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雪中悍刀行 >

第565章

雪中悍刀行-第565章

小说: 雪中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意义,现在谁都清楚虎头城再容纳一万五千人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进不进得去,柳芽茯苓的骑军牵扯暂时只能做到让北莽无法在虎头城南面展开稳定攻势,这跟北凉边军由南门大摇大摆支援虎头城有着天壤之别。坚持一方认为送一万五千人进入虎头城的代价大概会是万余骑军的损失,反对一方则坚持这种损失太过低估北莽的战力和决心了,这种铤而走险的行径正中下怀,北莽正愁打不开局面,这是北蛮子打瞌睡了咱们北凉就送枕头,到时候别说损失一万骑军,就是三万人都不够填满虎头城南那个大窟窿。然后有人提议茯苓柳芽两镇同时出击,大胆推进,向驻扎在龙眼儿平原的北莽大军展开骚扰,为走怀阳关这个方向的兵源输送打掩护。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对,以董卓等人的脑子,这种看似好心实则下乘的用兵无异于主动跟北蛮子打招呼,生怕他们不知道咱们北凉有动作了。
  耳边都是吵闹声的褚禄山平静道:“随着柳芽茯苓的增兵,北莽肯定推测出我们要以虎头城作为支撑点的用意,否则他们也不会在几天前给茯苓骑军下套子。所以北莽如今是在猜测我们何时会支援虎头城,而不是猜测我们是否会支援虎头城,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褚禄山开口说话后,立即全场寂静,一个个桀骜难驯的边军骁将都自然而然竖起耳朵凝神旁听。
  褚禄山继续不温不火地说道:“那么我们就争取挑个他们想不到的时机做成这件事情,没有这种机会,那就只能不去做。诸位,虎头城要守,但别忘了为何要守虎头城的初衷,不是为了守城而守城,而是要最大程度保全我们凉州防线,互换兵力的事情,哪怕是我们边军以一人性命换取两个北莽蛮子,也毫无意义。当然,期间我们可以顺势吸引几支北莽骑军离开主力大军,甚至直接就干脆把一万五千人放在怀阳关后方,却不去动,但是可以让重冢一线的军镇骑军倾巢出动,来一场北莽如何都想不到的大规模战役,打赢了就撤。”
  褚禄山说到这里,伸出手指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皮笑肉不笑道:“虎头城有刘寄奴,他会做好守城的事情,在座各位,咱们除了两条腿,还有战马四条腿帮着跑路,千万别一条道走到黑。说到底,现在我们跟北莽大军就在虎头城和怀阳关这一带大眼瞪小眼,谁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双方勾心斗角,就看谁的道法做得更出其不意了。”
  虽说虎头城支援一事没有得出什么明确结论,但褚禄山发话后,在场将领也就不再有异议。之后褚禄山陪着徐凤年在都护府散步散心,褚禄山轻声叹息道:“可惜了,弄巧成拙。”
  徐凤年轻声笑道:“也许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吧,当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好了。”
  褚禄山摇了摇头,仍是有些惋惜脸色。当时徐凤年给柳芽茯苓两镇下达那个军令后,卫良的贸然追杀和北莽的伏击其实都在都护府意料之中,事实上一旦卫良所率骑军陷入死战境地,最多支撑小半个时辰,就会有一支长途奔袭的清源骑军加入战场,一口气吃掉北莽诱饵骑军和后续的伏军。只是突然横空出世了一个既有危机感又敢死战的小都尉乞伏龙关,破坏了所有布局,徐凤年和都护府也就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了。这样的机会,属于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没了就是没了,北莽肯定以为北凉不会“重蹈覆辙”一头闯入伏击圈,北凉也随之就失去了给北莽下个连环套的大好时机。
  褚禄山突然笑了,“京城兵部那边,终于记起来要跟咱们讨要有关北莽攻势军情了。”
  徐凤年冷笑道:“别搭理就是,如果当时兵部观政边陲那伙人,有胆子去幽州葫芦口或者是来咱们怀阳关,我也不拦着他们旁观战局,现在既然自己滚蛋了,那么天底下就没有躺着享福的好事了。”
  褚禄山点了点头,有些幸灾乐祸,“那条袁疯狗现在是骑虎难下了,王京崇和大如者室韦这两个捺钵双手奉送了一场大捷给他,如今朝野上下都对北莽战力嗤之以鼻,袁庭山也如愿以偿当上了蓟州将军,估计顾剑棠都恨不得把这个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的女婿砍死了,北莽最东面的战线越是‘不堪一击’,咱们顾大将军可就越是难从户部兵部那边要钱要粮要兵器嘛。这不两辽说要打造六千人陌刀步阵,户部尚书还没说什么,侍郎就直接给了‘有命一条,要钱没有’的爽利答复?”
  徐凤年感慨道:“现在回头看,当时元虢从清水衙门的礼部升入掌管一朝钱袋子的户部,表面上看似是深得圣眷,其实不然啊。赵篆真正的心腹程度,六部座位只会是以礼部为首,然后才是吏部和兵部,户部也就只比刑部工部稍高而已。屋漏偏逢连夜雨,元虢随后又在小朝会上站队又出了纰漏,唯一的悬念就在于他和兵部卢白颉谁更早离开六部了。”
  褚禄山嗤笑道:“说到底还是新君打心眼不信任顾庐门生,更改离阳版籍一事,何尝不是在试探元虢等人。当下不是有传言要在藩王辖境设置节度副使嘛,我估摸着卢白颉和元虢都得滚出太安城,一个去南疆恶心燕敕王,一个去新近就藩的地方。”
  徐凤年点头道:“南疆道肯定会有,多半是让赵篆大失所望且从头到尾都不视为自己人的棠溪剑仙,元虢则会相对好些,应该是去跟赵篆向来不和的汉王那边,如果表现上佳,元虢还有一丝重返朝堂中枢的机会,卢白颉是肯定一辈子在地方上辗转的命了,而且少了一个兵部尚书,注定会有一系列的升迁变动,朝廷也好安抚一些地方武将,一举两得,毕竟谥号是死后才有的事情,兵部的官职却是实打实的。”
  褚禄山讥笑道:“离阳赵家除了当初偏居一隅时的庙堂乱象,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这么眼花缭乱的高层动荡了。”
  徐凤年摇头道:“其实不太一样,现在的乱,是寻常老百姓看热闹才会觉得一团乱麻,其实是乱中有序,京官心里都有底。”
  褚禄山点头道:“所以说齐阳龙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愧是赵惇用来顶替碧眼儿的老家伙。”
  徐凤年轻声笑道:“赵篆愿意实心实意重用坦坦翁,证明他这个忙着用屁股捂热龙椅的年轻皇帝,总算还没有失心疯。”
  褚禄山和徐凤年不知不觉走到当初郁鸾刀任职的衙屋廊外,两人站在屋檐下,一人十指交错,一人双手拢袖,这两个北凉最大的人物,这么并肩而立,看上去有些滑稽。
  褚禄山轻轻呼出一口气,看着那团雾气在眼前缓缓消散,说道:“幽州骑军出了个郁鸾刀,霞光城也冒出一个屡次建功的刘浩见,如今凉州好歹也有了个乞伏龙关,这是好事,我就等着流州那些十几万难民中有谁最先脱颖而出了。而且那个洪骠似乎也不错,性情有点像皇甫枰,这类人,天生就为乱世而生的。”
  徐凤年无奈道:“北莽也有种檀之流,以后也会在大势中渐渐浮出水面。”
  褚禄山正要说话,一名白马义从都尉突然快步走入院子,脸色有些难以掩饰的古怪,抱拳沉声道:“王爷,都护大人,有一人求见,自称是广陵道寇江淮。”
  饶是徐凤年和褚禄山也忍不住面面相觑。
  这是唱哪一出?
  褚禄山笑问道:“咱们是扫榻相迎呢,还是晾着这位名动天下的西楚名将?”
  徐凤年对那名白马义从说道:“带他过来。”
  很快就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视野,这好像也等于此人悍然闯入整个北凉边军的视野。
  孤身进入北凉道的寇江淮没有携佩刀剑,也没有太多士子风流,甚至不如许多赴凉士子的儒雅,倒更像是一个北凉本地的读书人,看着就是那种读过圣贤书也能骑马杀敌的人物。
  寇江淮瞥了眼确实很难不被看到的都护大人,然后盯着徐凤年,开门见山道:“徐凤年,我寇江淮可以为北凉效力,但有个条件,如果有一天必须让我带一万北凉铁骑赶赴广陵道,至于做什么,你不用管,寇江淮自信抵得上一万骑军。”
  褚禄山哈哈笑道:“那些青楼花魁自抬身价,也没你寇江淮这么厚脸皮的。要说你寇江淮是在广陵道那边,别说能够当一万骑军用,就是两万三万,我都能忍,可到了这儿,你哪来的自信有整整一万北凉铁骑的身价?怎么,打赵毅打宋笠给你打出来的信心?就他们那些骑军的‘卓绝’战力?配给我北凉骑军提鞋吗?”
  寇江淮脸色铁青,依旧凝望着那个比他还要年轻些的西北藩王。
  徐凤年摇头道:“你想用北凉骑军去破局,我不会答应的。”
  寇江淮面带讥讽笑意,“没想到堂堂离阳王朝兵力最盛的藩王,也就只有这么点气魄了。你徐凤年就不知广陵道越让离阳朝廷焦头烂额,赵室才会真正倚重你西北徐家吗?到时候只要你徐凤年肯借兵给我,看朝廷还敢不敢再拿版籍和漕运两事来刁难北凉?退一步说,我借兵,也不会光明正大打着北凉骑军的旗号。退两步说,国姓由赵换成姜,对北凉岂不是更有利?公主也好,曹长卿也罢,还有我寇江淮,注定都不是离阳赵室,非但不会拖北凉的后腿……”
  徐凤年平静道:“实不相瞒,这种事情,我无聊的时候私下也想过,咬咬牙给你们两三万骑军,广陵道也就拿下了。但如果说帮你们西楚去争夺天下,别说两三万,就是五万十万,都是杯水车薪。你真当西蜀陈芝豹和两辽顾剑棠是两根木桩子?真当南疆十多万精锐边军是看戏的?到时候别说等着你们姜姓当皇帝然后倾力支持西北,恐怕北莽早就长驱南下了。寇江淮,你说我眼界不大,我不否认,但你眼界更小而已。”
  徐凤年忍着笑意,说道:“再者,你这种蹩脚说客,尤其是这一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手法,真的不高明,我徐凤年当年走江湖的时候,假扮相士装神弄鬼,每次多少还能骗些铜钱,至于你,别说一万骑,就是一骑都带不出北凉。”
  褚禄山笑得好不畅快。
  寇江淮没有露出情理之中的恼羞成怒,反而有些遗憾又有点释然。这个年轻人就那么沉默着站在院子里,略显孤单萧瑟。
  徐凤年走下台阶,问道:“知道为什么曹长卿不让你领兵吗?”
  寇江淮语气淡漠道:“他觉得我只是一员将才,而非帅才,应该看到更远的太安城,而不是广陵道的那点得失。”
  这下子轮到徐凤年讶异了,好奇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寇江淮平静道:“我只知道一点,只有西楚本身之力,打到太安城下又如何?”
  褚禄山啧啧称奇道:“你小子也不笨啊。只不过比起兢兢业业的谢西陲,你寇江淮的胃口更大。”
  寇江淮看着这座“小山”,反问道:“身为武将,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徐骁,和一生之中百战百胜最终仅有一败的叶白夔之间,你选择做谁?”
  褚禄山点头道:“有道理。”
  寇江淮满是自嘲笑了笑,然后直接转身就走。
  徐凤年直到他走出院子,也没有出声。
  褚禄山低声问道:“真的就这么让这条过江蛟溜走了?”
  徐凤年轻声道:“相比寇江淮,我还是更欣赏任劳任怨的谢西陲。”
  褚禄山嗯了一声,“谢西陲用起来安心,寇江淮就不好说了。”
  徐凤年突然喊道:“寇江淮,进来吧,出院子后的脚步那么慢,给谁看呢?”
  寇江淮果真重新返身出现在院门口。
  徐凤年笑着说道:“能带走多少北凉骑军,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从今天起,不但怀阳关,还有柳芽茯苓两镇的骑军都归你调动,刨去北凉损失,你能杀多少北莽人,到时候我就给你多少大雪龙骑和两支重骑兵之外的任意骑军。不过事先说好,那些骑军不是让你拿去打太安城的,只不过是帮你留下一些西楚元气。然后你得带着所有人返回这里,事实上你我心知肚明,广陵道不适合你寇江淮,北凉恰恰适合。这笔买卖,你做不做?”
  寇江淮脸色阴晴不定。
  徐凤年伸手指了指,“行了行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伎俩,我徐凤年一样是你的前辈,你寇江淮从一开始就是打着这主意来的,我也没怎么讨价还价,你就知足吧。”
  寇江淮笑了,“我是不擅长演戏,可你徐凤年也别得了便宜卖乖,一旦西楚败亡,大势已去,你真放得下我们公主不去救?不一样要带兵去抢人?我只不过是帮你找了个台阶下罢了。”
  徐凤年一本正经点头道:“嗯,看来咱们都不是什么好鸟?”
  褚禄山看着眼前这峰回路转的一幕场景,有些无语,现在的年轻人啊。
  满身尘土的寇江淮很不见外地说道:“有没有睡觉的地儿,我先好好睡上一天一夜,领兵杀北莽蛮子的事情,等我睡饱了再说。”
  褚禄山笑骂道:“你才是大爷啊。”
  等到寇江淮被领着离开,徐凤年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陷入沉思。走下台阶后褚禄山也不出声打搅啊,安静站在旁边闭目养神。
  许久过后,徐凤年缓缓道:“就算寇江淮用化名,以后利弊还是不好说。”
  褚禄山有些疑惑,“朝廷那边咱们不用管,现在差不多就已经是最坏的局面了。一个寇江淮当一万骑用,其实还真不是那小子吹牛,青河重冢那一线有周康顾大祖坐镇,不用担心什么,但怀阳关这边真要有大战,黄来福等人不行,就只能由我亲身上阵了,有个寇江淮咱们也能轻松许多。为何还有此说?”
  徐凤年苦涩道:“可能是我想得太远了。”
  褚禄山很快便心领神会,感慨道:“是有些远。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徐凤年点头笑道:“也对,咱们还是先用寇江淮解决掉燃眉之急。”
  褚禄山犹豫了一下。
  徐凤年拍了拍他的肩头,走出院子。
  褚禄山站在原地,喃喃自语道:“是怕我褚禄山有一天真把三百斤肉丢在沙场上,才答应寇江淮留下来吗?”
  ……
  临近清明节。
  今年此时北凉无雨。
  北凉道的人心也趋于稳定,凉州虎头城始终稳如泰山,葫芦口那边摇摇欲坠的霞光城也守下了。流州青壮陆续进入各州边军,而柳芽茯苓两镇主将头顶突然多出一个姓寇的实权将军,名义上的头衔是凉州副将。有幽州郁鸾刀在葫芦口外的显赫战功珠玉在前,凉州边关对此也见怪不怪。这也侧面证明年轻藩王对北凉军政的掌控力越来越大,这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姓徐就可以做到的。
  清明这个节气,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有此名。在往年,北凉与中原大致同俗,除了扫墓祭祖这个传统,还有夜灯祈福、插柳辟邪等事,但是今年北凉道各个州郡官府都专门下令不许插柳戴柳一事,也没有解释什么。清明本就是鬼节之一,又在柳条抽芽泛绿的时分,于是“杨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一语,脍炙人口。只不过如今的北凉许多刺头角色要么早已离境,要么就是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也就没有什么风波异议了。
  祥符二年,凉州清明无雨,天气柔且嘉。
  但是凉州清凉山所在的州城,有一种无言的肃穆,不断有大人物带着亲骑涌入城中。除了北凉都护府褚禄山留在怀阳关,骑军主帅袁左宗没有南下,还有步军主帅燕文鸾坐镇幽州边境,其余边关大将几乎无一例外都赶赴这座州城,周康,顾大祖,何仲忽,陈云垂,幽州刺史胡魁,幽州将军皇甫枰,甚至连经略使李功德和陵州刺史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