如若牧州不信任在下的话,一考便知!”

刘璋略思之后道:“此番前去,若是我军被数倍于己的大军给围住,你该如何处置呀?”

法正道:“在下是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一则我们此次出兵的目的是分散赵云和王猛的兵力,搅乱汉中,化解益州之危,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再让此支大军再陷入重围之中了,不然的话,化解益州之危无望矣;二则黄将军统率的乃是骑兵,骑兵重在速度!如果不能在速度上取胜,反而被敌军的步兵给围住,那么要这支骑兵又有何用?”

“那你如何处置骑兵良莠不齐的问题?”

法正冷笑一声道:“号令既出,不论是谁,不遵者一律格杀勿论!另外此番是奇袭,不是强攻,所以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以黄将军之能力而论,足矣!”

刘璋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说出来的话,他真是自愧不如!

对法正的考验通过之后,刘璋笑道:“你会骑马不?”

孟达和法正听后皆是哈哈大笑起来,而从他们那爽朗的笑声之中,刘璋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天后,黄权和法正带着五千骑兵披星戴月地赶向米仓山。

当他们赶到米仓山之后,黄权道:“如今人困马乏,我们休息半天后再继续向前赶吧!”

法正笑嘻嘻地看着黄权道:“骑兵作战,跪在快、狠、准!如今南郑尽在咫尺,将军为何不一鼓作气直逼南郑城下?到那时我们在休息也不迟!”

黄权听后觉得有理,笑道:“好!你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解,本将军听你的!”

言罢,他立即让五千士兵翻身上马,马不停蹄地攻向南郑。

在进入汉中之境后,他们虽然也遇到几支人马的阻挡,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构成威胁。

“报……好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一士兵的惊呼直接将正在于大堂之中和各县县令议事的杨阜给吓了一大跳。待他看到那气喘吁吁的士兵跑入大堂之后,他厉声道:“什么事这么慌张?没看到我们正在议事吗?你是不是不想要你的项上人头了?”

那士兵直接跪拜在地道:“启禀主簿,在下不是存心冒犯各位!那益州之军已经攻打到南郑城下了!”

“什么?!”杨阜直接将刚喝到口中的茶并道:“此事当真?”

那士兵道:“目前王铮将军正带着兄弟们拼命阻挡,但是城下的一将谩骂不止!他还说刘璋的大军很快就会赶到,让我们赶紧投降!”

刘璋一面查人让人将此事告知尚在益州攻城略地的赵云和王猛,让他们赶紧派一支兵马回援,一面带着各县县令来到城墙上。

待他看到一手拿大刀,满面杀气的将军立于城下的时候,他立即对城上的士兵们道:“诸位切勿慌张!如今汉中兵少,我等必须要沉静面对,切不可让他钻了空子……”(未完待续。。)

第245章:驰骋汉中

汉中,南郑。

春寒乍暖,不过此时的南郑百姓感受到的可不是浓浓的暖意,而是逼人的寒气……

汉中大军几乎倾巢而出,一队人马在大散关抗击吕布之军,而另一支人马则是在益州境内所向睥睨。

此时的杨阜完全傻眼了,他和郭嘉千算万算唯独忽略了这一点。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中,就是借刘璋十万个胆的话,他也不会这么做。

但,事实是残酷的!

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五千骑兵,再望了望身后不足两千的老弱病残之兵,杨阜喟然探曰:“在下对不起主公呀!没有帮他守好家门!”

王铮见城下之将谩骂不已,遂主动请缨对杨阜道:“杨主簿,末将愿意去会一会他!”

杨主簿道:“杨某观那城下之人绝非等闲之辈,我等还是继续坚守城门吧!”

王铮道:“如今情势危急,将士们皆是人心惶惶,再这么下去的话,敌未攻而我军先乱矣!末将虽然不才,但是愿意前往一试。若能侥幸把那人大败的话,也算是给守城的将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杨主簿看到身后士兵皆是面露恐慌,亦觉得王铮之言甚为有理,遂让他带一队人马前去迎战,但是嘱咐他只可小试,若不是那人的对手的话宜速速回城。

王铮领命之后,立即率着一队人马出了南郑。

黄权见一个手拿长枪的小将出了城门之后,将大刀一竖,哈哈大笑数声道:“本将军以为城中的将士都死光了呢,想不到还有你,勇气可嘉!先报上名来!”

王铮冷笑一声道:“吾乃马太守麾下小将王铮,你是谁?”

黄权扶须道:“吾乃大汉刘牧州麾下大将黄权是也!”

王铮一愣。他似乎从来没有听说益州还有叫黄权的大将,心想他肯定是刘璋病急乱投医,不知从哪里觅得的一个不知名的将军,一时信心倍增,遂用长枪指着黄权道:“大将军?真是天大的笑话!本将军虽然不才,但是还从来没有听说益州有你这号人物!别在这自我吹嘘了!”

黄权听了他这话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是仰天大笑数声,然后将大刀一提,指着王铮道:“从今以后,黄权之名定然名镇汉中,受死吧!”

“嗷……”

王铮大吼一声,直接提枪迎了上去。在和黄权大战了五六个回合之后,王铮见黄权也不过如此,遂出击越来越迅猛。

但是令王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黄权突然怒喝一声。一刀劈向王铮的脑袋,那速度之快简直让王铮咂舌。要不是王铮猛一勒缰,斜过上身,恐怕这一刀足以要了他的小命。

杨阜看到这一幕后,连忙让人鸣金收兵!在他看来,相较于王铮的性命,此战之胜败倒是次要的了!

王铮亦察觉到那黄权是故意隐藏实力,在大喊了一声“撤”之后。他立即调转马头,但是黄权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他。

但见猛然纵马窜到王铮的面前。冷笑道:“哪里走!拿命来……”

王铮眉头紧锁,大吼一声,一连数枪刺向黄权,但是皆被黄权轻松躲过。而这也使得王铮愈发得恐慌。

毕竟和马斌、王猛、赵云之辈比起来,王铮的作战经验实在是太匮乏了!面临如此大敌,他能够在黄权的刀下逃过一命也就算他很有本事了。

杨阜见王铮难以脱身。立即大声道:“弓弩手准备!”

城墙上的弓弩手准备就绪之后,杨阜指着城下道:“待王将军摆脱那将之后,你们立即放箭!”

城门下,王铮心中的恐慌在慢慢地增加,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攻击在黄权的面前显得如此不足为道。

就在他准备再次抽身的时候。黄权突然一刀砍向他的腰下,王铮大惊,赶紧提枪阻挡,但是令他大出意外的是黄权竟然仅仅是虚晃一枪而已,而他真正的目的是直接取了他的项上人头!

当王铮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黄权的大刀已经深入他的肩膀三分,一时之间,鲜血迸流……

王铮痛呼一声,忍着剧烈的疼痛猛然一枪刺向黄权的腹中,黄权稍一后撤,王铮方才有了机会逃脱。

不过他没走多远,黄权就快速地追了上去。

杨阜见状,大喊一声“放箭”!

一时之间,箭如雨下,而那紧追着王铮的黄权竟然是被活活地射了回来。

望着王铮慌不择路地退回城中,黄权扯着嗓子喊道:“汉中的将军难道都死光了吗?怎么就派出这么一个不堪一击的家伙?”

杨阜此时哪里还有心思理睬黄权,他赶紧下城去查看王铮的伤势。

在确定黄权的那一刀并没有伤到他的筋骨时,杨阜方才放心。

眼见堂堂汉中竟然被这五千人马祸害而他却无可用之兵,杨阜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本来打算派人去让镇守在子午谷的严颜或者骆谷士孙瑞赶紧率兵回援汉中的,但是考虑到子午谷和骆谷皆是战略要地,栈道口和斜谷已经被吕布大军所占,如若这两个地方再被其他人所占的话,恐怕马斌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

他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赵云或者王猛能够尽快率兵回援。

在城下喊了一天的黄权见杨阜闭城不出,对法正道:“我们五千骑兵,不宜攻城,如何做才能让那赵云或者王猛尽快撤兵来援救?”

法正道:“这个简单。据在下所知,现在汉中所有的兵马都聚集起来都未必有万人!所以只要我们纵马在汉中驰骋的话,汉中定然大乱,到那个时候张云或者王猛不撤军都不行!”

黄权听后,立即对麾下五千骑兵道:“兄弟们,如今汉中是我们的天下了!只要你们跟着本将军一起往来驰骋,本将军一定保证你们有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一听黄权这么说,那些骑兵顿时像是砸开了锅一般欢呼起来。

而从此一连四五天,黄权带着五千人马在各县之间奔驰抢掠,竟如入无人之境。一时之间,整个汉中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而当严颜和士孙瑞听到汉中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皆是大惊不已,就在他们来准备分出一部分兵去对付黄权之军的时候,那董卓竟然在此时让张济和樊稠各带五千精兵攻打骆谷和子午谷……(未完待续。。)

第246章:马鸣阁和白水关

益州,马鸣阁,白水关附近。

但见锦旗猎猎,人声鼎沸,邓贤于成都周围郡县仓促聚兵一万五千人,其中不乏老弱病残之人。

邓贤之所以将大军聚集于此,也完全是按照孟达的安排。

据《昭化县志》记载:“马鸣道在治北五十里,白水之岸。”即在今白龙江东岸,西越白水关,即今青川县永红乡五里垭,南至葭萌关,即今元坝区昭化镇,长约一百二十里。据正史所言,诸葛亮伐中原,军旅往来,皆由马鸣道经过,白龙江岸有栈阁,名马鸣阁。

这一带地段险要,为了通过这个地方,益州百姓就在沟边及沟中的巨石上凿进穴孔,架上木梁,再在木梁上“布受板木”,铺好木板,人马车辆便可通行。但是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从这木桥上通过都要吓得一身打颤,双腿发软,那些送十万火急“鸡毛信”的,骑快马通过的难免不跌下桥关。于是百姓们又在架好的木板桥两边装上护板,盖上顶,成了遮风避雨的桥栈阁道。由于马匹经过此处经常惊怖嘶鸣,故桥栈修好后就命名为“马鸣阁”。

第一次率军从马鸣阁上经过的邓贤亦是被吓得不轻。

而白水关则地处益州交通线上,陆路北通秦陇,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龙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达巴渝,乃至荆湘,是一重要军事关隘。

白水关最早见于史册是《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传》:“述遂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

正因为白水关地理位置重要,秦汉以来历朝历代设关筑寨,派兵戌地,为了争夺白水关,这里战事频繁。

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攻打蜀国,其军队就是从陕南沿刘家河至白水关,再由白水关沿白龙江去葭萌与蜀王决战的。

一万人把守白水关,另外五千人扼守马鸣阁,邓贤布置妥当之后,便静静地等待着王猛和赵云的大军。

话说王猛这赵云带着大军横扫益州白水以东之地以后。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

空前的胜利让王猛和赵云觉得取下成都指日可待。不过当他们按照计划将大军聚集在马鸣阁和白水关一带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中军大帐内,但见王猛和赵云皆是眉头紧锁。

王猛道:“那刘璋胆子可真够大的!竟然敢派五千骑兵奇袭汉中,我们真是太小看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