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383章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83章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心知无法再推脱下去,只将得郯城中了颜良火烧之计的事,道与了刘备。
    不过,关羽却隐去颜良临阵“羞辱”关凤,自己是因被激怒,方才主动出击的原因,给一笔带了过去。
    言罢,关羽拱手道:“臣一心想击杀颜良,方才主动出击,中了那颜贼的诡计,不过臣明明有机会全师而还,但那鲁子敬却擅作主张,不肯开城放臣退入,结果才逼得臣不得不率众突围,损失了六七千的将士。”
    解释过后,关羽就补充了一番,间接的将兵败的责任,往鲁肃的身上卸去了大半。
    听到这里,刘备不禁眉头一凝,沉声道:“这个鲁子敬怎敢如此?那城上其余将官呢,他们竟然都听了那鲁肃的话吗?”
    关羽心头一震,一丝尴尬掠过眼中。
    他很清楚,鲁肃其实并没多少兵权,郯城那些将官,之所以听从鲁肃之令,不肯开城放他入内,乃是因为他平素自傲,根本不将他部下那些将官放在眼中,故才使这些将官们心怀不满,最终导致了郯城那一役,竟然没有听从他的号令。
    “臣也觉得很吃惊,多半是那鲁肃使了什么手段,威胁了城中将官,所以他们才不得不为鲁肃所胁迫。”关羽随口编了个借口。
    “真没想到,本王素来以为那鲁肃乃忠厚长者,却不想他竟然敢如此所为,难道他想背叛本王不成?”不知内情的刘备,恨恨道。
    “这个,鲁肃似乎也没有背叛大王,因为臣这几日派出的斥候回报称,那鲁肃仍在据守郯城。所以臣估计,鲁肃只是一时糊涂,故才做出了当日那错事。”
    鲁肃没有归降颜良,乃是铁的事实,关羽自也不能全将脏水泼给鲁肃,好歹替鲁肃说了几句好话。
    刘备宽了些心,点头道:“只要鲁子敬没有叛心,能坚守住郯城,到时本王大军南下,内外合击,必可一举大败颜贼。”
    刘备那沉重的心情,旋即好转了许多,信心渐渐重燃。
    “今大王亲自率军南下,必可击败颜良,一举收复徐州失地。”关羽也拱手附合。
    刘备微微捋须,眉宇之中,不禁浮现出几分阴恻恻的冷笑。
    ……郯城。
    当日的那场大胜,斩敌七千,赫退关羽,郯城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了颜良手中。
    颜良下达王令,九万大军日夜赶工,在郯城四围掘出三道壕沟,修筑起了高达两丈的土墙,将整个郯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彻底的断绝了郯城与外界的联系。
    城中鲁肃只余两万人心动荡之军,根本不敢出城一步,只能坐视着楚军顺利的修好土墙,完成对郯城的隔绝。
    时日午后,楚军王帐。
    颜良哪取着来自于辽东的最新情报,刀削的脸庞上,涌动着兴奋之色。
    辽东方面,公孙康在刘备移兵南下后,便尽撤辽水之兵,命大将卑衍率一万骑兵东进,一路杀奔西安平城而去。
    结果,智谋不足的卑衍,却在千山一带,中了吕蒙的伏兵,一万铁骑被吕蒙的元戎连弩射杀几尽,大将庞德更是临阵斩了卑衍。
    千山一役,辽东军损失惨重,在总体兵力数上,已然了少于了吕蒙的远征楚军。
    大胜的吕蒙,遂挟得胜余威,趁势举兵西进,一路杀奔襄平而去。
    公孙康的辽东军是节节败退,一步步退守回了襄平,当吕蒙发出此捷报时,他的前锋庞德军,距离襄阳已不过百里。
    这也就是说,当颜良看到这捷报时,他的远征军,很可能已杀至了襄平城下。
    “没想到吕子明和庞令明这些远征军将帅,竟如此了得,大王的用人,果然是非常人所及。”就连庞统,也忍不住赞叹道。
    颜良微微得意,欣然道:“辽东地广,吕子明三万人马还不够,为了尽快平定辽东,就传本王之令,速再海运一万精锐往辽东。”
    看过辽东的捷报,大帐中的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
    眼看吕蒙远征军建功立业,在场的诸将们也不甘落后,急于建功,个个争先恐后的请发兵攻打郯城,破城立功。
    颜良当然希望一口气吃下郯城,但他深知鲁肃颇有些军事才能,有他统帅城中两万燕军,自己想一时片刻攻陷郯城,不见得有太大的把握。
    而关键的难题却是,此时斥候已传回北面情报,刘备率领的七万大军,昨天已从开阳城南下,向着郯城杀奔而来。
    倘若不能尽快攻陷郯城,那么颜良就将面临着,刘备和鲁肃的内外合击。
    “军师,是先攻郯城,还是先破刘备,你有什么想法?”颜良将目光转向了庞统。
    庞统捋须道:“刘备前番吃了几次亏,此番前来,必不会再犯轻敌的错误,想先破刘备却非易事。臣倒以为,咱们可先在郯城方面做做文章,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郯城会不战而下。”
    郯城,不战而下?
    颜良心头一振,眼看着庞统那诡异的笑容,智谋如颜良,很快就猜到**分。
    “军师的意思,莫非是想拿鲁肃当日不放关羽入城的事,来做一做文章?”颜良嘴角亦扬起几分诡秘。
    庞统笑了笑,缓缓道:“鲁肃身为关羽部将,却敢不放关羽入城,从表面上来看,他以大局为重,倒也不无道理。只是,鲁肃一时情急,大概忘了关羽与刘备的关系,而郯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鲁肃多半不知关羽是生是死,既是如此,咱们便可从此间下手。”
    庞统不愧是庞统,把鲁肃面临的困境,是看得清清楚楚。
    以颜良之智慧,不用庞统点明,他已然是明白了庞统计策的深意。
    沉吟片刻,颜良点头拍板,便叫庞统速速依计去行事。
    “鲁肃啊鲁肃,你这个不死小强,从孙权时代就在跟本王作对,现在,也该是让你小子杀青的时候了。”颜良心中在冷笑。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 鲁肃,你作何感想!
    寒风萧萧。
    傍晚时分,鲁肃行走在郯城城墙上,巡视着沿城一线的城防。
    他表情凝重,一看便似心事重重。
    正巡城时,忽见西北方向,尘烟大作,杀声震天,似有一支兵马正飞奔而至。
    鲁肃的表情立时紧张起来,急令士卒加强戒备,随时以应战。
    远远望去,但见尘烟之中,数以千计的兵马,正向着郯城北门方向狂奔而至。
    鲁肃只以为可能是楚军攻城之军,便捏了一把汗,准备大杀一场。
    但城外人马奔近时,鲁肃却意外的发现,那几队人马中,似有一队打着燕军的旗号,而另几队兵马,又似在围追堵截一般。
    鲁肃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刘备的援军杀到了。
    他心下大喜,当即就打算开城接应,但转念又一想,这也有可能是颜良的诡计,那所谓的援军,不过是打着燕军旗号的楚军而已,颜良这么做,无非是为了骗开城门。
    “哼,颜贼,你那雕虫小技,骗得了关羽那有勇无谋之徒,却怎骗得了我鲁肃。”鲁肃不屑一笑。
    当下,他便下达命令,各线守军按兵不动,不得擅开城门,以免中了颜良之计。
    鲁肃静立城头,继续冷静的观望城外战势。
    却见那一队穿着燕军衣甲,打着燕军旗号的“燕军”轻骑,以速度避过楚军的围追堵截,直抵北门一线。
    令鲁肃又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杀近的燕军轻骑,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般,叫门请求入城,而是沿着护城河掠城而过。
    飞奔之际,马上燕军骑士开弓放箭,竟然向郯城放起了箭来。
    鲁肃吃了一惊,急是低头闪避袭来之箭。
    嗖嗖的箭声从头顶掠过,一支箭矢正好掉在了鲁肃的眼前,他猛然发现,那箭上竟似裹着帛绢。
    鲁肃先是一怔,旋即就意识到,这必是刘备射书给他们,欲向被围的他们发号施令。
    鲁肃的精神顿为一振,急是将眼前箭矢拿起,将上观的帛绢拆了下来,展开一看,帛绢上果然书有字迹。
    兴奋的鲁肃,如同看到了希望一般,急是将那帛书捧在手中细细来看。
    看着看着,鲁肃脸上的兴奋销散,惊愕的表情涌现。
    那帛书上所写的,的确是刘备的王令,但王令中所书的内容,却令鲁肃极为震撼。
    刘备在王令中,怒斥鲁肃叛国,害死大将关羽,号召城中的燕军将士,不可助纣为虐,应当奋起诛杀鲁肃,然后弃却郯城,向北突围,在那里,刘备将亲率大军接应他们。
    这是一道足以鲁肃,心肝发颤的《讨鲁檄文》。
    鲁肃心中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
    那天关羽中计,鲁肃为顾全大局,也为了保全自己,情急之下闭门不令关羽入城,迫使关羽被迫向北突围。
    那天躲过一劫后,鲁肃冷静下来就开始担心,万一关羽没能突出重围,有个三长两短,以刘备与关羽的兄弟关系,纵使自己乃是以国之大局为重,刘备又岂能放过他。
    看了今日这道檄文,鲁肃才知道,关羽竟然真的战死了,而刘备,也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因关羽的死而迁怒于己,完全误会了自己的意图。
    此时,那一队轻骑已离去,沿城一线的燕军,纷纷的将箭上的帛书拆开来看。
    几乎在转眼间,沿城一线,万余号燕军,都看到了他们大王的这道王令。
    那一双双的眼眸,不由自主的便望着了鲁肃,眼眸之中,暗藏着复杂的神色。
    鲁肃只觉如芒在背,心中暗自发寒,他知道,刘备的那道王令,已然在燕军将士心中起了作用,这一刻,恐怕不少人都在权衡着,是否该诛杀了鲁肃。
    蓦然间,鲁肃的脑海闪过一个念头:
    此必颜良之计也!
    郯城被围,关羽到底是突围成功,还是战死,郯城方面根本就没有确实的消息。
    而那一队轻骑,又如何能突破铁桶一般的围阵,轻易的将这箭书射入城中?
    鲁肃思来想去,只觉这其中破绽太多,便隐隐觉得,这必又是颜良在施离间之计,目的显然是利用关羽之事,伪造刘备的王令,好让郯城守军自相残杀。
    想到此节,鲁肃腾的站了起来,大声叫道:“郯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军如何能突入重围,此必颜贼伪造的王令,只为离间本将与众将干,尔等万不可中了颜良的奸计!”
    鲁肃的一番警醒,并未能打消众军的疑虑,那一双双眼睛中,狐疑与阴冷依旧存在。
    这个时候,鲁肃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下令将那些帛书收缴,以免其扩散出去,蛊惑更多的将士之心。
    只是,鲁肃的努力,却很快显得那么的徒劳。
    城头的那些燕军将士,早就把王令的内容记在心里,入夜归营后,彼此间口耳相传,很快就遍传全军。
    未到一天的功夫,整个郯城中两万多的燕军,便统统都知道了帛书之时。
    私下的议论,一时风起。
    尽管有人质疑那王令的真实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鲁肃的智谋,大多数的燕军将官士卒,都坚信那道王令是真实的。
    关羽已死的消息,很快亦传遍全军。
    关羽平素傲慢无礼,得知他死了,这些守军也没多少人感到可惜,但刘备素来善长收买人心,郯城的这些守军们,对刘备的尊敬与忠心,还是存在的。
    不少人都害怕刘备因关羽之死,会迁怒于他们,同时也因郯城被围,固守的希望着渺茫,害怕死于楚军之手。
    于是,议论来议论去,众人便开始达到共识,觉得应当遵从王令,杀了鲁肃弃城突围,如此,一来可以抵消前罪,二来也可不致于与郯城一起覆灭。
    暗中议论之下,未及数天,一场针对鲁肃的兵变,便已经开始暗中酝酿。
    鲁肃这些年在关羽的手下,也不是白混的,那两万的燕军中,至少有一两千人是忠于他的。
    心腹耳目,很快就将这些风闻报知了鲁肃,这些令人震惊的消息,无疑是将鲁肃逼入了绝境。
    “颜良啊颜良,你的计策好生歹毒,你这是把我鲁肃往死路上逼呀。”堂中的鲁肃,口中恨恨自语,满脸的愤怒与无奈。
    焦虑不安的鲁肃,却只能踱步于堂中,苦苦的思索着应对之策。
    郯城守军中,忠于他鲁肃的不过千余号人,以这千余人来对抗近两万想杀他的燕军,显然只有死路一条。
    又或者,抢先一步离城向北突围,亲自去面见刘备呢?
    鲁肃很快又想到,城外被围得与铁桶一般,自己仅凭千余人就去突围,无异于去送死。
    苦思冥想,无计可施,鲁肃的心情是越来越焦虑沉重。
    蓦然间,另一个念头闪过脑海,鲁肃突然间停下了脚步,眼神中涌动起复仇的神色。
    沉吟良久,鲁肃暗暗一咬牙,无奈的叹道:“事到如今,或许只有这一条路,可以保全性命了,唉——”
    ……城外,楚军大营。
    时近黄昏,颜良正与庞统在行帐中,围炉取暖,品尝着温酒。
    帐帘猛然掀起,周仓大步而入,兴奋的拱手道:“启禀大王,那鲁肃率千余兵马逃离了郯城,目下正在寨外求降!”
    鲁肃求降!
    周仓原以为,这个大好的消息,必会令颜良欣喜不已,却不料,颜良如同早有所料一般,只是冷笑了一声而已。
    “军师,看来你的离间计果然是妙啊,这位鲁大都督终究还是个怕死之徒。”颜良赞叹道。
    耳听此言,周仓却才惊喜的意识到,原来自家大王早就设下了计策。
    庞统微微一笑,说道:“鲁肃一降,城中余下燕军必是人心瓦解,多半会选择在今夜弃城向北突围,还请大王早作准备才是。”
    “传令给兴霸他们,命诸将今晚依行行事。”颜良传下号令,旋又摆手道:“把鲁肃那厮带上来吧。”
    “诺。”周仓拱手而去。
    过不得多时,帐帘再度掀起,灰头土脸的鲁肃,一脸黯然的步入了帐中。
    一见颜良,鲁肃神色马上紧张起来,赶紧趋步上前,拱手道:“罪臣鲁肃,拜见大王。””
    那一句“罪臣”,竟似他已然把自己当作了颜良的臣子。
    颜良瞟了一眼跟前这卑微之人,冷笑的脸上,毫不掩饰着讽刺之意。
    就是这个人,从他颜良还只据有半个荆州时,就开始作为孙权的打手,不断的与颜良作对。
    甚至,在孙权和周瑜都相继颜良所杀后,鲁肃作为孙氏残存的势力,依然在无休无止的,借助着刘备的力量,与自己为敌。
    这个鲁肃,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般,不停的恶心了自己多年。
    此等仇恨,以颜良的风格,如何能不记得。
    如今,就是这个恶心的家伙,今却卑微的伏拜在自己的跟前,伏首称臣,巴巴的祈求着自己的饶恕。
    对待死敌,颜良可从来都不屑于所谓的“气度”,那讽刺的眼眸中,杀意正在飞速的聚集。
    俯视着匍匐于地的鲁肃,颜良冷笑道:“鲁肃,跟本王作对多年,如今却趴在这里向本王求降,不知此刻你到底是作何感想呢。”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 好好利用你一下
    鲁肃汗颜,匍匐于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颜良那一问,分明是在以胜利者的身份,公然的羞辱鲁肃,但鲁肃却不敢有任何不满的表现。
    多少人身为俘虏后,依然不知死活,在颜良面前自恃自傲,结果却为颜良毫不手软,用尽残酷的手段杀害。
    孙权、周瑜,便是最好例证。
    血淋淋的事实面前,鲁肃岂敢再表现了所谓的自尊,倘是如此,他也不会巴巴的弃了郯城,不顾脸面的前来向颜良求降。
    “肃现在只是在后悔,没有早点认清大势,早些归顺于大王,直至此时才幡然悔悟,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