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生活禅现学现用(下) >

第3章

生活禅现学现用(下)-第3章

小说: 生活禅现学现用(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不久,禅师对着学人说道:“这下你会了吧?”“不会。”他回答异常响亮。

    停了一会儿,禅师更大声地说:“你也不是哑者啊!”

    那个学人听完恍然大悟。

    学人虽然不聋不哑也不盲,可他心地不明,那与盲聋哑者又有什么分别。殊不知,盲者能听,聋者能言,哑者能见,他们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并保持一颗明镜一般的心,一样能洞察世间万物,参悟佛法。

    谁束缚你了

    神光禅师『性』情旷然,博览群书,在受法得度后隐居于司空山一带,四处游走,居无定所。

    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了禅师,便向他请教解脱烦恼的办法。禅师马上问到底是谁束缚了他。

    那人苦恼了,沉默了许久,心想确实没人束缚自己啊,于是回答“无人”。

    禅师听后大笑一声,说道:“那还要求什么解脱呢?”

    那人听完终于得以觉悟。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细察一下,确实没有理由。没有理由的束缚自然是无解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会逐渐脱离烦恼与痛苦。

    解铃还需系铃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被苦恼所充斥的人,他听说佛能帮人去除苦恼,便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佛。出其意料之外的是,佛陀却告诉他能真正让他获得解脱的是他自己。

    那人十分的不解,因为充满苦恼的便是自己,如此自己又怎能获得解脱呢?于是佛陀对其予以点化:谁放进去了心中的苦恼和困『惑』,就让谁取出来。而一个人的苦恼往往是自己莫名地充塞进去的,因而只有他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任何人的苦恼都缘于自身,由于自己的一种执著,加之对世事的好胜,莫名的苦恼在心中无限的增加,最终,整个人都成了苦恼的载体。自我解脱吧!朋友。轻轻松松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心量的神变

    有一人对于为何心量有大小之分非常困『惑』,于是,他便去请教古灵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的诉说后,便叫他闭眼默造一城。一会儿,他于心中建造了一座城垣。接着,禅师又叫他闭眼默造一根毫『毛』,不久,一根毫『毛』便出现在他的心中。

    二者造毕,禅师问道:“城垣、毫『毛』均由你心所造,毫『毛』体小,那是否用了你全部心思去造的,还是只用了其中一部分呢?”

    “全部。”他回答得异常干脆。

    继而,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造大城垣和小毫『毛』用的是同一颗心,说明心量是能大能小而又非大非小的!”

    心量有大小之分,关键在于所抱的是何种心态。心量大,你的天地就宽;心量小,你的处境就窄。转变心态,自身能够很好地控制心量的大小,行事方可游刃有余。

    活得快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人每日总是愁容满面,心里被一些莫名的烦恼充斥着。他们想寻找活得快乐的妙方,于是同去请教觉真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们的诉说后,逐个寻问每个人心目中的快乐源泉。答案分别是金钱、爱情和名誉。

    禅师听后表情异常严肃,对他们说道:“以此种心态怎能寻得快乐,即使真正拥有了三者,烦恼照样会伴随你们左右的。只有在拥有三者后能很好地利用,才会获得快乐:用金钱去布施,在奉献中拥抱爱情,将名誉为大众服务。”

    三个人终于在禅师的一席话中悟知了。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求一些虚幻浮华的东西,而莫名地增加心中的烦恼,终日郁闷得很。如果能超越这种观念,必可悟得禅机,使得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并能在禅中领略无尽的快乐。

    不留平常心

    从前,有个学僧十分用功,时刻打坐念经,并且心无杂念,但始终不能开悟。心中充满着困『惑』。

    于是,他带着这个困『惑』去寻问禅师,禅师二话不说,只是交给他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让他去把盐倒进装满水的葫芦溶掉,那样就能开悟了。

    那学僧照办,但怎么也不能将盐块在满水葫芦中溶掉,以至对自己开悟的信心大大降低。此时,禅师出现了,拿起那葫芦,倒掉了一些水,轻轻一摇,那盐块便很快溶于水。

    然后,禅师教育那学僧凡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弹琴,弦过紧会断,太松又出不了声。只有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真正悟道。

    修行之方式有多种,不必一定出家入寺。只要有心,就能在自身所处环境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只要有心,就能在生活中处处得到收获。

    负担

    从前,两个年轻的和尚在赶路途中遇到一条大河。

    在岸边,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为过河踌躇着,一看有两和尚准备过河,便向其寻求帮助。

    于是,作为师兄的智光二话没说便抱起那女子过河,上岸后,立即将其放下继续赶路。在整个过程中他是一言不发,甚至是不动声『色』。

    而师弟智原看在眼里,却嘀咕在心里,终于质问师兄为何冒犯佛中『色』戒,抱那女子过河。

    殊不知,心中有佛,佛中以仁为本,助那女子过河更是体现佛中之“仁”,可是智原却始终将那女子记于心,可谓真正的“负担”。

    地狱与极乐

    一个将军在拜访白隐禅师时,向其请教世间是否真正存在佛门常说的地狱和极乐,假如可以的话,想在禅师的带领下,亲自去体验一下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于是,禅师立即用异常恶毒的话辱骂他,将军在惊讶之余仍保持沉默,终于忍无可忍了,『操』起一铁棒大骂禅师狂妄无礼,并往禅师身上打去。禅师在躲过将军的铁棒后,向他揭明此便是所谓的地狱。

    此时,将军急忙下跪道歉,以求得禅师的谅解。

    白隐禅师立即又对将军揭明这就是极乐。

    其实,天堂地狱处处存在,甚至就在我们的心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心去领会。可以说,我们的心,每天都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来回往返着。

    丹霞烧佛

    一日,丹霞和尚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大雪纷纷,天气寒冷,丹霞就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非常震惊地斥责道:“该死!你怎么能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和尚用木杖扒了扒灰烬,从容不迫地辩解道。

    “木刻的佛像哪里会有舍利子?”纠察师奇怪地问。

    “对啊!木头做的佛像当然没有舍利子。既然如此,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边说边把佛像投入火中。

    烧掉了顶礼膜拜的敬畏,烧掉高山仰止的瞻慕,留下那颗烧不掉的平常心平淡度日足矣!

    天地有春夏秋冬,日月有阴晴圆缺,此用自然之道;功名利禄,福罪祸骞,皆人事之规则。对于以上的一切淡然视之,全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万物,必将达到返朴归真的崇高境界。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山乡下时,有一日看到一群群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来山上的寺院在晒藏经。传说晒经之时,如果风从经上吹拂而过,吹到了人的脸上,能够去病除灾,增长智能,因此,闻风而来的人纷纷涌向山去。

    一休禅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说道:“我也要晒藏经!”说完就袒胸『露』肚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许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为然,议论纷纷,觉得很不像话,这样实在太不雅观了。山上寺院的院主也跑下来劝一休不要如此没有僧人的威仪。

    一休禅师便认真解释道:“我是在晒藏经呢。你们晒的藏经是死的,会生虫,不会活动。而我晒的却是活的,会说话、会干活、会吃饭,有智者应该明白哪一种藏经更珍贵!

    人们心里往往对事物有一种莫名的执著,正如众人执『迷』于晒经祈福。与人开示,必须要从人心中的执著入手,让人达到对人『性』的彻底领悟。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日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要领,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面前来!”

    灵训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禅师轻轻地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听后,心中大悟。

    世间本为『迷』途,每个人都『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生活也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因此,我们必须找回自心本具的长青之树和不老源泉,才不会被世间种种诱『惑』所束缚。

    棉絮说法

    从前,有一个禅者看到一棵古松长得枝繁叶茂、盘曲如盖,就决定栖息在上面,人们都叫他为鸟巢禅师;自从他在那树上栖息后,又引来了许多鹊筑巢在他的周围,神态自在驯顺可亲。因此,人们也称他为鹊巢禅师。

    禅师身边有一个侍者,名字叫会通,已经跟随他很长时间了,但有一天,会通突然要向禅师辞行,禅师便问他将要去什么地方。

    会通一脸的委屈,回答道:“我是为佛法出家的,可是师父从来不对我垂临教诲,所以我打算到其他地方去学习佛法。”

    听完,禅师笑了,接着说道:“要说佛法,我这里倒有一些。”

    会通立即问道:“请问师父的佛法是怎样的呢?”

    禅师不言,只从身上所穿的衣服里拈出一丝棉絮,“噗”地一声吹向了他。

    会通顿有所悟。

    人们往往难以从别人的身体动作中有所领悟,却总是需要别人的言语点拨。其实,无论是言语点拨,还是施为运作,人们都可以从中获得开启自身潜能的钥匙。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以自然为师,以自心为师,相信能够在各方面大有收获。

    青梅子

    吉州耽源山应真禅师原来是南阳慧忠国师的侍者。

    有一次,耽源禅师正提着篮子往方丈室走,慧忠国师就问他:“篮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耽源禅师回答道:“是青梅。”

    慧忠国师又问道:“你盛那么的青梅子做什么用?”

    耽源禅师回答道:“供养诸佛菩萨用的。”

    慧忠国师问:“那么青的梅子,尚未成熟,吃的时候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

    耽源禅师自然地说:“所谓供养,只是用以表示诚意罢了。”

    慧忠国师责备道:“诸佛菩萨不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你还是供养你自己吧!”

    耽源禅师说:“我现在就已在供养。心、佛、众生都无差别,何必那么计较? 国师你呢?”

    慧忠国师说:“我不供养。”

    耽源禅师反问道:“国师为什么不供养呢?”

    慧忠国师回答:“我没有梅子。”

    青梅子指的是尚未透达的心,其心中还有着有佛可求和有佛可供养的执著。心中无片尘可得,任运自然,不造作,是为真供养;不为外相所束缚,不为常规所拘泥,整合因缘,随缘就势。

    骨裹皮

    有一个学僧在寺旁看见一只乌龟,若有所思,就向大随禅师请示道:“众生都是皮裹骨,为什么乌龟却是骨裹皮呢?”

    大随禅听后并不作答,随手将自己的草鞋脱下,覆盖在乌龟背上。

    宋端禅师因此特为大随禅师做了一首偈颂,颂云:“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佛灯禅师也跟着做了一首偈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宝峰禅师更明显地指出:“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颂云:“掷金钟,辊铁骨,水东流,日西去!”

    人生在世,都有好奇之心,凭此好奇心,求知则可,悟道则远。悟道者凭的是一颗平常心,一切当从平常心处体会才好。可是在平常里,却有一不平常的原则,缘起『性』空!禅者在参禅时,一旦明了这一切,那么佛道、禅心、解脱,均在其中了。

    

生活禅现学现用(下) 第四章 理性

    顺其自然,说来容易做却难,常人往往会为着世间的浮华琐事而强求着。殊不知,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自己『迷』心于外境,深陷于物流的泥潭。

    顺其自然

    石霜禅师德行高深,对禅学有一定的领悟。

    一次,福州罗山道闲禅师特地去拜访他。两人见面后,道闲禅师便说道:“心的灵知灵觉已现,却往往会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了。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到底该怎么用功呢?”

    “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掉。”石霜禅师回答得十分干脆。

    道闲对于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于是,特意又以同样的问题去请教严头全豁禅师。

    严头禅师回答道:“那狂妄之心该止时便会止,顺其自然好了,管它做甚?”

    顺其自然,说来容易做却难,常人往往会为着世间的浮华琐事而强求着。殊不知,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自己『迷』心于外境,深陷于物流的泥潭。只有一切顺其自然,万事不去强求,才能获得适意的人生。

    出门就是草

    庆诸禅师混迹长沙浏阳陶家坊,早出晚归,人们对他不了解。

    后来,有一位僧人从洞山禅师处来,庆诸问:“洞山有什么话开示你吗?”

    僧人说:“盛夏之后,洞山上堂说;秋初夏末,兄弟们有的去东面有的去西方,但必须往万里没寸草的地方去。”过了一阵又说:“请问万里没寸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庆诸禅师问僧人:“有人答话吗?”

    僧人说:“没有。”

    庆诸禅师说:“为什么不回答‘出门就是草?’”

    僧人回去告诉洞山禅师,洞山说:“这是能聚集一千五百名徒的高僧的话。”

    因为这次庆诸禅师的妙语出众,众人请他住持师院。

    草,在禅语中指烦恼。“出门就是草”说明到处都生长着草,世俗生活中处处都有烦恼,要到没有寸草的地方就必须从眼前开始锄草。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是境随心起,只有达到心静,才能寻找到无草的净土。

    本来是佛

    有一位僧人问希运禅师:“谁是佛?”

    禅师说:“你的心是佛,佛就是心,心佛没有区别,因此讲心就是佛。如果离开了心,再也没有佛。”

    僧人继续问道:“如果说自己的心是佛,那么达摩从西方来传授什么东西呢?”

    希运禅师说道:“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中国只是传授心佛,直接指出你们的心本来是佛,心与佛没有区别,所以称他为祖师。如果直接了悟此意,就会顿时超越三乘教法中的所有一切品位。本来是佛,不假修成。

    佛与心是一体的,佛即心,心即佛,二者没有区别;而这个心就是自『性』,就是每个人的自我。这也要求人们重视内心的本『性』,不断地去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品位,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更好地去享受美好的人生。

    心中的灯

    唐代的法演禅师在一天夜里同他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