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 >

第22章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第22章

小说: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毕泰并不害怕这些反贼,毕竟洛阳城内的士兵虽然不过八百,但是大都训练有素,县尉陆良是自己其手提拔的一方悍将,无论能力还是忠心都不必担心。

可问题是,毕泰知道,自己就算犯下一定点小错误,就会被门阀子弟弹劾,然后就会以来之不易的官位告别。

官位毕泰并不在乎,毕泰在乎的是自己一生的报负。

因此,尽管他并不在意区区的官职,可是却仍要在县令这个位置上面做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寒门士子,何其艰难。

毕泰很感激大业皇帝(杨广),因为他至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当一个人的身份就决定他的未来,而不是才能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最黑暗的世界。

几百年前的五胡乱华,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是胡虏太强,而是那个时候的汉人太弱了。

可惜的是,知道归知道,区区一个小县令还改变不了大势的存在。

莫说宇文阀,独孤阀,宋阀门,李阀这些最顶级的阀门,就算是一般郡级的阀门,都能一只手指头把他给捏死。

事实上,毕泰甚至连县里面的王,赵两家阀门的对付不了。

尽管毕泰知道,这两家阀门一直以来横征暴敛,罪恶多端,罄竹难书,可是毕泰却没有能力奈何的了他们。

没有千年的帝国,但是有千年的世家,这句话从来就不是空话。

隋朝之所以会灭亡,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他动手削弱了“门阀”的力量。

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尽管世家门阀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但是给杨广扯后腿可是在行的很。

否则的话,纵然弈剑大师傅采林的剑术天下第一,也抵挡不住杨广的辽东大军。

想到这里,毕泰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陛下乃是天下雄主,奈何生不逢时。”

听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之后,毕泰感觉到一阵绝望,因为他知道此次攻打高丽,必然会再一次无疾而终。

毕泰似乎闻到了一股末世的气息。

毕泰曾经打算过,是否召集乡勇,和杨玄感决一死战,但是当他知道杨玄感纠结大军正在开往洛阳城之后,就放心了。

因为他知道,杨玄感此次出兵必败无疑。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是不可能攻下一座中等规模的郡城,要是想要攻下洛阳城这座天下第一雄城,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和高级的攻城器材那是办不到的。

可是,最近原本毕泰有些放下的心脏,最近又提了起来。

因为,一个不知名的草寇竟然攻下了相距不远的渑池县。

渑池县和洛宁城毗邻,很难知道这股不知名的势力是否会攻打洛宁城,在没有确定他们的目的之后,毕泰自然寝食难安。

不过,很快,毕泰高悬的心脏又一次落地。

因为他发现,原来这一伙势力竟然在杨玄感的部下,贼首张晓竟然将全部兵力派兵要去攻打洛阳。

毕泰很确定,那是这一伙草寇的全部兵力,他可是派出不少探子反复印证了。

毕泰自然知道这一举动将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虽然毕泰还有一些隐忧,似乎感觉到了某些不对劲的地方,但是大体还是放下心来。

虽然在他下令后,洛宁城的搜查变得紧张起来,但是毕竟还是开放的,允许百姓随便出入。

因为战乱的缘故,最近入城避难的百姓变得多了起来,守城的士兵因此多了不少“油水”。

由于战乱的缘故,来到洛宁城的“肥羊”越来越多,守城的刘八一样以“眼光好”著称,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单身的少年是一头“大肥羊”。

因此,刘八做好了磨刀霍霍的准备。

(今天就先两更了,明天四更补昨天的请假)

第四十九章诈门

这种守城的士兵,是最有眼力价的,凡是高门大户,那么必然是一文不受,可若是那种单身行人,那么就必然会竭尽所能,敲骨吸髓。

这也怪不得眼尖的刘八最擅长此道,凡是想要在他看守的城门进去,那么绝对会扒下一层皮下来。

而刘八已经发现了合适的“猎物”。

那是一个少年,十三四岁左右,一身打扮有些不伦不类,腰间插着一把刀,后背背着一把枪,本身就是做商贾打扮,看上去简直可笑之极。

“哪来的?”刘八的语气很不善,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心里面却在估计能从这个少年身上敲出多少油水。

“东北的。”少年的声音很古怪,他的来历也很古怪。

刘八不知道,所谓的东北是什么地方,但是下意识的感觉到那里似乎值得应该是辽东。

不知道为什么刘八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凉气。

“过路费多少。”少年操着一口奇怪的口音,问出了一个充满**的话。

刘八知道这是一只肥羊,白嫩的肥羊。

连进城的价格都不知道,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只真正的肥羊,可以任由宰割。

虽然刘八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但是与生俱来的贪婪却让他忘记了危险。

“一串钱。”刘八这一次真是狮子大开口。

一般来说,过路费不过是几个铜板罢了,一串钱就是一千钱,刘八这一次几乎将价钱提高了几百倍。

刘八原本以为这个少年会犹豫,会进行一番讨价还价,但是没想到这个少年给的十分痛快。

少年掏出了钱包,然后从中取出了一两白银,然后递了过去。

有句话说的好,“财不露白”,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否则必然会引起**烦。

更何况,他是在一个守城的士兵面前露出了银子。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是最贪婪的,纵然是无罪,也该杀。

第一等的就是胥吏,第二等的就是牢头,第三等的就是守城的官兵。

这些守城的士兵说是官兵,但实际上比贼还要可恨。

若是边军可以守护边疆保家卫国,衙役能够捕捉罪犯,好比是让蚊子见到了鲜血,苍蝇见到了破了皮的鸡蛋一样。

见到了白闪闪的银子,刘八的眼睛瞬间都直了。

以刘八的眼光自然能够分辨的出,少年鼓囊囊的包裹里面至少有百两纹银。

贪婪,是最大的原罪。

既然看到了少年身上的钱财,自然不想放过。

刘八对着少年喝问道:“你的通关文牒呢,拿出来。”

所谓通关文牒,实际上就是身份凭证。没有通关文牒,往小了说,这个人身份不明,不准进入城内,往大了说可以认为这个人乃是奸细,可以直接扣押。

但是名义上是这样,实际上却是两回事。

若是在边关等地,那么通关文牒自然会差得很严格,但是像洛宁县这种地方,通关文牒不是必备的东西。

事实上,白闪闪的银子才是真正的“通关文牒”。

刘八想要的不是通关文牒,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听到刘八的这话之后,少年脸上露出一丝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少年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然后递了过去。

“假的,来人把他给我关起来。”刘八草草的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喝到。

刘八并不知道这个通关文牒是真是假,但是对于刘八来说,假的自然是假的,哪怕是真的也是假的。

少年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璀璨了,张开嘴,似乎想要说什么。

可是少年将自己的耳朵猛地竖了起来,然后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

“本来还想玩一玩,可惜了。”少年喃喃自语道。

刘八原本贪婪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少年腰间的包裹,但是猛然间打了一个激灵,似乎被什么猛兽盯住了一样。

然后,然后刘八就似乎看到了一具没有脑袋的躯体。

这个少年,自然是张晓。

张晓挥舞着手中的大刀,然后不断地向着周围的士兵一顿横扫。

很快,城门口顿时成为了一片死域。

张晓杀了十多个人之后,发现原本堵在城门口的士兵一个个面露惊恐之色,不停地向后面退去,竟然没有一个敢站在自己三丈以内的距离,这才把刀子从新受到腰间。

张晓静静地站在城门口,看守着洛宁城的大门,只要这些士兵不攻打攻来,张晓也懒得进行一场杀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张晓现在的情况。

虽然张晓现在的实力和全盛时期相比不过七八层的样子,但是却不是这群“普通人”能够媲美的。

以张晓现在的实力,足以“以一敌百”。

洛宁县的士兵并不少,足有五百人之众。

平心而论,若是张晓被五百名士卒团团围住,那么的确会有殒命的危险。

士兵集合是需要时间的,而他们不可能有那个时间。

因为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张晓的军队就到了。

张晓的军队人数不多,不过是百人罢了。

张晓原本的老部下,以及新丁都被赵金通带去攻打“洛阳”了,留在渑池县的根本不足一千。

再加上还需要守卫渑池县,张晓能够带出来的士兵也就是这个数目。

毕竟刘禄不是什么“高级人才”,做一个百夫长都是勉勉强强,若是没有大量的兵卒帮助他守卫城池,那么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刘禄忙得不可开交。

因此,张晓就带了这么一百人。

可是这一百人有些与众不同。

他们本是虎头寨的土匪,是从一千个人之中选出来的近卫军,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十里挑一。

张晓的这一百号手下年龄都在十六到三十岁之间,正属于年富力强的时候,虽然因为错过了最佳的习武时间,在武道上面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但是张晓教会了他们不少外门的硬功夫,以及一些枪法,武艺虽然不入流,但是却可以成为精锐。

再加上刘禄用加倍的“军训”进行训练,又被张晓当初的所作所为杀怕了的缘故,可以说已经能够做到“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虽然只有区区百人而已,但是攻下这么一座小城,自然不成问题。

事实上对于张晓来说,真正的难题只是如何诈开城门,夺下城门之后,这座城池就像是被砸碎了外壳的蚌一样露出了白嫩的肉。

张晓似乎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粮食。

(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第五十章所谓“战略”

洛宁县城城就这样攻下了,破开城门之后,一阵简单的冲杀,扫平不严格的反抗之后,张晓就攻入了洛宁县的县衙。

张晓看着洛宁县的县令,这个叫做毕泰的男子,忽然感觉自己似乎觉醒了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竟然真的有人对自己高呼主公,纳头便拜。

张晓心中有些洋洋得意,尤其是确定这位县令正是自己急需要的人才的时候。

进士,若是在明朝,清朝,只能用蠢驴木马形容,除了传说中的八股文以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可是在隋唐时期,进士就好比是后来的“博士生”,“博士后”,属于真正的高端人才。

“安邦,你说我该怎么安定洛宁县。”张晓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这位新收的“小弟”,想了想“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案例,最终就称呼毕泰的表字“安邦”,然后出口问道。

“大人,此次来可否只带了一百精兵。”毕泰的话直指核心,出口问道。

“没错。”张晓回答的很干脆,直接将“军中机密”讲了出来。

张晓也不是糊涂了,自然明白自己绝无可能有什么王霸之气,而是因为自己手下有人。

正所谓敌之英雄,我之仇寇。张晓既然已经起兵造反,那么隋朝的官员都会是自己的敌人,那么这个县令要是不投降,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这位县令是贪生怕死也好,别也用心也罢,只要投降了自己,那么就是自己的手下。

如果这一位县令是武将,张晓还有犹豫一下,考验他的忠心,可是他却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算这位县令怀有二心,想要玩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也不太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危害。

因为这个世界更讲究“武力至上”。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毕泰眼中一亮,又一次开口问道,“大头领下一步是不是要攻打长安。”

听到这话之后,张晓猛然升起了不想的预感。

结果毕泰下面的话,让张晓心中顿时一凉。

洛宁县古称崤地,是沟通东(洛阳)西(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想要攻打长安,还是攻打洛阳,都必然着经过洛宁县,在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晓攻打洛宁县,实际上就是告诉天下自己要攻打长安城了。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张晓之所以想要攻打洛宁县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有名的粮仓罢了。

这一次攻下洛宁县之后,张晓缴获了足足三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张晓将军队扩张到十万以上。

对于以后的战略,张晓自然有自己的谋划,虽然这个计划十分的粗糙,但是绝不包括攻打长安城。

张晓此次起兵的战略实际上非常简单,实际上就是围着长安一阵猛攻。

张晓最部的计划实际上就是先攻渑池招兵,再攻洛宁取粮,然后攻下陕县,新安县,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张晓都会围着长安的西南方进行一阵猛攻,例如攻打汉中郡,攻打天水郡,以及颍川郡这些郡县。

具体是那个位置,张晓还没有想好,只能做一步看一步,毕竟计划比不上变化快。

因为张晓知道,现在正是隋朝末路之前最后的挣扎,最后的余晖,再过两年,隋朝就会耗尽最后的一点生机,静静等待着最后的灭亡。

张晓此时还只敢和隋朝的血,但是却不敢吃隋朝的肉。

有南阳“吃人魔王”朱桀,瓦岗翟让等高个子在前面顶着,张晓不认为自己会受到太大的攻势。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典故,张晓又不是不知道。

不过攻打长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一个设想罢了,张晓暂时还没有那个胆子。

毕竟,攻取长安,那就必须要和大隋彻底的对上,在隋炀帝死之前,这样干无疑是找死中的找死。

张晓暂时要做的就是复制“后来人”西夏李元昊做过的事情。

张晓未来四年的目标实际上就是攻取夏州,银州,最终实现统治的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夏、宥、银、会、绥、静、灵、盐、胜、威、定、永和甘、凉、瓜、沙、肃等州的广大区域的战略目标。

再一次为凭借,坐观天下大势,然后决定是否称霸天下。

张晓自然知道,未来天下的两位天之骄子,李世民和寇仲是何等的凶残人物,都是真真正正的百战将军,张晓自认为凭借这点小胳膊小腿是拧不过去。

但是战术在厉害,若是战略不行,那也只是徒劳。

在战术上面,寇仲和李世民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却可以说是最巅峰的两个人,但是在战略上面,他就是一个矮子了。

寇仲后来为什么会在几乎占尽天下优势的时候,投降李世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根本没想过争霸天下。

他仅仅是想向宋玉致,李秀宁等天之骄女证明一下自己的“厉害”罢了。

而李世民这一边呢,他的情况比寇仲好一点,寇仲是没有那个心,而李世民是没有那个实力。

因为李世民不是太子,他的大哥李建成才是。

李世民想要成为天子,那就必须要“杀兄囚父”,做一遍当年杨广做的事情。

自古天家无父子,李世民做这种事情在平定天下以后做是可以,但是在平定天下以前做,那就是自寻死路。

君不见,李密杀了一个翟让,就弄得众叛亲离,而李世民做的事情可比他要严重百倍。

一个不孝不悌的人怎么可能让天下人信服。

只要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