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748章

1908远东狂人-第748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伤恐怕还没好利索呢。

    赵启文现在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跳伞,现在仔细想想,当时的想法居然不是保全飞机,而是避免被俘,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赵启文是中国总统先生的长子,很难说英国情报部门是否掌握了他的情报,如果被俘的话,很难保证英国政府不会拿赵启文上尉大做文章,打击中**队士气,所以,当时赵启文坚决拒绝跳伞,坚持着将飞机飞回了野战机场,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念之差,摔了飞机,折了小腿,让赵启文后悔不迭。

    可是后悔也没用,赵启文的小腿石膏打上不过几天时间,中国俗话,“伤筋动骨一百天”,由此可见,军医官的“保守估计”也不是那么离谱,赵启文至少要在疗养站呆上一两个月,至于能否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归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军医官也叮嘱过,养伤期间不准饮酒、不准吸烟,所以,当其他的伤员可以喝啤酒的时候,赵启文也只能喝可乐,这是一种国产可乐,是他父亲平时最爱喝的饮料,赵启文从小也喝惯了,这种可乐在国内随处可见,价格也不贵,但是在巴勒斯坦前线,这种可乐可是相当的罕见,现在后勤运输线吃紧,只能优先运输作战物资,至于可乐,普通官兵是很难享受到的,只有伤兵才可以领到配给,而且数量有限。

    看着那群男女护士用抄网研究死海的生物学问题,赵启文也只能是羡慕的一笑,然后举起提在右手的那瓶可乐,美美的灌了半瓶,放下可乐之后,左手顺手拿起几片地瓜干,塞进嘴里大嚼,这也是疗养站里不多的中国点心,后勤供应紧张,许多物资都是从当地采购的,所以,疗养站的点心也以中东风味为主,这让赵启文很不习惯,还是地瓜干比较合他胃口,虽然不太好消化,当年他小时候跟着姥爷去茶馆听戏的时候,地瓜干可是老爷子的最爱,这一口爱好那是老韩家传承下来的,倒是与大总统无关。

    就在赵启文刚刚咽下地瓜干的时候,哨子声响了起来,这是集合的命令,毕竟,已是黄昏时分,再过半个小时天就要黑下来了,那时候这里就非常不安全了,这里位于约旦河西岸,距离前线非常近,英军的小股部队很可能会利用夜幕掩护迂回到附近寻找捕俘机会,或者埋设地雷,这几天里,中国与英国的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展开了一场非常紧张的特种战对抗,中国特种兵与英国特种兵都在这里施展着各自的身手,却是苦了那些落单的小兵。

    “集合集合”

    听见带队的军医官在吆喝,赵启文立刻喝光了剩下的可乐,将地瓜干往军装口袋里一塞,然后顺手检查了一下挂在腰间的手枪袋,这是他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不过并不是唯一的武器,在那几辆卡车里还有一些半自动步枪和几挺机枪,而且随行护卫的还有一辆“橡皮”式半履带装甲车,这辆装甲车也是疗养站唯一一辆装甲车,今天站长大发善心,趁着英军攻势集中到纳布卢斯的时候给伤兵们放放风,于是,这两百多名轻伤员就来到了这处昔日的旅游胜地,公费旅游了一次。

    赵启文坐着轮椅,不过不用他自己挪动,哨子声响起之后,就有一名身穿中国国防军陆军军装的黑人走了过去,推起赵启文的轮椅,将他推到卡车边去,这名黑人原本是英联邦陆军部队的一名士兵,来自南非,在伊拉克战役中被俘,在战俘营里经过必要的甄别与“学习”之后,这名黑人自愿报名加入了“亚非拉自由军团”,然后就被派到了巴勒斯坦战区,在后方总医院疗养站担任杂役,负责照料伤员,以及协助中国护士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

    “亚非拉自由军团”成立于1939年初,是“亚细亚解放阵线”的一个下属准军事组织,按照组织原则,这个军团只吸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人民为兵员,其组建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殖民地独立运动培养军事骨干分子,而现在,该军团已经拥有了超过两万名准军事人员,其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于被俘的英联邦战俘,而且以黑人居多,以前还有许多印度人,但是既然印度已经独立,那么印度士兵就被单独划分出去,成为印度邦联的战士。

    “嘿契契,我请你吃这个,这个好吃。”

    等被人推到卡车边,等待上车的时候,赵启文将那袋地瓜干拿了出来,交给那名黑人列兵,示意他尝尝,虽然与这些黑人杂役相处了几天时间,可是直到现在,赵启文还分不清谁是谁,在他看来,所有的黑人长得都好象是一个模样,或许在黑人看来,所有的中国人也都长得是一个模样,所以,他叫不上这个黑人列兵的名字,只能叫他“契契”,因为在他听来,这些黑人杂役说话的时候总是会夹杂着“契契”的发音,所以,“契契”现在已成为所有黑人杂役的代号。

    黑人杂役接过地瓜干,尝了几片,然后冲着赵启文咧嘴一笑,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嘿契契,以后你告诉我,你的牙齿怎么保养的那么好?”

    两名黑人杂役将赵启文和他的轮椅一起托上卡车,趁着对方离开之前,赵启文又开玩笑似的嘀咕了一句,引起身边那名女护士的“噗嗤”一笑,目的既然已经达到,那么赵启文也就满意的闭上了嘴。

    只是赵启文却不知道,他的馈赠地瓜干的举动造成了一个深远的后果,那名被他称作“契契”的黑人杂役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了一个南部非洲小国的军事独、裁者,或许正是因为这包地瓜干的缘故,这位黑人元首在其统治时期一直视中国地瓜干为上等点心,甚至用来招待来自中国的外交特使。

    赵启文很快就将他的那包地瓜干忘到脑后了,归途中,与那名笑起来很甜的女护士谈得相当投机,甚至当卡车回到疗养站的时候,他还没忘了问起那名女护士的闺名。

    没等那名女护士扭扭捏捏的报上闺名,赵启文身后已走来一人,女护士抬头一瞧,顿时小脸满是紧张神色,结结巴巴的喊了声“将军您好”,然后就一溜烟的逃走了。

    赵启文惊讶之下将轮椅转了过去,抬头一瞧,也是愕然。

    “蓝叔,您什么时候过来的?”

    那名将军正是蓝天蔚,身后还跟着一名中校副官和一名军医官,蓝天蔚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昨天过来的,跟你父亲一起过来的。”

    蓝天蔚看了眼赵启文腿上的石膏,这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去。

    “老头子到这里了?哪儿呢?哪儿呢?”赵启文急忙张望。

    “甭望来望去了,他不在这里,他现在还在伊拉克呢,过两天才过来视察,到时候,你可得老老实实的,我已经将你受伤的情况拍电报告诉他了,说不定,他马上就会拍电报到这里询问相关情况。”

    “一点轻伤,不必叫老头子担心。”

    “你这叫什么话?你父亲本来还打算到这里跟你打打网球的,现在呀,恐怕只能跟你下棋了。”

    “蓝叔,我父亲过来做什么?不会只是视察这么简单吧?他在伊拉克做什么?”赵启文问道。

    “当然没那么简单。不过我不能告诉你他在伊拉克干什么,你呀,等他过来这里之后,你再自己问他吧。”

    蓝天蔚点了点头,没有泄露任何消息,实际上,相关内情蓝天蔚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总统先生正在伊拉克接见一位来自希腊的外交特使,与希腊外交特使一起觐见总统先生的还有一名土耳其外交官、一名保加利亚外交官以及一名伊朗外交官,具体是为了什么事情,蓝天蔚现在还不清楚。C!~!

    ..

第1121章 和气说话手持大棒(上)

    第1121章 和气说话手持大棒(上)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深夜冷得让人哆嗦,正午时候热得让人中暑,在这种地方生存,必须学会适应自然环境。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气温却已开始上升,不过还没到让人感到热的时候。

    赵北很随意的披了件睡袍,走到窗户边,伸手将窗户推开,向旅馆楼下的街道上张望,天刚刚亮,街上还看不见什么人,冷冷清清,只有几名身穿军装的武装警卫站在街口,向四周张望,一副戒备的架势,街道的对面是一排中东风格的低矮建筑,其中散落着一些比较宽敞的院子,而现在,那些院子也已经被中国陆军征用,院子中间架起了双联装20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按说这些高射炮最好应该架在屋顶上的,但是那些房屋不够结实,很难保证开火的时候屋顶不塌下去,所以只能将就着架在院子里了。

    负责防空的不仅是那些操纵机关炮的陆军士兵,还有空军部队,实际上,就在赵北推开窗户之前,这天空中就已响起了战斗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而赵北也是被这战斗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惊扰了清梦,再加上时差还没倒过来,再也睡不着,于是干脆起床,叫秘书为他准备早餐,以便开始今天的工作。

    趁着早餐还没备好,赵北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站在窗边呼吸了几分钟的新鲜空气,这里的战争早就结束了,陆军部队已经完全扑灭了输油管道的大火,所以,这两天里空气是比较清新的,闻不到那种石油燃烧产生的古怪气味了,躲避战火的当地平民也多半返回了家园,只是这片街区却已被中**方暂时征用,所以这里的居民只能暂时在别处借宿,他们被告之,这片街区现在正住着一位中国的大人物,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这是必要的措施,不过中**方也将为此向当地居民支付一些房租。

    当地的阿拉伯居民并不清楚,现在居住在这片街区的所谓的大人物其实就是中国的大总统,他将在这里视察几天时间,然后就会离开,而这里,就是伊拉克王国的首都巴格达,本来,伊拉克新国王费撒尔二世是希望总统先生住到皇宫里去的,以感谢他帮助国王赶走了篡位的那位远亲,但是赵北却婉言谢绝,然后选择了这处偏僻的角落下榻,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住在皇宫确实太醒目了。

    赵北转回身,走向阳台,站在这里可以眺望那条河流,那条河流就是伊拉克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它与西南边的另一条河幼发拉底河共同构筑起了一个被称为“肥沃新月”的地带,这里灌溉便利,是中东地区难得的绿洲农业区,同时也是伊拉克境内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命脉,实际上,在伊拉克战役期间,中**队的后勤辎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这两条河进行运输的,而主战场实际上就在这两条河之间的一条狭窄平原地带,也正是在那里,五万英联邦的陆军部队放下武器,走进了战俘营,之后,中国陆军就沿着幼发拉底河向上游推进,并进军叙利亚东部边境,一路凯歌高奏,最终饮马地中海,横扫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由于中国陆军装甲部队在此次进军过程中由幼发拉底河来了一个漂亮的逆时针大回旋,因此,这次进军行动也被中**方称之为“右钩拳行动”,这一拳结结实实打在了英国那“柔软的下腹部”,让英国政府惊慌失措。

    虽然英国海军实施了一次艰难的撤军行动,将多数从伊拉克、叙利亚、外约旦败退下来的英国陆军撤到了埃及防线,中国陆军装甲部队没能完成包抄任务,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右钩拳行动”基本上达到了战略目标,英国在近东、中东地区的控制已经完全溃败了,事实证明,“日不落帝国”的太阳终于还是沉了下去。

    “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在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海岸线上西沉,这是一次国际上的大事件,它不仅标志着英国的衰落,而且也标志着一个东方新兴强权的强势崛起,只要是有点政治头脑的政客,都不会看不清楚目前中东、近东地区的国际形势,一个强权黯然退场,躲在阴暗的角落舔着伤口,已经无法顾及过去的盟友是否会在新的强权面前瑟瑟发抖了,那么问题就来了,过去那些与英国结盟的当地土豪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也正是赵北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中国赶到中东视察的重要原因,他打算趁热打铁,拉拢、分化那些曾在过去紧紧抱住英国大腿的当地豪强势力,不管他是素丹、埃米尔,还是皇帝、国王,如果他愿意与中国合作,那么中国就对他们过去的行动既往不咎,如果他们仍旧拒绝接受一个新的霸主控制中东形势,那么,中国也不介意翻翻旧帐,然后高举正义的旗帜消灭一切妄图阻止亚洲团结的“亚洲败类”。

    过去,赵北曾辛辛苦苦的寻找在国际上抱大腿的机会,而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轮到别人来抱他的大腿了,抱紧了就有糖吃,不肯抱或者抱得三心二意,就要吃鞭子,此次赶到中东,赵北一手拿着糖,另一手提着鞭子,如果套用一句当年美国总统老罗斯福说过的那句名言的话,赵北现在的行动就是“和气说话,手持大棒”。

    值得欣慰的是,统治中东地区的那些豪强们显然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当看到英**队的残兵败将一路仓皇溃退,甚至连坦克、装甲车也抛弃在公路边的时候,这些中东的豪强们终于认识到了他们的处境,要么与中国人合作,要么被中**队用“亚细亚解放阵线”的名义消灭,没有第三条出路,何去何从,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是相当明智的,所以,当中国外务部高调宣布外务总长先生将率领一个高规格的外交使团访问中东各国的消息之后,这些地方豪强立刻做好了改换门庭的准备,实际上,就在中国外交使团抵达伊拉克的前几天,从各国、各部落赶过来的头面人物已齐集巴格达,只是他们却没想到,最终赶到伊拉克接见他们的不仅有中国外务总长先生,而且还有中国的总统先生。

    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威名赫赫的中国总统并且与之亲切交谈,各国来宾都感到非常荣幸,而且他们也对总统先生的慷慨感激莫名,因为总统先生亲口向各位来宾做出了许诺,在今后,中国将支持他们的国家完成独立自主建国事业,而且保证这些君主们的统治权力,而前提条件就是抛弃英国、投入中国怀抱,回到亚洲大家庭,并享受这个亚洲大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中国总统先生的这个建议非常合理,而且也非常适时,现在英国惨败,正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赶紧表明立场,难道要等到英国战败投降之后么?所以,毫不令人惊讶的,就在昨天,叙利亚、伊拉克、外约旦也宣布与英国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加入“亚细亚解放阵线”,向英国宣战。

    对于此次“巴格达会议”的结果,赵北是比较满意的,他也相信,这次会议也将进一步促使英国政府认清形势。

    虽然“巴格达会议”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赵北的心情还是有些压抑,这是因为昨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安曼的电报,电报是蓝天蔚拍过来的,在电报里,蓝天蔚告诉了赵北一个消息,他的长子赵启文在战斗中负伤,目前正在疗养中,虽然伤势不重,只是小腿骨折,但是赵北还是有些揪心,父子连心,当初赵启文上前线的时候,他就非常担心,而现在,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战场之上枪弹无眼,不管你是总统的儿子还是农夫的儿子,上了战场就要面对同样危险的战斗,在前线,命运真正平等的对待所有人。

    本来,赵北还打算在巴格达多逗留几天,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的,但是现在,当收到蓝天蔚的电报之后,他已改变主意,最迟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