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463章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63章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旨意传下,颜良转过身来时,郭嬛已是怔在了原地,那般表情,仿佛仍沉浸在震撼之中。
    郭嬛是为颜良的残忍所震撼,更为颜良对曹丕那般直白的讽刺所震撼。
    她万万也想不到,传说中那个残暴无情的楚国皇帝颜良,竟然是这么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的人物。
    “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郭嬛的心里,隐隐的感慨着,眼眸中的祟敬之情愈重。
    颜良却已将她搂入怀中,冷笑着问道:“朕已决定杀了你的丈夫,你做何感想,想为他去殉葬吗?”
    一听“殉葬”二字,郭嬛花容惊变,以为颜良享用过她后,竟生了杀意。
    扑嗵!
    郭嬛不及多想,忙是跪伏于地,万般惊慌道:“臣妾既为亡国之女,承蒙陛下错爱,幸得君露,臣妾感激不尽,只想今后一生一世服侍陛下,岂敢有他念。”
    颜良只不过是吓一下郭嬛,一个女人而已,只要她有姿色,颜良又何屑于多养一张嘴。
    “只要你尽心竭力的伺候朕,朕自会保你荣华富贵,衣食无忧。”颜良大度的说道。
    郭嬛这才暗松了口气,忙是匍匐上前,将颜良的双腿抱住,娇滴滴说道:“臣妾多谢陛下,臣妾定当尽心竭力的伺候陛下。”
    颜良俯视着这跪伏于前的美人,不禁放声哈哈大笑起来,那肆意的狂笑声,在这空荡的大殿中回荡。
    姑臧城已平,接下来所剩的,就只是收尾工作。
    颜良令诸路大军先归洛阳,他自己则逗留于姑臧,并未急着归东都。
    逗留于姑臧的时间里,颜良派出使者四出,前去招降张掖、敦煌、酒泉等凉州其余诸郡。
    这几郡闻知都城已陷,曹丕已被俘的消息后,自不敢再顽抗大楚天威,纷纷的上表归顺于大楚。
    为了杜绝凉州的割据传统,颜良虽接受了诸郡的归降,却对诸郡人事做了大规模的调整,连着更换了数名郡守,新任的郡守均非凉州本地人氏。
    若放在从前,若有人要把这些土皇帝们从凉州调走,必会遭至他们群起反抗,但现在面对颜良的天威大势,这些地方郡守们虽有不愿,却也只有乖乖的服从,不然就要面临颜良的大军征伐。
    人事重新布署后,颜良又委任李严为凉州刺史,命他率两万兵马,镇抚新得的这个边州。
    当然,逗留在姑臧的这些天,颜良除了处置正事外,当然也没有忘记享受胜利者应该享用的快活。
    这些天来,颜良几乎是夜夜笙歌,肆意的享用郭嬛,把这个狐媚女人身上所有的诱人之处,统统都开发了出来。
    而当颜良享用郭嬛时,曹丕却被扒光了衣服,吊在姑臧城头,经受着烈日炙烤的折磨。
    此时正当盛夏,西北之地也是烈日炎炎,一连几天的暴晒,再加上滴水不进,曹丕已是被晒到脱皮,浑身上下都如同龟纹一般开裂。
    几天后,曹丕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这家位大秦国的皇帝,被活活的晒死在了城头。
    颜良得知曹丕已死后,便下令将曹丕五马分尸,将除了脑袋之外的肢块,统统都送往凉州诸郡悬示,以震慑那些不臣。
    而曹丕的人头,则被颜良下旨送往洛阳悬挂,以向东都的臣民,显示他们伟大皇帝西伐秦国的丰功伟绩。
    诸事完排已毕,颜良这才率领着数万雄兵,浩浩荡荡的从凉州班师还朝。
    秦国覆没,曹氏父子身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往了河北,数日之间,整个河北三州的军民都听到了这个震撼的消息。
    谁也不曾料到,以曹操之雄,以关中之固,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这样覆没了。
    颜良的神威,楚军的锐不可挡,已是深深的震惊了汉国人心。
    方今天下,诸雄已灭,唯余下了楚汉二国,今日颜良灭了秦国,那么下一步把兵锋引入汉国,已是在所难免。
    汉国上下,一时人心浮动,三州之人皆为楚国不久将发动的进攻,而感到深深的担忧。
    邺城,皇宫。
    金銮大殿中,气氛是一片的不安,群臣叽叽喳喳,都在议论着秦国覆灭之事。
    “天子驾到~~”宦官唱声响起。
    群臣赶忙闭嘴,肃然而列,大殿之中,一时鸦雀无声。
    片刻后,身着龙袍的刘备,带着一带肃然的表情,缓缓的步入了殿中。
    群臣山呼万岁,刘备端坐龙座,享受着群臣的朝拜。
    君臣之礼罢,刘备俯视群臣,沉声道:“秦国覆灭,曹丕被杀的消息,尔等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吧,你们都有何看法。”
    群臣一片默然,皆低头不语,显然,秦国覆没的消息,给了他们很大的震动。
    刘备看着沉默的群臣,面露不满之色。
    这时,诸葛亮却淡淡道:“秦国灭亡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没什么好惊讶的,颜良吞并了秦国,毫无疑问,下一步必然是想染指我大汉。”
    诸葛亮那口气,仿佛对楚国将来的进攻,根本就不屑一顾。
    “那依丞相之见,朕当如何对抗颜贼的进犯。”刘备问道。
    “臣以为,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调集民力,加快修筑黄河防线,只要黄河防线固若金汤,楚国不足为惧也。”诸葛亮淡淡答道。
    刘备微微点头,深以为诸葛亮之言为然,那原本阴沉的脸庞,渐渐也浮现豪情与自信。
    刘备的目光延伸向了远方,恍惚之间,一种慷慨之情油然而生,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正肩负着某种正义的使命,要充当这救世之主。
    而那颜良,则是乱世中的魔王,注定要为自己这个正义的化身所消灭。
    沉默半晌,刘备毅然道:“天下仁人志士,已尽为颜贼所害,朕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汉的社稷,自当挑起这上苍赐给朕的重担,统帅大汉军民,与那颜贼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一章 雷霆之策
    (十月第一天,双倍月票,请大家看在都尉更新努力的份上,投几张月票吧)
    刘备在邺城叫嚣着与颜良决一死战时,颜良已经率领着他的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的回到了洛阳城。
    班师还朝第一件事,当然是论功行赏。
    无论是黄忠、文丑这等老臣宿将,还是赵云这等新降未久的臣子,以及马谡、邓艾、姜维这样的年轻新秀,颜良都毫不吝惜,大肆的赏赐。
    颜良做的第二件事,自然便是将郭嬛送上了金雀台,为他的享乐之所,又添了一位美姬。
    接下来,颜良所做的第三件事,则是轰动了朝野。
    开皇二年仲夏时节,颜良下旨,宣布废除汉以来的察举制,改用科举制,开科取士,为国家收取人才。
    当初刘备实施九品官人法,收取河北世族支持时,颜良就已经酝酿好了相关的对策,而今秦国已平,正是实施对策的大好时机。
    九品官人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令世族垄断做官的权力,切断了下层人通往上层的道路,如此一来,上下层缺乏新鲜血液的交换,不但容易滋生上层的腐朽,更容易招至下层的怨恨。
    科举制则不同,开科取士,以才学定官品,无论你是世族豪门,还是草民一个,只要你有才学,就能当官为国效力。
    而自颜良发明竹纸,多年以来,纸书在楚国境内的推广已大增,读书获取知识的成体在逐年减少,世族豪强对知识的垄断正进一步被削弱,这也正为科举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当然,科举制也有它自己的弊端,但放在现在,却是比九品官人法要先进的制度。
    科举制一实施,自然要触犯到一些人的利益,旨意下达之后,自也引起不少官员们上书表示担忧。
    颜良却无视这些反对的声音,凭着他的独断专行的意志,强行推进了科举制的实施。
    颜良所要做的目的,就要是天下间有志之士,无论是出身有多么卑贱,无论你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有才华,我颜良都将重用你们。
    当年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想将世族英豪和寒门人杰,统统的收入囊中,只可惜曹操有此志向,却苦无长久之策。
    如今,颜良这个灭曹之君,却反而继承了曹操的志向,将唯才是举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的制度,长久的施行下去。
    科举制实施未久,颜良很快又颁布了第四项旨意,决心在大楚国境内,实施“均田制”。
    自两汉以来,世族豪强兼并土地严重,天下粮田大半为豪强所占有,但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户口锐减,无主的荒田遍布,而这些荒田,理所当然的就收为官有。
    如今颜良的大楚国虽据三分之二的天下,但国中户口丁众,却不及汉时三分之一,尤其是中原一带,更是赤地千里,到处是荒地。
    颜良这均田制,正是要将这些无主的荒地,按照男丁的人头数来赐与百姓,如此,不仅可以开荒为田,恢复经济,更可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编户,增大税收。
    灭秦之后,颜良以雷霆之势,推行着种种强国富民的政策,这一系列的举动,自然是为了不久之后的北伐做准备。
    刷新政绩的同时,颜良也在有条不紊的为北伐做着准备。
    自灭秦之后,大楚军的中军与外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四十万之众,这个数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刘备汉国的兵力。
    因是交州已平,凉州已定,放眼天下,颜良除了刘备这个敌人外,基本已再无威胁。
    故此,颜良除了在交州、益州、凉州等几个边州,以及长安、汉中、应天、宛城等几个重要城市,以及阳平关、潼关等要隘驻扎近十万军队外,所能用于北伐的兵力,已达到了三十万之众。
    其中,除了辽东吕蒙所统的五万辽东军团外,颜良直接指军的军队,则多达二十五万。
    而根据情报,刘备汉国经过这些年的喘息,勉勉强强强只凑够了十五万的军队。
    三十万对十五万,颜良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此外,经过辽东的海运战马,颜良的骑兵数量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而扫灭秦国,夺取了西北马源后,楚军的骑兵更是扩张迅猛。
    除辽东兵团外,颜良中原军团中,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众,这个数量,与刘备的骑兵数量基本相当。
    兵马总数,骑兵数量,粮草积累,诸般方面,颜良都占有着极大的优势。
    对颜良来说,北伐唯一的难关,就只余下如何越过黄河这道天险。
    黄河不比长江,水军在这里发挥不了关键性作用,想要突破黄河天险,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况且,颜良灭秦的这段时间里,刘备可一直没有闲着,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黄河沿岸构建了一条坚固的北岸防线,这道防线,无疑也加大了颜良渡河的难度。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纵有滔滔黄河,也挡不住颜良一统天下的雄心。
    颜良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士卒养精蓄锐,待秋收之后,便对刘备发动全面进攻。
    此时距入夏尚有数月之遥,将士们在养锐蓄锐,颜良当然不能亏待了自己。
    整个夏天,颜良除了理政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金雀台上渡过。
    鑫雀台高达数十丈,台下夏日炎火,台上则是凉风习习,甚是凉爽。
    金雀台上的那些美姬们,她们盼了已久的好日子,这回终于是盼到了,久仰的天子雨露,终于又能滋润她们干涸的芳心。
    金雀台上,颜良敞胸高卧竹榻,前后左右摆着七八块大冰块,数名容貌娇好,身材窈窕,穿着“清爽”的宫女,立在左右扇着扇子。
    左右处,糜贞手捧着冰镇的美酒,自己喂于颜良嘴边,甘梅则剥着果子,小心翼翼的献于颜良。
    凉风习习,又有美姬在侧伺候,颜良享受的当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正这时,门外宫女来报,言是关夫人已在外侯见。
    “让她进来吧。”颜良摆手闲然道。
    糜贞和甘梅二人,娇躯俱是微微一怔,眼眸中均是闪过一丝不自在。
    宫女口中的关夫人是谁,她二人可是再清楚不过,自然是颜良姬妾之一,关羽的女儿关凤。
    说起这关凤,当年还和糜甘二人一起,被困于许都曹操的手中。
    那个时候关凤还小,糜甘二人多曾替关羽照顾小关凤,彼此间情同母女一般。
    后来糜甘二人听闻关凤落入颜良之手,同她们一样成为了颜良的美姬后,只怕相见尴尬,故无论是在铜雀台,还是在金雀台上,她二人都不曾去看望过关凤。
    却不想,今日颜良竟然会把关凤召来相见。
    糜甘二人正自尴尬时,门外关凤已步入了阁中,盈盈一福:“臣妾拜见陛下。”
    关凤抬起头时,正与糜甘二妇眼神相对。
    糜甘二妇脸畔顿生些许红晕,忙是侧过头去,不敢正视关凤。
    关凤茫然了片刻,猛然间也认出了她二人,那一张俏脸上,顿时也浮现出尴尬的羞色。
    “先去把衣裳换了吧。”颜良摆手一喝。
    关凤便被宫女带到偏殿,不一会出来时,已换上了件若隐若现,形若无物的轻纱薄衣。
    这时颜良的嗜好,金雀台上的美姬们,但凡服侍颜良时,都要满足他的特殊口味才行。
    隐微若现的关凤,有些拘紧的走了出来,脸畔上已是一片霞红。
    其实自成了颜良的姬妾后,关凤早已习惯了被颜良各种样的“折腾”,甚至,她也和别的夫人一起伺候过颜良。
    但如今面对糜贞和甘梅,这两个曾经与自己有着一段,母女情谊的故人时,关凤便难以再保持那份自若。
    “过来给朕捶腿吧。”颜良向她招了招手。
    关凤无奈,只能扭捏移步上前,跪伏在竹榻前,雪白的臂儿伸起,为颜良捶起了腿。
    糜贞和甘梅二人,这时也变得不自在起来,脸上也是时红时白,互相不敢看对方。
    颜良却品着美酒,肆意欣赏着她们那份尴尬的样子,这让他从中能享受到别样的乐趣。
    笑看片刻,颜良道:“来人啊,把朕的那道檄文拿来,给几位爱姬看看吧。”
    片刻后,宫女将一道文书,恭敬的奉来,摆开在了案几上。
    颜良抬手一指,冷笑道:“说起来这道檄文还与你们有关,朕就让你们先看一看吧。”
    三名美人皆是一怔,心中顿生茫然,遂是狐疑的移至案几边,去看那道檄文。
    这一看不要紧,三名美姬的脸色,均是为之一变,目光中闪烁也几分惊色。
    那道文书,名为《讨刘檄文》。
    这一道文书,正是颜良给刘备的宣战书,今天之后,这道文书就会遍传河北,汉国的上下都将为颜良的威慑所震动。
    颜良在檄文中写得很清楚,汉国上下,凡不臣者,大楚兵锋所向,都将把他们统统的杀光。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刘备,还是关羽,这两个曾经与她们相关的人,都将难逃一死。(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二章 朕要亲手结束这乱世
    阁房之中,顿时一片沉寂。
    “你三人有何想法?”颜良冷冷问道。
    糜贞也反应过来,忙道:“刘备无情无义,臣妾二人与他早就恩断义绝,臣妾二人承蒙陛下怜惜,能享些许君恩已心满意足,岂敢再有他念。”
    “正是如此,糜姐姐所说,也正是臣妾心中所想。”甘梅也忙表真心。
    颜良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目光又转向了关凤。
    关凤犹豫了片刻,忙也道:“臣妾父亲置臣妾生死于不顾,臣妾心中早就万念俱灰,臣妾如今所想,唯有服侍陛下,别无他求。”
    无论是出于对颜良的畏惧也好,还是出于真心也好,这三个女人均是表示,支持颜良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