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修奇仙(东流) >

第111章

三修奇仙(东流)-第111章

小说: 三修奇仙(东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月童姥所言,未必就是那句话的真意,但其中意思,却相差仿佛。

“山是山,山又不是山,我可以看它是山,亦能将之视之为石头、土壤、草木之组合。”

“是了!”

宁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这真言以什么来发音,说的是天气,还是其他,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股——震动!

这个时候,第二遍真言,第二波震动袭来,这一回,宁风没有再去听天月童姥说了什么,而将心神全数沉入体内,从最细微的地方,感悟每一丝的震颤……

第一百九十八章人体秘藏,长生之血

“这七字真言是我们天月峰祖师,参考魔宗天魔解体**,以佛宗真言法印为本,创造而出。”

“每一真言,由内而外,震荡浑然,内如鼓而外如山,最能激发人之本源力量,从后天返照先天,对敌能战,对我则为修炼,以求完善道体,为登仙之台,故名之为:上天台!”

“宁风此子,从天赋而言,能修太阳法;自经历上看,能为天下行走;从际遇而言,乃是一个福缘深厚者,终究是宗门俊才,倒不用敝帚自珍。”

“这次借体施法,他若能有悟,那就便宜他吧。”

天月童姥看宁风沉浸在感悟当中,周身上下,波纹阵阵,散发的气息如石入水,水波般震动是,不由得露出赞叹之色。

她看上去冷淡,从青铜树一役后,对宁风就多有欣赏,若是不然,借体施法固然无法避免,但无论是蒙蔽宁风感知还是其他的什么,有的是办法让宁风没有收获。

更不用说,天月童姥还在关键时刻,出言指点了。

宁风现在想不了那么多,甚至忘了天月童姥的存在,心里面大呼小叫。

“有用,太有用了!”

“这是大福缘啊!”

他一遍遍地感悟、模仿上天台真言的震动,开始在真言间歇,鼓荡自身内部。这一动念,宁风的欣喜更是之前百倍。

他此刻身在补天蒲团上故,宁风一身灵力、精气皆与补天炉连接在一起,不管他如何吐纳。皆会被那边黑洞一般。吸收得干干净净。融入光明之山中。

宁风对这个情况心知肚明,所谓模仿不过是见猎心喜罢了,倒不觉得会有什么效果?不曾想,明明体内没有半点灵力,只是心念所动,在真言鼓荡间歇,竟然真的有一模一样,只是微弱百倍的震荡出现。

一次。两次,三次……

宁风忘却了身在何处,所为何事,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空间,甚至连那心念引动的震荡在不断地加强都不曾察觉。

渐渐地,天月童姥神色一动,将目光从补天炉上移开,落到了宁风身上,一张小嘴不自觉地张大。吃惊得好像可以吞得下一颗鸡蛋。

“竟然真的……”

天月童姥固然是存了几分传法的心思,但也没有想到宁风能完整地领悟到上天台真言。在她看来。宁风能领悟个十之二三,就受用不尽了。

可是结果呢……

天月童姥眼巴巴地看着,在她操纵宁风身体的间歇,宁风自发施展出来的上天台真言引出之波动,渐渐趋近,甚至无法分辨。

两者之间差距,微乎其微,只在一线。

“就差了临门一脚啊!”

“如此悟性……”

天月童姥都有些后悔了。

她门下这一代的神宫亲传,还没有一个得传完整的上天台真言呢,这就让一个天云峰一脉的弟子得了,好像不太好啊。

“罢了!”

“既然自己走到临门,那就是此子的机缘,事已至此,我便助他一把吧。”

天月童姥只是犹豫了一息不到的时间,就眉心展开,有了决断。

但她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更加注意宁风身上鼓荡而出的波动。

无限逼近的波动在持续了片刻后,始终无法跨出那一步去,宁风的眉头也在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还差了一点,就一点。”

“到底是什么呢?”

宁风冥思苦想,在他的心神世界里,周遭一片黑暗,就他独自一人,盘坐在地,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隐隐有一个感觉,若是跨不出这一步,那之前所有全都白费,错过了这次机会,想要再一次性完整地领悟真言,怕是难之又难了。

“口口相传,总纲秘传。”

宁风在心中暗叹,知道那一点点的差别,就是所谓真传了。这种最关键的窍门,往往是口口相传,不落文字,是最简单也最关键的。

他正在感慨偷学不成呢,体内鼓荡而出的波动,也渐渐露出了衰竭倒退之势,恰在此时,天月童姥的声音传入耳中:

“笨蛋,真言真言,不开口的叫什么真言,不如叫真闭得了。”

没好气的一句话,却如惊雷,在宁风的心神空间里炸响。

“是啊!”

“真是笨啊,猪是怎么死的,笨死的。”

心神空间中宁风心神具现出来的的人儿抬头望天,只见得漫天都是惊雷,带出的光亮映照一片辉煌。

“那我……说什么呢?”

宁风有些苦恼,如天月童姥般说什么天气好好,这事儿他真干不出来。

适时地,天月童姥的声音再次传来:

“世上境界,多分为三:

一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者: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

“至于第三重境界,自可脱口为真言,不再拘泥为字句。”

“第二重境界时候,则须先则七字,为真言法字,凝聚精神,浓缩感情于其中,是信念,是心神,是感悟……”

天月童姥的声音渐渐低微,至不可闻。

无论是心神空间中的心神所凝聚,还是补天炉前的宁风本体,皱着的眉头都在散开,露出由衷的欢愉。

宁风为天月童姥一语点醒,只是一个动念,识海当中,自有七个字流淌而过,字字句句,现出金光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宁风吟咏而出,兴许是上天台真言的威能,或许是领悟真言到来的特殊,他竟然摆脱了天月童姥对他的控制,能自如地发声。

念动真言时候,有诸般幻象,在宁风的心中浮现出来:

那是前世种种,如诗如画;

那是当年故旧,多年不见;

那是昔日所爱,今再难觅;

那是曾经之好,孜孜以求……

他又看到,雪峰之巅的言出法随,宁采臣之为子无悔……

最后,宁风睁开眼睛,恍惚间,他看到陈昔微手拈鲜花,周身凤凰霓裳,正在丛中笑……

“呼~”

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第一次施展出上天台真言的感悟在心中默默地流淌过,留下的充盈无比的满足感觉。

“原来是这样!”

“这种感觉,真是……好啊!”

宁风不过初次施展,机械模仿,对上天台的真言研究不深,遑论以之对敌了。他连想象,都想象不出这上天台真言对敌时候是什么威能,又该如何发挥出效果,针对为何?

但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七个字真言,对他体内产生的效果。

每一个字真言发出,那种无形的震动就弥漫全身,广则至周身上下,任何一寸皮肤,任何一根毫毛,每一个角落;深则直入骨髓,深入到骨髓的最深处,仿佛在冲击着某一个秘藏。

宁风在冥冥之中,隐隐把握,似乎有什么生生不息的东西,在从那打开的秘藏当中流淌出来,汇聚腹部,渐至鼓胀欲裂。

“宁风,你可知,人之身体,本就有无穷奥秘,即便登临九天之上,成就仙人之体,亦不能穷尽。”

“那是先天所有,后天所藏,是最本源,最隐秘,也是最玄奥的东西,名之为:秘藏!”

“上天台真言打开的,就是仙道秘藏之一:长生秘藏!”

天月童姥一边说着,一边伸出一只手来,遥遥地按向宁风的腹部。

与此同时,她悠悠说道:“人之初生时候,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怀胎十月,所有生机,尽是通过这条脐带传递,值出生时候,其脐带之血,便谓之长生血。”

“长生血中,蕴含着无尽生机,是一切生机之本,故名长生。”

“这长生血,在人身体内,便藏于骨髓,造血供应全身。”

天月童姥话音落下,宁风突然觉得腹部一痛,从肚脐处,一缕血气被摄取出来,直接浮现在丹田外,直奔补天炉去。

这一缕血气,便是之前不住地施展上天台真言鼓荡,淬炼出来的一滴长生血。

宁风忙睁开眼睛,顾不得体内匮乏,向着补天炉处望去。

那里,随着一滴长生血进入,异象纷呈……

第一百九十九章先天胎膜

“砰砰~砰砰~~”

补天炉中,光明之山外,血气腾腾而起,团而成心形,搏动如心脏。

那一声声心跳的声音,落在宁风耳中还算普通,可他身体的反应却在告诉他,一点都不普通。

一声,一声,声声皆与他自身的心脏一起搏动!

双方的频率,竟然是一模一样的。

宁风脸上渐渐露出骇然之色,仿佛在面前补天炉中的不是光明之山,而是他的心脏在不知不觉中从胸腔中拿了出来,就摆在那里一般。

“这,应该是好事吧?”

宁风不懂得炼器,但他知道本命法器与自身越是同步,当然越是好。

与之相比,天月童姥的反应就大了,她的嘴巴张开就没合上过,不过关注点却与宁风不同,她金丹巅峰的感应在告诉她,有一股无形力量在飞速地汇聚过来。

渐渐地,宁风也有相同的反应,不是感觉到的,而是看到的。

“这是……”

宁风看到,无数的淡红色丝络状物在汇聚,将他与补天炉中的光明之山一起笼罩起来,层层叠叠,渐至密集,恍若一层浑浊的膜,将他们与外界隔绝。

恍惚间,他为笼罩在隔绝内部的淡红色气体包围,连偌大的补天炉都看不真切,仿佛它不存在,整个世间,只剩下与他联系紧密的光明之山。

“先天胎膜!”

宁风耳中传来天月童姥的惊呼声音,他很想反问一声。这是什么东西?却不能够。

他的意识一点一点地钝化,恍若几天几夜不曾睡过,上下眼皮重如山。不断地碰撞着,越来越无法分开。

在宁风彻底失去意识前,他听到了外界最后一个声音:“宁风,这是你的机缘到了,待你从先天胎膜中出来,本命法器就彻底成就,而且与你不分彼此。休戚与共。”

“就福缘深厚论,老身一生所见,你不做第二人想……”

宁风至此。彻底陷入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当中。

说是清醒的,他连天月童姥后面的话都听不真切,只觉得遥远得如同从天的另外一边传过来;说是浑噩的,他却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大过一声心脏搏动声音。并且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这个好命的小子。”

天月童姥看着眼前情况,叹息一声,不无欣羡,“天云子真是好运道。”

在她眼前,连补天炉都彻底不见了影踪,淡红色的胎膜状物,将宁风连同补天炉及光明之山,一起包裹其中。

这个被她称之为“先天胎膜”之物并不是死物。其上有红光在不住地流转,在不住地加厚。更有一种生灵般的颤动,一如活着。

“先天胎膜啊!”

“我一生炼器无数,这还是第一次得见,向来也只是在典籍当中看到,本以为非,不想却是真的。”

天月童姥倒不急着离去,反而在先天胎膜前盘膝坐下,脑海中有关先天胎膜的内容在流淌而过。

太古神话传说当中,世界之初,鸿蒙未曾开辟,有胎膜笼罩,直到鸿蒙第一个大能者出现,开天辟地,胎膜破开,世界化生。

破开的先天胎膜,化作了先天至宝地书,在鸿蒙中大放异彩。

传说中,这所谓的先天胎膜,就是天地间最庞大的先天化生之气,故而得“地书”者,号为地仙之主,凭借着地书能不假外求。

先天胎膜固然破碎,但游离出来的先天化生之气却不曾散尽,无数年间,始终充斥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除却地书之外,能将之凝聚、动用者,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返照先天时候。

一切诞生在鸿蒙开辟之后的东西,尽属后天之物。

所谓的返照先天,亦不是真正的化作先天,如果那样的话,先天之宝又哪里那么罕见。

只能说,在某个契机上,留下了返照先天的一点可能,一颗种子。

仅此,就值得无数人孜孜以求,却不能得。

宁风与他的光明之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祭炼得太过成功,竟然在命炼过程当中,有了那么一点返照先天的迹象,一颗种子种了下来。

于是乎,游离在天地间的先天化生之气做出反应,汇聚过来,形成此先天胎膜。

没有胎膜,哪里来的胎儿?

宁风与光明之山一起被封闭在先天胎膜当中的这段时间,就是让那一颗返照先天的种子,彻底成型。

“真是好命!”

天月童姥羡慕地再次感叹。

先天胎膜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发出层层波动,如是骄傲,内里的宁风却陷入了沉睡,半点不知发生了什么……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转瞬间,一个月时间在心脏搏动的声响里流逝。

太阳神宫,是天下仙门,所谓山中无日月,沉浸在修炼当中的修仙者而言,短短一个月时间,又算得什么。

宁风消失在人前一个月,陈昔微亦不曾再出现过,这些都没有引起任何的注意,只当他们有了什么收获,正在消化当中。

这一日,太阳神宫当中,不曾处在闭关状态下的人等,乃至于那些仙鹤、玉兔一流的妖灵,尽数抬头,望向天月峰的方向。

那里,铅云压顶,仿佛亿万里的乌云都汇聚过来,要生生将整座山峰给催垮了一般。

“隆隆隆~隆隆~~”

闷雷声声,酝酿在铅云当中,时不时就有银蛇狂舞,在乌云的衬托下显得愈发闪亮。

即便是隔着再远的距离,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澎湃之力。那些积蓄的雷霆宣泄下来,怕是一整座山峰都会被抹平。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传说中的渡劫吗?”

不少宁风这一辈的修士兴奋地想着。

他们入门也迟,不曾见过筑基修士突破金丹境界的雷劫。遑论元婴成就的大场面了。

天月峰内,天月童姥如有所觉,抬头望天,其目光似乎能透过层层的岩石,看到苍穹中累积的雷劫一般。

她没有半点反应,甚至连盘坐时候搭在膝盖上的双手都不曾颤动一下,就好像在看微不足道的一只苍蝇飞过一般。摇了摇头,重新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先天胎膜上。

身为器道宗师,没有什么比眼前这一幕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了。即便是看足足一个月,她依然沉浸在其中奥妙里,不可自拔。

同样望去一眼便收回目光的还有天云子,还有神宫掌教申不疑……

他们的反应一般无二。看了一眼。摇头,各自做着自己事情。

没有人,将孕育得毁天灭地的威势放在眼中。

河水积累的多了,终究是要决堤的,被人无视的久了,雷霆似乎也在暴怒。

伴随着一声开天辟地般的巨响,水桶粗细的雷电当空劈落下来。雷龙在空中曲折,最后笔直地落向天月峰之巅。也就是补天洞所在的位置。

眼看着,相隔个十余丈。在雷霆之下,亦不过千分之一刹那的光景,雷龙就要轰落下来,将其夷为平地了。

恰在此时,一层淡淡地,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光膜浮现出来,承接在雷霆下,阻隔在与补天洞上。

下一刻,“轰”,所有看着这一幕者眼睛刺痛,泪水直流,仿佛看到旭日东升,以喷薄之势撞在雷龙上。

一切雷霆尽为吞噬。

初升的朝阳其势未尽,继续向上,撞入漫天云雾当中。

片刻凝滞。

紧接着,亿万道金光,从乌云中迸发出来,将所有乌云驱散,湮灭,天地间重回一片朗朗彻彻。

下一刻,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