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洪荒之元始本纪 >

第298章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98章

小说: 洪荒之元始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这些仙人的得意弟子、后辈,至于带队人,自然是伊喜了。
  这是人族第一次在洪荒各族面前露面,队伍里的所有人族斗志昂扬,想要在传说的洪荒各族面前显现人族的实力。
  可是事实却让人族备受打击。
  人族知道黄河流域是邴辰妖域的一部分,但是人族队伍越过数千条山脉才抵达邴辰仙域的核心泰山仙城,然后又翻过了数百万条山脉才离开了邴辰妖域。这时,包括一些仙人在内的大部分人族修士才知道,一个妖域包括有上万个山脉群,而一个山脉群又包括上万条山脉,人族所在的黄河流域九大山脉,还不到邴辰仙域千分之一的大小,而像邴辰妖域这样的地域,洪荒有上万个。原来人族的地盘如此的渺小。
  更让人族修士受打击的还在后面。当伊喜等一行人跋涉了千山万水赶到首阳山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洪荒各族的无数强者,真仙、太乙数以十万计,人族这千人的队伍,几百位真仙太乙,连各族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如。
  等到千年讲道之期将近时,各族大罗也纷纷赶到,近千位大罗的出现令伊喜等人头晕目眩,再后来,准圣、亚圣相续登场,大多数人族以前甚至以为大罗就是强者,伊喜的圣人师尊顶多就是比大罗高一个境界的大能。现在,人族修士们才知道什么是坐井观天。
  人族如此弱小,一路上备受打击,知道真相的人族修士们,有一大半人心神震荡,道心破裂,而剩下那一小半人,也大多数心灰意冷,只有包括伊喜在内的极少数人在受到打击后,反而燃起了无穷的斗志。
  洪荒各族对听道这事早已有经验了,证道强者和真仙太乙进入八景宫,可以见到圣人真颜,而真仙以下,只能按照道行高低在八景宫外就座,聆听圣人的大道之音。
  伊喜身为圣人弟子,有幸破例,他被一名头顶金角的童子领到了一众大罗之前,坐在数十位准圣大能之后,与十几位大罗并列。
  对此,各族大罗没有任何异议,伊喜即使没有证道,可就凭他圣人门徒的身份,就比在座的绝大部分大罗要尊崇,也只有北斗七星,赵公明,三霄等顶尖大罗才有资格和伊喜同列。
  人族所有仙人羡慕的望着伊喜,却也无可奈何。
  千年时间到,三道青光从天而降,化作三尊人形,正是三清圣人。
  太清道德天尊伸手让到:“请!”
  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回礼道:“兄长请!”
  然后两位圣人坐下,他们同排的两侧是接引,准提,镇元,燃灯,女娲,帝俊六位亚圣和玉帝后土,伏羲,太一三位始祖辈的准圣。
  太清道德天尊面向众人,在正首位置坐下,开始讲道。
  道德天尊先讲了一百六十年的无为大道,然后再将了八百年的混元剑道,接着又讲了三千年的不朽境金丹大道,最后又用了九千年讲解了他的无为圣道。
  众生听圣人讲道,受益颇多,不时有人进入悟道的状态。
  而表现最为特殊的则是人族一众修士,一开始的无为大道还算寻常,等到道德天尊开讲剑道时,人族就有十分之一的人进入悟道状态。
  等道德天尊开始讲金丹大道时,所有人族,无论是在八景宫内听讲的真仙和太乙,还是八景宫外的化境人族,全都进入到了悟道的状态,那些刚听剑道而悟道的人族,刚刚从悟道状态醒来,马上又进入第二次悟道之中。
  不过等到道德天尊开讲无为圣道时,人族能够进入悟道状态的人就少了,不过八景宫内外加起来也有百余人。
  人族的表现,落入一些有心人的眼中,不由得起了忌惮之心。
  妖族始祖伏羲也是留意人族的大能之一,不过他倒是没有什么异常反应。
  伏羲知道事情根底,虽然三清从来没有说过,但是伏羲已经能够确定,那姬宫泩就是太上转生,人族的修炼体系是姬宫泩一手创立,想来太上就是借助这份气运才能证就后天不朽的金丹大道。
  即使后来人族修士摒弃了姬宫泩,可是人族的修行之法一脉相传,所以人族是最适合金丹大道的种族,所以这些人族精英才会在太上讲金丹大道时集体悟道。也正是因为人族后来摒弃了姬宫泩,所以太上讲到无为圣道时,人族修士悟道的就少了,那百余名在讲圣道时悟道的人族修士,除了伊喜,毫无例外,全部都是周朝王室和八大家族的修士。
  这九大世家之所以能在讲圣道时继续悟道,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抛弃过姬宫泩的理念,而无为圣道是在金丹大道的基础上升华,一脉相承,所以他们才能悟道。
  伏羲暗自侥幸:幸好大多数人族修士的道心都以破损,从此再无证道可能,未来的前途顶多就是太乙上阶。否则那些悟道两次的人族修士,各个都能证道大罗,那些悟道三次的,成就混元也大有希望,人族仅仅听一次圣人讲道就能产生百余位大罗,七八个准圣,那就太可怕了。而现在,除去那些道心破损之人,悟道两次的人族只有八九人,而悟道三次,即剑道,金丹大道,无为圣道三个阶段都悟道的只有伊喜一人。
  人族出现八九个大罗,一个准圣,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伏羲心想。
  太清道德天尊这一次讲道,用了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年,刚好十分之一的个量劫的时间。
  太清道德天尊讲道结束后,又做了一番总结道:“本座创立金丹大道,为洪荒众生奠定无上道基。从此以后,洪荒练气士三阶九品。九品者,一品金仙,二品神仙,三品妖仙与巫祖,四品天仙,五品天神(魔),六品妖神(巫士),七品地仙(散仙),八品神灵,九品修真者。”
  道德天尊先是排出了九品练气士,然后一一解说:
  练气士第九品:修真者。修真者,只修手段,不修大道,不重道心,为了修为,杀人夺宝,无所不用其极,其成就止于真仙境界。
  练气士第八品:神灵。神灵者,以香火愿力修行,虽然悟大道,却无道心,且香火愿力本质乃是外力,练气士法力驳杂,神体不净,未来成就可证大罗,可是一旦某日香火散去,愿力不再,就会跌落尘埃,不如凡人。
  练气士第七品:地仙(又名散仙)。地仙者,修大道,铸道心,有大神通,但是地仙借助外力修行,道基不稳,未来成就止于太乙,不过地仙可以转世重修,重铸道基,晋升中三品练气士,证道长生,故品阶在神灵之上。
  七八九品练气士,此为下三品,统称散仙,修行极限为大罗,以其境界可称大罗散仙或太乙散数。
  听了下三品的解说,在座的各族修士议论纷纷。
  修真者属于修士底层,现在各族有资格坐在这里听道的,基本上都是有心求道的,本身就对修真者那种不修大道,只知道杀人夺宝的无知之徒没有好感,当然,在座的真仙及以下境界的修士中不乏喜欢杀人夺宝的修士,不过这些人万年前能听到老君的大道传音,成为前来听道的有缘人,本身其实就已经树立了另类的道心,已经不算是修真者的行列。所以修真者为练气士最底层,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第八品的神灵,除了证道强者和少数仙人以外,其实在座听道的大部分人根本还没有听过香火愿力,不过道德天尊这么说了,那就定有其事,一些妖族真仙已经打算好,回去以后就派一些底层族人去修神灵之道,如果晚辈的修真者中能有一个专修神灵,最后证道大罗,那就赚大了。
  至于第七品的地仙,这还是神族老祖镇元子所创,镇元老祖最早在自己的土之神国开始实施生死试练,每一位新生神族全都会扔到神国的蛮荒地带历练,这些新生神族为了生存,猎杀妖兽,生吞灵物,导致法力驳杂,神躯不净,遗患多多,但是却能帮助神族铸就道心,突破血脉极限。
  神妖之战后,镇元子创立的生死历练在神族推广。后来妖族在帝俊主持的妖神计划中借鉴此法,让妖族的一些天才后辈也经历生死历练,这些完成了生死历练的修士就被称之为地仙。
  每一位地仙都是各族的精英,各族都会花费大力气帮助他们净化了神躯(妖躯、巫躯)杂质,待法体杂质驱除干净,地仙就能晋升天仙或妖神,现在妖族新成长起来的大罗几乎都是妖神。
  而镇元子因为创立了生死历练,所以被尊为地仙之祖。


第494章 炼气九品,金天散仙
  太清道德天尊解说完下三品练气士,继续解说中三品和上三品的练气士:
  练气士第六品:妖神、巫士(巫族精英)等。五品练气士,修大道,铸道心,重自身修行,偶有用外力辅助修行者。妖神和巫士的未来成就可达混元准圣,不过五品练气士极重血脉,一个族群仅能有一位老祖,其余血脉后裔永无超越老祖的可能。
  练气士第五品:天神、天魔等。神魔一脉修士,能修大道,铸道心者,可称天神、天魔,天神(魔)修行不重外力,其血脉比巫、妖更为强大,故未来成就可至亚圣。
  练气士第四品:天仙。天仙修大道,铸道心,重功德,远因果,修行不重外力,只以外力为护道手段,可成就大罗。不过仙道重在超拔,天仙虽只能成就大罗,若是稳固道基,则可晋升上三品炼气士,有成圣的可能,故品阶在天神之上。
  四五六品练气士为中三品,统称天仙,修行极限为不朽亚圣,以其境界可称大罗天仙,太乙天仙等等。
  练气士第三品:妖仙,巫祖。妖仙、巫祖者,修天道,铸道心,能突破血脉极限,有成圣之资,例如女娲,帝俊、后土几位道友。
  练气士第二品:神仙。神仙者,天道宠儿神魔一脉,既有先天神体,又重后天努力,先、后天完美结合,可成圣道,例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二位圣人。
  练气士第一品:金仙。金仙者,先天弱小,全凭后天努力,铸就无上道心,成就后天神体,乃超拔仙道的极致,机缘一到,即可成圣。
  上三品练气士,统称金仙,以境界高低可称无上、不朽、混元金仙,大罗金仙,太乙金仙等等。
  上三品练气士皆有成圣之资,不过神仙的先天资质强于妖仙,所以神仙战力在同阶妖仙之上,故妖仙三品,神仙二品。
  金仙以后天努力铸就不弱于神仙的后天神体,战力与神仙相当,可是神仙起点高,金仙起点低,金仙能达到神仙的程度,所受磨砺远甚于神仙,金仙道心往往更甚神仙一筹,故金仙排第一位。
  太清道德天尊关于练气士九品分阶的理论说完,所有听讲修士心头大震,议论纷纷。
  各族修士基本认同金、天、地三阶仙人的划分,但是对于九品的位置有些异议,而异议主要集中在仙在神前,神在巫、妖之前这两点上。
  自从元始创立仙法之后,洪荒修士的修行就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派为仙道修士,注重超拔,追求的是道行境界和突破先天极限极限,另一派为神道修士,注重修为,追求的战力高低和先天血脉尊贵。
  按照道德天尊三阶九品的划分,上三品金仙、神仙和妖仙,都是能把神、仙两道相结合的大能,各族修士对此没有异议,但是中三品里,天仙极限是大罗,天神、妖神的极限是准圣,可是天仙品级却在天神、妖神之上,同样的情况还有下三品的地仙和神灵,修真者的高下之分。
  虽然仙道流传甚广,但是真正能成为仙人的修士却是极少数,平时各族修士喊的真仙,太乙仙人,不过是追捧仙道这个潮流而已,其实本质都是神道。
  仙道艰难,神道简单,洪荒绝大部分修士都是修真者的层级,少数能修大道,悟道的,幸运的突破了修真者的层级,走的也是神道,他们无望仙道,却也不希望被仙道强压一头。
  除了修行道路的异议外,还有一个异议就是种族之分,各族能来听道的修士,基本都是上中品的资质,而上三品中,神仙在妖仙和巫仙之上,中三品中,天神在妖神和巫之上,这让占了人数多数的巫、妖二族修士不满,他们感觉这样的排行有损巫、妖二族颜面。
  不过这不满也就是存在于巫妖二族的中低阶修士之中,巫、妖二族证道级别的强者都没有异议,到了他们的境界,自然知道神魔血脉和巫、妖二族血脉的先天差距,到了证道强者这一级,他们想的是怎样才能突破先天血脉限制,转修仙道,达到上三品的资质。
  虽然各族修士对三阶九品的金、天、地仙人的划分有些不服,但是也没有人出声反驳,这毕竟是圣人所定,所以三阶九品的练气士等级就此在洪荒流传开来。
  太清道德天尊讲道完毕,各族修士回返本族。
  此次道德天尊讲道,受益最大的是人、妖二族和张自然创立的香火愿力修行法。
  人族前来听道的修士,至少也有一次悟道的经历,加上听圣人讲道的福缘,回去以后道行基本都能晋升一个大境界,那些道心破损的太乙境仙人虽然不能证道,但也能从太乙散仙提升到太乙天仙的层次。
  而那些道心无损的人族修士,因为眼界大开,未来成就会更高,福缘深厚者甚至能够证道大罗。
  除此之外,人、妖二族绝大部分修士都属于九品修真者的层次,而八品神灵的出现,让二族一些有志向的九品修真者有了晋升之路,两族整体实力将更上一个台阶。
  比较而言,巫族的整体实力就没有明显的提升,因为巫族自幼就在厮杀中成长,普遍都是从三阶的地仙起步,神灵之道对巫族没有太大用处。
  就在人、妖二族大力推广香火愿力之法的时候,一件影响洪荒的大事发生了:
  “本座玉清元始天尊,有感洪荒各族纷争不断,有心调和血脉之别,减少杀戮,特创阐教一脉,凡有缘人,不限种族,皆可拜入阐教门下,参悟圣道至理。”
  异史公:关于九品练气士的想法。
  大罗金仙,混元金仙,太乙散数(仙)这些设定是洪荒仙侠类小说的标配,可是很多人把金仙,天仙,散仙当做境界来设定,我觉得很不合适,因为境界高低最好是呈金字塔结构,境界越往上,人数应该越少。而不应该是葫芦状,某个低境界的修士比高境界的修士还少,那就太别扭了。
  我记得有一本洪荒流小说把境界分成混元金仙,混元天仙,混元散仙,大罗金仙、天仙、散仙,太乙金、天、散仙,金、天、散仙等等,然后每个境界又分为上中下三阶,而最顶级的混元金仙就有三清,女娲等六大圣人,而孙悟空则是太乙散数(仙)。
  当时我的脑袋就炸了,混元金仙就有六个,混元天仙应该有几个?以此类推,到了孙悟空的时候,有多少个比孙悟空强的大能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吧?这样的设定下,大闹天宫是溜猴吗?用几万个大能的脸皮去捧一个猴子?我觉得真被溜的不是猴,而是这些大能啊。
  所以我在本书中,把金仙,天仙,散仙设定为资质,这样就好解释很多事情,比如说阐教十二金仙打不过截教三代弟子,就可以理解为十二金仙代表着他们的发展潜力而不是战斗力。再加上一些大道相克的设定,以后的封神大战就好写多了。
  另外关于九品练气士的划分,这是我写书时就构思了很久的一个设定。主要有这么几点想法。
  第一,网文修真小说盛行,我非常喜欢看,从缥缈之旅,诛仙,升龙道开始,到凡人修仙等等,各个大神的名著都有追。可是喜欢归喜欢,却一直有一个不通达的念头,那就是修真小说里面的杀人夺宝等情节太多了,戾气太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