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篡隋 >

第72章

篡隋-第72章

小说: 篡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不数日,曹珍便改了口;赞同与我唐军联合,但梁硕依然反对,李轨因此依然迟疑。于是,家兄便联络朝中粱硕的政敌,诱以

    重利,只在李轨面前反复说梁硕意图谋反。不久,李轨果然相信。便下令鸠杀梁硕。于是,西凉便再无人反对与我联合。

    属下见状大喜,趁机再求见李轨。晓以利害,这时,家兄等人也是力劝。如此,双管齐下,李轨也终于下定决心,接受册封为西凉王

    ,并合谋薛举。等和议一成。属下知道承相望眼欲穿,便一日也没耽搁,急回长安报讯。如此,也总算是不辱承相使命了。”

    “原来如此。”

    李渊等人慨然长叹,从安兴贵的话语中,清晰可见其中的刀光剑影、波诡云谪,可想而知,安兴贵这一次出使,是何等的不易,甚至

    是九死一生!

    “兴贵”

    李渊感动道:“这一次,真是辛苦你了。

    放心,你的功劳,本相明的。明日,本相便向皇上奏报,加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

    ,以表心意。”

    “谢承相。”

    安兴贵大喜,急起身相谢,他历尽万险,可不就是为了这锦绣前程。

    “还有”

    李渊又细心道:“汝之家兄对我大唐的深情厚义,本相日后也必有厚报。”

    安兴贵越加高兴:“如此,属下代家兄谢过承相了。”

    ”好,好,坐吧。”

    李渊心情愉悦,一脸的和蔼可亲。

    “主公”

    刘文静这时笑吟吟道:“与李轨合议一成,我军压力便是大减,只须安心对付薛举、梁师都即可,臣意以为,可集中兵力先

    来个各个击破。”

    “此计甚好。”

    李渊点头道:“那是先灭薛举,还是梁师都?”

    “父亲”

    李世民进言道:“儿臣有为。当先灭薛举、后梁师都。狭北多山。进兵艰难,若先灭梁师都,必大耗时日,而薛举金城等地,一马平

    易于用兵。”

    李建成也接口道:“甚是。而且,薛举父子野心勃勃,对我威胁更大,且有李轨相助,当先灭其。”

    “好

    李渊下定了决心:“那就先灭薛举。此时已经入春,正好用兵。二郎,你即率右三军出征。为父再与你补充两万新兵。务要一举歼灭

    薛举,肃清侧后。”

    “诺。”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领命。

    “主公”刘文静这时提醒道:“可别忘了山西!现已开春,李靖必然从西河南下,若不灭其,必席卷山西,直扑关中。此人善会用

    兵,比之薛举等更是心腹大患。但好在李轨与我联合,长安附近便无需再保持两个军团。臣建议抽调一个军团。冉得力大将统帅。北上山西,

    迎战李靖

    “不错。”

    李渊悚然而惊:“只是,谁可为将?”

    “父亲”。

    李建成雄心勃勃道:“儿臣愿往,斩李靖首级,献于面前。

    “不可。”

    裴寂赶紧道:“大公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一旦有失,国本动摇。”

    “甚是。”

    李渊也不同意。

    李建成只好怏怏而坐。

    “叔父。”

    李孝恭起身道:“要不,我走一趟?。

    “不可。”

    这回。刘文静反对道:“孝恭坐镇长安,执守禁卫,如何可以擅离?。

    “不错。”

    李渊和诸人也是点头。

    这样一来,便麻烦了,李建成不能去。李孝恭走不开,那何人领兵?

    “主公”

    裴寂忽然信心满满地起身道:“要不,臣去一趟?”

    ”你?”

    李渊愣了愣,随即大喜道:“好。好,有玄真去,我便放心了这裴寂可是李渊最要好的哥们。让其领兵,李渊很放心。

    “不可

    李世民大惊,立时反对:“父亲。裴公乃文臣,又从末经过战阵。何以领兵?”

    “这”

    李渊有些犹豫了。

    裴寂不高兴了。他一向自负,也想过过指挥千军万马的瘾,难不成。他只能当个谋士吗,当下驳斥道:“二公子此言差矣。某虽是文

    臣,但自幼熟读兵书,又久随主公征战。何不可为将?那李靖不也是文臣吗?”

    李世民哑然。

    其余诸文武都跟裴寂交好,此时自不会反对,而且,裴寂素有才华。相信可以抵挡李靖。

    “不错

    李渊也频频点头道:“玄真所言有理。这样吧,建成的左三军便由你统率,某再补充你一万新兵。不求你击败李靖。至少也要将其挡

    在雀鼠谷以北。”

    “请主公放心。”裂寂一脸自信。

    见已无法挽回,李世民脸色不禁有些阴郁,他认为,裴寂就是个谋士之才,若是领兵,恐怕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矣,但现在,也

    能往好处想了。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

    三日后,李世民统兵西进,进攻薛举,裴寂则任行军大总管,率军北上,迎战粪靖。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纸上谈兵

    太原。、QUANben、

    留守府后院,李靖静静地凭栏而立,悠闲地观望着眼前的池塘,池塘中,一尾尾美丽的金鱼正快乐地游来游去,不时的争抢着李靖抛

    下来的吃食。

    其实,李靖观鱼是假,想事是真。

    不久前,李渊来使,声称愿用金珠换回陷在太原的群臣家眷和李秀妍。李靖思前想后,没有答应,有唐军的这些人质在手,关键时刻

    或可有大用。

    如今,已是开春了,又到用兵之时。

    李靖有三条选择:

    一,直接南下,经雀鼠谷取临汾、绮郡。直指河东;二,剑指东南。取上党、长平、河内三处郡县;第三,从西河向西,收离石、龙

    泉、文城三郡。

    毫无疑问,从大局考虑。李靖会选第一条。

    然而,这也会带来问题;唐将张纶现占据离石等三郡,若李靖率主力南下,张纶趁虚进击西河,断其后路。纵使李靖再用兵如神,那

    也是非常危险。

    此外,东南三郡现在尚为隋军所占据。也不可不防,但好在目前上党、长平、河内三地义军蜂起,隋军自顾不暇,所以,这一路的威

    胁并不是很大。

    李靖沉吟片刻,定下了进兵之计:

    自领主力南下,直指河东,再令两路偏师,一路西向、一奔东南,扫清侧后一切危险。不过,两路偏师的领军人选,却是难题,非大

    将不足胜任。

    李靖遍视麾下诸将,苑君璋可受命西向。那张纶非是其对手,但东南一路的统兵人选,却让其犯了难。实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否则,

    他早已出兵了。

    李靖悠悠地叹了口气:这人才,真是直到用时方恨少啊。

    对了!

    忽然间。李靖想到了一人:雁门镇守张伦。以李靖对其的了解,还是颇会用兵的,而且为人谨慎、忠诚。用其经略东南三郡,应该是

    没什么问题的。

    “来人。”

    李靖喝了一声。

    “军师”

    有亲兵飞步赶上:“有何吩咐?”

    “速持我令,前往雁门关叫张伦将军来此听用,还有,务必让其安排好雁门防务,以防突厥人南下。”

    “诺。”

    当下,亲兵飞奔而去。

    “军师”

    就在这时,塘边快步走来一将。正是苑君璋,神色匆匆:“有紧急军情。”

    “何事?”

    李靖一愣,赶紧发问。

    苑君障连忙道:“据细作来报,李渊与李轨联合了,现今,派李世民统六万大军西进,与李轨合击薛举。此外,又派右仆射裴寂统兵

    五万来攻我军。”

    “噢!”

    李靖微微一惊:“这李渊果然好手段,联李轨制薛举,还能抽出手来回救山西,高明。对了,那裴寂现已到何处?”

    “已过黄河。”

    “速度很快啊。”

    李靖微有些诧异:“传令:三军戒备。随时待命出征。”

    “诺。”

    苑君障奋然领命

    三月年九。

    张伦日夜兼程,抵达太原,李靖遂命苑君璋统兵一万二千,西征离石、龙城、文泉:郡,又命张伦统兵一万两千,收取东南的上党、

    长平、河内三郡。

    而李靖自领三万六千主力,进西河,准备迎战裴寂。

    三月二十三。

    裴寂领兵出雀鼠谷,先攻陷了只有数百赵军的贾胡堡,算是旗开愕胜。随即,又杀奔雀鼠谷北端重镇介休,只要占了介休,那他便进

    可攻、退可守。

    三月二十四日。

    裴寂领兵进抵介休城南,此时。天色已近黄昏,虎贲郎将常何便进言道:“裴总管。这天色已晚。我看。还是先扎营休息一晚,等明

    日再攻城吧?”

    “嗯。”

    裴寂一身白衣,显得潇洒无比。一脸踌躇满志地遥视了一下左右,忽向左前方一指:“此乃何地?”却是一处地势平坦的高地。

    虎贲郎将毛文龙赶紧道:“回总管大人,此地叫度索原。”

    “度索原。”

    裴寂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扎营其上吧。”

    “这”

    诸将一听,顿时面色作难。

    “怎么”

    裴寂不快道:“难道有何不妥?”

    “回总管”

    虎贲郎将谢叔方小心翼翼道:“古来。但凡扎营,都应居于水源附近。以便取水,而度索原上并无水源,取水不便,万一敌军围围,

    这该如何是好?”

    裴寂不快道:“我自幼熟读兵书,如何不知此点。但度索原地势甚高,虎视诸近,敌军若来,正可居高临下、势若破竹。休得多言,

    快快扎营吧。”

    “诺。”

    众将相视一眼,只好无奈应命。

    三月二十五日。

    一早,裴寂正要点兵进攻介休,忽然,探马来报:“裴总管,于清亲率二万六千军马。来救介休,现巳系二十里外※

    “来得好。”

    裴寂大喜:“我正要会会此人。传令:按兵不动,待其明日前来攻塞,趁势破他。”

    “诺。”

    众将应命,此时若攻城,等于是赶着被赵军里外夹击,所以。按兵不动,才是上策。

    却说李靖,于下午领兵赶至介休城西,先依汾河下寨,随即,率诸将和数十亲兵,前往窥探唐营。

    此时,正值傍晚。

    李靖率人潜至唐营附近,一看之下,便失笑道:“哈哈,这裴寂身为李渊重要谋臣,好大的名声,原以为如何了得,但观其立塞,却

    又是一个赵括。”

    薛深一听,不解道:“军师,唐军据高抚险立塞,易守难攻,有何不妥?”

    “是啊。”

    一旁,虎贲郎将郭通、刘季、翟松拍、李宝山等也是不解。

    李靖笑了:“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度索原地势虽高,但却无水,我若切断其水源,困而不攻,要不了三五日,唐军必然大乱,

    如此破其必矣。”

    “军师高明。”

    众将恍然大悟,不禁暗暗佩服。

    “走,回营吧。”

    李靖也懒得再看了,如此胜瓒的一个对手,他一只手也对付了,根本无须用心。

    回营后,李靖当即安排兵马,连夜切断了四周喜军的水源。

    三月二十七日。

    一早。

    裴寂有点烦心,昨日,他等了整一天,也不见李靖上门,这让他很是郁闷,明明自己占据了险要地形。敌人却不来进攻,如此不上道

    ,委实令人无奈。

    有不

    裴寂犹豫了一下:自己主动上门椭战?

    就在这时,谢叔方、毛文龙、冯立、常何等大将一起涌来,个个脸色惊惶:“裴总管,大事不好了。”

    “何卓惊惶?”

    裴寂一脸没好气地道,有他堂堂裴大才子在世,天难道能塌下来?

    “回总管”

    谢叔方急道:“末将等派人下度索原取水。却不想四周水源处,都有赵军立寨,乱箭如雨,军士皆不得近。现军中已快断水,军心浮

    动,如之奈何?”

    “什么!?”

    裴寂又惊又怒:“这李靖,怎的如此无耻,不来攻塞也便罢了,怎去断我水源?”他也不想想:人家李靖又不傻,抓着你的软肋了,

    谁还冒险攻寨。

    谢叔方诸将也是无语。

    此时,他们也看出来了,这裴寂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本不知如何用兵,一时间,对末来都有些悲观。

    “裴总管”

    毛文龙小心翼翼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裴寂恼火道:“既然他不来攻我,我自去找他,传令:点起三军,踏平赵营。”

    “诺。”

    众将领命,心中却有些无底。

    日上三杆。

    裴寂率三万余唐军战兵进抵赵营,命兵士上前骂阵椭战:“里面的赵军听着,缩头的不是好汉,快快出营,决一胜负。”

    “呵呵,”

    李靖站在营门后,捋须而笑:“这裴寂,估计是急了。不过,现在他还能急,等咱出手,他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了。传令:只不出战

    ,休要理他。”

    “诺。

    众将笑嘻嘻的答应。

    却说裴寂,在赵营前足足杵了一上羊,真个是又饥又渴,又疲又累。然而,赵营却营门紧闭,别说出来个人了,对不起,连只耗子都

    欠奉。

    “可恶!”

    裴寂大怒,他从末见过如此。嗯,“猥琐。的对手,厉声道:“来啊。擂动战鼓,三军齐发,给某一举踏平赵营。”

    “诺。”

    霎那间,战鼓雷动,三万多唐军战兵抖掇起精神,铺夫盖地般杀向赵营而来。

    “放箭!”

    李靖竟端了个小马扎,端在营门后看风景,一见唐军杀来,不慌不忙地传下号令。

    “嗖嗫…”

    早有准备的赵军立时万箭齐发,众唐军死伤无数。好不容易冲到

    足足三条壕沟。

    而且,条条壕沟深达三米、宽五米以上,里面遍布尖木,人力根本难越。

    可怜唐军,前进无路,一时都猬集在第一条壕沟边,这可乐坏了赵军弓、弩兵,可劲的放箭,射得唐军哇哇大叫,像下饺子似的一个

    个栽落壕沟之中。

    太无耻了!

    裴寂见状,气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然而,却是毫无办法,若是不管不顾强攻,末等攻破防御严密的赵营,唐军不是全部战死,就

    是全部渴死。

    “传令,撤军。”

    好半天,裴寂才从牙齿缝里憋出几个字来。

    唐军狼狈而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纸上谈兵下

    中午。;QUAnbEN;

    唐营帅帐之中,气氛一片压抑唐军。断水了。

    “诸位”

    裴寂一脸憔悴,几日前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早已无影无踪,脸上,只有深深的失落和迷茫:“是本总管失策了,营中现已断水,

    如之奈何?”

    众将面面相觑,摊上这么个爷领兵。一帮人也算倒血霉了,不过。大家现在毕竟坐在一条船上。要是船翻了,谁都没得好,还得想法

    共渡难关啊。

    “大人”

    冯立赶紧道:“如今之计,只有速速移营,去水边立塞,方可解此危局。”

    “甚是。”

    众将急忙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