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 >

第24章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具有遗民思想的文人,都把当时称为“末世”。《红楼梦》中浓墨重彩宣扬的“好了歌解”、“飞鸟各投林”,都是描绘天翻地覆时期社会大变动、社会总清算的真实场面,同我们比较熟悉的大清王朝、蒋家王朝覆灭时期的场面大同小异。

  第二,《红楼梦》主导思想是“遗民意识”。《红楼梦》书中表现出很多有别于封建正统观念的思想理念,过去红学界不是解释为曹雪芹的“叛逆思想”,就是宣扬成曹雪芹的“超前思想”,这都是有悖于唯物史观的。土默热红学认为,《红楼梦》中展示的所谓异端思想,其实都是改朝换代时期遗民思想的正常反映,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就是特定时代的忠实反映。所谓“除明明德外无书”的思想,是当时“疑经辩伪”学术活动的真实状况;所谓反对“文死谏武死战”思想,是当时文人总结大明王朝三百年基业一朝灰飞烟灭经验教训的共同结论;所谓“男人泥做骨肉,女人水做骨肉”思想,是清军在江南强制推行“剔发易服”政策时,封建士大夫阶层屈辱心理的曲折刻画。

  第三,《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红楼梦》主旨言情,用梦幻手法架构,用通俗语言创作,清楚地显示出“晚明文化气脉”的文学特色。所谓“晚明文化气脉”,肇始于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崛起于《金瓶梅》及才子佳人小说的泛滥,中兴于《三言两拍》及世情小说的普及,延续于清初南洪昇北孔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终止于雍正乾隆年间的“侠义公案”文学的兴起,前后延续了一百年左右。《红楼梦》只能是这百年言情狂潮后期的一朵绚丽浪花,而决无可能是文学面孔严肃刻板的乾隆朝曹雪芹所能创作的。

  所谓“还红学以学”,必须从史学、经学、文学各个角度,对《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文学背景、作者人生背景进行科学考证和辨证分析,而决不能采用削足适履的方法,不顾历史真实,硬往乾隆朝的曹雪芹脑袋上贴金,结果造成红学的一连串死结。按照主观唯心主义思路,采用“猜笨谜”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红学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学”,只有回归历史唯物主义正途上来,才能真正“还红学以学”。

  三、还红坛以“文”

  近年来,红学界某个重量级人物撰文,反复强调《红楼梦》是小说。这种提法本来不错,《红楼梦》确实是小说,是文学,而不是信史。问题是,这位大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一本来无须说明的常识性东西?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主流红学面对一系列死结无法解释,无奈之下才捞起“小说”这根救命稻草。当初,主流红学的鼻祖胡适先生,可不是按照小说进行《红楼梦》考证的,只是胡适传人发现胡适之路不通时,才想起了《红楼梦》原来是小说,可悲也夫。

  《红楼梦》本来就是小说,但小说本身也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尤其是《红楼梦》这样的现实题材创作型小说,也必须要有生活原型,要反映时代背景,不是任何“天才”作者的脑袋可以凭空杜撰、胡编乱造的。当今红学界研究《红楼梦》,最缺少的就是按照小说的创作规律来研究,去找出作者的生活基础,创作冲动,文学传承,创作手法,文学风格等等。只有这样,才是“还红坛以文”,真正把《红楼梦》当作小说来研究,而不是把“小说”二字当作红学死结的遮羞布。

  第一,《红楼梦》是记载“亲历亲闻”的写实小说。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在书中交代的很清楚,书中“一干女子”都是作者“亲历亲闻”的,创作方法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作品的写实性。当今红坛之所以怀疑《红楼梦》是纪实性小说,根本原因是在曹雪芹身上找不到人物原型和故事原型,本来应该据此否定曹雪芹的作者地位;但我们的红学家们却本末倒置,凡是找不到原型的,统统归结为曹雪芹是“天才”。这不是在研究文学,而是在宣扬玄学。当你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土默热红学考证的真正作者洪昇身上,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去分析《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和作品真谛,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第二,《红楼梦》是使用“传奇手法”创作的小说。《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确实独树一帜,与任何其他古典小说都不同。鲁迅先生说的很深刻:“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红楼梦》一出来,一切传统写法都打破了”。在《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能创造一种全新小说创作方法问题上,我国当今学术界的现状是,研究小说的不敢涉红,涉红的不去研究小说,形成了红学的“真空地带”。必须“还红坛以文”,把《红楼梦》真正当作小说,按照小说的研究规则去研究,方能走上学术正路。按照土默热红学的解释,《红楼梦》独特的创作方法,并非什么作者天才的独创,而是习惯性地使用传奇戏剧手法创作小说。《红楼梦》严格按照三一律写故事,是戏剧创作的第一要义,否则无法在舞台上演出;《红楼梦》语言明白如话,正是体现的当时戏剧创作要求宾白“明白如话,雅俗共赏”的创作原则;《红楼梦》写梦写幻的创作手法,也正是明末清初传奇界普遍写梦写幻的文学思潮体现,如“临川四梦”、《扬州梦》、《通天台》等等。《红楼梦》作者洪昇本来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创作大师,一生创作了40多部戏剧作品,《长生殿》成为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由戏剧大师使用传奇手法创作小说《红楼梦》,顺理成章。

  第三,《红楼梦》是遗留“文学遗憾”的未完小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遗憾的艺术”,但《红楼梦》的“遗憾”却有所不同,书中的故事时序、人物年龄都有颠倒错乱之处,预示人物命运的“判词”,多数都显得文不对题,不可理解。红学界的专家们总是试图解释作者这样描写的合理性和艺术性,但结果全属徒劳。其实,当你按照土默热红学揭示的《红楼梦》创作过程去研究这些错乱之处,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洪昇创作《红楼梦》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是以南明才子与秦淮名妓的故事写“国仇”,后期改为以自己和姐妹们的故事写“家难”,所以才使书中出现了所谓的“大小宝玉”、“大小黛玉” 的问题;书中人物的“判词”多数是按照早期人物命运的预示写的,当然与后期人物命运不符。洪昇是落水猝死的,《红楼梦》最后创作没有完成,所以留下了这些遗憾。

  在《土默热红学》出版之际,之所以要再罗嗦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无非是再交代一下土默热红学的研究基调和研究方法,避免误解,以正视听,并作“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声明:土默热红学说自己的话,但不反对别人说话;土默热红学走自己的路,但不干涉别人走其他什么路;土默热当然是土默热红学的奠基人,但不是传统红学的掘墓人,更不是当今主流红学“危险的杀手”。土默热愿意与胡适、蔡元培红学的传人和平共处,不“文人相轻”,不“打冤家”,不组织“群殴”,共同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历史和社会的检验。但是,倘若有的朋友问土默热,为什么不加入中国《红楼梦》学会?土默热会老老实实告诉他,“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特立独行为好。

  2005年12月28日 
 
 
 
末世朝阳映红楼——洪昇逝世三百周年祭


  秦轩

  一、六一忌,六一生,洪昇与美女翘楚的生死情缘

  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月初一夜,一个月黑风高的时刻,一代文豪洪昇,乘江南特有的小船,从南京赶回家乡杭州。此时的他,仍沉浸在南京江宁织造府的灯红酒绿气氛中,在这里,他同老朋友曹寅,畅演了三日《长生殿》,临别前,两个鬓已斑白的老友,依依惜别,相对唏嘘,喝了那么多醇香酒,说了那么多知心话……

  船到乌镇,突然一阵狂风扑来,同行的老仆人,一个趔趄失足落水,醉眼朦胧的洪昇赶忙起身相救,巧得很,就在此时,船家的灯被风吹灭了,就在一片漆黑中,享誉大江南北的一代文豪,也坠入了黑沉沉的江水中!待船家点亮了灯,江面早已复归平静,哪里去寻觅主仆的踪迹?

  洪昇一生,醉心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出轰动全国旗亭酒楼的《长生殿》。从王公贵族到平头百姓,非此剧不看;从家庭戏班到江湖名班,非此剧不演。演出此剧的行头费用,有的竟高达八十万两白银,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人们都传诵着洪昇与杨贵妃的不解之缘。六月初一这天,是洪昇的忌日,恰巧是杨贵妃的生日。人们说,是杨贵妃在月宫仙境,召洪昇去畅饮赋诗去了……

  二、两峰城,两峰族,两座文学高峰在人间天堂耸入云霄

  洪昇升字昉思,号稗畦,名和字的意思,就是初升的太阳。这轮太阳,出生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其家族是一个“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的“百年望族”。杭州城西湖美景中,矗立着南北两座高峰,洪昇的六世祖洪钟,晚年为自己取的号就是“两峰”。

  这个洪钟,在明朝战功赫赫,统制过九省兵马,从北国长城征战到西南边陲,因功被朝廷任用为刑部尚书、太子太保。晚年回到故乡“养静”,在西溪边建设了洪府和洪园,成为百年望族的开创者。其实,这只是洪姓家族的第二次辉煌,第一次崛起是在宋朝。洪家的祖先洪皓是个媲美苏武的民族英雄,被封为“魏国忠宣公”,他的三个儿子洪迈、洪遵和洪适,不仅都是名动一时的大文学家,而且都担任过宰相一级的高官。洪家的“国公门第”,在宋明两朝出尽了风头!

  洪昇不仅没有使百年辉煌的家族继续灿烂,反而在他的一代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洪昇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起两座无与伦比的高峰!《长生殿》是古典戏曲最辉煌的力作,《红楼梦》是古典小说最精彩的名著。如果说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洪昇比起宋明两代创造家族辉煌的祖先来,要伟大和光辉得多!洪昇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两峰”!

  三、末世国,末世家,封建士大夫对家国命运的末世探索

  洪昇生当末世,这个末世既是国的末世,也是家的末世!清兵下江南,莺花乱飞、歌舞升平的天堂立时成了人间地狱!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多少冤魂飘荡在残山剩水间;奏销案、哭庙案、庄史案、科场案,多少封建正统文人冤死在屠刀之下。在这一惨绝人寰的炼狱中煎熬的知识分子,统统把这一时期称为“末世”!洪昇出生于顺治二年(1645)七月初一,母亲当时正在逃避兵祸的途中,在一个费姓农妇那四面透风漏雨的茅篷中,母亲把洪昇生在了门板之上!洪昇的表丈钱开宗、恩师丁澎都因科场案被砍头和发配,在洪昇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末世”印记。

  明清易代,江南世族家庭绝大多数顿时陷入了困境。失去了官爵,失去了丰厚的俸禄,失去了在乡族中的地位和威望,一个个都成了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洪昇的家族当然也是如此,外面架子不倒,内囊却渐渐尽上来了。末世家族乱事多,由于家中兄弟、妻妾、嫡庶之间矛盾重重,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庶母和异母兄弟的挑唆下,洪昇在被父亲痛打之后,无奈与二弟一起逃出家庭,后半生过着极为贫困潦倒的生活。后来,由于受三藩之乱的牵连,洪家被朝廷抄没,父母被发配充军,一个百年望族,从此彻底败落了。

  洪昇是一个冠绝古今的情痴情种,但他的前后半生,对情的理解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他的前半生,由于生活优裕,怀着遗民思想,同当时江南知识分子一样,拒绝仕途经济,沉溺在花笺彩纸之中,创作了大团圆结局的《长生殿》。他的后半生,由于家族败落,个人无奈走上追求功名的道路,可是又由于“聚演”《长生殿》获罪而彻底幻灭!在愧则有余、悔又无益的无可奈何心境下,洪昇写出了彻头彻尾的千古悲剧《红楼梦》!《红楼梦》和《长生殿》的创作主旨,实质上都是封建知识分子对家国末世,在不同心境下的苦苦追寻和哀哀探索!

  四、红楼情,红楼恨,长歌当哭的红楼入梦与红楼出梦

  什么是红楼?在古汉语中,红楼二字主要有两种寓意:一是指皇宫,二是指闺阁。《红楼梦》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是“闺阁昭传”之梦,当然是红楼一梦;《长生殿》描写的内容,是皇帝与贵妃的爱情梦幻,究其实,也是红楼清秋大梦!不过对于洪昇来说,《长生殿》是红楼入梦,《红楼梦》是红楼出梦。《长生殿》是梦魇时对辉煌现实的期盼,《红楼梦》则使梦醒后无路可走时的扼腕浩叹!

  洪家诗书传家,世代簪缨,家中长幼男女都有良好的文学修养。洪家与钱塘黄家、古荡钱家、仁和翁家,构成杭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在亡国破家的倾颓中,却诞育了一干绝顶聪明美丽的“冤孽”。顾玉蕊、顾长任、钱静婉、钱凤纶、林以宁、柴静仪、冯又令、徐灿、朱柔则、毛安芳、张槎云、李淑,12个女诗人,先后结成“蕉园五子”和“蕉园七子”,在西湖和西溪美丽的山水间,分韵赋诗,争相联句,春歌柳絮,夏咏桃花,秋颂海棠,冬赞雪花。洪昇混迹于女儿国里,着实潇洒了几年。这些文学青年们,不仅在诗界遨游,还一起阅读《长恨歌》,集体评点《牡丹亭》。白居易和汤显祖笔下之情,深深地熏陶了她们的纯净心灵。洪昇于此时开始创作《长生殿》,这部辉耀千古的戏剧作品中,也凝聚着姐妹们的一份心血。

  洪家“家难”发生后,“蕉园诗社”解散了。洪昇逃到北京,开始了漫长的痛苦后半生。姐妹们也陆续出嫁、外迁,风流云散了。末世红颜,必然薄命!康熙三十一年(1692),时隔二十年后,洪昇回到故乡时,自己的两个亲妹妹,都不幸夭亡了,“蕉园诗社”的这些姐妹,有的被不幸婚姻吞噬,有的被抄家发配压垮,有的在病痛中呻吟,有的在苦难中挣扎……面对与自己相濡以沫、为自己还了一辈子眼泪的妻子黄蕙,洪昇夫妻议论起昔日的姐妹们,内心犹如万箭穿心,两对通红的眼睛几乎流出血来。她和妻子整理了姐妹们的诗稿,共同回忆着当年美好的日日夜夜,决心以自己的命运和“蕉园”姐妹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青年往事,创作一部小说,使姐妹们得以“闺阁昭传”。洪昇写作,黄蕙批阅,同时进行,小妾雪儿与女儿之则,有时也提供一些细节。小说的名称么,既然《长生殿》描写了皇家的红楼之梦,此书何不就着眼闺阁的红楼之梦,干脆就定名为《红楼梦》吧。

  中国文学史上,两座仰之弥高的巍峨高峰,就这样在杭州两峰之侧,矗立起来了!

  2004年6月初一夜 泪笔 
 
 
 
土默热红学研究自述


  土默热

  我是个教书匠,五十年来,一直在大学教历史,重点是明清史。既然教中国历史,不可避免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上,学术界一直有文史不分的传统,我当然不能免俗。

  通过长期对《红楼梦》文本的研读和对当今红学巨匠解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