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照临四方 >

第18章

照临四方-第18章

小说: 照临四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溪边柳树枝叶翻飞,在星光下好似一位妖娆舞姬,晦明变幻,犹抱琵琶半遮面。

    看着缓缓溪水中的弯弯月牙儿,谢浔知道,此时已是三月初六,据他离家过去了两日,据他生日则还有一天。

    可这两天所经历的事,其中精彩之处已抵得上他过去的整个人生。

    传说中的长生不死竟真的存在,腹中藏丹,口吐剑气的剑仙也非是传说,还有江水数百尺之下的灼热洞府,力大无穷,刀枪难破的铁甲僵尸,都让他大开眼界。

    他也经历了他所一直向往的江湖恩怨情仇,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杀死了一个入窍大成的魔教高手,帮助王茂解决了柳氏兄妹的误会。

    谢浔忽然觉得有些莫名烦躁,也许这些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比起这两日的忙碌,他更喜欢过去无忧无虑,打拳练剑的日子。

    他对江湖的向往,只是来源于一个青春少年对世界的憧憬,对每日重复生活的厌倦。

    “我这些日子经历的事和叔伯口中的江湖一样吗?”谢浔问自己。

    “一样,完全就是就是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

    可他就是觉得有点惆怅,觉得不喜欢。

    哪里不喜欢呢,他说不上来,明明在和柳氏兄妹交手时,他还是充满激情的,他要验证自己的武道,对上楚陌时,哪怕危情百出,他也没有感到绝望和烦躁,反而有种莫名的兴奋。

    “那我怎么会不喜欢这种生活呢?这江湖,我明明就向往已久。”

    可当杀死楚陌的时候呢?那时他是有淡淡的愁绪的,这种思绪从何而来?他不得而知。

    “也许是他临死前疯狂绝望的眼神感染了我吧。”他想。

    “谢兄,想什么呢,那么出神?”一道轻快活泼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谢浔的思绪,是柳璎。

    “没什么。”

    谢浔本来想否认,可他突然想到,干嘛不问问柳璎呢?

    她和兄长混迹江湖多年,背负血海深仇,却仍能保持着一颗毫不掩饰的赤子之心,该怒时怒,该笑时笑,对自己的问题也许会有些独到的见解吧。

    “柳姑娘,你喜欢这个江湖吗?”谢浔问道。

    “当然不喜欢啦,若不是江湖,我柳家又怎会被灭门。”柳璎的口气带着一丝随意。

    本来话一出口,谢浔便觉要糟,暗骂自己说话没有脑子,见柳璎似乎没有流露出伤感之情,他不禁送了口气。

    谢浔又把之前的想法说了遍。

    柳璎听后,沉思良久,道:“谢兄,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啊,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谢浔沉吟。

    “我喜欢武道,这毋庸置疑,我想要行侠仗义,就这些吧。”他还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条:“追求长生。”

    “那我想,谢兄也许只是因为自己没能正面击败楚陌吧,谢兄既然追求武道,心中定有勇往直前,永不服输之心,在面对楚陌之时,你身处下风,却并无怯意,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可你最后杀死楚陌呢?我猜谢兄定是在他化血归元耗尽,趁其虚弱时,取他性命的吧?”

    “不错。”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谢兄你的做法都没有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楚陌修炼化血归元功,手中沾满了正道之人的鲜血,本来就该死。”

    “也正因此,谢兄你反而难以认识到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吧,你问问自己,楚陌这样一个高手,最后却毫无反抗之力地死在了你的手中,你是对此感到欣喜,还是遗憾呢?”

    “当然是遗憾。”

    谢浔一想,可不就像柳璎说的那样吗,他本身没做错,却与自己期待的方法不同,因此才会心生疑惑,可他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反而对自己的最初目的产生了怀疑。

    谢浔抱拳,对柳璎躬身拜道:“果然如柳姑娘所说,如今谢浔心中再无疑惑,还请受谢浔一拜。”

    柳璎拖住谢浔双手,将他扶起,笑道:“谢兄何必多礼,你帮了我兄妹二人的大忙,我做这些也不过是应该的事,何况我也不过是就此一猜,侥幸罢了。”
………………………………

章四十四 平衡

    “不过我还想提醒谢兄一句,追求武道,勇猛精进,却不是你这般做法,无法力敌之时,更应该懂得暂避锋芒才是,我想这个道理你是懂得的,如何跨过心里这个槛,却还要靠你自己。”柳璎又郑重道。

    “柳姑娘说的是。”谢浔心里也是这个想法。

    “不知柳姑娘此时出来所为何事?散步赏月么。”

    “对啊,此时星月璀璨,蛙声虫鸣,清风拂面,岂不正是个散心宁神的好时节。”柳璎笑道。

    “谢兄不若同我一起走走,心情定然会好一些。”

    佳人相邀,谢浔又怎会拒绝?他先前就算有些惆怅,此时也都消失殆尽了。

    二人年岁相差不大,柳璎略小一些,又都出身名门,相貌不凡,倒是相谈甚欢。

    西北沙漠的浩瀚,江汉平原的富庶,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性,柳璎走南闯北,见识极广。

    谢浔虽然少有离开江陵,但谢氏前辈所留江湖笔记甚多,他不爱读书,唯有这江湖故事,就是没人讲述,他也愿自己翻书去看,因此所知也不少。

    两人缘溪漫步,不觉间已经月上柳梢。

    将柳璎送回茅屋,谢浔自己却又出来,在溪边舒展了下身骨。

    又寻了块大石头,面向水面,五心朝天,开始修炼。

    自从觉醒之后,他发现修炼已经完全可以代替睡眠,而且恢复精力的效果比睡觉更好。

    一夜无事。

    似乎是王裕带回的魔教高手震慑了暗中潜伏的心怀不轨之徒,王茂这边并没有再遭到袭击,而王家之人和官府则在活捉的魔教俘虏带领下,搜查了魔教驻地。

    可惜魔教之人早已得到风声,连夜转移,只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驻地。

    三月初八,这是谢浔的二十岁生日,如果没遇到李云妙的话,他应该今天才离开家门,正式开始自己的江湖生涯。

    谢浔去白溪里捉了几条桂鱼,他有辟水诀和玉佩在手,捉鱼抓虾再容易不过。

    他也不求别的,只要王昀帮他再做一次清蒸桂鱼。

    这就算是他二十岁生日的庆祝了。

    一转眼,又过去半月,这段时间,谢浔也无事可做,除了勤加修炼,就是和柳璎一起去教唐璇识字,或者说看着柳璎教唐璇识字。

    凡事都讲个张弛有度,练武也是如此,当然,这只是他如今的情况。

    按李云妙所说,等到了感应境界,炼气者天人交感,对道有了一丝体悟,神念暴涨,就已经可以整日炼气而不知疲惫,谢浔每夜在星月之下修炼,能够恢复精神,就有点类似这种情况。

    因而这段时间,他和柳璎以及唐璇都熟悉起来,尤其唐璇,非常喜欢粘着谢浔,大概是柳璎对她有些严肃,而谢浔则对她比较溺爱,经常从路过的小商贩那里给她买些零食玩具的缘故。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王茂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一群人遍打算动身离开。

    其实早在几天前,王茂尽管伤势还比较重,却已经能够坐的马车,可以离开了的,只不过连续几日都再无人来袭,这里又安静却不偏僻,颇为适合养伤,王茂等人就干脆继续留在这里,直到现在。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师之后,未得师傅的允许,甚至都不能回家探望父母,师道尊严,可见一般。

    当然,不管是儒是道,或是巫医杂家,对孝道都颇为看重,不忠不孝之徒,哪门哪怕都不会喜欢,因此,一般来说,师傅对家有老父母的,也不会故意让其难办。

    唐璇父母正值壮年,家中又还有个弟弟,柳璎此次离开,就打算带着她一起离开,唐明自然不会反对,他虽然对唐璇还算疼爱,但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

    唐明之前托谢浔和谢家的李管事搭线,谢浔如今离开,去往扬州,就想着让他一起,早些把这件事一起了结了,唐明闻此大喜,满口答应。

    一群人到了扬州,便分作两路,王茂宋冈等人前往王家别院,柳煦兄妹闲来无事,则打算跟着谢浔去码头看看。

    谢家做的生意也是贸易,于王家不同的是,谢家并不自己生产,而且生意的范围也只在江水流域。

    江水流域,不论巴蜀,江汉,还是江南,都是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膏腴之地,因此谢家虽比不过王氏豪富,但获利也不少。

    而且谢氏子弟,习武者众多,乃是江湖四大势力之一,身处江陵,造船之术不凡,在江水上几乎无人敢惹。

    因此,为了免遭江水流域众多的山贼水匪祸害,不少小商小贩都希望能和谢家搭上关系,跟随他们的船队一起行动。

    除了谢家,另一条路子就是云梦泽怒蛟帮。

    云梦泽怒蛟帮是江水之上一百零八水寨名义上的首领,号称黑道第一大帮,做的就是翻江倒海,抢人夺船的生意。

    想要他们不来犯也容易,只消每年缴上一笔不菲的买路钱就可,交了这钱,就算是受了怒蛟帮的保护。

    若是被其他不开眼的家伙劫了,还能找他们去找回场子,当然,货拿回来了,还是要给他们一些辛苦费。

    因此,作为江水之上的两大势力,怒蛟帮与谢家也是明争暗斗不断,不时就要大打出手,这也是造成谢家儿女大多武艺不凡,雄姿英发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赚钱,始终还是第一位的,因此两家虽然斗,可也不会对方商船动手,因此,江水水道才能一直保持畅通,成为一条黄金商路。

    两家这些年打下来,各有胜负,而且都有魔教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打完了之后,一般都是根据胜负,定下文书,或是赔款,或是交换人质,或是让出一部分利益。

    搞得仿佛是春秋战国之时,各家诸侯交战一样。

    事实上,不仅仅是谢家与怒蛟帮,在其他地方,其他领域,其他势力之间,不论黑白,也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并以此来维系着江湖,朝堂,以及整个九州各个阶层微妙的平衡。
………………………………

章四十五 谢赫

    谢氏商行就在运河码头旁边,青砖黑瓦,漆红大柱,大门高大宽阔,上头挂了块金边黑底的牌匾,上书四个大字“谢氏商行”,金钩铁画,苍劲有力,乃是谢家先祖所书。

    门口站了两个汉子,身穿青色劲装,身材并不算高大,但身形笔直挺拔,眼神锐利,显然也是两个高手。

    谢浔走到左边汉子近前,拱手道:“这位小哥,麻烦通秉一下此间主事之人,就说谢浔路过扬州,前来拜访。”

    那汉子见谢浔气度不凡,自称姓谢,但穿着甚为普通,有些拿捏不住他的身份,便轻声提醒道:

    “这位公子,谢执事事务繁忙,想见他一面可不容易,若你只是谢氏旁支,他可能不会愿意见你。”

    虽然这话有些伤人,但谢浔也很理解,不论何处都是这样,若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此间主事之人,那他光是待客就够忙得焦头烂额了。

    不过他本以为此间的主事是唐明说的什么李管事,原来其实却是一个姓谢的本家人。

    他想了想道:“谢氏当今家主是我同胞大哥,我想你们这里的管事应该还是不吝一见的,只是我向来不管家里俗物,如今来此也是临时起意,不知在此的是哪一位兄长或者叔伯?”

    那汉子答道:“是谢赫执事,还请公子稍等,我这就去禀告谢执事。”

    “我道是谁,原来是四哥。”这下谢浔放下了心来。

    谢家枝繁叶茂,谢浔认得的大多是住在本家的嫡系,但谢家在各地的产业,很多都是由旁支经营着。

    若真是个他不认识的人,谢浔还真怕对方也不认识自己,毕竟他这次出门匆忙,以为能直接跟着李云妙去玉门剑派,连身份信物都没有带,到时候被人当做是坑蒙拐骗之辈,可就尴尬了。

    不一会儿,那汉子又出来了,跟着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个青衣小厮,这小厮唇红齿白,腰肢柔软,眉目含情,倒是个俊俏风流人物。

    “四哥什么时候好上了这口?”看到这小厮,谢浔暗忖道。

    那小厮见了谢浔,抱拳道:“这位公子想必就是十二爷了,在下灵烟,幸得四爷的赏识,为他做些待人接物之事,十二爷请跟我来。”

    这灵烟声音倒是温润柔和,听着十分舒服,而非如谢浔先前所想那样尖锐细长。

    谢浔招呼了柳氏兄妹和唐明一起进去,那两个汉子见他们是谢浔的朋友,也没有阻拦。

    这商行颇为宽广,进了正门,谢浔就见到很多人在正堂外的院落中等候,想来一般人若是想和商行交易大概就是去那大堂之中。

    谢浔等人自然无需如此,他们沿着门侧的回廊而行,七弯八拐,到了一个小院。

    小院外墙用石灰抹了一层,白色围墙在错落有致在的树丛掩映之下,显得相当清雅。

    六方形的院门之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骏园二字,真好似两匹骏马,要从墙上冲将出来一般。

    进了院门,亭台楼阁,奇山怪石,碧波绿树,相融于一。

    “世人称赞江南园林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四哥终日住在这等幽深秀美之处,也难怪性子都变了。”他不禁腹诽道。

    又转过几个回廊,才到了谢赫所在之处。

    谢浔用望气术一看,其内两道青气凝聚不散,如同节日焰火,郁郁葱葱。

    “还有人是谁,竟也是入窍高手?”

    谢赫他是知道的,年前见他时,听说就已经开了口窍,如今过去不过三四月,想来就算有所进益,也不会太多,而另一人气息与他相差仿佛,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水平。

    谢赫乃是谢浔的堂兄,谢氏家大业大,只以家主的后两代为嫡系,比如谢赫,他的父亲和谢浔之父乃是亲兄弟,他们的爷爷乃是上上代家主,所以谢赫算是谢家嫡系,他的子嗣却不是。

    谢浔因为父亲是上代家主,若其有子嗣,则也算嫡系,而家主之位也只能从嫡系之中选出。

    而各分家,也是采用相同的办法。

    谢浔等人刚走到门口,一道爽朗的笑声就传来:

    “十二弟,数月不见,你武功可是大有长进,都已经入窍,与我等比肩了,如今,我谢氏又再添一高手啊。”

    谢浔沿着声音看去,在屋子的左侧,案几之后,一个胸脯横阔的虬髯大汉席地而坐,正是他的四哥谢赫。

    在其左前方,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同样跽坐于案几之后,打量着进来的谢浔和柳氏兄妹。

    “四哥在扬州日子过得同样很滋润嘛。”谢浔这话说得不咸不淡,末了还瞥了瞥灵烟。

    “这位是柳煦,这是柳璎,这位是唐明唐兄,都是小弟最近新识的朋友。”不待谢赫说话,谢浔又介绍道。

    柳、唐三人纷纷见礼。

    谢赫仿佛没有听出谢浔前面话中滋味一样,道:“不错,不错,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他武功不俗,眼力也不凡,自然能看出眼前的柳氏兄妹也俱是入窍高手,且在此境已有些时日,非是新近突破之辈。

    而他们年纪看起来也不过和谢浔差不多大,有此成就,显然也是天资卓越之辈。

    “这位是破虏枪张前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