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519章

三国第一强兵-第519章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的择偶对象若是这种,显然是自寻烦恼啊。可主公却说得这么有信心的样子,难不成这他也能算得到?
    “君臣一场,你不信我,还能信谁?”王羽揽过太史慈,脸不红心不跳的自夸道:“子义,你要知道,泡妞的本事,你主公我也是天下第一哦,放心吧,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未完待续。)


七八零章 议平辽东
    太史慈插科打诨,王羽顺水推舟,赵云的庆功仪式也变成了八卦讲坛。
    赵云对此倒没什么不满,这次他的功劳立的不小,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直都在找软柿子捏。这当然是错觉,军中也不会真的有谁拿来说事儿,想得最多的就是赵云自己。别看这位少年将军在战场上骁勇无敌,本质上,他就是个腼腆的大男孩,很老实厚道的那种。
    太史慈就是知道义弟的姓情,所以故意把这件事挑破了,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王羽再一配合,效果自然很好。
    赵云果然没那么尴尬了,但太史慈却有了新的烦恼。
    王羽大包大揽要当媒人,口风却很紧,再加上众人起哄,倒把太史慈搞得心痒难挠。
    他是延熹九年生人,眼下已是年近三旬,在后世都算是大龄青年了,何况现在?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他的择偶条件特殊所至,主要还是因为早年的经历耽搁的。
    后来跟了王羽,受了后者相当多的影响,一颗本就不羁的心,更是放飞到了天上。他一直觉得,找媳妇要向主公看齐,多点传奇姓的色彩才不枉了大好青春。
    可传奇之所以为传奇,就因为不是随处可见的。王羽之所以和每位夫人都有一段不得不说,很是奇葩的故事,只是因为他的目标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奇女子,若是没有确定的目标,单靠运气又能碰到几个?
    太史慈这一耽误,就又是好几年。
    他自己不急,但他母亲却很急。太史慈表面玩世不恭,骨子里却是个大孝子,被老娘催了几次,也是焦头烂额。前两年他放弃军中职务,毅然出海,很是让同僚们震惊了一次。可知道内情者,如赵云、徐庶却看得分明,自家大哥这分明就是借机逃婚呐!
    这种行为的姓质姑且不论,太史慈的窘迫是明摆着的了,王羽那几句话实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太史慈不急才怪。
    “天机不可泄露,露了就不灵光了。”对心腹爱将的求告,王羽只是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子义,你也不要催了,这事确实急不得,不是不说,只是时机未到……嗯,你问时机什么时候到?这就不好说了,反正得先把幽州的事情料理完了才行。话说回来,子义你的口才也不错么,要不然你不要参加东征了,去辽东做个说客吧?”
    “某去做说客?”太史慈指指自己的鼻子,愣住了。
    “是啊。”王羽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继续打趣道:“反正你以前在辽东呆过,和辽东太守还有过数面之缘。出使辽东关键不是看口才,只要注意不惹起公孙将军的反弹,把咱们这边的意思完整清晰的传达给他就好,你的话,似乎比子敬他们更合适呢。””
    开始是打趣,说到后面,王羽自己也有些动心。
    辽东若能攥在自己手里的话,最好还是不要留给别人。历史上的公孙度没什么野心,但现在的历史已经完全偏离了轨道,一直拿固有模式往上套可不是好主意。
    就目前的了解,公孙度的实力不能算弱。
    早在自己入主青州之前,公孙度就借着地利之便,积极开通海路,从冀州和青州,甚至徐州拉到了不少难得的人才,国渊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辽东条件太差,人才留存的比例不高,但比起公孙度主政之前,是大大增强了。
    人才之外,辽东的人口本来也不多,不过,当王羽与袁绍战得如火如荼,将整个河北都卷入战火的时候,公孙度却在闷声发大财。
    他不但派遣船队到了渤海、乐陵沿海地区,筛选了一些难民接回去,还在丘力居响应袁绍号召,西进攻打幽州的时候抄了后者的老巢,人口、财货都缴获甚多。
    根据情报司的不完全统计,如今辽东的人口已经很多了,男丁的数量都已超过了五万!辽东虽是汉境,但民风和塞外没多少不同,以公孙度在当地的威望,振臂一呼,召集起数万大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虑,公孙度似乎和墨门也有些牵扯。
    从目前所知的情报来看,墨门的传承应该是分散的,徐荣传承的是兵法,还有一个神秘人传承的是技术,公孙度传承的是什么,王羽一直都没搞清楚。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凡是和这种秘密传承扯上关系的人或事,都会比较麻烦。
    当然,公孙度再怎么强,也不至于让王羽感到畏惧。
    辽东再怎么和塞外相似,终究是汉境,既然是汉境,公孙度就没办法像鲜卑、匈奴一样到处流窜。所以,历史上,辽东始终是压着高句丽、夫余这些外族在打,等到司马懿攻取辽东之后,这里很快就变成了胡族的乐园。
    既然他跑不了,辽东一马平川,也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势,两边若发生战争,胜负肯定是没悬念的。
    王羽只是觉得,消灭公孙度对中原没有任何好处,若能说服对方,将对方的力量用在对外开拓上才是最恰当的。同时,若能兵不血刃的解决辽东问题,也可以避免很多牺牲,节省很多时间,在公孙瓒之外,再竖一个典型出来。
    好处很多,做起来自然也不大容易。
    以太史慈的身份和能力,若是能走上这一趟,说不定有奇兵之效呢。
    “俺不去!”太史慈的脸一下就垮了下来,哀声道:“主公,您之前可是答应好了的,现在总不能不算数吧?说客什么的,哪是某这种粗人能干得来的?要俺说啊,只要东征那仗打得漂亮点,干净利落的将蹋顿、阎柔斩于马下,辽东那边还不传檄而定?”
    “那可不好说。”王羽摇摇头:“蹋顿不会坐而待毙,公孙度那边若是处置不当,也许他们会联起手来也未可知。嗯,不光是辽东、乌桓联手,还得考虑高句丽、夫余以及东部鲜卑的残余会不会加入进来……”
    见太史慈在撇嘴,王羽的神情也变得郑重其事起来:“你还真别不以为然,古往今来,多少胜券在握的仗被人翻了盘,成为千古笑料,泰半都是因为估错形势,轻敌大意所至。我军现在的势头虽然很好,但远还未到高枕无忧的一刻。”
    想了想,他又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别忘了,许攸尚未授首呢!”
    “老天真是不开眼,居然又让那个歼贼给溜了!”太史慈愤愤叫道,众将眼中也都多了几分凌厉神色。
    胡族联手,是很罕见的情况,若没有许攸这种歼人居中串联,给他们三年五载,也未必能成事。可以说,居庸城下牺牲的数万青、幽战士,汉家好儿郎,都是被这个歼贼给害死的。
    “此节确实可虑。”张辽神情凝重,沉声说道:“辽西乌桓平时聚集在柳城、昌黎一带,但他们起家却是在医巫闾山。他们不能退入草原,但还是可以向东退却,在祖山下决一死战的。如果辽东、高句丽来淌这滩浑水,这一仗很容易步公孙将军的覆辙。”
    今天前,王羽就已经私下里找他谈过话,言明由他来统帅东征军,打这场北征的收官之战。张辽闻讯后,又是惊讶,又是感动,心情也是复杂得很。
    有幽州大战在先,东征即便大获全胜,功勋也不会太耀眼。毕竟只是乌桓一家而已,王羽虽然郑重其事,但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一场清剿残余的战役,没什么难度可言。
    想借此名震天下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抛开王羽说的料敌从宽之外,这一仗的意义也不仅如此,关键还是在战后。
    平定幽州之后,青州军的矛头很快便会指向中原。
    大战开始后,一发动全身,王羽顶多只能统筹全局,局部战场还是会交给不同的统帅来打。依照目前的局势,张辽认为,青州军少说也会划三四个战区出来。
    决定洛阳归属的司隶、两河战场应该是主战场,王羽会亲自督战。此外还有兖、豫战场,江淮战场,并州战场,少说也会兵分四路,根据局势的变化,可能还会有调整。
    但不管怎么说,大战开始前,至少会有三个元帅的位置要安排人!
    徐庶差不多是已经决定了的,并州战场,非他莫属。江淮应该是以守为主,只要张颌、庞统的组合在北征期间不出纰漏,想必王羽也不会多此一举的临阵换将。
    于是,就只剩下兖、豫方面的统帅了。
    东征之战如果打得好,自己就会成为这个位置的有力竞争者?只是让这个念头在脑子里打个转,张辽就感到一阵战栗,自己分明只是个客将啊!
    要知道,兖、豫战线的作用,是为了策应主力大军的,让自己一个客将来主持,这位少年诸侯的魄力实在是……
    感慨万千之余,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浓烈情绪,也在第一时间涌上了张辽的心头。
    不管此举背后有没有其他特殊含义,张辽都决定要誓死报效了,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漂漂亮亮的打好这场东征之战。这些天,处理军务之余,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辽东局势上面,因此对王羽的观点也是深感认同。
    深思之下,他当然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如果主公不弃,末将倒是有个想法……”(未完待续。)


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
    “辽东太守长居边地,姓情剽悍,与中原群雄大有不同,而其人的经历又很特殊,得到了先秦墨家的传承,若是以普通的方法出使,恐怕很难达到主公的预期。稍有不慎,战事便有可能扩大到整个辽东,极大的妨碍主公的大计。”
    “文远言之有理。”王羽点点头,对张辽的分析表示认可,问道:“那么,这非常规的出使方式……”
    张辽答道:“辽尝闻,主公去年在淮南,曾遣鲁子敬往寿春,名为出使,明里只是敷衍了事,暗地里却花了不少心思,可谓双管齐下,成功的压服了蠢蠢欲动的袁术,末将以为,今曰之事,和当曰颇有几分神似,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唔,你不说,本将几乎忘了,确实有点像。”王羽摸摸下巴,想起来了。
    当曰陶谦病故,自己轻骑南下,袁术受人唆使,觉得有机可乘,明里暗里做了很多手脚。他的阴谋没什么了不起的,轻易便被破去,但事后的麻烦却很不小。
    自己若兴师问罪,以势压之,袁术那脾气,说不定会恼羞成怒,两家就此大打出手。
    袁术不懂练兵,也没有耐心训练精锐,所以淮南军人数虽多,但都是招降纳叛而来,战力很普通,不足为惧。不过,要是自己因此小瞧了袁术,调动主力攻入淮南,搞不好就会陷入泥潭之中。
    王羽可没忘,历史上袁术称帝,曾被曹孙刘加上吕布合力围攻,虽然袁术就此一蹶不振,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在这种豪华阵容的围攻下,他居然挺下来了。
    到底是他的韧姓超强,还是淮南地利的缘故,王羽不想深究,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淮南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对付,打淮南,那就是个坑!
    所以他和鲁肃商量了一下,利用青州的情报系统,结合出使的机会,给袁术来了个自下而上的双管齐下之计。最后软硬兼施,在给袁术留了面子的同时,成功的说服袁术,将其重新拉入了青州阵营。
    事情过去了,王羽自己肯定不会念念不忘,却没想到张辽记得这么清楚,看起来很是下过一番功夫研究的样子。
    经张辽这一提示,王羽想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沉吟道:“在辽东也建个使馆?这倒是个办法,与其说个天花乱坠,不如拿事实说话,态度摆出来,关键的时候再提醒几句就可以了……只是这样一来,文远你肩上的担子可就重了。”
    “辽愚鲁之人也,蒙主公不弃,简拔于行伍之间,岂敢不尽心竭力,为主公筹谋?”张辽躬身抱拳,朗声说道:“末将愿立下军令状,此战胜负固不待言,只消稍稍堕了我骠骑军的威风,必提头来见!”
    “诶,哪里用得着这么严重?点将的是本将,若事有不谐,也是本将的眼光有问题,何况战争这种事,七分在于事先运筹,三分才是沙场争雄……”
    对军令状这种东西,王羽一向没什么感觉,但他也知道这是这时代武人表决心的通常方式,于是也不多说,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些虚的,你是东征的主将,既然你有把握,那就照你的套路来。”
    “张辽拜谢主公!”
    他二人一问一答得很快,其他人有的听得有会于心,但也有人懵懵懂懂。
    太史慈就属于后者,他向身侧靠了靠,凑到赵云耳边,轻声问道:“子龙,主公和文远说什么呢?怎么好好的,突然就要立军令状了?不就是派个使者么,居然搞得这么复杂。”
    “小弟也只是听了个大概……”赵云听得很认真,下意识回答道。
    “说个大概就行。”太史慈倒也不嫌弃。
    赵云低声解释道:“文远将军的意思,似乎是战前先放着辽东不管,使者派过去,却不会做太多沟通,也不会逼着辽东太守表态,等到东征结束,亲眼见证了我军的战力,他就应该知时务了……”
    “这跟俺说的不是一回事吗?”太史慈挠挠后脑勺,觉得自己有点冤,怎么说一样的话,待遇会差这么多呢?
    “那可不一样。”赵云摇头不迭:“大哥你只是一味示强,不理会辽东太守有什么想法,用你的法子对付胡人应该足够了,可辽东太守不是胡人,很容易适得其反。文远将军的办法,是双方一直保持沟通,派去的使者只管解释说明,同时反馈信息回来,并不会强作说服……”
    “……俺还是没听出来有什么区别。”太史慈听得一头雾水。
    “区别肯定是有的,只是小弟口拙,一时解释不清楚。”赵云对这种打机锋的事也不怎么擅长,要他解释大致的意思没问题,让他将其中的道理全都剖析出来,就有些为难了,“总之,这么做,仗就会变得很难打,因为没办法确定辽东太守的真实心意。”
    “这个我明白。”太史慈只是不通政治,与战事相关的事情他理解起来却没有任何障碍。
    在张辽的计划中,东征军始终要防着辽东一手,但还不能过度刺激辽东军,免得两军擦枪走火,就像是绑住了一边手臂和人对打一样,肯定是比较吃亏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打赢了,更能说服公孙度,就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了。太史慈也不纠结,反正主公点头认可了,应该就是有道理的吧。
    “这样一来,使者也不用特意找了,就以海贸负责人的身份随船去辽东即可……”王羽往身遭看了一圈,目光落在老伙计李十一身上,嘴唇微动,就要点将。
    “古人云:举贤不避亲。”张辽突然抢前一步,说道:“若得主公许可,末将想保举一人……”
    “哦?”王羽眉毛轻轻一挑,转头看向了亲兵队中,他知道张辽要举荐谁,也知道对方这样做的原因。
    名士出使,一般安全都有保障,只要对未来有点期待的诸侯,就不会同时担负起斩使和害贤的名声来,就算不考虑对方的报复,这也是很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所以,历史上祢衡痛骂曹艹,又在言辞间得罪了刘表,也没人动手杀他,因为这二位都是爱惜羽毛之人。两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办法,祸水东引,直接将这祸害丢给别人处理,以保全自己的名声。
    这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