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洪荒之元始本纪 >

第35章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35章

小说: 洪荒之元始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交换完成的时候,天地变色,天际出现无数玄黄之光,向上族聚居地汇聚过来。
  又是天降功德。
  异史公提问:猜一猜这次功德的分配吧,谁拿大头,谁拿小头。
  异史公提示:功劳大的拿大头,功劳小的拿小头。另:这次功德的获得很关键,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52章 河云生嫌隙,元始思修行
  无数的玄黄光芒凝聚成一道道功德之光,然后,功德之光不断汇聚穿梭,形成一朵玄黄色的云彩。
  面对天降功德,而且还是功德祥云,各个超级氏族的神魔都十分激动,他们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功德之光还是第一次见,更不用说功德祥云了。
  要知道,功德好得,天降功德难得,只要秉承本心,就能在日常的言行之中获得功德,但是想要积累十二万九千六百功德汇聚出一缕功德之光,这个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即使是修行功德大道的神魔,绝大部分神魔一辈子也攒不够一缕功德之光。
  而天降功德,最低程度都是一缕功德之光,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一件事顶上平时十二万九千六百件善事。
  这必须是开创性的事件,才有可能获得天降功德的奖励。
  如果这件开创性的事件,对于整个天地都能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天地不但会给予更多的功德奖励,还会给予大量气运的奖励,数量庞大的功德和气运,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功德祥云,云者,运也。
  超级氏族的神魔十分激动,上族的成员反而谈定的多了,他们表示:天降功德这种事,见得多了,见怪不怪了。
  这一次宝物交换之事,作为洪荒第一次正规的交换,对洪荒天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之大,不弱于上次种植之道现世,上族获得的功德。
  作为此事的参与者,帝易和九位天骄,一人获得了一百零八道功德之光,刚好能形成一朵最小的功德祥云。
  这一千零八十道功德之光落下,天上形成的功德祥云少了一小半,剩下的功德祥云就要缓缓散去。
  元始见过这种情况,上次立种植之法,有相当一部分功德散去,为三清药园的灵植所得,所以那些普通灵植全部晋升为天材地宝。
  帝易身为超级氏族出身的上位神,见多识广,大喊道:“元始,此事乃是由你发起,你获得的功德也最多,不妨祷告天地,为此事定名,分取剩余功德。”
  元始听帝易提醒,连忙下跪,一手指天,诚心祷告道:“小神元始,今侥幸创交换之法,以帝易上神为见证,特将其命名为交易之道,交易之事发生在上族之地,取上之皆音商,交易之物命名为商品(上族交易之物品),交易之道,当遵循诚信,平等,公平,自愿的原则……”
  在元始的祷告下,本来就要散去的功德再次汇聚,向众人落下。
  作为见证人,帝易之名“易”成为此次事件之名,帝易再次获得一百零八道功德之光。
  燃灯,镇元子和红云,也再次获得了一百零八道功德之光。
  二接引,准提,太上和灵宝四人获得的功德之光,却是几人的两倍,有二百一十六道功德之光的数量。
  而元始是交易之道的始作俑者,获得的功德最多,再次获得五百四十道功德之光。
  而冥河非常悲惨,这一次居然没有获得功德之光。
  这一下,所有的功德全部被几人获得,没有遗漏。
  三清恍然大悟,原来上次种植之法现世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及时祷告天地,那么那些功德就不会被灵植获得。
  不过,三清也不后悔,他们兄弟获得的功德太多了,比较而言,用那些功德换取数百种天材地宝,对三清兄弟更有用处。
  别的不说,没有这些天材地宝,接引等天骄估计也不会愿意和自己进行这次交易,那么这次的天降功德,可能也就没有了。
  想到这一层,三清兄弟又有了各自的想法。
  灵宝心想:我等兄弟身据大功德,汇聚了大气运在身,虽然当时少了一份功德,但是现在所得,却远胜当初,这就是气运的奥妙吧,气运大道,果然奇妙。
  元始心想:魔道一系的因果大道,有一条法则讲究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当日之因,结今日之果,这魔道之道,亦有可取之处啊。
  太上心想:上次没有强行去夺取那些功德,结果这次获得的功德更多。我的伴生法则乃是自然法则,讲究的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次事件,不正是自然法则的体现吗?
  太上只感觉自己对自己的伴生法则理解的更加透彻,隐隐之中,太上似乎摸到了大道的边缘,道行瓶颈有种突破的感觉。
  三清各有感悟,而其余几人都是惊喜不已。
  只有一个人脸色难看,他就是冥河。
  如果是其他时候,能够获得一朵功德祥云级别的天降功德,冥河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但是凡事就怕比较,第二次的功德,冥河一点都没得到,两次功德总计,冥河获得的功德只有燃灯等人的一半,太上四人的三分之一,元始的六分之一,这让他的脸色有些难看。
  几位天骄看到冥河脸色不好,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次的功德,冥河为什么会一无所获。
  突然,红云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
  众人看向红云,红云解释道:“我们几人讨论商定了交易之道的原则,所以有功德,而太上、灵宝、接引和准提各自定下了一条原则,所以获得功德更多,元始是交易之道的创立者,所以功德最多,而帝易上神的名字成为交易之道的名字,所以也有功德。”
  红云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冥河也算是明白过来,但是,冥河看着红云,想到,太上同意自己参与交易,自己去找本族上位神拿宝物,但是自己刚转身,就是红云着急的提出赶紧交易,结果自己回来的时候,众人已经商定好交易的原则。
  冥河认为,自己之所以少分一份功德,完全是红云搞的鬼,现在又故意挑明,让自己难堪,着实可恨。
  不提冥河心中是如何与红云起了芥蒂,随着交易之道的确立,洪荒的神魔文明再次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几大氏族的上位神已经决定,回去以后,一方面开始种植灵植,另一方面,开始和各氏族进行交易,将族中积压的宝物和神物全部交换成适合于本族使用的同级灵物。
  十年后,东华上相带着猎物从蛮荒回来。
  送别宴结束后,几大氏族的上位神带着本族的队伍匆匆离去。
  上族的日子重归平静。
  元始一方面继续观察灵植的成长,收集各种数据,另一方面,元始开始审视自己的修行。
  元始觉得自己的修炼出现了问题。
  现在的元始,虽然从神躯看,元始已经达到中位神巅峰,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元始伴生正道开辟法则和一条未知大道。
  在华氏族的时候,华轩等三位大神赠送给三清大量天材地宝,把散人的道行推到了中位神巅峰。
  但是,因为扬眉老祖的遮掩,三位大神哪知道元始伴生的大道是现今六条大道之外的其他大道。
  三位大神一直以为,元始伴生的大道是正道。
  所以三位大神赠送给元始的都是正道的天材地宝,所以现在元始的中位神巅峰道行,是正道的道行,而不是那未知大道的道行。
  元始那未知大道的道行现在还是刚刚进阶到中位神而已。
  这几万年来,元始对正道的感悟越来越深,随时可以晋升上位神了。
  洪荒历史上,不乏伴生不同大道法则的神魔,元始的父神清天枢就是其中一个。
  上位神是一个坎,是神魔从法则到大道过度的关键一步。
  对于伴生不同大道法则的神魔,先以哪条大道晋升上位神,这是有讲究的,最先晋升的大道,是神魔的主修大道,是神魔的根本。
  元始觉得,自己伴生了一条大道和一条法则,天意就应该是以这条伴生大道为主,所以元始一直在压制自己的正道道行,想要尽快提升自己的那条伴生大道。
  但是那未知大道却进益不大。
  这条大道和正道一样,都是四十九条法则组成,从自强不息法则开始,元始现在对其中十七条法则达到了理解的程度。
  下位神熟悉法则,中位神掌控法则,上位神熟悉大道,大神掌控大道,老祖创立新的大道,这是洪荒神魔修行的必经途径。
  但是,元始碰上了一个所有中位神都会碰上的问题,随着元始熟悉的法则越多,剩余的法则越加难以熟悉。
  元始有了悟道的经历,这条大道的所有法则迟早都能达到熟悉的地步,但是,元始估计,最多再熟悉十条法则,自己的正道道行就再也压制不住,会自动进阶到上位神。
  元始感觉非常奇怪,自己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未知大道的修行上,基本没有碰正道,但是自身的正道的道行却一直在精进。
  与正道道行的进益相比,未知大道的修行就像乌龟爬一样的慢。
  正道可是洪荒第一大道,也是最难的大道,无数神魔精英折在正道的修行路上,怎么到了元始这里,修行起来就像喝凉水一样容易。
  感悟着自己的正道道行,元始有了一个猜测。


第53章 元始问修行,鸿钧讲大道
  元始认为,万事都有因果,自己的正道道行进步速度不正常,就一定有不正常的因。
  只要找到因,就能知道果。
  不正常的因在哪呢?
  元始琢磨了几万年,一直没有发现。
  终于,在灵宝和准提的一次论道中,元始想明白了。
  灵宝作为神通始祖,克制一切神通,所以准提那要消耗大量神力才能击破的金身神通,别灵宝轻松击破。
  元始终于想通了,要找“不正常的因”,重点不是在找“因”,而是找“不正常”。
  在正道修行方面,元始自身有什么地方是不正常的,找到了所有不正常的地方,不正常的因必然就在其中。
  通过分析比较,元始发现了自己和其他正道神魔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元始通过大量的天材地宝,将正道道行硬生生的推到了中位神巅峰,也就是熟悉理解了所有的正道法则。
  但是,元始和其他巅峰中位神相比,元始少了一点,那就是元始没有掌控某一条正道法则。
  正常情况下,中位神晋升上位神,需要在中位神掌控法则的基础上,将整条大道的其他法则都达到下位神的水平(熟悉法则),然后以掌控的那条法则为基础引起大道共振,最终达到熟悉大道的程度。
  也就是说,正常的巅峰正道中位神,是掌控一条法则,熟悉四十八条法则,中位神中的强者还有可能掌控多条法则。
  而元始则是熟悉四十九条法则,却没有掌控任何一条法则。
  真要比起来的话,元始的正道道行还不如普通的巅峰中位神。
  但是,元始的正道道行却在突飞猛进。
  元始又想到了那次自己悟道的经历。
  在东华上相带着三清去华氏族求助的路上,元始悟道了,而且是同时悟了两条道。
  正是因为元始同时悟通两条大道,所以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区别。
  当时,元始的正道道行除了开辟法则是毛神的道行,对正道其余四十八条法则全是一无所知,在悟道的那一刻,四十八条法则全部达到毛神水平。
  加上元始那时候已经能够施展大道之击,也就是说,当时的元始已经有了大道的宏观概念,所以元始能够勉强操控正道的大道长河。
  而那条未知大道呢?自强不息法则是下位神道行的水准,而其他法则都是毛神的水平。
  当时,元始对自己操控两条大道长河的感觉各不相同,操控正道的大道长河,感觉是吃力,而操控未知大道,感觉是生涩。
  吃力的感觉,应该是因为自己对正道的理解没有对未知大道的理解高深,所以与其相比,感觉非常吃力。
  而生涩的感觉来源于那条自强不息法则。
  在未知大道的大道长河之中,自强不息法则像河流中的一块礁石一般,阻碍了部分河水的前进,从而影响到河流的整体。
  悟道的感悟一直留在元始的神识之中,这是元始证道上位神的根本。
  元始现在仔细想想,元始发现,从自强不息法则开始,元始每多熟悉一条未知大道的法则,这种操控的生涩感就越强。
  再对比无数神魔的修炼感悟,中位神开始,越往后修炼,难度越大,中位神时每多熟悉一条法则,上位神时每多掌控一条法则,难度几乎都是倍增。
  元始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神魔的修炼是一条法则一条法则的去熟悉,去掌控,但是,法则是法则,大道是大道,一个是微观,是部分,一个是宏观,是全局。
  长期沉溺于微观的神魔,如何能树立起宏观的思想,就像一只从出生就坐在井底的青蛙又如何能知道天空的广大。
  而悟道,就像把青蛙带到井口看天一样,让神魔对大道有了一个宏观的概念,有了对大道的宏观理解,才能够突破自己的道行。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可怕了,那就意味着,洪荒亿万年来的神魔文明,一直在走一条岔路——神魔的修炼方法,是错的。
  元始被自己的猜测吓了一跳。
  猜测之所以是猜测,就在于没有验证。
  怎么验证呢?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找一些刚出生的神魔,让他们无视单个的法则,一开始就从大道的层次去修炼,去感悟。
  如果元始的猜测是真,那么这些神魔晋升上位神的几率应该远高于现在的神魔。
  元始要是一个修行魔道的神魔,也许他会这么干。
  但是作为一个正道天神,元始觉得,让无辜的神魔做试验品,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很自私的做法。
  因为,猜测再没有证明之前,永远是猜测,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
  这似乎陷入一个无法协调的矛盾,不找人验证,就无法证明猜测的真假,但是找人验证的话,又不合正道。
  最终,元始下定了决心:这是我自己的猜测,即使要找人验证,这第一个验证的人,应该是我自己。
  所以元始决定,要自废道行,从头开始。
  现在元始对自己伴生的未知大道,已经熟悉了十七条法则,元始打算把这十七条法则的道行全部废去。
  可是,道行的本质是神魔对大道和法则的一种感悟,同时,因为这种感悟,神魔神躯内的神力品质也更高。
  感悟是意识的,神力是物质的,要想废去道行,真不是容易的事,废掉神力,大道感悟还在,废掉意识,凭借自身的神力也能很快重新感悟出来,所以洪荒神魔受伤容易,道行退步困难。
  这也是洪荒后世羡慕神魔的重要原因,洪荒后世,无论巫、妖还是人族,修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神魔修行刚好相反,就像顺流而下,即使天天睡觉,神力也会增长,道行也不会倒退。
  这是神魔作为天眷种族的优势,但是现在却成为元始修炼的难题。
  元始用了多种方法,都无法废去道行,无奈之下,元始只好向老祖求助。
  当年鸿钧在幽氏族出手,然后带走三清,给予了三清一个权利,那就是可以直接向主机祈祷。
  洪荒六大老祖是所有神魔的先祖,对于自己的后裔,老祖是非常照顾的,不过洪荒神魔数百万,每位老祖的后裔都有数十万,如果每个后裔都可以随时随地联系老祖,那老祖自己就不用修炼了。
  所以,只有上位神和大神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