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辉煌三国 >

第104章

辉煌三国-第104章

小说: 辉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比不得前时两次认主为父,这也算是极为亲近的关系了,毕竟认为义父,却无这等联姻来得实利更大,受约束更小,让人可以轻松接受些。

    而让吕布“暂时”驻军于沛国这等治下有二十一县的极广之地,并借张辽高顺二位“友将”练兵的公文也顺利了出去。

    这等公开之事,当然也会很快被其余诸侯所知晓。至于他们是如何想法,会不会依着刘晔以及他的心腹谋士们所想地那般“示敌以弱”,显现矛盾,这也得见仁见智了……

    “吕布屯驻于沛国!”

    曹操与袁绍先后接到了这个信报,至于他们地看法,也确实如出一辄,原因很简单

    沛国名义上本就不属于徐州治下,而为豫州所属,只是因为豫州黄巾余乱不断,竟有连续数位上任州牧半途而被杀死之事,这里与鲁国一样同属于远离豫州统治中心之地,自然也就被朝廷委任陶谦暂时代管。

    那么吕布驻于沛国,如若讲起道理来,刘晔也可以推得一干二净,与徐州无法牵连上关系。但若拉拢于吕布,使得他在如此西边重地护住徐州周全,却也属极妙之着。

    “进可攻,退可守”。即见刘晔的客气。也见他透露出地防备之意,联想到吕布弑父以及背离二袁地往事,刘晔如此作,自然会让他们这般尽往“好处”想了。

    无论哪一种新政,在成效上未得数年甚至更久地证明,对于守旧观念极强地士族们来说。都是不容易接受的。

    刘晔能够施行成功,也是多靠了曹操大军攻略地配合,诸多因素相加下,方能使得土地名义上属于士族私产,实际上却在州府掌握之中!

    掌握了土地,便直接控制了被束缚于土地上的百姓,无论是征兵还是其余用处,都是得心应手。这一点。就算是曹操,也未必能很快回味过其中道理,更不用说士族支持更多,同样守旧观念也更为严重的袁绍集团了!

    幽徐两州的新兵,正是在这等他人不在意,刘晔又严格保密情况下形成…实际上吕布与曹操相争,最后处于一面倒地形势,使得袁绍本来打算地趁着两方相争,最终两败俱伤情况下。他可以渔翁得利算计成空。

    而此时同时又有献帝还都之大事传来,袁绍现时与曹操并未有直接矛盾,而他所占据的并州与青州同样也需得时间来安抚,几年间连续与公孙瓒。黑山,白波以及并州部分自立豪强相争,他也是颇有些吃不消。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没有明显借口,兖州乱势一片,曹操实力虽然心底看不起,但却也不能忽视情况下与其相争了。

    公孙瓒困于易京以及小半涿郡之地已有两年,粮食渐见紧缺,这等情况下他手下兵卒也多有出外劫掠,但刘晔在幽州本就是加强戒备封锁消息。更有张飞坐镇。一直在防备于他。自然公孙瓒所祸害的就多是袁绍了,于是袁绍现时的重心。也是如何干脆将这块公孙瓒经营日久,防备森严又多趁他兵员不备时效黄巾之法劫掠冀州郡县的硬骨头啃下。操练一年之新兵,于战力何如?”

    十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当刘晔接到赵明和田畴所书“朝廷有任命,需得时日办完,再作回撤”信件后,心思全放于张辽身上地他,倒也并未多想这两人会否以妄语来回复于他,在前时多派出心腹武将们对张辽先攀好交情示好后,刘晔也亲自上阵,拉着已到此处负责操练军士十余日地张辽亲切地问道。

    “身体多为精壮有力之士,训练严格有,极为遵守纪律,知晓进退有底,可谓基础牢固!然则无杀意,更无杀气,未经战阵总是少了军魂支撑,若能逢得一场血战得胜,必然脱变为精锐之师!”

    张辽身长八尺有余,容貌英武之极,无论是谁见到他的第一眼,都会认为其必然是一位绝非凡俗之人。

    而他这士余日间负责训练之一万士卒,也对这位不见多强调严肃纪律,却多有对士卒噱寒问暖,酷似刘晔亲训作为地将领敬服之极,最先那一丝轻视之意,也早被抛于九天之外了。

    实际上张辽不多强调纪律,并不代表着他只知以情义感人,却是因为他眼见在纪律方面便如他对刘晔所语那般,徐州士卒们已作得极好,故而因地制宜而已。

    “铁血为军魂,沙场战余生!这些普通士兵们,何尝又希望自己有多强大,以性命作为资本与敌交锋争战,会使敌人胆寒莫敌?究其根本,却属于乱世所致,不以其之本心为倚凭罢了!”

    虽然心中知道慈不掌兵,以及现时的天下需得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方才能够重归一统道理,但身为现代人的刘晔依旧不会忘记骨子里那等厌恶战争情绪。所谓仁义之名并不需要刻意做作,他本心便是如此,以这等心思所说话语,自然带给人一种极为特殊的令人感到真诚,值得信赖之感。

    真正用来打动人的,不是多么华丽的词藻,而正是这等以本心来说话的态度!

    “先贤早有所言兵,国之凶器也,战事相争,有违天和。但由古至今。甚至往后都是不能避免之事,吾等生逢乱世,是为不幸。而有若明公这等仁和之上官,却也是徐州百姓将士之福。不论如何建功立业言辞,真正有心向百姓,打算早早结这等乱事。这才是为正途。末将以为,只要明公本心不移,终会有这一日到来!”

    对于比他仅大一岁的刘晔,张辽心中也是极为佩服地,他也能听出刘晔话语中隐含之忧虑,不愿为之,却又不得不为之,这本就是人生中极为不幸之事。同赵云等将通过武将们的各种手断,无论武艺还是统御才能,都是互样敬佩,而对于刘晔地知人善用,待下属武将有如弟兄,有过丁原以及吕布作对比地张辽,当然心中不无向往。

    他并未认吕布为主,也许便是前时吕布也只将他当作一位可以在紧要时任用之将,以及他脑海中所根深蒂固之只投身于真正明主心思了“那文远以为。凭着现实幽徐之实力,吾又需得多少时日,方能成功结束这等乱世,还天下百姓太平?”

    刘晔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辽。经过手下心腹们地轮番出动,他已是知晓到张辽不少的性情,对于能否将其收于手下,刘晔倒也怀着极大的期望,只期盼最终结果不会令他失望了。

    “……若依现时局势,便算得一切顺利,十年已是最短时机,何知百姓们再经过十年动乱,又还会剩得几许!”

    征战之事。并非是实力强就一定能够得胜。也并非只是身为主上明智,就一定能够万事顺利。人力有穷情况下。决定战局的往往非是一人之功,而是诸多因素的影响。

    连续征战,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取死之道,每战过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休养补给,如此方能继续成事。

    而十年看似极久,若时机不允许,指不定天下大势都不会生变化!故而张辽地估测算得上是既客观,同样也是极为乐观的想法了。

    “其实,晔有把握在十年之内奠定将来必定能扫平天下之稳固基础……”

    刘晔轻轻说出的这句话,顿时让张辽眼前一亮,倒也不管什么失礼与否问题,直视着刘晔双目,便欲从这人们“心灵的窗户”中细看他是有夸大成份。

    便他看到却是强大地自信,以及一成不变地真诚!

    “愿闻其详!”

    张辽恭敬的施过一礼,肃容摆出洗耳恭听姿势。他本是并州雁门人,受塞外异族,以及黄巾动乱极深,家中亲属也多有在连番劫难中被害。

    也正因为如此,他地心中才会早早有了明确地主见,在还未年满二十之际,吕布强势杀死丁原,投靠董卓不可一世,风光无限情况下,依然选择了默默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而不去迎奉主上,认吕布为主。在这点上,张辽是与许多人不同的。

    既使他的婚事也是在吕布的主持下进行,他的择明主而仕的想法,却也从未改变过!

    “或许有人认为晔所言为妄语,但吾却敢料定近年内将会生之变局,早作谋划下,必然会从中得到些凭藉。这是成事之一,是极为重要的,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通过充足的情报分析,晔可以料准此事,而第二点却属更为重要地!再好的策略,若不得施行之人才,则都是一片空谈。人才之重要性,晔知之甚详,而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更是将帅之武将,佐世之文臣!”

    “吾谋士有荀文若,田元皓,以及戏志才,陈长文,张子布等人,已算得齐全,常能为吾分忧。但于将帅之才,却是寥寥。现今勉强算得合格的,只有幽州地张翼德,以及现今渐见成熟,敢作敢为的赵子龙。至于太史子义,却属有将帅之潜质,但需时日方能成熟,而其余典韦,臧霸,管亥则由于性格以及见识所限,注定会成就有限,难当将来必须征战四处,独当一面之能!若能再得一二将帅之才,则晔可算十拿九稳之把握!”

    “比如说,便如文远……”

    亲自当家作主的刘晔,当然会明白一位史书上留下名姓的三国英雄,未必便是真正能够在征战天下过程中放心任用,而不多作担心的将领这个道理。对于真正人才的渴望,从来便没有停止过。

    此次对于吕布的投诚,相较而言,他真正的心思,却正是放在张辽这位若得重用,成就必定会强于吕布这帅才身上。以这等看法,相较于吕布,刘晔当然更希望张辽能够归心,哪怕是得不到吕布效忠,他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匹夫之勇,而又限于局部作战,与一位精明之极,能够统御全局的帅才,孰轻孰重,真正到了刘晔地位置,不需要考虑便能作出最后地决断!

    似乎,刘晔亲自出马,以诚意以及他的志向来招揽人才,从未有过失手。

    这次算是挖吕布墙解之事,为了自己理想,他也并不觉得有多过份和不好意思。在真正地利益面前,所闻顾全面子的,那便是真正的庸人而已!

    “末将先时通过亲自与曹兖州争战数十次,深服其能,又只从传闻以为明公是为只知仁义,心思偏于守成,未有大志之人。两相比较,认为曹兖州可能是为最终能平定天下之人,可亲历亲闻,方才知晓明公之才德,过于天下心思各异之诸侯多矣!”

    “亡父多教末将知晓节义礼仁,故此吾并未认温侯为主,便是想待一日可仕明主,以自己全力,为平定乱世献绵薄之力。十余日来,明公所委之子龙,子义众将,所为何事,末将也并非不知。能遇明主,便是辽之幸运,为何需作别样姿态故示清高?末将张辽原奉明公为主上,从此再无2心!拜见主公!”

    在郯县城效专门划出用以练兵,并严格保密,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的中军大帐之中,张辽大礼下拜刘晔,说出了这句让刘晔真正放下心事,大喜不已的话语来。

    “文远快快请起!至于奉先之处,稍后吾自与他有所交涉,不需急于一时!能得文远,吾在十年内控制大势把握已有七成!然则虽文远之才众人皆知,晔亦心中有数,但却依着规矩行事,先委卿为奋威校尉,待合适时机,自然会作提升!而为大事保密,你我关系却同样需得暂时保密,除却心腹之人不能为他人所知,却是有些亏待于文远了。”

    刘晔高兴地扶起张辽,这等话语间更是将他心中喜意以及快清楚头脑,作出合适安排表现了出来。

    “能真正为主公解忧,已是末将现时心愿,至于明面如何,主公却不需如此计较,末将心中知晓主公不仅不以吾为降将下属而介意,放心求用更是多为末将考虑之厚意即可!”

    对于刘晔是否是明主的问题,张辽早有几日前便通过分析已得出结论,而刘晔又同样是礼贤下士,折节求贤,解了他冒昧相投,难免使人怀疑其忠诚尴尬处境,其后更有妥善安排,自然是心悦诚服,同样感激不已。

    在这个多有大变的兴平二年最后时刻,刘晔终于真正从吕布的来投中,得到了最为有用之人张辽,使得他的实力更强了几分。

    在即将进入的建安元年前夕,可谓再让他为自己添了一份安心剂。接下来的,除了天子刘协之事,还有许多大事会等待着刘晔去面对……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四章 大变前兆

    现今的徐州不仅早有着是为天下有数富庶之地,综合实力强于荆州之称,故多有百姓向往此处;而前时借孔融求救之事,往援于青州的刘晔也从郑玄这位天下知名的经学大师处,又得到了天下欲求教的士子们之期望游学。专业提供手机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每日来投于徐州,或是从别处逃离入境,求刘晔安置的百姓,还有经过严格身份盘察,至徐州治所郯县中刘晔为郑玄所建立之专门授业门庭内求学士子,都是一个不小数字。

    如若没有东海之上那些神出鬼没的海贼,刘晔倒是想就借着舟船之利来往幽徐之间,但是现今水军初建,就连最基本地在船上行止如常都无法作到,更谈不上作战所需了,没有强大的实力威慑,谈招安之事无异于难比登天!故而他也只能再处理好徐州诸多大事,并交托好事务后于十一月初,再次领着属下强烈建议,为保障其安全的五百骑兵作为亲卫回返幽州。

    幽州有德高望重的刘虞以及被刘晔再三交待亲自主领一州军事,行事也颇为谨慎收敛的张飞坐镇,这次的回转并无多少重大之事等着他去作处理。

    当初回返时,由于刚刚生产身体多有虚弱的妻子们现今也是容光焕,完全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夫妻久别,自然是郎情妾意,而两个一岁多的儿子偶尔间出的或是“妈妈”,或是“爹爹”的喊声,也会让刘晔与妻子们笑意连连,乐在其中。

    在大变未再次来到的这段难得平静时光时,刘晔忙里偷闲好生享受了这段极为难得的幸福生活。

    而郭淮在幽燕学府中毕业后,因为“后台”的关系,也是第一时间到了张飞身边,作了个实权校尉,军机大事会议。也多有参加。虽然今年他依旧只有十二岁,但诸多自认资格极老之人,也无多少敢于轻视这位身高现今约有六尺的少年意思。

    这自然也是郭淮学习极快,一点即通,常能举一反三,并且不以自己特殊身份而看轻他人,将刘晔的待人态度学得十成十愿因了。

    郭淮对于刘晔其实也是极少能够亲自见到的,但他对于这位严格律己,一直对他颇为严厉地义父心中的敬爱之意却并未少了半分。

    当然,除了私下不摆一丝架子的刘晔。在正式场合下,郭淮对于长居高位处,不需如何作态,自然有一股威严之气的刘晔也少不了一丝敬畏了。与轻骑兵两同属于马上作战之兵种,他们究竟长短何处?现今幽州骑兵,比之于塞外之游牧民族轻骑。又是孰优孰劣?”

    这是在自己家中,刘晔在屡行自己先前与妻子们所说将郭淮带在身边,而要作考教的最后一句问话,前面刘晔已就幽州学府中多出自他之手笔教程,以及处身于军中近一年,各种常识性诸如营寨布置、阵法、兵种配置比例等等作出了问话。

    而郭淮的对答如流,也是让刘晔频频点头,因为自家两位可爱的儿子更多了一份慈父心境,对表现极佳的郭淮自然极是欣慰下缓容以对。

    “父亲大人所置大规模应用之重甲精骑,正面破阵能力极强!就算遇上敌军以枪阵相迎。也能在步兵配合下轻松寻到薄弱处将其击破。在此方面,有如春秋之前盛行的战车之无双冲阵能力,自然非是轻骑所能比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