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冥主 >

第198章

冥主-第198章

小说: 冥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礼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他来青玄求道,不论洞玄子是否怀疑他,但他心中定有对洞玄子的疑虑。若是洞玄子对他无微不至,一来就安排好各种修行资源和道诀,难道他就不生疑虑么,届时他也可能怀疑洞玄子另有所图。
  ……
  ……
  季寥直接离开太乙峰,没有管洞玄子找苏小可有什么事。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似乎洞玄子从未跟他提起过,关于青玄门规的事,更没有让他朝拜青玄的祖师。
  就连那些藏书中,似乎也没有关于青玄由来的内容。
  青玄很是神秘啊。
  同时他隐约领悟到了一点东西,“大道在心不在口,心里想的是什么,修的便是什么”,这句话仿佛有无穷玄妙。
  至于洞玄子不说紫府峰的事,更没有盘问季寥的根源,还有太多疑团难解,季寥决定暂时放过,毕竟他现在想得到答案,也等于是竹篮打水,空费力气,不如花费精力在太上剑经上。
  回到紫府峰,季寥立即和天书参详那本空白的太上剑经,甚至在将今天见到洞玄子的场景完完整整在心中回忆出来,给天书参考。
  做完这些,对于如何修行太上剑经,依旧没有丝毫头绪。
  季寥并不气馁,此路不通他可以走别的路子。洞玄子有句话说得对,难道他就一定要靠别人的道诀来成就元神,以他的天资,仍是有把握利用青玄的修行资源和前人经验走出一条自己的元神之路。
  至于太上剑经,偶尔参悟一下即可,有所得更好,无所得也不必挂在心上。
  他消去心中块垒,顿觉轻松。
  如此接下来数日,季寥要么去幽河采集玉石,要么怡然自得地看书,或者在紫府峰里闲逛。
  他心态平和,气定神闲,炼气的进度竟而更快了。
  季寥本身体内真气就会自行运转,比诸旁人,可谓是一日千里的进度,心境转变后,修行进度更是了不得,而且毫无滞碍,如同百川到海般自然。
  ……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苏小可看着季寥刚写下的四个墨字,眼睛一亮。
  她拍掌道:“这八个字韵味深长,你送给我好不好。”
  季寥道:“你喜欢,拿去便是。”
  于是她就把墨字连忙拿走收好,生怕季寥要回去。
  随后苏小可又道:“你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季寥道:“因为心情好。”
  苏小可眼波一动道:“师叔祖,要不你再赐我一幅字。”
  “免谈。”
  “你刚才不是说心情好么,多给我一幅字,又不会少你一块肉。”
  “不给就是不给。”
  苏小可也不着恼,反而嘻嘻道:“那我给你一个回礼,你有什么想问我的,我都老实回答你。”
  季寥笑了笑,道:“好啊,我问你青玄的修行宗旨是什么?”
  苏小可道:“你居然不问我那天掌教跟我说了什么?”
  季寥道:“不感兴趣。”
  苏小可道:“那我回答你刚才的问题,青玄的修行宗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季寥道:“你师父没告诉你?”
  苏小可道:“没,可能是没有什么修行宗旨吧。”
  季寥道:“一个门派若是没有理念,如何能凝聚在一起,算了,问你另一个问题,你可知青玄的由来?”
  苏小可道:“我只知道咱们青玄的开山祖师是元清真人,他是洞玄子掌教的师兄,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季寥道:“那青玄已经立派多久?”
  苏小可道:“三四千年吧,反正跟掌教的年纪差不了太多,你问这个干什么。”
  季寥道:“你就不奇怪么,一般入门时,都应该给新来的弟子讲清楚祖师和那些杰出师长的事迹才是,好让后人铭记前人的恩泽。这叫饮水思源。”
  苏小可道:“我们喝水就喝水,干嘛关心源头。”
  季寥道:“不关心源头,岂非忘本?”
  苏小可道:“你说的也好像有点道理,要不我们去把这些事弄清楚,以后让新入门的弟子都知道咱们青玄的根源,顺便把咱们追根溯源的事迹加进去。”
  她仔细一想,这事确实挺有意义的,如果就此留名后世,确实会感觉很不错。


第13章 道试的副考官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去弄清楚这件事?”季寥问道。
  苏小可道:“如果能问掌教是最好的办法,但他现在又闭关了,而且他便是出关,也不一定会告诉咱们。”
  季寥道:“听你的意思,还是其他的途径可以得到答案。”
  “嘿嘿,你真聪明,我们可以去问掌教的徒弟,也就是我的师伯。”苏小可道。
  ……
  ……
  青玄五峰。
  若论植被茂盛,当以太乙峰为首;若论山光秀色,紫府峰当仁不让排在第一。
  天机峰既无茂密的植被,更无秀美的风光,占地虽宽广,亦不比玉阳峰、清凉峰大,这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峰。
  但青玄的中坚力量,皆集聚在此峰中。
  天机峰有前山和后山之分,前山阳和,后山苦寒。
  季寥一路上不知感应到多少道惊人的气息掩藏于山林里,最终到达后山一座长桥。
  “呐,前面便是陶师伯的洞府了。”
  说是洞府,不过是简陋的山洞而已,长桥倒是有点意思,因为上面是云。
  长桥是用小诸天云禁法建成的,只不过里面有一点微妙的改变。
  苏小可道:“我先过去。”
  她踏足长桥,忽地一下就滑过去了。
  季寥淡淡一笑,踩在长桥上,柔软的白云一下子将他双腿陷进去。
  他没有丝毫惊慌,静静等着,不一会陷入云里的双腿又浮起来,他身子略微往前倾,轻易便滑了过去。
  苏小可意外道:“你怎么没掉下去?”
  季寥道:“你也没掉下去。”
  苏小可道:“你可不知道宗门里很多人都从这道桥上摔下去过,我第一次来也摔过,还挺惨的,不过我试了三次,就掌握过桥的办法了。”
  季寥道:“不错。”
  苏小可撇嘴道:“陶师伯那次可夸我是修行界的天才,在你眼里就只是不错?”
  季寥道:“那你自夸好了。”
  苏小可轻哼一声,她反应过来一件事,夸自己也是在夸季寥,毕竟季寥一次就过了这道桥。
  所以她干脆快步到了洞口,显然是熟门熟路,毫不客气地推开虚掩的木门,将头伸进去。
  很快她伸出头,对季寥道:“没人。”
  “我师父奉掌教师祖的命令离山了。”一个让季寥耳熟的声音出现。
  苏小可看到一个邋遢道士走过来,不由道:“原来是张师兄,师伯为什么下山去。”
  张三秋先是对季寥不情不愿行了一礼,道:“见过师叔祖。”
  季寥微微点头,他也不介意张三秋脸色阴沉,本来这家伙还以为自己是别派的奸细,把自己带到太乙峰请洞玄子审查,结果自己转眼就成了他师叔祖,换做是谁,都难以接受。
  苏小可看张三秋向比自己还年轻的季寥行礼,憋着想笑又不敢笑。毕竟她不是掌教一脉的传人,所以对季寥可以不必太过礼重,可是张三秋作为掌教的嫡亲徒孙,礼数是不能免的。而且她带季寥来见陶师伯,也有捉弄对方的意思。要知道师伯对季寥行礼那画面,光是想想都觉得好玩,谁叫师伯在苏小可小时候经常逗弄她。
  张三秋看苏小可神色,没好气道:“想笑就笑吧,别把自己憋死了。”
  苏小可嫣然道:“不笑了,就问你一点事,反正你是师伯的弟子,你肯定也知道。”
  张三秋道:“有事就直说。”
  苏小可道:“那我就问了,张师兄你知道咱们青玄为什么叫青玄么?”
  张三秋道:“你们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苏小可道:“我发现咱们青玄的前辈中可没有以青玄为道号或者名字的人,而且也查不出任何有关青玄名字由来的解释。”
  张三秋道:“这件事,时机到了你们自然会知道。”
  苏小可道:“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到了?”
  张三秋道:“该知道时。”
  苏小可道:“你这不就等于什么都没说,有那么神秘吗。”
  张三秋向季寥道:“师叔祖你刚才过桥时,没有掉下去,可见你对身体和气的控制,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有这个基础在,你将来还丹自是水到渠成的事,差别仅在于你能还丹几转而已。待你还丹之后,青玄的来历你自然会清楚的。你们现在别说问我,便是问我师父或者师祖,他们亦是没有办法给你答案。”
  季寥听了张三秋的话,觉得很奇怪,显然张三秋是知道答案的,可他显然不是有难言之隐,而是的确没法为他解答这个问题。
  莫非冥冥之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止他们将真相透露出去。
  那这种力量也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
  他很清楚,即使自己全盛时期,再强上十倍百倍千倍,也绝对做不到令洞玄子那种人,都没法做到这种事。
  这应该不算是力量上的差距,而是力量层次上的差距。
  青玄愈发莫测起来,难道这个地方,竟然牵涉到魔帝或者在魔帝之上的伟岸存在。
  无论是怎么都没法参悟的太上剑经,还是太乙峰里隐藏着连天书都恐惧不已的因素,更或者是关于青玄由来的答案,都似有重重难以化解的迷雾,使他窥测不到幕后的真相。
  好在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修炼至还丹。
  这倒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哪怕他就此天天睡觉,过个几十年,也自然能还丹,只不过还丹肯定不能到九转,而且没有厉害的根本法诀,要想更进一步,修成元神,希望将是十分渺茫。
  即使如此,那也是青玄大部分弟子,乃至于整个元洲九成九的修士都羡慕不已的。
  季寥没有继续追问,说道:“那就打扰了。”
  他看张三秋是十分不想见到自己,所以何必留着讨人嫌。
  季寥准备叫苏小可一起走,哪知张三秋却出声道:“道试时,师叔祖是主考官,因为这次情况特殊,所以配了一个副考官,他叫叶七。”
  季寥道:“嗯,知道了,多谢。”
  张三秋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提一个人的名字,哪怕那人是道试的副考官。
  后山寒气重,山路难行。
  苏小可道:“你怎么不问我叶七是谁?”


第14章 鹊桥仙
  季寥没有主动问,苏小可还是忍不住说出来。
  叶七,今年三十七岁,是元洲南部一个修行大族的子弟,同时他也是青玄第三代人中,公认的第二人。
  他的法剑叫浪淘沙,乃是前代一位长生真人的遗物,修行的是青玄中号称修行难度排在第三位的道诀——小重山。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而且不是那种流星易逝的天才,许多人都相信,叶七能在五十岁之前还丹。放眼整个元洲修行界,这也是震古烁今的成就。
  季寥亦因此了解到一些关于青玄中人的等级之分。
  青玄中长生真人皆为第一代祖师级人物,还丹以上且未成元神者为二代长老或者真传弟子,还丹以下为第三代弟子。至于青玄之中,却不怎么重视辈分,除非属于同一支脉,那自是得遵循礼仪,若是所属支脉不同,便不需要那么看重。
  但季寥这种情况,又十分特殊。因为他是掌教洞玄子的师弟,青玄其余人便是再心大,也不能把他当成修为浅薄的晚辈来看待。若是三代弟子,再不济也得称呼他为师叔祖,二代长老之类也至多能提一个辈分,仍算季寥的晚辈,只是若非掌教这一脉的青玄弟子,便不必行礼,不过口上的尊称是不能免的。
  最倒霉的是张三秋这样的二代真传弟子,作为掌教的嫡系徒孙,见了季寥不但得口称师叔祖,还得老老实实行礼。
  所谓真传弟子和长老皆是青玄第二代人物,但区别在于,真传弟子必须得自行还丹,非是假借外物,而且这位真传弟子在存世的二代长老中,恰好有嫡系的师长,为了对长辈以示尊敬,便称之为真传弟子。
  而且真传弟子,向来也是青玄的门面,不定期会出游世间。
  现今青玄有十来位真传弟子,叶七便极有可能是下一位真传弟子。叶七的师父亦是一位非常了得的二代长老,亦是一个在青玄属于禁忌的名字。
  季寥只从苏小可口中问出那位长老的绝学,叫做——鹊桥仙,被元洲修行界誉为五百年来最具灵性的一招剑法。
  相传死在鹊桥仙之下的妖魔鬼怪,没有一个是带着怨恨离开世间的。因为它们在死前,都见识过了此生未见的美丽。
  ……
  ……
  道试的地方不在五峰之中,而是在清凉峰和玉阳峰之间的溪水上。
  这场道试的题目很简单,大家都在溪水上斗法,落水便是失败。
  如果是常人,一定会认为这不公平,因为修炼水系道法的人,在这场道试中一定会很占便宜,容易取得较高的排名。
  但长老们早已给过解释,修行本来就是逆天改命的事,如果连这点逆境都不能接受,那你也不适合修行。
  如今溪水上已经聚集了百来个弟子,他们都是出神境界以下的修士,毕竟修行到出神之后,便不算是普通的修士了,没必要通过道试来验证自己的修行进度,更不必在此浪费时间。
  往年道试的考官都是由长老或者真传弟子来担任,因为只有这等厉害的修士,才能应付道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比如弟子们斗法时,可能不分轻重,从而出现危及性命的情况,这时候便需要考官来阻止或者弥补。
  更何况,考官修为高深,才能在时候对道试的弟子做出恰当的点评,使其明白自身缺漏,得以解惑。
  但这次道试与往常不同,不但多出一位副考官,而且两位考官都不是长老或者真传弟子。
  不过叶七做考官,这些弟子们还是心服的,毕竟他曾经用浪淘沙斩杀过一位化形的妖王,要知道化形的妖王,再弱也是还丹级别的存在。
  可叶七只是副考官。
  主考官是季寥,如今青玄除却掌教辈分最高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入门还不到两个月,据说之前还未炼过气。
  如此一来,这些弟子们自然不是很服气,更何况,如今大家都聚集快一炷香了,仍是不见主考官季寥的人影。
  “叶七师兄,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陆陆续续有弟子吵吵嚷嚷。
  在溪水旁有一块岩石,乃是天然的高台,可以俯瞰溪水的一切动静。
  上面盘膝坐着一位黑衣剑者,面部线条,如同岩石般坚硬,他便是叶七。他没有因为弟子们的吵嚷,而宣布道试开始,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等主考官宣布道试开始,道试才能开始。
  叶七不为所动,弟子们的吵嚷声却越来越大。
  “这家伙怎么还不来。”苏小可亦在人群中,她只是窍动的修为,当然也得参加道试。
  这些天她都跟季寥厮混在一起,修行进步很大。
  倒不是季寥指点了她很多,而是跟季寥一起,她觉得心平气和,修炼更专注。
  不过早上出门时,她是先走的。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跟季寥很熟。
  众人愈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到一个青年道士缓缓负着手缓缓走来。
  “来了。”
  “见过师叔祖。”
  弟子们稀稀落落地向季寥开口说话,言语之中,掩盖不住那种不满之意。
  季寥看向众人,微笑道:“大家一定很嫌弃我来迟了,不过作为主考官,我为了更负责一点,临时给你们加了一道题,那就是让大家看看自己养气的功夫。刚才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