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御龙九天 >

第377章

御龙九天-第377章

小说: 御龙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夕瞧着她清俊的脸颊充满向往,不好意思说出绝望的话,只是轻描淡写说道:“你不放弃,我更不放弃。”
  吕嫣又道:“山东是我的祖辈之源,仍然无人知道其中详实,可见这么查下去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我们还是先回京城,向四王爷告知此事,大家共同商议一下吧。”
  金夕不得不答应,便低头向雪顿问道:“你也想回京城了吧?”
  雪顿扬头,仍是呼哧呼哧喘息。
  金夕故意大声喊道:“说!”
  “汪!”
  雪顿不明白主子的意思,不高不低呼喝一声。
  金夕大悦,“哈哈,好,就听你的,回京城!”
  吕嫣歪头端详金夕得意的样子,也是莞尔一笑,然后上马启程。
  仲秋末。
  两人抵达京城,回到昔日小居。
  ………………………………


第616章 天寿
  院子里多出数株花卉,也被打扫道干干净净,闻听院内来声,房屋内跑出两个下人,瞧打扮就是宫中的杂役,毋庸置疑是凌欢差遣而来的奴才,为的是等候金夕回归。
  “汪呜!”
  雪顿认得这是自己家,突然发现异人跑来,摆开驾驶就要攻击。
  “雪顿!”
  金夕喝令。
  雪顿马上停止吠叫,似乎感到尴尬,两只前爪探出抓地,脑袋和前身缓缓下压,屁股直挺挺向上翘起,做出伸懒腰的架势。
  金夕猜的不错,两位正是王爷府的侍人,便吩咐他们赶回府内禀告,意欲和众人商讨一番如何应对。
  雍亲王府内此时正处于喜庆之中。
  从大福晋乐不可支的神色中就可以瞧出,这种喜庆来之不易,她甚至默许下人们手舞足蹈形态百出,完全不像个王府的样子,俨然一处民居内迎来大喜。
  直将胤禛看得目瞪口呆。
  “哈哈,这,这怎成体统?”他喃喃自语,但是没有去阻止。
  去年冬月两夜温存,今年秋中收获果实。
  格格凌欢于昨日顺利产下一位小阿哥,健健康康,煞是令人喜爱;此前胤禛共生育四子,却夭折三数,这个新儿的诞生无疑为王府增添了福音。
  尤其是阿柴与莺儿,眼见自己的主子越来越得到王爷的宠爱,如今又为府内舔子,像是两人成就婚事一般,互相喜滋滋,羞答答。
  大福晋始终寸步不离围在凌欢身边,吩咐侍女们好生伺候,唯恐哪里出现差错。
  “福晋已经一夜未合眼,快去歇息吧。”凌欢卧在床榻上,手拉着大福晋的手,感激地劝道。
  大福晋用另一只手牵来胤禛的手,轻轻搭在凌欢的手背,喜笑颜开说道:“我整整盼了七年,就盼着王爷与格格能够为府添丁,你瞧,真的来了,而且是个小阿哥,就是三天三夜不睡也值得啊!”
  胤禛的眼睛始终盯着熟睡的婴儿,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哈哈,本王这才知道,做父亲如此美妙。”
  大福晋调笑道,“王爷此言差矣,应当说是做了凌欢妹妹的夫君才美妙呢。”
  胤禛大笑。
  凌欢则面红耳赤。
  这时,莺儿似乎忘记王爷仍在,蹦跳着跑进寝殿,忽见胤禛,急忙稳下身子,俯礼禀道:“王爷,大福晋,格格,别院的侍人回奏,金公子和吕姑娘已经回来,说是有要事协商。”
  言及要事,必是朝廷力不能及的大清龙脉。
  胤禛思考片刻吩咐道,“你与阿柴马上赶往别院,好生安顿两位,同时要犒劳犒劳他们,明日本王便去。”
  “是!”
  莺儿答道。
  “等等,”大福晋唤住转身欲走的莺儿,“那位金公子屡屡帮衬朝廷和王爷,府内欠他甚多,如今小阿哥初生,不如就劳烦金公子给此儿起个幼号吧。”
  幼号即乳名。
  至于正名,则需要由皇上赐封。
  大福晋以商榷眼神看胤禛,胤禛立即点头,她又瞧向凌欢,凌欢也是垂颌同意。
  “是,”莺儿求之不得,又代金夕回敬道,“多谢福晋。”
  别院再次迎回阿柴和莺儿。
  理所当然地是两人同时把持着雪顿嬉闹一番,随后招呼金夕两人。
  金夕瞧着他们如此欢快,心中荡漾暖意。
  阿柴偷偷观察吕嫣的前面,然后又若无其事地溜到她身后,注目端详片刻,马上跑到金夕身边,以不可思议的口吻问道:
  “不会吧?”
  金夕莫名其妙,“什么不会?”
  阿柴色眯眯答道:“吕嫣怎么还是姑娘家的身子?”
  “混蛋!”金夕低骂,想起他见到凌欢格格时也如此断言,结果后来证实是对的,不觉反问,“你是怎么瞧出来的?”
  “想学?”阿柴飞起媚眼。
  金夕立刻瞪眼,“滚,不学!”
  那边,吕嫣也是与莺儿嬉笑连连,宛若一家人。
  听闻凌欢诞下小阿哥,金夕更是心神大快,此行大清,先是遇见雪狼犬雪顿,这个前世好友名字的化身,随后跟随雪顿救出雪顿的转世阿柴,又救出语莺的转世莺儿,如今他们的主子深得王爷宠爱,至此两人定当青云直上,永无后患。又听闻王爷和大福晋要自己给小阿哥起名字,不禁哈哈大笑自嘲:
  “笑话,我哪会!”
  莺儿小声说道:“这是大福晋的意思,也是王府的厚爱,金公子武功盖世,当得起此为。”
  “这与武功有关系吗?”金夕反问。
  吕嫣在旁边说道:“我可是听说金大公子还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呢。”
  金夕撇撇嘴,自己都不信。
  不过,如此盛意不可推却,他绞尽脑汁思考着,胤禛身下数子早殇,命元极少,看来需要起个寿命长点的名字,想起御龙九天,便顺口说道:
  “就叫天寿吧。”
  阿柴谨慎说道:“这个估计不行。”
  “为什么?”金夕问。
  阿柴答:“距离京城不远,就是前明朝的皇陵,那个地方叫做天寿山,以陵山之名赋予小阿哥,恐怕王爷不会答应。”
  金夕立即失去兴趣,眼前全部心思都在龙息术的下落,万一被人利用必将引来天变,九州万地定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一个小小阿哥的名字根本没心情去斟酌,遂不满说道:“不行就算了,去叫王爷自己起名!”
  阿柴碰一鼻子灰,无可奈何道:“那样的话,格格会生气的。”
  “关我甚事!”
  金夕硬邦邦顶上一句。
  莺儿见到金夕动怒,赶紧上前拉扯阿柴衣襟,半带责怪道:“天下有很多地方唤作天寿,即便天寿山也非京郊一处,你又没探问小姐的意思,何来如此阻拦?”
  吕嫣扑哧一笑,“真是夫唱妇随啊。”
  阿柴留下身边的奴才侍奉金夕,与莺儿离开别院,赶回王府。
  胤禛听来金夕取的名字,当然率先想到前明陵寝所在地天寿山,面露犹豫。
  榻上的凌欢美颜绽笑,对胤禛和大福晋说道:
  “妾身以为这天寿二字当能作为小阿哥的幼名,一则象征着寿与天齐,二则唤来顺口,纵使有人牵连天寿山也无妨,历朝历代都会保护前朝皇陵,用以安抚天下民心,我大清虽然灭了前朝,但是并非怨恨大明,所以皇阿玛派兵牢守明陵,甚至前往拜祭,得到天下汉人的拥戴,若是有人盘问,索性告之天寿二字正是出自明陵,皇朝血脉如此其中,反而更能赢得民心。”
  “好!”
  胤禛闻听眉开眼笑。
  大福晋不住点头,赞赏道:“王府内有凌欢这朵花,定能常青不败!”
  天下所有男子都是这样,最希望自己的妻子们相敬如宾,胤禛轮番欣赏大福晋和凌欢,脸色更加愉悦,一个是王府福晋之首,贤德通天,一个是小小妙女,聪慧无比,越瞧越喜欢,张扬开口:
  “哈哈,本王有你们两人足矣!”
  果不失言,胤禛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没有纳妃迎妾,纵使朝廷依规采女,他也没有垂青,始终守护着府内原有的妻子们。
  最终,凌欢生下的儿子乳名唤作天寿,康熙龙颜大悦,亲自为此子赐名为弘历。
  金夕不知不觉踏入大清的御龙之路。
  翌日。
  胤禛抵达别院。
  他喜笑颜开面对金夕呼道:“公子,多谢你为府内小儿赋名,想要什么封赏,本王定会成全!”
  金夕有些不信,毫不在乎什么奖赏,而是诧异道:“天寿?”
  “天寿!”
  胤禛坚定答道。
  金夕马上将冷冷目光探向阿柴,皮笑肉不笑问道:“天寿?”
  阿柴无地自容,尴尬地点点头,“是天寿。”
  金夕毫无避讳对胤禛问道:“昨日,有个奴才声称天寿与明陵所在的山脉重名,说王爷一定不准,这样的奴才应当如何发落?”
  胤禛将目光定在阿柴的脸上,调笑道,“你说该打不该打?”
  阿柴厚着脸皮答道:“王爷,这样的奴才真的该打……”
  “等等!”
  吕嫣突然呼出一句。
  “啥意思?”金夕莫名其妙。
  吕嫣紧紧盯着金夕,一字一句重复:“天寿,天寿……”
  不知是为将来的真龙赐名,还是吕氏后裔得到了启发,就在这一刻,龙者金夕和吕嫣面面相觑,仿佛窥破了无限天机。
  金夕半晌方才出声,“不错,天寿!”
  “啥意思?”
  阿柴模仿金夕口气问道。
  金夕兴奋不已,几次抬起手欲要抚摸吕嫣的脸颊,最终还是缓缓放下,虽然得到了她的提示,但是这等好事他才不准吕嫣先说,于是边琢磨边说道:
  “吕留良无比清高,绝不舍得毁掉一生心血,龙息术一定在世。老先生晚年醒悟,放弃反清,所以此书不可能传给他人,以免有人为祸天下,那么必定存放于最为完全的地方,最能体现他老人家忠正的地方。”
  “天寿山!”
  胤禛高声喝道。
  金夕以欣赏手下口气对胤禛说道:
  “不错!就是天寿山,无论是前朝子民,还是大清朝廷,谁都不会去践踏天寿山,那里是天下最安全的地点;而且,吕留良也以此告诫前朝皇帝,大清龙脉已成,复明完全无望,令他们在天之灵彻底安息,既认同大清,也忠于前朝,可谓一举多得。”
  ………………………………


第617章 心有灵犀
  “谢谢你。”
  吕嫣小声对金夕说道。
  她在金夕的推断中没有听见诋毁,而且一路表扬,当然心存感激。
  金夕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是你先想到的。”
  阿柴终于瞧出些门道,诡秘而言,“没想到两位真是心有灵犀。”
  胤禛没有多说,立即带领众人出发,直奔元寿山。他读过吕赞书写的龙息术,晓得其中利害,如果有人获得吕留良的龙息术,就能够探出龙脉龙息的走向,若是参透下册中的截留阻断方法,必会将大清置于水火之中。
  金夕身边,自然少不了雪顿。
  北行百余里,一行人抵达元寿山。
  守门士兵不知道王爷为何前来,前呼后拥将胤禛迎入山内。
  池鄂吩咐道:“大家四散开来,在山中寻找书册名录之类的东西,不要放过任何地点,翻遍元寿山也要找到这件东西!”
  王府侍卫与守兵纷纷应答,随后开始寻找。
  数十人整整在元寿山寻觅一日,翻遍了所有角落,结果没有任何发现。
  日落西山。
  金夕遥望遍野松柏,不觉有些失望,便对吕嫣问道:“是不是我们想的不对?”
  “不!”吕嫣沐浴在秋风中,显得异常镇定,“我好像感觉到祖父来过这里,一定来过这里,”说着,她闭上眼睛,皱紧眉头极尽努力的感念着,“应当是很大的年纪,走起路来上气不接下气,祖父一定将书藏在了这里……”
  此言,又把即将放弃的众人留在元寿山。
  胤禛注视着此起彼伏的皇陵,“山中寻而不见,又会在哪里呢?怎么也不会藏在皇陵中,自从大清站稳京城,这里便被朝廷严密把守,不可能有人能够进入墓穴之中,况且吕先生不可能拥有朝廷的檄文,也不会带人攻山。”
  这是事实,如果龙息术藏在元寿山,只能存于墓中,但是吕留良绝没那本事。
  “可是,”吕嫣仍然没有放弃,“祖父一定走到了这里。”
  作为孙女,她确认无疑。
  金夕忽然想起吕留良墓前的遗骨,那时候雪顿曾经闻嗅过,便蹲下身抚摸着雪顿的脖颈,双手比划着试探说道:
  “雪顿,去年我们到过一片墓地,你找到了一块骨头,知不知道那个人到过哪里?”
  他抬手指向众陵墓。
  “汪!”
  雪顿好像看懂了金夕的手势,或者听明白了意思,吠叫一声离开众人,头也不回向旁边的陵墓冲去。
  奔出不远,停在一座陵寝前,张开嘴冲着墓门再叫。
  “思陵!”
  胤禛盯着墓门说道。
  片刻,他忽然抬手指向思陵,“对,就是思陵!如果吕先生想把秘籍藏在墓中,一定会选择思陵,因为那是前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之墓,老先生也是生在崇祯年间,若是藏书有喻,必是思陵。”
  无论是告诫先皇,还是有念存恩,都会选择崇祯。
  谁也不再去思考吕留良能不能在守兵的眼皮子底下走进思陵,而是纷纷走向雪顿,令其停止吠叫后,临近思陵的石门。
  “开门!”
  胤禛喝道。
  轰隆隆。
  护陵兵马上行动,推开了厚重的墓门。
  胤禛第一个步入思陵地宫,池鄂与阿柴随在左右,金夕和吕嫣自然被应允,其他人则被胤禛拒在门外。
  “王爷?”一名侍卫指指跟随金夕跑进去的雪狼犬。
  胤禛发威,“混账,你们还不如这只雪狼犬!”
  思陵始终没有停止修缮,用以彰显大清对前朝的礼遇,里面虽不宽敞,但是干干净净,六人一犬涌入地宫,沿着甬道迈向深处,不久前方便出现宫尾的木棺。
  金夕唏嘘不已,开口说道:
  “无论生前如何风光,如何你抢我夺,到头来都会长眠地下,葬身棺中;这前朝皇帝却不如一介凡民,死后没有子孙祭奠,听不见悲哭思念,变得如此孤单。”
  胤禛慢下脚步,欲言又止。
  阿柴发现王爷面色微变,偷偷拉扯金夕衣襟提示。
  “扯我做甚!”金夕训斥。
  吕嫣在一旁看不下去,低声道:“不识好歹!”
  金夕马上将矛头指向吕嫣,“你不是说你的祖父来过这里吗?他有没有进入这通道?”
  “没有!”
  吕嫣答道。
  众人又沉默下去,不管是没有来过,还是没有走入甬道,都喻示着秘籍不在思陵里面。
  果然,几人抵达棺木前,四周什么也没有。
  雪顿像是发现了什么,突然低呜一声,又像在吕留良墓前发现遗骨和秘籍般,前爪迅速在地面挖刨起来。
  丝丝尘土飞溅。
  “我来!”
  金夕面色大喜,如法炮制喝停雪顿。
  手中宝剑很快剥离地面积土,一个黄木盒暴露出来,他迫不及待取出木盒,掰开盖子,里面赫然存放着一本书册。
  龙息术!
  尾款之名正是吕留良!
  众人几乎屏住呼吸,纷纷落目观探。
  “哈哈,”金夕绝不在乎王爷在旁边,肆无忌惮大笑,“果真是龙息术!”
  他捏出秘籍,借着火光翻阅。
  旁边,阿柴再次出手,无疑示意他先交给王爷赏看,金夕道:“滚!”
  吕嫣知道那是祖父的手迹,也知道想从金夕手里拿来根本不可能,只是悄声劝道,“金夕,先由王爷评察。”
  “闭嘴!”
  金夕勒令。
  事关龙脉,他才不在乎什么王爷不王爷,粗略翻看下去,书中记述了龙脉的起源,龙息的走向,直至书尾言道,一旦龙息接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