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寻龙记(下) >

第186章

寻龙记(下)-第186章

小说: 寻龙记(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少龙只觉范增突地在自己心中成了一个谜团。 
  不行,自己一定得想法探知范增知晓了自己的什么秘密! 
  这位智者可非比常人,自己请了他出山帮助项羽成就事业,可不要让他使得历史发生了改变,那自己可就有负思龙之托了! 
  项少龙心神突地紧张起来,人也顿然焕发了生机,病情竟好了一半。 
  自己这现代人可决不能输给这古代人! 
  ************* 
  刘邦自被项羽分封至巴蜀之地做了汉王,心中就一直忿忿忧郁不平,可他现在是将多兵少,虽有满腔凌云壮志,但叫他凭现在的实力与项羽抗衡么?那岂不是把鸡蛋拿去往石头上碰自取灭亡? 
  然他唯一的希望项思龙跌下了无量崖生死不明刘邦感到十分的沮丧和气要,他曾与项羽交战过几十仗,可每一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侥幸的是还拣回了条性命,让他能东山再起。但是他能振作的缘由却是因有项思龙在幕后的支持,为他物色将领,给他增兵添将…… 
  现在项思龙不在了,他刘邦又去靠谁呢? 
  刘邦心中的苦闷让得他时时喜怒无常,一种末路英雄的感觉侵袭他的心头。 
  自己在武当山去吊唁项大哥时,是曾誓言坦坦的说过要继承项大哥的遗志,决不辜负他对自己的期望,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但是现实呢? 
  自己与项羽的实力悬殊实在是太大了,他现在拥兵几十万,又是天下十八王的盟主,可说是权倾天下。 
  而自己呢?只有三万不到的兵力,巴蜀之地又是个穷山僻水之地,凭什么去跟项羽争天下?但是叫自己就如此平淡的过了下半辈子么? 
  刘邦感觉着前途十分的涉茫,但心底下却又非常的不甘心。 
  因巴蜀之地十分偏远,当刘邦得到项思龙尚在人世时,项思龙再次失踪的消息也同时传到,让得刘邦更是没来得欢喜,便又悲痛失落至极点。 
  终于承受不住心理上的种种压力,刘邦竟给病倒了。 
  项思龙是他重新振作的唯一希望,可是他是生是死……却是遥不可测。 
  唉,项大哥,你快回到小弟身边来吧!小弟实在是太需要你了! 
  没有大哥,小弟简直是没有了丝毫与项羽争霸天下的勇气和信心啊! 
  项羽现在实在是太强大了,他已成了中原天下无名却有实的皇帝啊! 
  小弟现在该怎么办呢?项大哥你快回来,回来指点一下小弟! 
  这种受鸟气的日子我实在是挨不下去了! 
  刘邦的消沉不觉间也感染了手下的将士,不但士气对汉王的前途感到失望,就是许多将领也感到忧心忡仲,连跟刘邦出生入死多年的好兄弟樊哙竟然也有了感叹,常对身边的人道:“咱们拼死拼活的去推翻暴秦,图的是个什么呢?还不是盼望能过上好日子?谁知咱们汉军先入关中,进人咸阳,项羽这小子不但没有遵守义帝的约定封刘邦大哥为关中王,反而把我们流放到巴蜀这鸟不生蛋的穷地方。他妈的,老子真是满肚子的气,真想豁出去与项羽拼了,也比呆在这鸟地方受窝囊气的好!” 
  刘邦其实又何尝不是对项羽充满了怒恨。他和项羽可也是结拜兄弟呢!项羽把自己赶入巴蜀这摆明是不念兄弟之情了! 
  可怨恨归怨恨,对项羽刘邦还是甚感无可奈何,于是每日拖病纵情酒色,企图借此来麻醉自己。 
  张良、萧何、陈平等一干骨干大臣见了刘邦的消沉,都深感忧虑,于是聚集起来商量研讨对策,希望能尽快劝说好刘邦心中的郁结,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要不多年来苦打下的江山或许真会跨了。刘邦作为汉军主帅,乃是全军的精神支柱。如果他不能在目前的困境中坚定信心,鼓起勇气面对现实重新振作,那更勿论其他将士的消沉闷郁可以得到解决了。 
  张良这刘邦身边的第一谋臣最得刘邦敬重,不但是因张良是项思龙的丈人,更因为在三年抗秦的战斗历程中刘邦与张良已建立了深厚的君臣友情,刘邦深深的敬服着张良的智慧,三年来可以说如没有张良这军师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他刘邦也不可能有今天。项思龙如是刘邦崇拜敬服的第一人,那张良也就可算是第二人了。 
  所以张良第一个向刘邦进言道:“主公难道就打算在这巴蜀之地过一辈子,不想东山再起与项羽决一雌雄了吗?” 
  张良这话果有份量,让得刘邦全身一震,但却还是气馁道:“子房这话是什么意思?人家项羽现在权倾天下气势如虹,咱们呢?只有三万兵马,这巴蜀之地又穷又僻,咱们还凭什么跟人家斗?再说项大哥……” 
  刘邦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却是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室内的气氛突地沉闷下来,张良静默了一阵,却是接着又道:“臣等知道主公因思龙……之事对你打击甚大,但主公可也不能如此消沉啊!你的军民可还需要你的精神支持呢!如果主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那还怎么去激励士气重振军威,等待时机去与项羽一搏?项羽待主公是不公平,但他也有他的政治立场啊!把主公赶入巴蜀这等绝地,对主公来说或许还是福非祸呢!一来项羽这般做证明他心底里对主公心存顾忌,把主公看作了是可与他争霸天下的唯一对手,所以要整你,让主公英雄无用武之地;二来这巴蜀之地虽是个穷山僻水的地方,但它地势险竣,却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地,主公只要有信心,领导巴蜀军民团结一致,发展生产扩充兵力养精积锐等待时机,咱们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就是日后咱们出关扩充势范围时,还可把这巴蜀之地作为坚实的后方兵源粮草补充基地,即便是大败,咱们也可撤回这时滋养生息,再图发展。” 
  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又道:“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创业者大都要经历无尽的艰辛和困苦。如果一个开创事业的君主,在创业过程中只是一帆风顺的话,那就享受不到创业的真正动人滋味了。只有在挫折中成长的君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某些真谛,成为一代名君。主公现在比起项羽来虽是处于逆势,但只要主公奋发图强,我们并不一定会永远是个失败者啊!我们不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么?但主公每一次都坚挺过来了,并且势力越扩越大,在这天下之争中也占了一席之地,这已是主公的成功!子房坚信只要主公信心不减,咱们是一定会有着胜利的一天的!” 
  管中邪也接口道:“思龙吉人天相,他一定会没事的!这几年来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思龙都安然无恙,凭他的武功和机智,举天下之间有几人能害得了他呢?笑面书生算什么东西?他可还是思龙的手下败将呢!” 
  刘邦听得沉吟不语陷入了沉思,张良的每一句话都撞击着他心中不甘失败的思绪。是啊,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帝业,就一定不会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就必要忍受无数的艰难困苦,想自己也不知挨过多少失败的教训了,难道真的在这一次就如此一厥不振?那会太让项大哥失望的了,更何况兵父管中邪也说得不错,项大哥或许还尚在人世呢! 


第一八九章 江湖风云 
  蓦然间刘邦只觉心头一股复杂难言的激情油然而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项大哥不是常跟自己说这句话么? 
  在逆境中成长反会让人更加深刻和充实! 
  自己又怎可如此消沉呢?难道真甘愿向项羽俯首称臣认输了么? 
  想到这里,刘邦目中神光一闪,仰天一阵哈哈大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子房所言甚是,令寡人心中忧结茅塞顿开!好,咱就暂忍项羽小儿一段时日,全力投入发展生产和扩充兵力,待时机成熟,咱们就冲出巴蜀与项羽再决胜负!” 
  说到这里,却又突地眉头一皱,接着又道:“项羽一向把寡人视作心腹大患,咱们暂且不与他斗,谁保他不出尔反尔来侵袭咱们呢?巴蜀之地虽是险峻,易守难攻,可项羽来攻,咱们却也是必死无疑,咱们却是如何能稳住项羽,让他不对咱们生出疑心呢? 
  张良听了,微笑着对整以暇的道:“这个臣心中早有定计!通往巴蜀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被巴蜀人称为断魂崖的栈道,栈道之险峻主公也已见过,两崖横跨百丈的山崖全仗两根巨大铁链为架,铺上木板而成,底下则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真可谓是个让人见之魂为断的天险。咱们当初通过栈道时可也不知有多少土兵失足深渊。咱们只要烧毁了这栈道,明意自断出路,决心在巴蜀之地永居。项羽一定会放松对主公的戒心,再加上他这人狂妄自大,虽忌主公却又根本没把主公放在眼里,主公如毁了栈道,项羽必会以为主公恢心丧气龟缩不出了,如此项羽定再也不会把主公放在心上。更何况主公与项羽有结义之情,项羽这人又重情重义,他见主公锐气尽消,也必不会出兵来攻咱们的,如此咱们就可安心的招兵买马养精蓄锐了!” 
  刘邦听了点头又摇头的疑惑道:“栈道一毁,异日咱们又如何冲出巴蜀呢?” 
  张良望了在旁的韩信一眼,道:“这个还是由韩兄弟来述说吧!” 
  韩信在刘邦军中一直是被闲置着,因为刘邦有些看不起韩信,试想一个曾钻过别人裤裆的人能有什么作为呢?不过因一来韩信是项思龙的结义大哥,二来项思龙曾向刘邦交待着他要重用韩信,说韩信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所以刘邦碍于情面也给韩信封了一般将军之职,且能参与某些军机大事的参议。 
  韩信投入刘邦军中,本以为会得重用,还想象着自己大展胸中雄才的美景呢!不想刘邦虽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但却从不把什么重大事情交给自己去办,这让得韩信心情有些落寞,但碍于项思龙的情面却又只好忍了心中的怒气。 
  张良是汉军中最看得起韩信的人,二人经常秉烛长谈,韩信自也向张良说出了胸中的大志和他对当今天下局势的分析,常是让张良听后大感拍案叫绝,深服项思龙择人眼光之独到,对韩信也大起爱才之心,一直思谋着等待时机向刘邦推举韩信,让韩信这大将之才有用武之地。 
  韩信感觉刘邦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心中激情豪涌,张良的话音一落,当即向刘邦施了一礼,沉声道:“以主公对项羽,是以弱敌强。张军师提出的烧毁栈道迷惑项羽一计甚为可用,他日待主公兵力发展壮大时,咱们可以施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给以项羽一个出其不意的突袭。 
  末将视察过巴蜀一带地形山势,要出巴蜀捷径自是栈道,可还有另一条路可以渡出巴蜀,那就是横穿秦岭山脉,西进陈仓。此途是甚为遥远也甚为艰险,非短时可以越跨秦岭,可咱们摆出修复栈道意图东进的虚式,必会转移项羽注意力。修复栈道需要大致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咱们早就越过秦岭轻取陈仓了。陈仓紧靠渭水,是连接汉中、关中的交通要地,咱们占领陈仓也就迈出了巴蜀踏入中原,可以与项羽再决雌雄了!” 
  韩信这番分析让得在场所有人都禁不住为之动容。 
  刘邦率先为韩信拍掌叫好道:“韩大哥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但不知你对寡人和项羽二人终将谁胜谁败有什么见解呢?” 
  刘邦还是第一次用如此亲切的口吻对韩信说话,让得韩信心头一热,知道自己终于在刘邦心目中有了份量了,闻问当下坦言道:“以主公之能如跟项羽正面硬拼,那是非败不可。不过主公却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击败项羽!” 
  刘邦听得大感兴趣道:“不知韩将军此言怎讲?” 
  韩信侃侃而谈道:“项羽与主公相比,他是勇悍十足用兵如神,主公是仁强宽厚。勇悍,战争的必须条件。但单是勇悍、却并不一定能永保不败。因为获取胜利,还必须具略宽大仁义的心怀,才能使天下人都拥戴他。古语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项羽徒具勇悍但却仁慈不够,他刚愎自用不知广纳贤才,不知听信忠言,凶狠起来让人心寒,尤其是坑杀二十万秦兵,杀秦王子婴,烧阿房宫等等残暴劣行,更让他大失秦人民心。项羽现得天下是用武力来征服,人们只是慑于他的淫威而向他臣眼,象主公这般对项羽面服心不服的人大有人在。 
  还有项羽分封不均,大批为推翻暴秦而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没有得到公平的分封,他们心中对项羽心存怒气。再加上齐、燕、韩、赵、魏、秦等六国原先的国君不是被项羽迁徒削权,就是被项羽罢免,新封王候上任后又仗着是项羽宠人,抢占城池沃土,使得原六国五室贵族也都对项羽怨声不绝。再加上项羽择都不选关中而择彭城,这也是他的大大失着。彭城地处偏远,又不利于防守,要想据此而控制关中乃至全国显是有缺点,如有王候叛乱项羽到时一下子却也鞭长莫及。 
  以上种种际象,都表明看似已太平下来的天下,却是一点也不太平,它现在就好象暴风雨就要来临前的平静海面,到时候终会暴发海啸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项羽会因他所种下的这些种种隐患而自食苦果的。 
  主公则是不同了,你宽厚仁德,优待军民,还定三秦让主公已获民心,深受百姓拥护,再加上主公先入关夺咸阳,让天下诸候心底里对主公产生敬意,这也就是说主公的德才已深深植根于天下人的心中,主公凭借来跟项羽作斗的资本也就是此点了。 
  微臣断言:“主公最终是完全可以战胜项羽的!” 
  刘邦不觉微笑着道:“将军方才分析的是策略上的要点,但不知将军对打败项羽在战略上又有何见解呢?” 
  韩信这刻有了表现才能的机会,自是不会放过,当下更是激情昂扬的道:“末将先前说过,以大王对项羽,是以弱击强,所以在战略上咱们只可避实就轻与项羽打游击战,而不可与他作正面主力交锋。对付项羽,咱们只能从侧面去不断侵扰他,困惑他,东打一仗西打一仗,见势不妙就撤,势态大好就进,使项羽终年累月疲奔于战场上,让他不断地打胜仗,但又无法动摇我们的主力。项羽虽猛,但一来他手中却无多少可用猛将,终日疲于奔波,他也会有疲倦的时候,那时候也就是我们发动全面攻击的时候了。不过在这段困疲项羽的历程中只怕主公却也经受许多的挫折和磨难了!” 
  刘邦听了仰天一阵哈哈大笑道:“真是天赐我刘邦猛将也!韩将军,以前小弟对你多有怠慢之处,还望你见谅一二不要介意。寡人现在正式决定任命你为我汉军的上将军,统帅全军!” 
  刘邦的话音刚落,韩信的眼睛立刻湿润了。他百感交集,心中的各种复杂的感情让得他鼻子发酸。 
  自己漂泊一生,至今天终于等到一展抱负的时机了! 
  韩信有些控制不住心中激动的情绪,语音低沉的喃喃道:“谢主公思宠!末将韩信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大王效命,就是拼个肝脑涂地,末将也一定要追随大王击败项羽,使大王一统天下!” 
  刘邦看得出韩信是对自己动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语音也有些硬咽的道:“韩大哥不必对小弟如此多礼的!咱们可也是兄弟呢!只可惜项大哥……” 
  刘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却又因众人的开导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项羽,我刘邦一定要击败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鹰刀出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