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铁腕 >

第206章

重生之铁腕-第206章

小说: 重生之铁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我上楼之后,刚想要把他拿来的那条烟给爸爸看的时候,外面就响起了敲mén声。”

    说到这里,周娜大致的还原了事情的经过,之后的事情,她刚刚已经讲过。

    “孙强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领导职务。”

    赵长天冷静的问道。

    经过短暂的调整,到现在,他的情绪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知道,情况越是危急,就越要保持冷静,否则,就很可能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孙强的父亲叫孙平安,在县委办担任副主任。”

    周娜回答道。

    赵长天点了点头。对于孙平安,他并不陌生,虽然在工作中接触不多,但毕竟同在一个大院儿内办公,县委楼和政fu办公楼只是近在咫尺,因此,见面的次数倒是不少。

第三百七十五章 绝不动摇

    在赵长天的印象中,孙平安中等身材,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背微微有些发驼,在性格上,应该属于话不多的那类人。

    平时见到自己的时候,孙平安的态度非常恭谨,总是会主动停下来打招呼。

    这样一个人,突然通过那种方式对周小林下黑手,从情理上根本说不通。

    而且,最重要的是,以孙平安五十岁的年纪才只是副科级别的情况判断,他无论是能力和背景,都应该是非常有限的。

    如此一来,他即使有对周小林下手的动机,也不可能有推动市纪委以违规的方式介入调查的能量。

    更何况,在私,周小林和他很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亲家,在公,两个人也没有工作上的冲突和利益纷争。从公私两方面考虑,他也没有构陷周小林的理由。

    这样分析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孙平安是受人指使无疑。

    那么,是谁指使的孙平安?

    这个人不但要具备影响孙平安的能力,而且,还要能与市纪委的重要人物拉上关系才行。否则,针对一个正科级干部的调查,没有重量级人物发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思绪的延伸,对于幕后黑手,赵长天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但怎么解决这次危机,他还需要和王群商量一下。

    想到这里,赵长天注视着张文强说道:“文强,你安排周娜做一份笔录,把刚才她说的东西都写下来。”

    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了周娜,“周娜,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自责、悔恨已经于事无补,你要想开一些,等做完笔录后,你先回家,一定要安慰好你妈妈。

    我这边会想办法尽早把你爸营救出来,争取早日还他一个清白。”

    周娜含着泪水默默的点了点头。

    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但周娜知道,自己父亲这一次的事情很严重,如果真的坐实了受贿五万元的罪名,不但会丢官弃职,搞不好还会锒铛入狱。

    虽然心中无比忧虑,但眼下,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消息。

    张文强带着周娜出去后,赵长天拨打了纪委的电话。

    很快的,王群来了县长办公室。

    王群注意到,赵长天的表情很严肃,他心理咯噔一下,这样的表情,他很少在对方脸上见到。

    招呼王群落座后,赵长天递过去一只烟。

    “老王,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性质非常恶劣的事件……”

    简单的开场白后,随即,赵长天把昨天晚上发生在周小林身上的事情,向王群做了介绍。

    随着赵长天的讲述,王群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县长,这些人太过分了,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他们是在犯罪。”

    王群愤慨的说道。

    作为在纪委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情况很明显,所谓的周小林受贿,明显的是为人所构陷。

    最令他气氛的是,明显的,市纪委的人也参与到了这起并不高明的构陷事件中。否则,不可能那个孙强前脚刚走,市纪委的人后脚就跟着赶到、还直接找到了所谓的赃物。

    根据王群的专业判断,市纪委参与到这起阴谋中的领导,层次还不会低,涉及到这种针对一个正科级干部的调查行动,怎么也要副书记这一层次的人才有这种权限。

    不需要过多思考,他首先想到了一个人,市纪委副书记赵昌。

    赵昌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的这种行为,对他个人来说,也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一旦事情败露,他头上的官帽子肯定难保。

    很显然,仅仅为了周小林,赵昌肯定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做出这种举动。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联想到不久前的那次针对赵长天的调查,答案已经不言而明。

    他估计,赵长天也应该能想到这些。

    脑子里瞬间闪过这些思绪,王群继续说道:“县长,这起阴谋应该是冲着你来的,我怀疑这里面很可能有赵昌的影子,除了他,我想不出市纪委的几个高层领导中,还有谁会做出这种近乎丧失理智的事情。”;

    赵长天点了点头,示意王群继续。对于市纪委的情况,王群无疑要比他清楚得多。

    如何处理这次的危机,他也想听听王群的意见。

    对于王群,赵长天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越来越多的信任。

    发泄了两句后,王群稳定了一下情绪,皱着眉头分析道:“这起事件牵扯究竟有多深?如果只是涉及到了赵昌,问题虽然严重,但还不至于完全没有办法应对。

    我担心的是,还有更上层的人物涉及其中,如果真是这样,那就……”

    说到这里,王群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他脸上的忧虑却是显而易见。

    “老王,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可以给你交个底,哪怕就是李大江参与了这件事,让我束手就缚也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听说过,我是怎么调到宁县来的。”

    注视着王群,赵长天意有所指的说道。

    之所以如此说,拉起虎皮做大旗,赵长天也是迫于无奈,他必须要给王群信心,否则,如果王群在压力之下产生了别的想法,那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而且,一旦王群改变立场,在某些人的推动下,李广明、张广标等人的立场也很可能会随之改变。

    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种情况,他就真的危险了。即使能解决这次的危机,他也很难继续再宁县官场生存、发展下去。

    果然,赵长天蕴涵着自信的几句话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王群眼睛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他听过那个传言,据说赵长天是被省委书记王林亲自点的将。

    背后站着这种硬靠,自然不是任人揉捏之辈。

    但尽管如此,王群仍然不敢乐观,所谓现官不如现管,如果真是市委书记李大江那等人物参与到了阴谋当中,事情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似乎察觉到了王群的想法一般,赵长天继续说道:“李大江参与这起阴谋的可能性很小,我相信,能做到市委书记这等高位,他不会那么不智,不太可能把自己放到这种破绽明显的阴谋中来。

    而且,我和他没有直接的矛盾冲突,更没有深仇大恨,他犯不着因为我承担这种风险。

    我估计,他很可能是不知情的。甚至,就连市纪委林书记也是被蒙在鼓里。”

    赵长天条理清楚的分析道。

    他的这些分析倒不是存心宽慰王群,他的想法也大体就是如此。

    王群点了点头,表情又和缓了一些。

    “县长,这起阴谋,我估计十有**有人大那个老家伙的参与,只是,我想不明白的是,他用什么方法能让孙平安乖乖就范、参与到了这起阴谋当中。

    孙平安这个人我了解,基本是一个老实本分、与人无争的干部,在县委办是一个公认的老好人。

    而且,他应该与那个老家伙没什么太深的关系,否则,他也不会这么多年还没有解决级别问题,在副科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几年。

    那个老家伙究竟是用什么手段驱使孙平安做出这种事的呢?这个问题很重要,是破局的关键因素。”

    心情稳定下来之后,王群把话题转到了孙平安身上。

    “老王,我的想法是,你去找孙平安谈谈,探探他的口风,不妨用一些攻心手段。而且,你要想办法,通过你的关系,找一找市纪委的熟人,了解一下老周的情况。

    同时,我会指示公安局老李在暗地里采取一些刑侦手段,争取早日发现事情真相,能尽早把老周解救出来。

    我担心,在赵昌的指使下,老周一定会吃很多苦头,一旦他招架不住,真的被‘屈打成招’、落实了罪名,事情就不好办了。”

    赵长天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明白。”

    王群点头应道。

    稍稍考虑了一下,王群说道:“我上午找孙平安谈话,下午,我打算去一趟市里,市纪委周副书记是我的老领导,我想把有关情况向他反映一下。

    如果有可能,我还想找林书记探探口风。”

    王群的这番话,让赵长天颇为感动。很显然,王群是在向他表明立场,并以这样的方式,向他表示了某种决心。

    “老王,谢谢你。”

    赵长天真挚的说道。

    “县长,说这话就见外了。我这人就是一根筋,认准了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当初,我因为你的能力和为人选择支持你,就决不会在立场上发生动摇。”

    王群的语气很真诚。这些话,基本算得上是语出至诚。

    如果说最初的时候,他之所以选择支持赵长天、选择在这个年轻的县长身上下注,是迫不得已。

    那么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是越来越看好赵长天的发展前途。

    而且,对方的为人也令他感动,老婆和儿子的工作问题,自己只是提了一嘴,对方在一周之内就给予了令他非常满意的落实。

    在思绪起伏中,王群怀着一种即将踏上战场、开始战斗的心情,步履充忙的离开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关键人物

    赵长天点上一支烟,闭上眼睛,继续思考着。

    事实上,对于这起突然发生的事件,他有一种严重的危机感,远没有他向王群所说的那么轻松。

    上任以来,李大江一直就是他心头的一根刺,有了郭青云到顺城之后的遭遇,他并不认为李大江会对自己客气。

    基于此,虽然李大江一直没有对他采取行动,但他从心里一直保持着必要的警惕。

    也许,李大江是因为暂时搞不清自己和省委书记王林的真正关系,才会有所顾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必然会逐渐了解到,王林其实和自己并没有太深的渊源。

    毕竟,自己的从政履历和家世都很明了,只是普通的农村家庭出身而已,和王林并没有密切的关系,充其量,王林只是比较欣赏他而已。

    正常情况下,这种关系,只能保证王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关照,如果真正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王林还能支持他的可能性不大。

    估计,李大江早晚会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从上任到现在,王林一次电话也没有给他打过,赵长天曾经一度怀疑,王林当初把自己放到宁县这个位置,只是心血来潮的一个决定而已。

    过后,就已经把他忘到了爪哇国外了。

    当然,王宝华与他的那次谈话之后,他也曾经怀疑过,是否是王林向王宝华打过招呼,但也只是猜测。王宝华当时没有明说,他也不好直接询问。如果猜测属实,那自然是他所乐于见到的情况。

    在官场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是很难走得长远的。

    王宝华受人之托,要给以自己一定的关照,这是赵长天多少有一些底气的重要原因。

    在徐徐的烟雾中,一颗烟将将抽完的时候,思绪回到眼前,他在犹豫着,是否要给王宝华打一个电话,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赵长天还是打算再等等,眼下,市纪委还没有直接向他出招,这个时候给王宝华打电话,事情还没有明了,基本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周小林从市纪委弄出来,王宝华很难直接发挥影响作用。

    根据从王少华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市纪委书记林书钢兼着市委副书记,在市里属于第四号人物,是李大江一系的人。

    因此,在没有证明周小林清白之前,通过王宝华直接把周小林捞出来,几乎没什么可行性。

    否定了王宝华之后,赵长天思绪流转,他想到了刚调到省纪委工作不久的方文天。

    纪委相对来说,更注重垂直管理,如果方文天介入,在效果上估计要比王宝华强上一些。

    但是,方文天毕竟刚履任不久,能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个未知数,而林书钢在级别上也只是比他低了一级而已。

    如此一来,方文天能否发挥作用也很不好说,

    事实上,这些考虑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林书钢、李大江并没有铁了心的要对付自己,否则,无论是王宝华、还是方文天,也很难直接干预,除非,他们肯为此大动干戈。

    对此,赵长天殊我把握。

    方文天与他的私交确实不错,但还没有达到太深的层次,彼此并没有形成利益纽带。。

    至于王宝华,赵长天更是与他没什么太深的交情,毕竟,彼此之间认识以及交往的时间短暂,王宝华上次对他表现出来的友善,也只是受人所托而已。

    在赵长天看来,通常情况下,在官场上,只有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保证在重大事件上的立场一致,否则,无论再好的私人关系,也可能会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

    脑子里转过这些念头,赵长天最终还是打消了联系了方文天的想法,眼下的形势,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他打算看看事件的发展再说。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住事件的一个关键人物孙强,如果能撬开他的嘴巴,或许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想到这里,赵长天不再迟疑,拿起桌上的电话,拨打了李黄河的移动电话号码。

    前几天,在赵长天的指示下,县里给公安局拨了一笔资金,包括李黄河和郭达在内的几个局内高层领导,配备了上移动电话,刑警队的所有成员都配备了传呼机。

    而且,在赵长天的示意下,李黄河还专门提交了一份办公楼修缮报告,赵长天给予了批准,指示财政局拨付了一笔款项。

    此外,对于公安局历年来拖欠的工资和奖金,赵长天也大笔一挥,一次予以解决。

    赵长天还向李黄河承诺,近期会为公安局拨付一笔办案资金,数目不会少于十万块。这笔钱的用途,由李黄河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赵长天针对县公安局的一系列动作,大大的提振了局内人员的士气,也让李黄河的威望空前高涨。

    在李黄河的宣扬下,县长赵长天在公安局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在公安局内部,在李黄河的亲信间,已经悄然流行着一种说法:局长李黄河是老板,县长赵长天是大老板。

    对这个说法,赵长天也有所耳闻。

    赵长天打进电话的时候,李黄河正在办公室内与几个亲信手下开会,其中,正有刑警队队长郭达。

    看到是县长办公室的号码,李黄河摆了摆手,示意谈话暂停。

    走到窗边,李黄河接通了电话。

    “老李,你马上来我这里一趟。”

    电话那头传来的正是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