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御龙九天 >

第252章

御龙九天-第252章

小说: 御龙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瑶儿,媱儿,好啊!”银儿的脸色比嫁时还幸福。
  后来银儿所生为男儿,被命名崔瑶,字叔玉,官至光禄卿。
  次日,金夕刚刚抵达户部上朝,便听见有人议论后宫发生惨事,有两名宦官死亡,忽然意识到情势有变,毕竟公公在宫中属于常事,难免会被人加以利用。
  他急忙赶出户部,寻找机会见到紫燕,将话传给武媚。
  如此大事,当然惊动皇帝与重臣,李治携长孙无忌抵达昭仪殿,此时,皇后与萧淑妃也携带一路夫妃迎候在此。
  尸首被人在昭仪殿房顶发现,无疑关乎武媚。
  李治面色愠怒,逐一审视着众人。
  一干人听来宫内侍卫的详细禀报,大家便将目光聚集在皇后身上,事发太极宫,乃皇后一手撑天,当然是她先来解释。
  此时的皇后面色铁青,沉声道:
  “后宫发生如此之变,实乃痛人心首,必须严加彻查,而两人死于昭仪殿之上,也要严加守密,以防有人言出不敬,诋毁武昭仪。”
  其实,她已经开始诋毁。
  谁都看得出来,一定有刺客前来昭仪殿。
  无论出于谁的谋划,她当然希望武媚死去,眼见失败,仍然不忘将惨事的发生移架在武媚头上。
  这时,武媚轻步上前,面对李治请道:“陛下,方才司女传来音信,户部巡官崔神庆闻听此事,心中有奏,不知能够宣来一查。”
  户部巡官是李治亲封,他当然记得这个崔神庆,因为他的存在印证了陨石之上的吉祥八字,又是出自武媚的口请,当然满意,抬手道:
  “宣!”
  金夕又是阔步出现在皇后面前,不过这次却非她请来,而是武昭仪,皇后不禁冷眼观向金夕。
  李治刚要令金夕启奏,又转手指向长孙无忌,毕竟他才是天下第一臣,“太尉,你看此事如何发落?”
  金夕正色向长孙无忌望去,浓眉阔脸,长须低垂,身体强壮,举止稳健,一看就是修为极深的样子。
  “是,陛下,”长孙无忌回头望一眼昭仪殿,又瞧一眼皇后,“昨夜这里发生厮杀,两名武职公公殒命,想必是这其中有人是刺客。”
  他稍稍抬头,将阴冷的目光射向皇宫。
  金夕一见他狠厉的眼色,心知不妙,趁着他喘息思忖之际抢言说道:
  “陛下,臣以为,两名公公断然不能于昭仪殿顶自相残杀,而他们职在守护后宫,所以是他们发现了刺客予以追杀;侍卫已然发现血迹,而且昭仪无恙,说明刺客在杀死公公的同时也已受伤,无力再施阴谋。宫中守备森严,绝不会有人闯入,定是宫中之人所为,所以,臣认为只要将后宫杂事,以及昨夜未出宫门的朝中各使君传来,查验有无受伤,此事便水落石出。”
  他是替长孙无忌说了话。
  所有人都会认为杀死太监的人才是刺客。
  而此时他身有伤口,一旦被查出,无论如何也洗不清,弄不好会被当做刺客投入大牢,虽然轻易就可以逃离,不过崔神庆至此便身败名裂。
  他不说,长孙无忌和皇后也会道出这层原委,嫁祸昨晚守护武媚之人,同时也会想到这个办法,除去心头之患。
  索性,贼喊捉贼。
  金夕偷偷向武媚看去,她再次像出现陨石那样脸色苍白,而且同时莫名其妙地看过来。
  四目相对,疑问万千。
  武媚当然不想揪出这个人,因为她心中明白,这两个太监才是刺客。
  李治欣然应允,同时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冷漠地盯一眼金夕,俨然有些不满,这是他要说的话,一不留神被这个户部巡官抢了去,嘴上沉稳发声:
  “臣也是此意,绝不可留下祸患存于宫中,迟早会酿出不幸。”
  很快,无数侍卫和司女发动起来。
  宫中产生震荡。
  半个时辰后,主管禁卫的北衙统军回报:“陛下,昨夜朝中有十七人未回府,均未发现身有伤痕。”
  随着,大内总管阴声而禀:“陛下,宫内所有公公已经验明正身,没有受伤受伤之人。”
  许是女子们脱衣缓慢,又过一刻尚宫局主掌女司方才赶回,向李治陈明:“陛下,所有司女及侍女均已详查,无负伤之身。”
  没了!
  除了金夕,全部被排除。
  金夕在那里暗笑。
  此刻,他甚至都怀疑自己曾经夜入昭仪殿顶,因为崔神庆历经剿灭睦州之乱,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文官,而且又信誓旦旦在这里出谋划策,眼见计策已成,又防止别人提出来,索性再次上前狂浪:
  “陛下,长孙太尉,皇后,是臣下之愚,没有查出元凶,还望赐罪;不过,昨晚臣也在宫中劳碌户部之事,是不是?”
  “不必了!”李治喝道。
  皇后一听,眉头微皱。
  她并非有意探查崔神庆,因为他是地道的文官,但是听闻李治爽快的口气心有不满。
  武媚见皇后要说话,她当然不相信是崔神庆所为,不过绝不允许皇后再度为难,立即开口说道:
  “陛下英明,崔巡官此举虽然没有查出凶手,不过此人确属聪慧,昔日殿内司女落井一事,倒是听得他的劝解,心中方才释然。”
  ………………………………


第408章 檄文御龙
  一句敲山震虎,果然勒住皇后之口。
  若是细查起来,枫儿当真曾经到过司膳房,也曾因银针与司膳房的人发生争执,旧事重提,也许会落出破绽。
  李治点头,算是赦免金夕无罪。
  “多谢陛下!”
  金夕暗自洋洋得意。
  此事无法查实,李治只好发旨,增加昭仪殿的禁卫,算作了事。
  众人各自离开太极宫,因为金夕官职卑微,只好留在最后,却不知为何,长孙无忌也等到中皇帝和众嫔妃散去方才行步。
  “太尉请!”
  金夕以崔神庆之身言出施礼。
  长孙无忌没有应声,而是一摆手离开。
  簌!
  一道莲气由掌而发。
  金夕顿怒,刚要反抗再次被崔神庆的气脉镇压下去,此人一向多疑,绝不会放过任何人,感觉那莲气之力轻微,当然不是偷袭,而是在试探,立即松懈全身行气,任凭莲气袭来。
  蹬蹬蹬!
  金夕倒退数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仅此而已!
  长孙无忌没有回头,冷哼一声确信崔神庆毫无功底,扬长而去。
  金夕却是咬牙立起身子,长孙恰到好处的莲气只迫身体,不会伤及内脉,可是他的后背还有伤口,在莲气袭击之下震裂而开,血液再一次涌出。
  他不敢再回到户部,很快就会酿出官袍被人发现。
  无奈,瞧准时机趁人不备返回折身,从隐蔽处直驱昭仪殿,眼下,只有武媚能够帮助崔神庆。
  “崔巡官?!”武媚第一次瞧见上朝时间崔神庆来到寝殿。
  金夕无法再隐瞒,直接坐在木几上,开口相求:“昭仪,我有伤,现在复发,需要马上救治!”
  “什么?”武媚惊呆,“你是说,昨夜赶来昭仪殿的是你?你会武功?那么,那两个公公欲要刺杀我吗?还有……”
  金夕已经感觉到伤口有热乎乎粘稠的血液流出,冷冷盯着武媚,不言。
  “好,好,”武媚匆慌忙应道,“快来人,备药。”
  金夕脱下官袍和上衬,银儿包扎好的绷带已经被血液渗透,红澄澄一片,布带下方业已流出血滴。
  武媚瞧上去,啊一声呼出口,忙去掉绷带,看见震裂的剑伤又是啊一声,亲自取来宫中上好疮药,为金夕敷涂,待止住血流后开始为金夕包扎。
  金夕感觉到她的手指冰冷而颤抖,安慰道:
  “枫儿被害身亡,从而也加快了对方的步伐,马上陛下就会派人来守护昭仪,昭仪不必担心,好好辅佐陛下就是。”
  武媚瞧着金夕后背的伤口,泪眼迷离,虽然在认真听着金夕的话语,不过头却在左右摇着,只待包敷完毕,她幽幽说道:
  “多谢崔巡官出手相救,一桩桩惨事历历在目,就连我也认为自己是不祥之人,倘若真的令所有人安幸,就让我离开陛下吧。”
  金夕穿戴整齐,面对武媚一字一句说道:“金夕说你绝非不详之人!”
  说罢,他离开昭仪殿,直奔户部。
  武媚颓然坐下红椅上,喃喃道:
  “金夕,谢谢你,如非有你,崔巡官也不会多次救赎于我,可是这样下去,究竟要伤害多少人,我该如何是好?”
  她呆呆盯着崔神庆远去的背影,不觉又发头痛,抱着头部拼命摇晃着。
  许久她方才镇定下来,额头上渗出层层冷汗,立在殿堂中央苦苦思索着。
  不刻,武媚动身,来到床榻边,从榻下隐蔽处取出《大云经》,双手颤抖捧着经书坐在木桌旁,眼睛紧紧盯着书扉极力镇定自己,终于抬起手,掀开了第一页。
  就在这时,金夕忽然感觉到意念发生动荡!
  他正在为地方州府书写檄文,感觉到不对,便回过神色低头看去,自己吓出一凛,赶紧将檄文撕碎,因为笔下不知为什么书出两个字:
  御龙!
  金夕粗吁一口气,低头沉思。
  难道此行也是在御龙吗?
  他想起卜筮老人的话,关于那道日月空的阐述,以及高祖之诏,各处的猜测议论,尤其是太乙山武媚喝退乙门甲神,贞儿震退壬门甲神,那是乾坤之气方能实现的压制,如今贞儿的确以文佳之名称帝,那么,高高在上的武媚呢?
  还有,太乙山分明告知两人不可再见,如今贞儿果真已经死去。
  他忽地想起,刚刚步出龙穴,第一步便踏在武媚身边,杀死一群刺客保全了她。
  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武媚乃是静光转世,不得不帮。
  晚夜。
  李治如期赶到昭仪殿,他也是愁眉不展,一直在为昨夜的事情忧虑。
  武媚反倒相劝:
  “陛下,无论是谁,此次失败均不敢再放肆,况且陛下为昭仪殿增加这么多禁卫兵,媚娘定会相安无事。”
  李治仍在思考,过一会儿问道:“媚娘,宫中太监夜晚均在各宫把职,后殿安全都是北衙禁卫掌控,而大内与皇后甚是亲近,为何那两个太监却出现在太极宫,以性命驱走刺客呢?”
  武媚淡淡一笑,把住李治轻声说道:“也许是皇后明察秋毫,感觉到有人会对媚娘不利,特意安排人手守护昭仪殿呢。”
  “不可能!”李治绝然反对,“即使她察觉有恙,也不会出手相助,所以,那两个太监绝非意在保护……”
  刚说到这里,李治定身止语,双眉紧紧向中间皱去。
  若非护主,即有歹意!
  他刚要说下去,却被武媚拦停,她轻悠悠说道:“事已过去,陛下不必再操念了。”
  李治立即抬手拿捏着武媚娇嫩脸颊,很是满意,“还是姐姐心地善良,为善儿分忧啊!”他再一次呼出本名,“哪像是长孙无忌,处处抬举门下,壮大自己朝威,凭借与高祖、太宗皇帝的厚恩,擅自作主,俨然不把善儿放在眼里。”
  武媚下意识地瞧一眼床榻,因为那下面藏匿着大云经,她不紧不慢答道:
  “陛下不必为此事分心,也不必为朝中势力担忧,我大唐天下不在长安,而是九州万方,真正的势力在百姓;既然朝中有异向,陛下不妨放眼天下,舍弃掉朝中的干扰,大力推举民间的农工之业,这样即不伤害元老的地位,他们也不想让民间颓废,同时又能盛我大唐伟业,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时间久了,陛下的地位自然就会突兀而出,力挽狂澜。”
  大云经的精髓开始发芽。
  李治听到这番话茅塞顿开,哈哈大笑,左瞧又看眼前娇娘,像是万分舍不得的样子,终究是再次扑了过去。
  紫燕又是带领一干侍女匆匆奔出去。
  殿门被轻轻关闭。
  尽管耳边传来那种特有的嬉笑和喘息,众侍卫和太监仍是无动于衷,面不改色。
  两个月后,金夕的伤情在银儿的精心照料下得以痊愈,此时已是春色满长安。
  很快,银儿生产,诞生男婴,依照金夕的命名为崔瑶。
  此时的金夕万分难堪,瑶儿的生父毫无感念,只好扮作他的父亲。
  与此同时,紫燕那边却是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
  武媚头疾愈发猛烈,除去与陛下相处,其余时间几乎是卧在床上,承受着痛苦的煎熬。
  李治在朝中游刃有余,农工之政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
  金夕知道,这一切都是来自武媚的主意,既不动摇长孙一众的势力,又能支撑起朝政局面,不禁对武媚生出敬意。
  他决定出手探查一番,以尽快让武媚彻底安全,还给崔神庆身子。
  特意挑选一个有风的夜晚,他紧衣而行,贴着皇宫墙壁游离折转,速度如飞,依然如故,没有人能够在风中发现风一般的金夕。
  很快,他抵达淑妃殿。
  依照崔义玄所言,即使宫内有厌胜之术,也绝不在皇后那里,一定被偷偷安插在哪个夫妃寝殿内。
  于是,金夕瞄准了萧淑妃。
  一个间隙,他趁着夜色闪入殿内,稳稳藏在侧殿屏风之后,如果有诡异之举,没有人敢在正殿内进行。
  戌时末,侧殿内有人进入。
  金夕拨开一丝空隙,定睛瞧去,是萧淑妃和一个年长的妇人。
  “娘,你瞧瞧,女儿这般身姿,哪比那个狐媚差,年岁也比她轻,为什么陛下总是钻到昭仪殿?”萧淑妃开始忸怩着肥大的屁股,双手捧着膨胀的胸部摇曳几下,在她的母亲面前卖弄风骚。
  金夕瞪着百般妖冶的姿态,恨不得冲上去给她拧断。
  妇人随着露出不屑神色,上前拿捏一把淑妃细腰,“比那个妖女强出百倍呢,许是武媚精通什么迷惑之术,将陛下困在昭仪殿,无妨,马上她就会支撑不住,无法再行周公之礼,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到那个时候,陛下定会夜夜来女儿殿内。”
  “哈哈,”萧淑妃露出被李治压入身下的表情,极尽忸怩,“虽然我比皇后大些,可是她至今尚无子嗣呢。”
  妇人双眼一迷,低声说道:
  “女儿可要小心,皇后心机颇深,而且有人指点,我们母女可不要上了圈套,日后再行厌胜之术,非要把皇后扯进来不可;若是只凭我们,万一武媚丧命,皇后再来个过河拆桥,将我们出卖,这后宫可就是皇后一人的了,你瞧她那对大胸脯,非把陛下吃了不可!”
  ………………………………


第409章 压胜
  金夕险些激愤发声!
  这里果真有厌胜之术,而且皇后也曾参与,不禁恨从心生。
  萧淑妃显然被目前的话拿住,停在那里琢磨片刻,像是没思索出道道,微微跺脚对着母亲问道:
  “娘,那怎么办?
  妇人似乎胸有成竹,诡秘言道:
  “不如这样,我们说马上就要事成,压胜最后这关当必须有后宫之主皇后的参与才能完备,否则无法镇住后宫风气,必将前功尽弃,如此就可以将皇后扯进来。”
  萧淑妃拍手称快,向往着说道:
  “武媚死后,我们立即销毁胜物,皇后绝不敢指责于我,那样的话,我就可以见到陛下了。”
  金夕终于明白,这个萧淑妃没有什么心机,完全是被利用,而她的目的只是想获得恩宠,不禁为这浩大无比的后宫捏一把冷汗。
  很快,母女二人令侍女关闭殿门,不准任何人进入旁殿,挪开木桌,扳开墙壁上的暗门,将里面的物件统统取出,然后摆放起来。
  金夕惊愕!
  中央放着一个黄色布人,形状酷似武媚,上书武昭氏仪四个字,布人的头部已经刺满银针。
  四周,有铜钱、诡木、水银、烛灯、坛装黑土等物,密密麻麻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