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春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说得是,以前都说星月妖女多可怕,如今看来却是有趣得很,捉弄人的手段倒是很多,却不伤人。好多人被捉弄了第二天还乐滋滋的继续。”
“不伤人多半是因为薛牧管着吧,否则好局面要坏。真当妖女们改念佛啦,心狠手辣着呢。”
“也是,这些人真不知道什么叫妖女么?面上跟你笑嘻嘻,还真以为有戏呢?”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那样咯,说不定有些还真对上了眼,不失为美谈。”
“我看啊,多半都是薛牧的后宫,想对上眼,难哦。”
“你真当薛牧浑身长满那玩意啊?”
“哈哈哈,那可难说,我觉得薛牧起码是尝过的吧?”
“尝过也没啥,小妖女们真愿意出阁,多的是人愿意接盘。”
每个茶桌上都摆着一份今天刚出炉的日报,许多人自己买不到报的,特意来喝茶看报,同时和朋友们交流交流,成为鹭州许多茶楼标配的引客方案。从风波楼的模样看,效果很好,很快就客满为患,熙熙攘攘。
薛牧临鹭州,解脱了瘟疫大灾的功劳很多人没有亲身体会,倒是他为鹭州人民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体验,这是看得见的改变。导致鹭州人对薛牧的印象好得很,谈起这些事笑呵呵的,当个风月之资信口而谈,原先的妒忌之意都没剩多少了。
“梆梆!”茶楼中央的说书台上站了一个老者,信手拍了拍醒木:“诸位,今天说新书啦。”
“咦?那个什么《龙傲天传说》还没讲完吧?”
“就是啊,怎么就换新的了?”
“无所谓啦,谁听那破书,我们还是谈谈今天擂台吧。”
老者在台上笑:“这次新书,就是诸位谈的那位新作,确定不听?”
场中安静了一下,很快轰然叫好:“这意思是薛牧又出新作了啊?我要听我要听,这家伙好玩得很。”
“现在也就是公开三好薛生就是薛牧的意思了对吧?”
“废话,这还用得着藏着掖着,还有谁不知道啊?”
很多人都在笑:“说来也是怪了,正魔顶级宗门的大人物里,别的个个是传说,高不可攀的,怎么这货给人这么亲近的感觉。”
“那是,依稀记得他的小黄文哟,鸡儿梆硬。”
一片笑闹声中,老者一拍醒木:“今儿讲的是三好薛生第二部长篇章回体巨制,《西游记》。”
熙攘的声音慢慢安静,常在茶楼喝茶的倒有一半是薛牧的书迷,就算不是的那部分对薛牧印象都好得很,颇给面子。
“却说东胜神洲有一傲来国,国临东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作花果山……”
本以为薛牧又会搞一出江湖故事,可不料居然是神话故事,这种新颖的灵猴传说很快就吸引了人们的心神。随着故事娓娓道来,给面子听书的人们神色也都渐渐变化,被那只神奇的猴子挠得心痒难搔。
同样是讲故事,此世粗糙的故事编制手法,和这只灵猴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给人的体验差得太远了。
无咎寺的和尚们能看出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也能看出对无咎寺之道的传播作用,但他们再怎么高估这部作品,也不可能准确认知到它究竟是怎样的恐怖档次。
他们如何能想到这部奇书是另一个世界的古老国度智慧的结晶,在自古文风盛行的中国,依然能在大浪淘沙之下成为四大名著,千载不朽。可想而知,在这种小说才刚萌芽的世界里,在小说界的档次简直如同镇世九鼎的规格,真正足以镇压一世,光耀万古。
整部书的表达形式已经有了不同。涉及佛道典故的设定已被薛牧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做了符合此世的魔改,被亲卫妹子们落实成文字之后,也没有了原著的文字雕琢,许多本该用诗词表达的地方也都变成了大白话。毕竟诗词歌赋在此世依然是不接地气的,也就萧轻芜那样的文青妹子能被那首《卜算子》轰得失魂落魄,一般人多半接受不能。
但即使改了这么多,文学性已经弱了一档,依然无碍于故事本身的精彩和内核的深邃,反而在表述上更贴合了此世的需求。
薛牧也没有完全取消诗词,其中有部分在现代都流传很广的诗词他还是记得的,比如猴子求道途中有这么一首:“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表达通俗易懂,却朗朗上口,其中蕴含的意味只在第一眼就征服过元钟,更别提常年在佛法熏陶下的鹭州人,光是这么一首东西,竟让在座的茶客近半不由自主地起立。
“那祖师道:‘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满座寂然。
这是此世人们第一次在“且听下回分解”时没人骂骂咧咧,反而全部陷在“打破顽空须悟空”的禅问里,久久不能言。
说书的老者眯了眯眼睛。
他是无痕道刺客,本对这种禅理没有兴致,但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书为什么会让无咎寺上下震惊无比,把个薛牧当千年不遇的贵宾对待。
因为这书面上,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就连主角名,都是无咎寺的道。
同时也是鹭州人广泛接触的道。
把大家最重视的道,融入在了精彩的故事里,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作用,这种化学反应无人能预测会有怎样的大爆炸。
说书老者实在不知薛牧为什么会弄出一本仿佛为无咎寺量身定制的作品,但他知道,这部书至少在鹭州境内,要引起海啸。
鹭州真的海啸了。
当人们知道全文已出,在刘家万藏书坊就能买到时,万藏书坊那两三千本存量眨眼之间就被抢购一空,书坊都差点被来迟了买不到的人们给拆了。
万藏书坊是实在没辙,他们连其他书坊的印刷产能都租用了,连着两三天加班加点的赶印,实在还是不够。
其实此世在神机门的科技支持下,印刷机械非常强,否则也无力支持新秀谱绝色谱那种细腻的画像印制,也不可能支持日报产出。
现在的问题不是印刷机械的产能问题,最可怕的是——
纸不够了。
几乎人人需求的日报,加上大部头的《西游记》,同样也是争相抢购,许多人买不到的甚至自己拿纸抄录,纸张用量如流水,鹭州这样的超级大城,纸张不够了!
鹭州纸贵!
第三百零二章 舆论阵地
元钟曾以为,全天下都有可能缺纸,即使京师都可能,唯有鹭州不可能。此世对文实在不重视,一般地方压根就没多少用纸,唯有鹭州由于佛经用量较多,还是比较重视纸张出产,应该是当世最多的。
可不料世上首次缺纸的地方,居然是他鹭州。无咎寺上下对此哭笑不得,连个解决主意都没有,派人问计薛牧,薛牧回答得极其不负责任:“关我毛事。”
元钟没辙,只能暂时派人从境内其他城市调集,应付过去再说。
他们不知道薛牧此时有点小后悔,回应也就没什么好气。
主要后悔的是,《西游记》档次太高了,他以后很难再抄出相近水平并且符合此世需求的作品,很容易会被人认为薛郎才尽,那就不好了。四大名著里,三国和此世背景极不合拍,很难用得上,红楼的话说不定妹子们会有人喜欢,普及世人就别想了。唯有水浒还有一定的魔改可能,可改出来也挺别扭的……
估计以后想要搞这些,还得回归武侠或者玄幻,从地气上掩盖“才气”。
无论薛牧自己多后悔,这《西游记》一出,他在此世的开创小说一系的立道宗师之名是坐实了,真的再也没有写文的敢不服气。再怎么文无第一,再怎么笑话他的小黄文,可当差距过大的时候谁都开不了这个口,敢开口也会被别人笑话成不自量力。
你不服,不服你也搞个鹭州纸贵出来啊,别说鹭州了,搞个小县城纸贵,也算你有点资本。
可谁能办到?基本没可能了。
当然,在主流观念里,薛牧这虽然很了不起,可归根结底也只是娱民小道,武道提升才是大道。但在许多习武难成的人们眼中,这就是开宗立派的祖师爷,引领了他们的一类追求。
这种人并不少,甚至于武道大师之中,有这类爱好的也不少,薛牧算是真正在这武道之世打开了一条文路。
如今他去无咎寺去六扇门,得到的都是尊敬的行礼。如果以往对他客气是看在他的身份,实际上对他那微薄的武力并不瞧得起,那么如今的尊敬则是真心实意。百家争道,你是一道之宗,这便值得尊敬。
现在薛牧正在六扇门,和周捕头议事。
周捕头派人护送萧轻芜,自己并没有去,见到薛牧来访非常热情:“薛总管真是我们六扇门的招牌,如今人人谈不尽的日报,说不完的西游,下面的弟兄们都引以为豪。”
薛牧坐在一边,摆手道:“自己人别吹捧了,没意思的。我来找你是为了商议接下去的安排。”
“薛总管有什么想法?”
“现在日报如此风行,眼见成了气候。但周捕头有没有想过,等天下论武结束之后,没了这个赛事的依托,是否就此取消日报不做了?”
周捕头怔了怔,尴尬道:“这个倒是没想过。”
薛牧道:“日报本属于探路之举,我原先的意图也只是收集反馈,以便整编实况合集用的。可如今的形势可以看出人们对此的接受度很高,并且日渐习惯。我就在想,今后是否可以持续做下去,这事就可以甩开正道八宗,成为只属于我们六扇门和星月宗的东西。”
周捕头沉吟道:“这固然是好。可如果没了赛事依托,这日报怎么做?若以报道新闻要事为卖点,区区一个鹭州也不可能天天有新闻,强行拉扯些家长里短,也无趣。”
薛牧道:“目前我的想法是以连载作品为依托,辅以鹭州新闻等等,若觉得日常事件太少,我们可以不做日报,做成旬报月报,都可以考虑。这也是给不得志文人们一条路走。”
周捕头眼睛一亮:“好像有点意思,现在喜欢看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做起来,应该有销路。”
“销路是次要的,六扇门如今已经不需要靠这个创收了。”薛牧认真道:“老周,你还没明白,这是一个争道的途径。”
周捕头心中一咯噔:“愿闻其详。”
“鹭州民心向佛已久,里里外外思想都掌握在无咎寺手里,别家在这儿没有舆论阵地。看白鹭门,说是当地大派,出了事连个为他们叹气的人都没有。我们六扇门也一样,在正道八宗地盘里,空间被压缩得太小,基本没有说话的份儿。”薛牧压低了声音:“而当民众对我们的报道喜闻乐见日渐习惯之后,这就是我们的阵地,犹如一把尖刀藏在鹭州腹心,有机会撕开鹭州佛门的一片天。”
周捕头豁然起立,来回踱着步,良久才道:“原来如此,薛总管一意向文,原来始终藏着道争的伏笔。”
顿了顿,转头盯视薛牧,眼睛锐如鹰隼:“如今星月宗记者已有根基,民众已经惯看星月记者报道。薛总管其实可以让星月宗自己创刊办报,为何还需六扇门?只为了让六扇门在星月宗和无咎寺之间缓一手么?”
薛牧摇头道:“老实说,那帮和尚的文宣手段犹如稚童,根本不在我薛牧眼中。只要大家还默契不开打,星月宗自己创刊也能风生水起,无需六扇门缓一手。”
周捕头倒是相信这话,他就没见过比薛牧更擅长玩这些的人。沉吟片刻,周捕头终于叹了口气:“难道薛总管还真是为了给六扇门铺一条好路?”
薛牧淡淡道:“六扇门立刊发行,星月宗提供内容,这是我和夏侯荻的协议,若是翅膀硬了就单飞,以后夏侯荻也不信我星月宗了,此乃短视之举。反正……薛某南下,挂的是六扇门招牌,该为夏侯荻考虑的,就该是夏侯荻的。”
周捕头神色古怪地看了薛牧半晌,摇头失笑:“薛总管这种人……真是个异数。明明左右逢源,偏偏并不让人反感,反而颇觉可敬,也是奇了。”
薛牧笑笑:“无非相互理解罢了。便如家姐不介意我和六扇门眉来眼去,这是她的大气与信任,薛牧不敢忘本。”
周捕头十分羡慕地咂着嘴:“去哪里找这么大度的婆娘哟,薛总管真是好命。”
薛牧颇为同情地看着他:“听周捕头这意思,家里那位不好伺候?”
周捕头立刻拍胸道:“胡说,老子在家瞪个眼,她屁都不敢放一个!”
“哈……”薛牧笑着起身:“明日天香楼新开业,可别忘了来捧场。哦,天香楼往日名声不太好,希望嫂子不会以为周兄在逛青楼。”
周捕头觉得薛牧这里有点不可言说的暗示,十分期待地笑道:“她敢啰嗦,大嘴巴子扇她!”
第三百零三章 正魔大聚
天香楼的策划,本不是薛牧关注的重点,他的出发点只是想让岳小婵的心血有个发展。实际上对于大局来说,并不是太重要,远远比不上记者行业的发展意义。
换句话说,就是给岳小婵玩的。
当然优质产业没人嫌多,既然搞了就要搞好,若真能搞成江湖一景,自然是有利的。
当鹭州正在为《西游记》而疯狂时,薛牧便在筹备天香楼的开业事宜。具体的不用他操心,他负责的自然是人脉、以及营造氛围的烘托。
经过这两天日报的小广告,很多人都知道天香楼重新开业了。
开业当天,便有许多顾客围在门口,想要一睹新貌——其中有多少想要去看记者妹子们在里面弹琴抚筝的,这就不好说了……
遗憾的是这回他们一个都进不去,平素笑嘻嘻的记者妹子们这回气势汹汹地拦在门口,指着一个阵法:“此乃本宗天音阵,能通过者发放天香楼贵宾牌,方有进楼资格。”
人们都懵了。
见过拦乞丐拦流民的,没见过天香楼这样谁都拦的,这又不是谁家宗门圣地,这是酒楼好不好,还是新开业呢,要不要做生意了?
有以往常客似乎不信邪,冲着熟识的妹子道:“林姑娘,我是西门……”
“管你西门东方呢,此乃本楼新规,就是元钟大师来了,也得过阵!”
围观群众忍不住问:“楼里还能吃到龙肝凤髓不成?”
小姑娘们仰着脑袋:“好东西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反正本楼只接待强者。”
有人忍不住笑:“按这么说,你们家薛总管第一个不许进。”
小姑娘们甜甜笑了:“只要你是薛总管,别说进门了,进我们也可以。”
这话听得很多人一口血在喉咙里翻涌,倒是偏偏没对这种只许强者进入的说法有什么不满,因为这确确实实就是此世三观,强者为尊,弱者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便有些人跃跃欲试,想要成为能被认可的“强者”之列。
但不知道这个阵法到底强度多高,一时不少人有些犹豫,怕不明底细,进去丢人现眼。
正在此时,一条汉子凌空而来,凶猛迅捷地飞扑而下,犹如凶鸟猎食,气势夺人:“哈哈哈,周某就知道进了门就可以进那啥,都闪开,我来入阵!”
“轰!”地一声,来人直闯入阵,继而毫无阻碍地穿阵而出,大笑道:“拿令牌来!”
“不愧是周捕头。”琴梨盈盈行了个礼,双手奉上一枚黑色令牌,令牌一面月轮,一面群星,光芒熠熠。
周捕头接过,愣了一愣:“这可不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