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铁腕 >

第264章

重生之铁腕-第264章

小说: 重生之铁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长天再度给王少华送上了一份惊喜。

    确实,对王少华来说,赵长天的这番话算得上是惊喜,以他对赵长天的了解,既然亲口说出能给周娟安排一个满意的工作,那就绝对差不了。

    “长天,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说说,是什么好地方?”

    王少华有些迫不及待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正是市里兴建一家会所,投资额在五千万以上,估计在五一前后就能正式营业,如果周娟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她去那里工作。

    我可以替我那个朋友做主,让周娟担任会所副总经理,年薪三十万,配百分之二的股份。”

    迎着王少华期待的目光,赵长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由自主的,王少华的身体一哆嗦,尽管yijing有了心理准备,赵长天说出的待遇,还是令王少华有些震惊。

    三十万的年薪不说,还能配给百分之二的股份,别看只有两个点的份额,但那也是代表着超过百万的财富。

    这份人情送得太大了,甚至yijing超过了之前的那三十五万。至于赵长天这番话中所蕴涵的真假,王少华没有丝毫怀疑,以赵长天的身份和为人,犯不着在这种事情上忽悠他。

    而且,王少华不用问,也多少的能猜测出,会所与赵长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可能,赵长天就是会所的幕后掌控者。

    面对赵长天送出的这份大礼,接受还是不接受?如果接受,就意味着自己从此以后将会彻底的与赵长天捆绑到一起,还是以对方为主。

    王少华只考虑了不到半分钟,心理就yijing有了答案。他欠赵长天的人情yijing够多的了,多到几乎偿还不起的程度,那么,也就不差这一桩了。

    最重要的是,从认识赵长天到现在,王少华yijing完全认可了赵长天这个人。

    或者说,无论是赵长天的能力还是发展潜力、以及神秘的背景,都令王少华愿意在对方身上下注,并不介意把自己的利益与对方捆绑到一起,甚至是心甘情愿。

    “长天,你真是能给我制造惊喜,我相信,周娟知道之后,也会十分高兴。”

    王少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刻的王少华并不知道,这一天对他将是多么的重要,他所做出的这个决定,将会对他的命运产生怎样深刻的影响。多年以后,他将会多么自豪当初的那个抉择。

    赵长天微笑着点了点头,王少华的反应让他十分满意。

    通过利益为纽带,将王少华发展成为自己的政治盟友,或者说班底,赵长天yijing酝酿了不短的一段时间,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在赵长天心中,无论是昌县的一干老部下,还是宁县目前的班底,在综合能力上堪与王少华比拟的也只有胡利一人而已。这也是赵长天在王少华身上下功夫的主要原因。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把王少华拉上自己的战车,还能借助到周云鹏的liliang,可谓是一举两得。

    接受了赵长天送出的大礼后,王少华在态度上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亲热中带上了一丝恭谨。

    考虑到周娟还在家里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事情大致敲定之后,临近七点的时候,晚餐结束。

    这次见面,双方都取得了各自满意的结果,并基本定下了未来jiāo往的基调。可以说,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会面。

    甚至,后世无数研究赵长天生平的学者、著作中,都不约而同的把这次会面放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与王少华分别后,赵长天驱车到了中天超市,向赵东jiāo代了一些事情。

    返回到宁县的时候,时间yijing是晚上九点。

    洗漱完毕,躺在chuá;ng上,一边chou着烟,赵长天思考着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一些事情。…;

    明天,他打算去一趟明阳,拜访一下省委组织部部长章文涛。

    虽然对章文涛在锦市有多大的影响力,赵长天没有多少底气,甚至于,对他能否出手帮助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信心,但赵长天还是打算去尝试一下。

    有些事,如果做了,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但如果不去做,就一点xiwang也没有。

    正xiangdao这里的时候,枕旁的电话忽然响了,吓了赵长天一跳,也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出来。

    接通之后,对面传过来的是李佳熟悉的声音。

    “哥,这么晚给你打电话,没有打扰到你吧?”

    “没有,我还没睡呢。”

    ……

    亲热的唠了几分钟之后,李佳谈起了打这次电话的目的,与她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有关。

    就这个问题,李佳曾经征求过赵长天的意见,但她犹豫着一直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在即将面临大学毕业的时候,李佳做出了抉择,她打算进入仕途发展。李佳没有太大的野心,她只是觉得成为公务员之后,工作会十分稳定,生活上也很有保障。

    对于李佳的选择,赵长天表态完全支持,在征求了李佳的意见之后,赵长天打算把李佳安排到明阳工作。

    李佳知道要进入省会城市的政fu部mé;n工作,cà;o作起来十分不容易,尽管知道自己的男人很有能力,但她还是不想让他太过费心,因此,她懂事的表示,到昌县工作也可以。

    对此,赵长天在欣慰之余,肯定的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cà;o心,他会有办法,短时间内,就会办妥。

    以赵长天的xì;ng格,答应自己nv人的事情就要说到做到。

    第二天,周日,上午八点,赵长天通过电话先与章文涛取得了联系,邀请章文涛明天下午一起进餐,章文涛没怎么拿捏就答应下来。

    之后,赵长天又与明阳副市长周大林取得了联系,提出要在中午与周大林聚一聚,周大林很干脆的响应了邀请。

    事实上,如果赵长天不打这个电话,周大林也要在最近两天邀请赵长天小聚。

    对赵长天,周大林十分重视,一方面是赵长天二十五岁的县长身份,另一方面是赵长天背后的远大集团。

    在仕途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又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样的人物,周大林yijing下定了决心要与之深jiāo。

    再加上,远大集团又向弟弟周大康所经营的回味斋投资,双方拥有了共同的利益,更是具备了建立深层次关系的基础。

    结束与周大林的通话后,赵长天没有耽搁时间,没有带上司机,自己一个人驱车前往明阳。

    由于赵长天年轻体状,又喜欢一个人开车,作为司机的王猛无疑是非常轻松的。不过,有利也有弊,他也因此减少了经常与赵长天接触的机会、进而成为他心腹的可能xì;ng。

    临近十二点的时候,赵长天抵达明阳。

    在回味斋二楼的包房里,周家兄弟热情的招待了赵长天,酒桌上,话题先是围绕着回味斋的下一步发展展开。

    周大康的计划是,要在这一年里,多点开huā,争取在全省所有的地级市开设分店。

    对此,周大林和赵长天都表示支持。

    事实上,赵长天很清楚,亲兄弟明算帐,回味斋肯定有着周大康的股份,只不过没有形诸于文字而已,就类似于他与远大集团的关系。

    对回味斋大幅度扩张的提议,赵长天估计周家兄弟也肯定在事先就有了定议。只因为自己是大股东,不得不征求自己的意见。

    此外,周家兄弟的话里还有着其它的想法,不好明说,xiwang赵长天能主动提出来。

    考虑到周大康的经营能力,以及回味斋未来的良好前景,再加上要与周大林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赵长天没有让周家兄弟失望,在明确表示支持之后,又提出,远大集团将会加大对回味斋的投资。

    周家兄弟对赵长天的表态非常满意。

    谈完回味斋的扩张问题之后,赵长天还提议,周大康在涉足餐饮业的同时,可以兼营娱乐业,他会提供大力支持。

    赵长天的这个提议,算是说到了周大康的心坎里。事实上,周大康早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也几次向大哥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但因为资金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因素,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赵长天表示支持,周大康和大哥经过简单的目光jiāo流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就成立娱乐公司的相关事宜,赵长天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在经营影、视、歌等传统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与各地媒体的关系,甚至可以采取渗透的方式对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媒体进行渗透…。。

    随着赵长天的讲述,周家兄弟的目光越来越亮,尤其是周大林,当听到赵长天一再强调发展与各地媒体的关系时,脸上lù;出了会心的微笑,就差击掌叫好了。作为一个政坛老手,周大林深知媒体的巨大作用。

    更令赵家兄弟惊喜的是,赵长天承诺,远大集团将会为娱乐公司注入五千万的启动资金。

第四百七十四章 攻击计划

    在应得的股份上,赵长天没有狮子大开口,还是和回味斋样,提出只占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在具体经营上,远大集团不会插手,由周大康全权负责。

    周家兄弟谦让了几句之后,心情愉快的表示同意。不同意才快呢,在娱乐公司上,赵家兄弟相当于一分钱没出,却平白得到了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相当于多万的财富。

    对赵长天来说,虽然从短期看,好象吃了大亏一样。但从长远看,不但能与日后风生水起的周家兄弟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捆绑关系,而且,以周大康在经营上的天赋,五千万很可能会变成五十亿,甚至是更多,对此,赵长天信心十足。

    谈妥了这件事,喝到中途的时候,赵长天提出了李佳的事情,周大林一口答应。

    对一个大权在握的副市长来说,为一个毕业的大学生在政府谋一个职位,实在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下午两点,赵长天结束了此次与周家兄弟的会面。

    考虑到与章文涛约定的见面时间是下午五点,距离那个时间还有三个小时,赵长天驱车到了远大集团。

    园区高大气派的大门口,四名身材魁梧、精神饱满、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分别伫立在大门两侧。

    出示了通行证之后,保安才放行、让赵长天进入。

    如今的集团总部,已经大体成型,继主体建筑之后,其它的附属建筑也已陆续建成,十几栋楼高在三到七层的楼房环绕在主体办公楼四周,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园区内,环境整洁、大气,花坛、绿地、喷水池,随处可见·天气渐暖,百花盛开、绿草如荫,整个园区就仿佛是一个大花园一般。

    赵长天有意的放慢了车速,以一种悠闲的心情欣赏着园区内的一

    呼吸着带有芬芳气息的空气,看着一张张满足、幸福的笑脸,赵长天的心情十分惬意。

    随处可见身穿远大工作服的员工·还有很多儿童和老人徜徉在花丛中,处处可闻欢声笑语。

    赵长天知道,这是远大集团特有的集团文化。就是在周末的时候,为企业做出过特殊贡献或是得到过公开表彰的优秀员工,可以把家属带到园区内参观、游玩,集团将会为员工家属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晚餐,还可以领取纪念品。

    可以说,这是集团内少数优秀员工享有的福利。

    随着迅猛的扩张,如今的远大集团·拥昝员工的数量已经超过十万,光是总部的员工人数就接近五千名。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的递增。

    赵长天有一种期待,他希望随着远大集团的不断壮大,有朝一日·远大集团在国内的员工数量能够超越百万,甚至是更多。

    如果有一天,远大集团能够直接与数百万家庭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时,赵长天相信,那个时候的远大集团将会真正的成为庞然大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会成为赵家屹立不倒的保证,甚至会成为自己政治上非常重要的助力。

    思绪进行到这里·一阵对话声传进了他的耳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是两个老人的对话。

    “老哥·你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进的集团?”

    “我儿子是前年进的集团,现在已经是房产公司项目部经理,今年年初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老弟,你家的孩子呢?”

    “我儿子是去年进的集团,一直在保健品公司策划部工作,现在已经做到主任的位置了,去年年底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

    “老哥,要说起来,我们两家的孩子都挺争气啊,我的那些老邻居、老同事,现在可是都很羡慕我呢,说我养了一个好儿子。”

    “是啊,能进入远大集团工作,就已经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了,如果还能成为远大集团的优秀员工,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可不是吗,集团的待遇实在太好了,我儿子工作才不到两年,就已经买房子了,再过半年,我儿子就会买小轿车了。”…;

    “是啊,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比公务员还要高呢。而且,集团还提供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的各种福利。就像这次,我家是西南省的,集团组织优秀员工家属到总部来参观,不但吃住都不花钱,临走的时候还发放一些价值不菲的礼品,这样的公司到哪里去找啊。”

    “恩,估计全中国,也就是咱们远大的员工有这种待遇。每次见到儿子,我都会叮嘱他,一定要在集团好好工作、努力表现,像我们远大这样的公司干一辈子也值了。

    “我儿子也说了,他会一直在我们远大工作下去,争取有朝一日能做到公司的高层位置。”

    听着两位老人的对话,赵长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他注意到了两位老人口中所说的‘我们远大,,这表明,集团通过多种渠道精心打造的企业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不但已经影响到了公司的员工,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已经受到影响。

    可以说,远大集团的企业文化,融合了赵长天和凌长军两个人的智慧,也算是结合了中西方企业文化的精髓,更是包含了后世一些经典的企业文化理念。

    赵长天在重生前虽然读书不多,但见识却很广泛。重生之后,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结合着前世的见识,他逐渐的形成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理论性的东西。

    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远大集团的企业文化,在他来说,算得上是牛刀小试。

    实践证明,他取得了成功。

    怀着愉快的心情,赵长天见到了凌长军。

    老二和老三,都在忙着穿梭于全国各地开展工作,今天并不在明阳。

    按照远大集团逐渐形成的规矩,赵长江、赵长河、凌长军三大巨头,无论多忙,也必须要保证有一个人坐守总部,今天就是轮到凌长军坐守。

    赵长天的到来,让凌长军暂时放下了手头堆积如山的各种文件。

    “长军,要劳逸结合,别累坏了身体。”

    看着凌长军有些疲惫的样子,赵长天关切的说道。

    “老板,不忙不行啊,今年对集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要想实现年初定下的任务,不努力不行啊。再说了,忙点也好,也能减减肥,我这个人也闲不住。”

    一边说着,凌长军递给赵长天一支烟,并帮着点上。

    赵长天点了点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