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天下第一 >

第2章

天下第一-第2章

小说: 天下第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了一级,不禁叫人疑窦丛生。朝中官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人人都觉得要出点事了。
  然而,事情来得比人们想象中更快。
  包拯上任不过三日,便有流星马递来急讯:运往贵阳平乱之用的八十万两军饷于金沙江畔遭人掳劫。消息传出,举朝震惊:行军打仗,讲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回仗还没开打,饷银就叫人夺了,简直是大宋朝史上的奇闻,更令人惊讶的是,那整整八十万两,足可以堆满二十辆大车的饷银仿佛凭空蒸发了,任当地官府再三追查都找不到蛛丝马迹。
  
  二月初二,龙抬头。
  潜龙在渊。
  朔夜,残月,陡崖。
  金沙江畔。
  一骑快马在荒芜的山道上疾驰,马上骑士身手矫健,然则身形却似有些臃肿。马蹄翻飞转瞬便到近前,原来马上驮了两个人。
  山道绝险,那马虽是千中选一的良驹,却也跑得急喷白气、疲累不堪。
  “歇息一下吧。”马上一人道。
  执辔的人点点头,单手勒缰,竟立时拉止奔马!那匹马跑得太急,一时仍收不住蹄,在原地团团打转,说话那人身形不稳,‘哎哟’一声栽下马来。
  “包大哥!你没事吧?”执辔的人急道。
  那人摔得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挣扎着爬起来,扶正了头巾,喘了半天还是说不出话来。
  江水滔滔,声如战鼓。
  一弯残月清冷地斜挂天际,正好照亮他额头。
  新月如钩。
  他们正是包拯与展昭。
  南疆卫青崖。
  白虎军,中军大帐。
  “将军,朝廷派来的官员就快到了。”
  “谁?”
  “包拯。”
  “为了失踪的那八十万两饷银?”
  “是,听说皇上只给他七天时间办案,要是查不到那八十万两银子,便要将他问罪。”
  庞统似笑不笑,自顾自倒了一杯酒,放在鼻端嗅了嗅,道:“就这些?”
  “卑职只查到这些,”叶五伏低了身子,提省道,“要不要派人监视他们?”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派人监视他们?”庞统微笑反问,一仰脖干尽杯中酒,望向帐外。
  帐外夜凉如水,月华寂寂,而帐内的人世却似正将掀起滔天狂澜。
  



4、杀人的胆量

4、杀人的胆量 。。。 
 
 
  贵阳是边陲汉夷杂处之地。嘉陵江、金沙江、雅垄江三江在此并流,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枢纽。天刚破晓,包拯与展昭带着一身的倦尘,到了贵阳城下。
  天色尚早,又逢战乱,所以很多店铺都上着门板。空寂的青石板道上淡淡的细烟流云似地随风满地飘荡,叫人分不清是晨雾还是狼烟。
  展昭勒停马,正要问是不是立刻去白虎军军营,猛听身后传来一阵怪声。
  “什么声音?”展昭奇道。
  “肠胃郁结,郁结则不平,不平则鸣,”包拯顾左右而悠悠,“展昭你听出它们在说什么吗?”
  展昭忍不住笑:“我听出来,它们在说:我饿了。”
  驿道之旁,正有一个酒肆,是供过往的商旅用的。此时此刻,青灰色的酒旗在晨风中翻飞,在包拯看来,不啻于一屉热包子正向他们殷殷招手。展昭被包拯催着,跳下马,正想栓好,就听酒肆里一人呵斥道:“那个谁!去年刚栽的茶树,你不道知吗?就栓马!?”
  展昭一愣,便见一人旋风似地冲到面前,没等他回过神来,那人已将他用力一推,就象推一口大布袋似的,十分用力。展昭被推得倒退几步,正撞上急着进店的包拯,两人齐齐倒地。包拯不慎碰到昨夜坠马的旧患,痛得直龇牙。
  “你!”展昭跳起来就要与之理论,却见人影一晃,一个奇服险装、俏丽非凡的苗女站在面前,一手叉着细腰,女夜叉似地瞪着他。
  黑的白的,目色分明。
  清的明的,容华如水,偏偏是结了冰的。
  展昭自出娘胎,都没有被人这么目不转睛地盯视过,何况是这么一双眼,慌得失足又踩了包拯一脚。
  包拯发出一声低呼,女子仿佛这才注意到地下原来还坐着一个人,那双活灵灵却冷冰冰的眼波横过去,在包拯脸上身上兜了一转,神情立刻温和起来。
  不止神情温和,连语气也温柔了起来。
  “你们要店住?”她一边挽起包拯,一边轻声细语地道:“你没事吧?药的要擦?”
  展昭亲见千丈冰化为百尺柔,除却惊为天人外,还附带了目瞪口呆,怔忪半晌才回过神来,打了个寒颤道:“我们只是打个尖,马上就走。”
  那女子仿佛没听见,扶着包拯坐下,轻轻地按着包拯的手道:“我叫桃花,你看象吗我?”女子长眉细目,眼尾勾挑,仿佛由一条无形的线挑入鬓角,瞥起人来很有一种斜昵挑逗的美态。可惜包拯素来有将媚眼看作白眼的习惯,细一端详见她窄服纤腰,一半的肌肤都露在外头,不由得尴尬地转过脸去。
  桃花不甘心地扯扯他衣袖,很不高兴地道:“我不好看?”
  包拯心里记挂着那屉热包子,眼睛东张西望间瞧见厨房的蒸笼上热气直冒,敷衍着道:“好看,真好看。这里有包子吗?”
  桃花气得一跺脚,提高了声音朝着厨房道:“小狐狸!还不把包子上来端快!”
  展昭不意这边远之地的小酒肆里竟有会“狮子吼”的奇人,惊得手里的茶淋淋漓漓地翻了一身,正要擦拭,就见帘子一起,连滚带爬地冲出一个人。
  一个个子小小,很伶仃的少年。
  他低着头,端着一盘包子,跌跌撞撞地冲到桌边,还好象一个踉跄——
  展昭一伸手,扶住了他,“小心。”话未说完,少年抬头,冲展昭一笑。
  展昭的心立刻漏跳了一拍。
  乌溜溜的眼睛,红彤彤的唇瓣,深深甜甜的酒窝,笑起来简直叫人心花怒放,只可惜那张脸上头横一道竖一条的炭灰,画得跟花脸猫似的。
  “谢谢。”少年放下包子向展昭道谢,声音清澈,却是小女孩声气。
  “你叫小狐狸?”展昭尤记公孙策的前车之鉴,一面琢磨着这人到底是男是女,一面道,“我叫展昭,大展宏图的展,日月为明的昭。”
  小狐狸又笑,酒窝深深笑意浅浅,甜得象匀了一勺蜜,狡得象一只小狐狸。
  “你,过来。”他拉着展昭到一边,指住包拯悄声道,“那是你大哥?”
  “是。”
  “他叫什么?”
  “包拯。”
  “他成亲了吗?”
  展昭怔了一下,茫然道:“没有。”
  “真的?”小狐狸喜欢得笑出了声,撒娇似地扯着展昭的衣角道:“你可不要骗我,你们汉人最爱骗人。”
  展昭只好发誓:“我没有骗你,否则罚我被老鼠吃了。”心中暗奇:包大哥怎么就成了你抢我夺的一块好肥肉了。正说着话,车辚辚,马萧萧,一阵喧声渐行渐近。
  包拯嘴里嚼着包子,好奇地探出头去看。只见驿道上一行车马急急驰来,押车的都是胄铁荷戟的士兵,瞧服色正是庞统的白虎军。
  包拯与展昭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开口:“那些人在做什么?”
  桃花慵懒地舒展了□子道:“那是贩茶砖的车队给大将军,这几日每天这过好几回,吵得人觉睡不成。”她身形修长,罗衣险服,懒腰伸得都有点‘折腰应双袖,顿足转双巾’的风流,可是包拯视若无睹,兀自跑到外头去看车马碾过的泥地了。
  展昭瞧见桃花恼得跟桃花似的脸色,默默地叹了口气,跟了出去。
  这是当街大道,全以青石板铺就,本应全无痕迹可析,可是包拯趴在地上,看得不亦乐乎,不时还以手指拭起车马带落的泥土细细分辨。
  “包大哥,看出点什么来吗?”
  包拯点点头。
  “贵阳城只有一条青石路,这行车马显然是由其他地方来,所以才会带着泥泞,而车轮带起的泥深不及一寸,说明车上所载并非沉重之物。”
  “会不会进城前换过车轮?”
  “不会。”包拯双眉深锁。“如要换车轮,则所运必是见不得人之重物。此地最见不得人的重物便是失踪的银鞘。试问天下有谁能举起重逾千斤的银鞘还换车轮?”
  “包大哥,你怀疑饷银失窃是庞统所为?”
  包拯看着地上的车印,陷入了沉思:“庞统我不懂,但我总觉得他一掌大将军印南下平乱,接着就出了军饷被劫的案子,未免太过巧合。”
  展昭冷哼了一声,“反正,我看他就是个奸的。”
  “什么奸?”桃花见两人站在门外嘀咕了半天,不禁感到好奇,“你们什么在看?”
  “车印。”
  桃花顺着包拯的眼睛看过去,却是什么也看不出来,只好道:“车印好看什么的?”
  “车印不止好看,还好听。”
  “听?它会说话?”桃花更好奇,挽住包拯的手臂又问,“它什么说?”
  “这世上的一风一花一雪一月都会说话,不过只说给有心人听。”包拯手臂被她挽得死死的,扯也扯不脱,挣又挣不掉,鼻端少女特有的体香阵阵袭来,一时间闹了个大红脸,只得装做问路掩饰窘态:“姑娘可知道白虎军大营怎么走?”
  “白虎军?”桃花眼珠转了一圈,摊手道,“我不道知呀。”
  “我不管你‘不道知’还是‘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再不放手,包大哥可要发‘气脾’了。”展昭一把拽住包拯,也不顾包拯嚷着手腕疼,转身就走。
  
  白虎军就驻扎在贵阳城南三里处的卫青崖。
  江水至此蜿蜒,山势莽莽苍苍,风一吹过,就在野地里掠起一阵急啸。
  南疆天亮得早。朝阳在山,染得一带晨霞如同血一般的红。包拯耳听得白虎军清角吹寒的晨号声,只见旌旗猎猎、金戈铁马,当头一人黑衣黑甲立马山冈,凛凛然如天将临世。
  包拯在心里微微发出一声叹息。
  他与庞统算是旧识,过去只觉他风流倜傥象个纨绔子弟,尽自心计深沉,也还算斯文,从未见过他沙场饮血,阳关跃马的样子。如今见这一派英姿勃发,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不由生起了“卿本名将,奈何从贼”的惋惜。
  “包大人,好久不见。”庞统一见包拯,便即策马上前执手寒暄,仿佛见到多年不见的挚交好友。“既已到了贵阳,怎么也不着人通报一声,让在下可以扫榻相迎。”
  包拯暗暗苦笑,想起两人平素在京师见了面都是脸如寒冰,只由得他去虚情假意。
  两人亲亲热热拉着手进了中军大帐,自有侍从奉上茶来,庞统端起茶碗,笑道:“包大人,我知道你向来崖岸高峻,是只凤凰,非梧桐不栖,非廉泉不饮,跟我不是一路人。我呢?帮衬这世界,纵是盗泉之水,捏着鼻子也就将就着饮了,你早说过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老天要打这一仗,又出了这一桩案子,把咱们两个凑到一块儿,这也是缘分。我跟你打包票,这茶这水都是我经营茶叶生意赚来的,绝非民脂民膏,你只管放心喝了。等到这一场完了,我们还是井水不犯河水,如何?”
  包拯疑惑向来不知谦恭为何物的庞统何以竟一反常态,敷衍道:“我不是什么凤凰,倒是庞将军,纵横点兵,无双名将,好一派英雄气概。”
  庞统但笑不语,只目光灼灼地望着包拯。
  包拯被他盯了一会儿,脸颊上火辣辣的,依稀记起被他在嘴上碰了一下时的光景,更是烧得火烧火燎,忙低头喝茶掩饰。
  却听庞统语气忽而转冷:“英雄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被迫得辞官归隐。”
  包拯听他发牢骚,愣了一下,心想:不是你自己要辞官的吗?嘴上却劝慰道:“将军既然有雄才伟略,就该为国尽忠。”
  “你错了。”庞统站起身,身上铁甲擦碰出一阵轻响,“不是每个人都能为国尽忠的。你想为国尽忠,国家却要看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你。你不得势,没有权,便没有权尽忠。”说着缓步踱到包拯面前,意味深长地道:“得意失意两重天,当日长亭送别,包大人的一番情谊庞某没有一日敢忘。”
  包拯闻言,呛了一口茶,咳得面红耳赤。“你…你…庞统!那天你是故意的!”
  庞统“哈”了一声,俯首过来咄咄逼人地道:“故意什么?”
  “你分明记恨我在开封府审你的事!所以你才…”
  “才什么?”
  包拯被他问得说不出话,心头怒极,话语倒显得平静了。“所以才故意让人以为我们暗通那个…款曲。”
  庞统哈哈大笑,“包大人慎言,查案讲的是重证实据,你有何证据?”说话间仿佛不胜感慨,“亏你一个读书人,暗通款曲这种话也说得出来,真是斯文扫地啊。”
  包拯被他倒打一耙,气得狠了,站起来道:“庞统!你这个小人!敢做不敢当!”
  “我做了什么,你倒是说来听听。”庞统又踏前一步,好整以暇地道。
  包拯气得两眼发黑,不过倒是辩才无碍,怒声道:“你在双喜镇那会儿,以剿匪为名把一座山寨烧为白地可是有的?你从军西征,以少将之衔,先斩后奏,杀掉征西大将军顾青衣,有没有这回事?”
  庞统神色先是一紧,待得听完,反倒松了一口气,笑道:“我当什么,原来是这些。那是人人都知道的。”
  “也有别人不知道的,”包拯望着庞统,语声不若先前激愤,语气反而更显沉重,“你敢说你剿灭山贼之后血洗山寨没有劳军犒赏的意思?你杀顾青衣,究竟是因为他阻你抗辽,还是因为他阻了你掌兵权?”
  庞统脸色骤冷,手搭腰间剑柄,踏上一步。包拯被他凶光四射的目光所慑,退了一步,口中仍道:“你想干什么?威胁钦差,你胆也太大了…”
  “杀人不需要胆量,”庞统“仓啷”一声抽出长剑,剑指包拯咽喉,“只需要力量。就象我现在要杀你,只要把剑朝前一送,你就完了。”
  “你是有力量,可是如果有一天大宋江山垮了,不是因为因为庸人多了,也不是因为忠臣少了,而是坏在奸臣多了。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剑锋微微割破下巴的感觉使包拯说话也有些含糊,但语气仍如钢铸铁镌,“你身为大将军,应该眼尖而不是心奸。商人可以奸,所以江山自古不属于商人,而官一旦奸,难免生灵涂炭苍生血染!”
  庞统被他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说得脸色时青时白,蓦地哈哈大笑起来。“包拯啊包拯。”他一面笑一面回剑入鞘,“堂堂的开封府尹朝廷重臣怎么跟个泼辣小媳妇似的?你这样为赵祯,值得吗?”
  “我是为天下苍生。”
  “所以赵老六给你七天时间查案,你也干?”
  “没有七天,”包拯不以为意地道,“我与展昭赶了三天三夜,还剩四天。”
  庞统倒抽了一口冷气。
  “四天?”
  “四天。”包拯淡淡道。
  “包拯,你是不是被门夹到头了?”庞统上上下下端详了包拯一会儿,忽然又踏前一步,包拯退无可退,脚弯碰到榻沿,直直绊倒下去。
  展昭与守在帐外的叶五只听帐内一声痛呼,接着便是曾经的中州王与开封府尹的对话:
  “怎么了?”
  “落马摔到的。”
  “来,我帮你擦点药。”
  “不必。”
  “包大人,你我同朝为臣,何需见外。”
  只听一阵衣服悉悉索索的声音间中夹杂着铁甲声响,随即便是一声怒喝:“庞统!你住手!”
  



5、桃花的降头

5、桃花的降头 。。。 
 
 
  展昭早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进大帐。
  只见包拯被结结实实地按得趴在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