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铁腕 >

第131章

重生之铁腕-第131章

小说: 重生之铁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3日,募捐专题片在各大电视台完成了最后一次的播放。

    在这一天,赵长天在和郭青云的通话中,得知了一个消息。

    在省委书记王林的直接过问下,锦市市长李大江终于还是没有保住宁县的两位主要领导,县委书记、县长双双被撤职。

    整个宁县官场,县处级的领导大部分都被波及到了。该撤职的被撤职,该调整工作的被调整工作。

    9月4日,报纸上关于募捐的主题文章也完成了最后一期的刊登。

    9月5日,昌县在报纸上发表了答谢全国人民和热心募捐人士的专题文章,并表示:目前所筹集到的款项已经可以满足救灾需要,即日起停止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在这一天,经过最后的统计,计算出来的募捐款项为二亿一千万,收到的各种捐物,包括衣服、鞋子、以及其它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堆满了近百平米的一个仓库。

    赵长天在和刘常清商议之后,以昌县灾后重建总指挥、以及顺城救灾总指挥的名义,向省委提交了一份建议。

    表示:昌县所募集的救灾资金,在满足昌县以及顺城需要的情况下,多余出来的款项交给省里统一安排。

    对此,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肯定。

    事实上,对于省委书记王林和省长闻阳来说,随着各地重建工作进入到中期,除了顺城没有请求省里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之外,其它几个受灾的市几乎每一天都会向省里打请援报告。

    省里的财政状况已经捉襟见肘,按照目前的形式发展,即使加上国家下拨的专项救灾资金,也根本无法满足灾区的需要。

    资金缺口至少在两个亿,虽然能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但仍然有着相当大的缺口。

    不到万不得已,省里是不能也不会向中央开口求助的。

    在这种情况下,顺城和昌县的建议,无疑是雪中送碳。

    昌县募集到的两亿一千万的款项,在满足自身和顺城的需求之后,能够为省里提供一个亿左右的资金支持,这无疑会极大的缓解省里两位主要领导的压力。

    对于赵长天的擅做主张,昌县的领导们没有人提出批评和反对意见。

    事实上,赵长天如今在昌县官场的声望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县委书记冯长远、县长张子兰都无法企及的程度。

    冯长远这个是昌县的一把手,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赵长天,他已经无力再实施打压。

    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也不得不看赵长天的脸色行事。如今的昌县官场,上至县委常委,下至普通的村级干部,几乎没有人敢当面顶撞赵长天。即使是在背地里讲关于赵长天的闲话,也要小心翼翼。

    惟恐被那些赵长天的拥趸们听到。

    事实上,自从前些日子,关于赵长天冒着丢官弃职的风险、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挽救了上万人生命的消息在昌县官场和民间传播之后,原本就在民间拥有极高声望的赵长天,在威望上几乎达到了一个普通官员根本无法企及的程度。

    在昌县的普通干部中,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英雄人物,向来不缺乏崇拜者,即使是官员也不例外,尤其是普通的基层官员。

    当赵长天又凭借着非凡的能力,为昌县募集到了天文数字般的救灾资金后,赵长天的声望再次得到了攀升。

    这一次,昌县所有官员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都跟着直接受益了。

    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救灾,那么,当昌县的财政收入全都用来支持灾后重建时,他们的工资、奖金、各种待遇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是大部分官员最为实际的想法。

    而赵长天通过他的行动,让大部分官员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他们怎么可能会不拥护赵长天呢?

    每当想到这些,有时候,冯长远感觉自己很悲哀。

    但有些时候,他又因为赵长天所创造的那些奇迹而感觉振奋。

    他清楚的知道,在这种局面下,在和赵长天持续一年多的斗争中,他已经完败。

    现在,更多的时候,冯长远期待着赵长天能赶快调走。

    如果继续和赵长天共事下去,他甚至会感觉到,他这个县委书记、党政一把手,会被一个常务副县长给架空,成为官场上的一个大笑话。

第二百五十三章 掌控常委会

    冯长远知道,他的想法,也只能是奢望罢了。

    毕竟,涉及到一个常务副县长的调动,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尤其是在这个常务副县长还非常强势、市委书记还非常关照他的情况下。

    赵长天虽然不清楚冯长远的具体心思,但从冯长远的一些表现上,他能感觉到这个自己在昌县官场最大的对手,在行为上逐渐的有了许多改变。

    比如,在涉及到常委会表决的很多议案上,冯长远很少再和自己针锋相对。甚至,在最为敏感的人事问题上,冯长远也几次选择了退让。

    实际上,对于冯长远的改变,在赵长天看来,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冯长远一种识时务的表现。

    目前的县委常委会,赵长天具有相当的信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决策权。

    他之所以有这种信心,与当前的局面有关。

    在经历了最近一段时期的系列事件之后,除去原来就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县长张子兰、纪委书记黄峰、组织部长李涛,政法委书记孙宝林和副书记周刚也逐渐转变了原来中间派的立场,和自己的关系越走越近。

    可以说,加上自己,一个六人的联合阵线已经形成,在11人常委会上形成了超过半数的优势。

    再加上冯长远的两个嫡系,林保全、钱东海也在逐渐改变着以前和自己尖锐对立的态度。

    最近的几次常委会上,涉及到的一些表决议案,这两个人基本都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没有和自己唱对台戏,甚至,在多数时候更倾向于支持自己。

    如此一来,冯长远这个县委书记、名义上的一把手,所能得到的支持已经越来越少,他即使想要和自己作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长天在私下里收集到的信息表明:昌县官场上发生的这些变化,对处于权力格局中的高层官员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家都清楚一件事情,以赵长天为核心的赵系势力已经在昌县官场占据了强势的主导权。

    无论别人怎么看,赵长天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这种局面,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只有这样,他所推行的工作基本都能顺利开展,他的某些理念能在实践之中得到贯彻,他发出的声音才能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赵长天的志得意满中,9月7日,省委书记王林到顺城视察灾后重建工作。

    王林先是视察了凌县,对凌县的灾后重建工作表示肯定。

    事实上,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在市里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在不与昌县对比的情况下,凌县的灾后重建工作是要远远领先于省内其它灾区的。

    视察完凌县的重建工作之后,王林在市委书记刘常清、市长唐庆天的陪同下来到昌县视察。

    昌县县委、县政府自然是高度重视,灾后重建总指挥赵长天、县委书记冯长远、县长张子兰都全程参与陪同王林视察。

    在市、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王林先后视察了大河镇、邻河镇两个大镇的重建工作。

    在邻河镇的重建工地上,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感受着老百姓们在重建家园上表现出来的蓬勃的精神面貌,王林频频点头,对眼前所看到场面非常满意。

    “常清,这些日子我去了很多灾区走访,昌县的重建工作是进展最为迅速的,而且,给我的感觉也是最为特殊的。我在昌县受灾群众的脸上感觉不到有任何失去家园的那种悲伤和痛苦。”

    王林向着身旁的刘常清,也仿佛是向着自己说道。

    随即,王林走出视察队伍,摆手制止了其他人跟进的脚步。

    王林来到了几个正在做木匠活的的青年农民近前,这几个青年忘我的埋头苦干着,仿佛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是一件值得他们投入全部精力的事情。

    “小伙子,你家里受灾了吗?”

    王林向着离他最近的一个年轻人亲切的问道。

    “是啊,家里都被水冲了。”;

    青年抬头瞟了王林一眼,随意的回答了一句,就又垂下头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上。

    “小伙子,你家里经历了这么严重的灾难,可我看你好象不是很难过的样子啊,这是为什么呢?”

    王林继续问道。

    “很简单,因为有盼头啊,因为我家里即使受了灾、什么都失去了,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我们的赵县长会管的。”

    青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为了不影响到手上的工作,青年连头都未抬,明显的是不肯因为任何事情而影响到自己手上的工作。

    估计他如果不是看在王林是个老人的份儿上,而且还问到了他喜欢谈论的话题,在担心影响到工作的情况下,他很可能是不会分心和人说话的。

    “我们的赵县长!”

    王林在心理重复了这句令他感觉动容的话。

    “我们的赵县长说过,要大干三十天,要在30天之内让受灾同胞都住进新房。因此,我们必须要争分夺秒的干活,绝不能让赵县长失望。”

    另一个埋头苦干的年轻人说道。显然,话题提到了‘赵县长’,引起了这个年轻人的谈兴。

    “哦,小伙子,听你话里的意思,你家里没有受灾吧?到这里干活,你愿意来吗?”

    王林温和的问道。

    “是的,我家是没有受灾,但我们赵县长号召大家来帮忙,我们当然要来,我们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愿意来,为了不影响到地里的庄稼、而且也同时用不了那么多人,我们就轮流的到这里来干活。”

    青年随意的回答道。

    “你们一天有多少酬劳啊?”

    王林继续问着。

    “赵县长说要给我们酬劳的,一天五块钱,比城里工人赚的都多。但我们想着,赵县长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受了那么多委屈。我们响应赵县长的号召、是为了帮助赵县长来到这里的,怎么好意思要钱呢。我们大家就一起商量做了决定,我们一分钱报酬也不要,就是饭也要自带,不能给赵县长增加麻烦。”

    年轻人朴实的回答道。

    王林再次动容了,几天以来,他去过很多重建施工现场,也问过很多老百姓类似的问题,但没有哪一次能让他如此刻这般动容。

    如果说受灾群众参与重建工作、不需要酬劳还说的过去。

    可是,对于那些没有受灾却前来支援的群众来说,不要酬劳而且还自己带饭,这还是王林第一次遇到。

    在别的地区,各级政府在给予一定酬劳的情况下,都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参与重建工作,他们担心会影响到自己家里的庄稼。

    可在这里,老百姓们居然在不要任何酬劳的情况下争着要来,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听到,王林绝对不会相信。

    再想一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居然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他们口中的‘我们的赵县长’。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林感觉自己被震撼了。

    他下意识的回首望去,看了人群中那个年轻人一眼。

    到了此刻,他心中的某些想法,终于有了决定。

    结束视察之后,在众多陪同官员的羡慕中,王林单独和赵长天谈了半个小时的话。

    返回顺城之后,王林又单独和市委书记刘常清进行了长时间的单独谈话。

    当天晚上,赵长天去顺城刘家,与刘常清在书房里谈了几个小时,直到半夜的时候才离开。

    在王林结束视察工作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8日上午,赵长天与张子兰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

    接下来,从9月9日开始,一直到9月18日,赵长天在张子兰的配合下,突然展开了令昌县官场很多人都为之侧目的大行动。

    大行动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关于昌县官场的人事调整,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这些人事调整,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多个重要岗位。

    从8日到12日,人事调整涉及到的是乡镇一级的层面。

    一些乡镇的一、二把手被调整,全县18个乡镇中,有九个乡镇的一、二把手换了人。

    王军、张东山等赵长天的铁杆心腹纷纷走到了镇长和书记的位置上。

    县委书记冯长远进行了抵抗,但无奈,赵长天和张子兰已经联手掌控了常委会。

    而且,在人事调整中,赵长天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一些常委们的利益,李涛、黄峰等人都得到了一定的利于均沾。

    从9月13日到9月18日,人事调整涉及到县一级的层面,虽然调整的人员不多,但都是重量级的岗位。

    在赵长天的运做和刘常清的强势支持下,虽然唐庆天和冯长远联手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但最终,赵常天、刘常清取得了胜利。

    万家乡党委书记张大彪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他顶替的是张越林的位置,张越林提前进入人大工作。

    大河镇党委书记张秀芳被提拔为昌县副县长,她顶替的是副县长刘云飞的位置,刘云飞进入市林业局工作。

    农办主任张学林、大河镇副镇长张向东也被提拔为副县长,他们的前任被调往市里其它部门工作。

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的征程

    在这次干部调整中,除了赵长天最嫡系的铁杆心腹胡利,所有的赵系干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收获最大的无疑是万家乡党委书记张大彪,直接进入了常委名单,成为昌县的重量级人物之一。

    对于这个安排,赵长天煞费苦心,对于张大彪,他寄予了很大期望。

    当张大彪得知自己升迁的那一刻,这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欢喜、激动得难以自抑,对于赵长天的感激无以言表。

    事实上,每一个获得升迁、或是工作调整的赵系干将和张大彪的心情都相差不多。

    赵系人马的群体迅速上位,让很多人在震惊于赵长天的强势和手腕的同时,也在疑惑他为什么要如此急切的提拔自己的嫡系?

    上至市长唐庆天、冯长远,下至普通的办事员,对此都有些疑惑不解。

    只有赵长天最为嫡系的一些人,才多少知道一些端倪。

    与赵系人马的欢天喜地喜地相比,冯长远无比苦涩、悲哀的发现,在常委会里,他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如今的昌县常委会,政府办公会,几乎成了赵长天的一言堂。

    在这种情况下,冯长远首次生出了逃避的想法,他想要通过唐庆天把他调离这个令他感觉越来越压抑的地方。

    但他又实在有些不甘心,无论如何,他才是昌县的一把手,如果就这样被人排挤走、这么灰溜溜的离开,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上终身的阴影。

    就当冯长远几次犹豫之后、正要下定决心找唐庆天表达自己的想法时。

    一则震动了整个昌县官场、乃至民间的消息,令冯长远打消了这个念头。

    9月20日,是昌县所有受灾地区重建工作结束的日子。

    这一天,受灾群众们搬进了崭新、明亮的新居。

    昌县大地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就在受灾群众沉浸在欢乐和对未来的期待中的时候,一纸调令从省里直接下达顺城、昌县。

    内容很简单,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