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御龙九天 >

第271章

御龙九天-第271章

小说: 御龙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他不再打算说下去,盯着金夕,试图以此来结束对方的痴心妄想。
  金夕才不停顿,顺着静怀的想法思忖下去。
  土心,当是脚下深土的内心。
  只要深入地下足够深度,也许就能探得该宝,忽然想起董父古墓,那么深邃的通道也许正是通往土心之道,但是那里已经坍塌,于是再问:
  “敢问大师,有没有通往地下的长道?”
  静怀当然也曾参透过这层,面带愧色而言:
  “长安西行八百里,在突厥与吐蕃的交汇处,有一条狭长的地带,隶属河西节度使,那里有一地称作甘州,五百年前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山崩地陷,死伤生灵无数,很多年都没有恢复生机,在祁连山脚下有座塌陷的裂口,据说不知深度,曾经引去无数修行人士前往探查,结果都是无功而返,行进十里便阴暗无比,戾气袭人,再有入者无一生还;贫僧年少之时也曾去往观探,只是进去七八里,便被热风驱离出来,所有人望而却步,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早已被人忘怀。所以,即使有长道通往地下,也无法接近,你们还是尽早放弃吧。”
  金夕越听越兴奋。
  如有此道,必将探索,那是他的本能。
  即便无关传界,说不好里面会有着极为诱人的宝贝。
  “我随你去!”文真看出金夕的心思。
  金夕嗤笑一声,“以你的修为,不足一里就会被撕碎!”
  这一点,静怀倒是跟着点点头,瞧见金夕仍无放弃心念,再度劝诫:
  “善哉,金施主豪情可表,且不说密洞有无土心,别忘了,还有第五宝地血,此物从无有人参透要领,前四宝有天、云、山、土,可谓四象齐全,却不知为何又有地血,岂不是与土相重?五宝,缺一不可,还望金施主谨慎为上。无为,而不为,取得五宝也是无用之为,不如不为。”
  “哈哈!多谢大师!”
  金夕低声谢道,有用无用皆入囊中,这是他对宝物的信条。
  一旦有念,万匹野马也拉不回来。
  要动手,当然是从最难的入手,因为出现宝物的几率和品质自然要高,那就是甘州祁连山脚下的塌陷密洞。
  次日,天气极为晴朗,就像金夕的内心。
  “带着我呗!”
  文真发现金夕蠢蠢欲动,最终还是依靠过来。
  金夕上下鄙视着她,刻意将目光停留在她的胸部,那意思是你一个堂堂男儿,生得如此脆弱,哪能步入密洞寻宝。
  文真忽地转过身,回头瞪一眼,“可以帮我修行呀,你不是说古书上的金夕也帮助那个开山鼻祖程女女修行么,我有修为以后,定当守护在左右,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吧?”
  “不带!”
  金夕干脆地答道。
  “那好!”文真恼羞成怒,“我即刻向天下人宣称,有逆人金夕,欲往甘州密洞寻探土心,意欲造出妖邪之术,祸害百姓,危及皇宫,让天下人得而诛之。”
  金夕一把揪住文真的长发,厉声喝道:“你敢?”
  文真不再挣扎,咬牙切齿还嘴:“敢!”
  金夕气得一把推开文真,心里却泛起嘀咕:瞧那小子的气势,说不定真的会做出此等卑鄙之举,且不说官府一定会派人探查密洞是否有人偷窥,只是自己的名字一旦传入皇宫,定会扰乱武媚的大业,眼下刚刚丧子,决不能让她再受冲击。
  很长时间,拿捏不定。
  文真一见金夕有些犹豫,又悄悄依向前来,可谓软硬兼施,此时极为委屈的陈述着:
  “父亲去世的早,家中无力支撑,无奈之下遵从母亲的意思,将许多秘籍古书都变卖了,唯独留下了那本记册。因为我知道,那是父亲的命脉,他是宁剑派的最后一任掌门,生前志愿也是寻到五宝,如今,书给你了,理所当然你就是宁剑派弟子,念在兄长相认在先,你便是我的师弟,理应师兄弟二人一同前往,毕竟,天下就剩下我们两个宁剑派的人。”
  凄然而诉,真真切切。
  “哈哈……”
  金夕在静怀寺内再次发出惨笑。
  如此令人汗颜!
  是他在大夏之时亲手创立的五行宁剑派,其后飞黄腾达,盖过天下第一门空戎,成为名扬天下的第一派,可是几千年过去,却是落得只有掌门一人,眼前只立着他的儿子,仅此一人。
  万数辗转,宁剑事册又落回他的怀里,再次成为宁剑派弟子,可是,却成为文真的师弟,第一人变作最后一人,渺小得可怜。
  倒不是文真可怜兮兮的表情打动他,而是那句天下宁剑弟子只有两人的话激起了雄心,甚至对文真生出一些敬意,毕竟苦苦守着那本事册,依旧承认是宁剑派弟子,也是相当于维护着他的千秋伟业,于是冷言问道:
  “你父亲身为宁剑掌门,为何不传你修行?”
  文真立即答道,“父亲说我是一个……”她险些说出女儿家,赶紧低头改口,“不宜修行的人,还是习文而悟真,但是,”她似乎瞧出金夕对那本事册很在意,加重语气说道,“我不想放弃宁剑派!”
  无论是真是假,着实感动了金夕。
  西行一事耽搁下来,金夕开始帮助文真修行,同时受益的自然还有小怀义,他日日不离静怀寺,传授着两人修行之法。
  他不再刻意传授五行之术,而是将两人分别开来。
  地下密洞不比太乙山,有着无尽的食果,里面绝无可餐之物,便着意提升文真的辟谷之法,免得路途长长饿死在迷洞内。
  怀义年岁尚小,他便帮衬打通任督诸脉,令他以纳气吐息为主,炼就体内穴脉自如,日后再交给静怀锤炼。
  一日,三人来到静怀寺后山之巅。
  金夕遥望远处皇宫,不禁暗思武媚,不知是否已经摆脱太子病逝的阴霾,李治的病情是否好转,驾驭十年身体的崔神庆此时此刻在做什么。
  不禁叹息,引来文真的注意。
  ………………………………


第439章 念天后
  “师弟,你在想什么?”
  文真需要金夕的帮助才得以修行,所以日日发此称呼。
  “天后!”
  金夕毫不隐瞒。
  “哈哈,你个小小……”文真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句,忙不迭补上,“小小宁剑派弟子,还配得上口呼天后?”
  刚说完,她急速后退,防止被金夕拿下。
  金夕却毫未发火,口中应道,“是啊,天下无人能配得上直呼天后;若无天后,岂来大唐如此昌盛?”
  他心中明白,朝中李治病后,几乎所有政事都是武媚筹谋。
  一旁的小怀义悄声说道,“师父说的不对!”
  自从金夕开始传授怀义的修为,他便改口称呼师父。
  “嗯?”
  金夕转头看他。
  小怀义没有害怕,而是认真答道:“天后乃天下之主,百姓之母,哪有子不能呼母的道理?”
  对!
  金夕暗道,忽觉被一个小僧儿指正很是难堪,立即以质问的口气问道:“怀义大师高龄?”
  小怀义突然大笑,马上又捂住嘴巴呈出佛禅静雅,淡淡答道:“回施主,小僧一十三岁。”
  旁边文真忍不住笑得开怀,也随着金夕的目光看向远方皇宫。
  ───天后殿内,武媚端坐在一道彩帘内。
  丧子之痛加上皇帝李治的病情愈发严重,她心力交瘁,自从加封天后之后,便在面前遮上一层垂幔。
  透过微弱丝孔,内外只可瞧见对方的身影。
  “天后,吏部侍郎崔神庆求见!”宦官来音。
  “召!”
  武媚命道。
  崔神庆缓步踱进,冲着垂帘微微施礼,“神庆参见天后!”
  武媚急忙抬手,刚要拨开那道幔帐又缓缓放下,此时眼前的崔神庆当然是崔神庆,只当是昔年的常客,一心辅佐她的崔神庆,遂低声吩咐:
  “快快入座!”
  崔神庆刚要奏旨,幔帐之内先传出武媚的声音:“崔侍郎,最近身子可好?”
  “多谢天后垂念,还好!”崔神庆面带感激。
  武媚又道:“不如习练习练什么把式,自当是强身壮体,也好防止身体有恙啊。”
  崔神庆见武媚依旧平和,哑然失笑,“哈哈,天后有所不知,神庆只是个文人,哪懂得一招半式;倒是天后,万要注重身子,我大唐可少不得天后一日啊。”
  武媚丝毫没有发笑,而是在里面暗暗叹息一声。
  她的记忆中,崔神庆身负伤痕闯来,那是上梁击杀两名宦官刺客;飞身激斗长孙无忌,将大唐第一武雄压在剑下;神出鬼没刺杀上官纯派出的禁卫军,解救清阳道长,瓦解压胜之祸。
  如今眼前的崔神庆,已经不是那个崔神庆,遂低声问道:“你我与金夕相识已经过去二十年,至今仍然没有任何音信吗?”
  崔神庆低沉下来,金夕是他举家的救命恩人,“天后,臣竭尽全力在天下探寻,可是毫无踪影,还请天后赐罪。”
  “你何罪之有,”武媚没有怪罪崔神庆的意向,反倒释然起来,“也好,这么多年没有消息,想必,想必该是回到属于他自己的地方了。”
  崔神庆微微点头,他不知道金夕归属的地方在哪里,只是瞧见武媚身子一动,不过看不见任何表情,便奏报政事:
  “天后,孝敬皇帝葬仪已终,而陛下病恙更甚,朝中有人拟奏,意在着请天后临朝摄政,不知天后意下?”
  太子李弘乃大唐第一孝子,而且风华正茂出类拔萃,他的病卒,极大打击了皇帝李治,也几乎摧毁武媚,陨后,李治破例追封皇帝,谥号孝敬,故称孝敬皇帝;而随着李治病重,几乎无法临朝,武媚也不能单独圣临,朝中便有人想奏请天后赶往宣政殿临政。
  人们已经习惯武媚的存在。
  那种长期的敬仰逐渐变为依赖,大唐天下便系于她一身。
  “万万不可!”
  武媚扬声反驳。
  “天后,如此下去恐怕要耽搁朝政啊。”崔神庆随着金夕的步伐,早已垂拜于武媚足下,他当然希望武媚临朝听政。
  “择日,我会奏请陛下,着太子监国。”武媚说道,不过声音中明显带着忧伤。
  时下太子,是武媚的二子李贤,李弘逝后,李治封武媚身下次子为太子。
  “可是?”
  崔神庆猛然抬手,惊慌失措地盯着武媚模糊的身影。
  武媚极尽心平气和,又似意味深长地说道,“神庆,你跟随我多年,深知我的性情,大唐乃高祖所创,太宗延盛,陛下呕心匡正,虽为天后,可是怎能独揽朝纲,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侍郎放心,有我在,天塌不下来。”
  崔神庆还是心有余悸,“天后,恕臣多嘴……”
  “侍郎,依你说,太子从事如何?”既然是多嘴,武媚便径自打断,意味深长地问道。她当然晓得崔神庆要说什么。
  崔神庆答道:“若论行事,太子横有韬略,纵有长谋,心念大唐百姓,不愧为一代英王。”
  他稍稍将英王二字提高些语气,李贤乃雍王之位拜为太子,崔神庆之所以称呼英王,而非太子,意在提示天后。太子李贤生得俊美,可是起居却是有些不检,身边女子无数,沉溺玩乐声色,甚至供养男宠,肆意挥霍,武媚与李治多次劝诫,可是效果甚微。
  武媚仍是没有理会,继续问道:“那,依你说,太子才学如何?”
  崔神庆又答:“聪敏过人,博学大才!”
  这一句,他没有迟疑。
  “是啊,”武媚还是回避了太子私下的不检点,“既然如此,又怎能阻拦太子监国?”她似乎察觉到崔神庆还要劝说,低声再言,“神庆,太子毕竟是我的儿啊!”
  崔神庆闻听此言,脸上微微抽动数下,终是放弃再说。
  待到辞别,武媚微声道:
  “崔侍郎,孝敬皇帝早崩,如今太子为长,而且他曾多多行走于侍郎的眼下,侍郎也曾多加提携诱导,我瞧着,太子对侍郎倒是有几分尊敬,不如,就代我多多劝诫则个吧。”
  “是,天后!”
  崔神庆俯首应道。
  …………
  山巅,金夕远探翠华山,凝目沉思。
  “师弟,你又在想什么?”文真眼见金夕今日如此祥和,嘴里的话不禁多起来。
  金夕依旧没有低头,立即答道:
  “故人!”
  他不知道六界翠华山巅如何,冰婉儿、刘冷和程杰是否还等候在那里,等候着自己,等候着刘夕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绝不会登往七界。
  只要他不回去,他们绝不会率先离开。
  “故人?”文真有些鄙夷,“你还有故人?跟着你,想必很惨吧?”
  刚说完,她再次移到小怀义身边,防止被金夕拿下。
  金夕仍是没有生气,尴尬回道,“是啊,真的很惨,随我行走天下之人,大多会受到伤害。”
  这一次,小怀义没有出声,只是不相信地摇摇头。
  金夕瞧见,以调侃语气问道:“怀义大师有何高见?”
  小怀义却是正色而答:“住持说过,佛乃善缘,自有苦果,其苦亦甘,假如真的遇到灾难,怀义也绝不会害怕,更不会后悔。”
  金夕惊呆,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悟性。
  文真又笑。
  ───金夕的故人们的确很惨。
  六界翠华山巅虽然景色迷人,可是几座木房中却是接连不断的叹息。
  刘冷闻听冰婉儿对金夕阵术的独到见解,意识到自己的女儿还有生还可能,但前提必须是金夕如愿回归,反倒释然起来,如果金夕无法返回真界,他的一切心愿将付之东流,御龙九天大业夭折,罪魁祸首当然是女儿,那么,他也不愿意再见到生女。
  只是程杰一度败落。
  大嘴再也呼不出笑声,不时地来到刘夕夕消失之地,甚至蹲下身伸手乱摸一番,期盼着一下子摸出自己的女子。
  智莹唯有偷偷哭泣。
  冰婉儿望眼欲穿。
  她知道太乙山秘境再无传界阵,而金夕徒有感仙镜,可是绝无可能再像刺杀王元姬那般出现在龙山。
  山上的四人只有在佐天派弟子的护送下才可以往返传界城和六界,谁都看得出,佐涅名义上是护送,实则是在监视四人。
  不过,他们已经熟视无睹。
  仿佛一切停滞。
  只在等待着金夕的出现。
  …………
  在静怀寺等待两年后,文真实现辟谷,五行之修各成就二级。
  怀义也达束发之年,佛禅之学愈发长进,修为也是突飞猛进,甚至比文真更进一层。
  金夕彻底放下心来,迫不及待嘱咐一番,准备赶往甘州探查密洞。
  九界2249年初夏,金夕与文真出发。
  金夕问:“不怕跟着我最后会变得很惨吗?”
  文真刚要拍打胸脯,可是那里早已变得高高在上,不敢弄出形状,顺势将手掌拍在金夕的胸口,信誓旦旦答道:
  “你放心,师兄我会保护你!”
  “哈哈,就凭你的修为,逃跑还可以。”
  文真当即发出不屑神色,“逃跑?宁剑派弟子绝不会逃跑!”
  金夕心中甚是激动,不由得止住脚步,抬手抚摸着文真的脸奖赏道:“好样的,我现在正式收你为宁剑派之徒。”
  文真被金夕摸得脸红,忙遮掩道:“哪里的说法,是我代父亲收你加入宁剑派的!”
  ………………………………


第440章 天生身有香
  金夕仰天大笑。
  他才是真正宁剑派的第一人,两千多年后却被最后的宁剑派传人收回宁剑派。
  “嗯?”金夕抬手在鼻下闻嗅一番,盯着文真说道,“你的脸为什么存有香气?难道男子也要擦涂粉黛吗?”
  这一语立即将文真羞得低头,赶忙答道:“没有,阿娘说我是天生身有香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