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道友请留步 >

第131章

道友请留步-第131章

小说: 道友请留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闻言,脸色微变,知道苏妲己终于准备开始处置西岐之事了,毕竟前方那次伯邑考前来九间殿后,所发生的事情,众人可是历历在目,知道总有一天,苏妲己定会处理此事的。

 

     “哼,先前之事想来众位都已经了解,伯邑考假借贡献始祖遗宝之名,施展妖法令满朝文武俱是昏迷过去,盗走武成王之贴身令牌,让姬昌与姜子牙等人逃遁西岐,虽然后来太师早已命人穷追堵截,奈何姬昌等人背后有邪恶之士相助,最终让他们逃回了西岐,铸威大患。”

 

     静静的凝视了众人片刻之后,苏妲己才接着说道:“此番追击姬昌等人行程中,潼关守将陈桐,穿云关守将陈梧两位将军俱是双双陨落,为国捐躯,可敬可佩,敕令将两位将军之灵位送于凌烟阁中,供万民敬仰膜拜,以记住他们为国捐躯之功劳,至于其后人须得好生照料!”

 

     “娘娘圣明!”百官齐齐高呼道。

 

     苏妲己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随即又道:

 

     “再讨论如何处置西岐之前,还是让国师告知大家两个消息吧!”

 

     闻听此言,众人便将目光聚集在申公豹身上,见此,申公豹缓缓走出列队,行礼之后,便淡淡道:“先前不久贫道碍到了一个消息,那便是姬昌意欲北伐崇侯虎!此消息贫道已经告知了闻仲太师,太师也已经命人通知了北伯侯!”

 

     众人听罢,又将目光聚集在闻仲身上,待见到闻仲颔首之后,众人方才小声讨论起来,姬昌此举,虽然没有明言反商,但是北伯侯毕竟属于大商忠臣,姬昌之心不言而喻。

 

     待众人议论一番后,申公豹才接着说道:

 

     “姬昌不臣之心,想必大家已经明晓了,贫道也不多说了,下面贫道说另外一个消息!”

 

     缓缓将众人望了一眼,待众人目光再次聚集自己身上后,申公豹才淡淡道:“据消息,昨日姬昌于西岐城外进行了誓师,准备兵伐北伯侯,不过在誓师大会上,姬昌忽然猝死了!”

 

     轰!

 

     姬昌死了?

 

     誓师大会突然猝死了?

 

     众人心神大震,这其中莫非有什么因由,不然姬昌怎么会好端端的突然死了昵?

 

     九间殿上顿时议论纷纷,噪杂一片,犹如过街闹市,热闹非凡!

 

     “肃静!”苏妲己冷喝一声:“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文武百官听罢,心中一凛,齐齐呼道:

 

     “臣等有罪,望娘娘惩罚l”

 

     苏妲己淡淡的望了众人一眼,方才说道:

 

     “算了,一个个都说惩罚,将你们都惩罚了,谁来处理国事!”

 

     随即又对申公豹道:“国师,此事你如何看待?””娘娘,姬昌有不臣之心,行不臣之事,犯我大商天威,岂知我大商自有上苍护佑,一切不臣之人皆是会遭受到上苍的惩罚,姬昌看似是因为年纪甚大而老死,但是世间万事怎么如此巧合,在姬昌进行誓师大会上让他老死,是以这一切皆是愈是着姬昌并非老死,而是被上苍惩罚而死!”

 

     申公豹缓缓道,随即又海呼一声,道:

 

     “我大商自有上苍护佑,一切宵小之辈皆是会化为齑粉,天佑我大商啊,娘娘,此乃大大吉利征兆,宜当诏告天下,一者言明姬昌不臣之心,将其过往的仁义虚名谎言戳破,让世人知晓其真面目,一者也可让我大商子民知晓我大商自有上天护佑,无需担心边疆宵小之辈的造反,如此,万民对于我大商也将会信心大增,不会受他人蛊惑!”

 

     待申公豹说罢,比干亦是随即出列道:

 

     “娘娘,国师之言甚是,先前那伯邑考蛊惑微臣,如此才让娘娘受罪,微臣自当万死不足以恕罪,有子如此,可见姬昌往日所行之事亦是虚假居多,其仁义之名看来明不属实,今者其更是行不臣之事,万幸我大商羊羊天朝,自有上苍护佑,岂是他西岐弹丸之地可以触怒的?

 

     如此,天将惩戒,让姬昌于誓师大会上猝死,此乃天兆,亦是我大商之吉兆,望娘娘下令将此事诏告天下,令世人知晓!”

 

     “太师,武成王,你等意下如何?”苏妲己沉吟片刻后,向闻仲与黄飞虎问道。

 

     闻仲听罢,沉声道:“国师之言甚善,老臣附议!”

 

     黄飞虎亦是出列,高擎笏板,恭敬道:

 

     “臣认为国师之言确实甚好,姬昌愚弄世人已久,我等皆是被其之前的行事误导,险些让我大商万年基业毁于一旦,此种小人,应当将其险恶之心告知世人!”

 

     苏妲己闻言,随即缓缓望了众人一眼后,娇喝道:“拟旨,昭告天下!”

 

     “娘娘圣明!”文武百官齐齐躬身呼道。

 

     很快,大商各处城墙之上皆是出现了一则圣旨,将西岐之事说与了众人,圣旨上最后一句话却是让大商万民铭记于心:“大商自有上苍护佑,泱泱天威不容宵小之辈侵犯,若有违者,自有上天降临惩戒,以卫我大商之无边天威!”

 

     大商各地震动了,人们心中所想的俱是一件事一一原来姬昌仁义之名是假的!

 

     即使有一些人将信将疑,但是此时的百姓对于仙神一时可是略有知晓的,对于天罚一事也是深信不移的,姬昌这番诡异的突然猝死,却是让众人对于这则圣旨大抵相信了。

 

     如此,在众人心中,姬昌那仁慈的圣人形象还是轰然间倒塌了,姬昌或者说西岐最大的利器,被申公豹摧毁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兄弟针锋相对

    朝歌的圣旨一出,传遍大商各地时,西岐城中,早有探事人员将那则圣旨报于姜子牙等人,见此,姜子牙等人俱是惊惧不已,齐聚七间殿上,商议此事。

 

     此时姬昌方才逝去,是以伯邑考与姬发等姬昌之子俱是披麻戴孝,就连众文武大臣亦是带着些许灰色衣带,以示对于姬昌的哀悼之情。

 

     只见姜子牙一脸肃容的立于七间殿上,沉声道:“众位,此事非同小可,朝歌借此侯爷突然猝死于誓师大会而生事,认为此乃天谴于侯爷,如此,此事恐怕处理不妥,侯爷生前的一世仁义之名怕是毁于一旦了!”

 

     “唉….,如今朝野上下恐怕已经俱是因此事震动不已了,偏偏侯爷又不早不晚的猝死于誓师大会之上,着实如同遭了天谴一般,令人百口莫辩,我等又如之奈何?”

 

     散宜生嗟叹一声,懊悔不已,道:“或许当初真个不应该提及北伐崇侯虎,否则哪有这般诸多是非,是我之过错啊!”

 

     散宜生说罢,“扑通”一声俯伏于丹墀之上,高呼道:“主公,一切皆是罪臣之过错啊,若非当初罪臣办事不利,没有及时将信笺送与冀州,主公便不会被崇侯虎小人所陷害,以至于被困菱里十数年,今又因为罪臣之建议,猝死于誓师大会上,而又有他人假借此事大做文章,恐怕主公一世仁义之名就此毁于~旦,罪臣万死不足以恕罪啊!”

 

     散宜生悲呼不已,懊悔之色布满脸庞,脑袋直接向着丹墀之上猛烈的磕着,发出“砰砰砰”的撞击声,不消多长时间,散宜生的脑门便撞破,淋淋鲜血肆意的流淌出来。

 

     “大夫,此事非你之过,你切莫如此,还需留得有用之躯,为西岐谋福才是!”姜子牙见此,立马走了过来,将散宜生扶了起来。

 

     “不错,大夫,此事非你之过!”大将军南宫适亦是走过来,扶着散宜生沉声道:“当初此事我等亦是进谏主公,若是真有过锚,那我等俱是同罪,岂能让大夫一人承当此罪责?”

 

     随后姬发亦是过来劝慰道:“大夫,此事非你之过错,且我父王亦是没有丝毫怪罪你之意,否则当初他早就将你处置了,为何还让你担当一国之大夫,处理国之大事呢?”

 

     闻听此言,散宜生更是痛苦懊悔道:“我却是有负于主公的重托,宜生无能啊!”

 

     七间殿内回荡着散宜生的悲呼,久久不息,良久之后,待散宜生终于平静下来了,姜子牙方才沉声道:“此时最关键的乃是如何消除此事的不良影响,挽回主公的声名,否则怕是不止主公名声扫地,西岐亦是将会成为众矢之的,遭世人唾弃诟骂!”

 

     “我想只要将父王死亡的原因告知天下,想来世人应当会相信我父王并非死于天谴,实乃寿元耗尽,寿终正寝的。”姬发蹙眉道。

 

     姜子牙听罢,不由的点点头,道:“如此虽然不能完全挽回主公的名声,但却是可以尽最大程度的让主公名声受损度减小。”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伯邑考缓缓走出列队,脸上依1日挂着浓浓的哀伤,淡淡的望了众人一眼,凝声道:“我不同意此建议!”

 

     众人闻言,俱是惊疑不已,只见姬发眉头一挑,疑惑道:“难道王兄不准备为父王辟谣?”

 

     “若有可能,我当然愿意为父王辟谣,可是王弟此举并非是为父王辟谣,而是在继续替父王抹黑罢了!”伯邑考淡淡道。

 

     姬发听罢,顿时怒急而笑,道:“王兄,若非你上朝歌纳贡,哪来的这般诸多是非,也许父王如今依}日健在,如此,我倒没有来指责你,你倒好,父王的一世名声危在旦夕,你不思替父王辟谣,反倒污蔑我之言论,这是何道理?”

 

     “王弟是在责怪为兄上朝歌纳贡之事不对了?”伯邑考静静的凝视着姬发,幽幽道。

 

     姬发冷哼一声:“不错,我心中是有所微词!”

 

     伯邑考听罢,盯着姬发看了许久,直到看的姬发有些发毛了,方才冷笑一声,道:“记得当初我提出上朝歌纳贡,代父王赎罪时,你可是一直口口声声说道让我早日平安的将父王领回西岐,且言若非是我率先提出了,定是你自己亲自前去朝歌为父赎罪,是也不是?”

 

     姬发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略微偏过头,不敢与伯邑考直视,伯邑考见此,再次冷笑一声,随即又转身对着姜子牙问道:“姜丞相,既然王弟说起了我上朝歌纳贡一事,那我倒是想请教丞相一问题!”

 

     姜子牙闻言,作揖道:“大王子请说,老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初到底是何人将黄飞虎的令牌交与丞相,让丞相带着父王逃离朝歌?”

 

     姜子牙眉头微皱,沉吟许久,方才道:

 

     “是一个女妖,当时却是未具体说明原因,只是待她出现后不久,我便闻听到闻仲率领大军想要追击主公,是以慌乱之中,我也不来不及细细思索,便带着主公逃离了朝歌。”

 

     “可是当时本来我正在朝歌皇宫之中为众人演奏乐曲,看当时苏娘娘之意,似乎已经有了释放父王之意,可是忽然间我便昏迷了过去,之后的事情便人事不知了,直到师尊将我救醒,方才知晓一切事情的经过。原来当初我路途中遭遇了一老翁,陷害于我,将那妖女所化的七弦琴赠与了我,我见猎心喜,就带着它如同宝贝一般,在九间殿上演奏乐曲亦是用了此琴,之后妖物将我与当时的众人俱是弄昏迷,之后盗走了黄飞虎的令牌,交与丞相,让丞相带着父王逃出朝歌!”

 

     顿了片刻,伯邑考又道:“若非最后又丞相师门之人相助,凭借着丞相与父王等人真的能逃脱殷商层层关卡的围追堵截吗?恐怕最后只会落得身死魂灭的下场,而我若是没有师尊的相助,亦是死于非命,如此,我倒是好奇到底是何人要陷害于我,将妖物送于我身旁,方才造成如此之事,他如此作为,到底是为何?”

 

     说道最后,伯邑考径直将目光聚集到了姬发身上,姬发见此,顿时惊呼道:“难道王兄怀疑这事幕后黑手是我不成?”

 

     静静的注视了一眼略显慌乱的姬发,伯邑考淡淡道:“我可没有如此说!这幕后黑手我一定会亲自找出来的,到时一定让他生不如死!哼!若非父王在逃离途中受了太多的惊吓与劳累,父王怎么会如此快的逝去!”

 

     众人见此,俱是面面相觑,看着剑拔弩张的姬发与伯邑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良久之后,姜子牙才微微咳嗽一声,道:“此事我等还是稍后再议,目前还是先将这则圣旨引发的影响消除再说!”

 

     姜子牙可是明白,若是姬昌的仁义之名被泼了污水,那推翻殷商之事可就困难无比了,毕竟没有了这大义之名,想要一呼百应却是不可能了,而西岐不过是弹丸之地,虽然如今的殷商看似干穿百孔,如同迟暮之年的老者,即将逝去,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对于西岐而言,依1日是一庞然大物,撼动不得。

 

     西岐起事想要成功,必须假借姬昌仁义之名,这才是姜子牙千方百计想要挽回姬昌的名声,同时,姜子牙也感到了申公豹的莫大威胁,因为他知道此事就是由申公豹提出的。

 

     “申公豹,当初我在昆仑山上为了得到这封神之人的身份,却是恶了他,如此,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他定是要为难于我,何况如今他乃是殷商的国师,唉…..”姜子牙眉头紧蹙,心中叹息不已。

 

     听闻姜子牙的话语,未待他人说话,伯邑考便淡淡道:“我认为此事默不作声即可,任由世人评论去吧,是非曲直,总有明辨是非之人会知道父王仁义之名是真是假!”

 

     “哼!这般沉默不语,不是等于心虚默认了此事?”姬发冷哼道。

 

     伯邑考淡淡的望了姬发一眼,没有任何言语,径直走到青莲道人身旁,恭敬道:“师尊,此事还是由你解说一番吧,徒儿离开多时,却是该回去替父王上香守孝了!”

 

     青莲道人听罢,微微一笑,道:“徒儿如此忠孝,为师幸甚,去吧!”

 

     “多谢师尊!”伯邑考说罢,便朝着众人微微颔首,随即便出了七间殿,留下面色阴沉的姬发。

 

     半响之后,姬发亦是告辞去为姬昌上香守孝去了,伯邑考都如此了,他若不去,岂不是说他不孝?

 

     待姬发走后,青蓬道人才淡淡道:“沉默不语固然会让他人认为我等心虚,让侯爷的名声受损不少,但也可以让他人认为我们是不屑于辟谣,事实胜于雄辩,侯爷生前所做之事他人俱是看在眼里,做假一时可以理解,但作假一世却是不曾见过,敢问诸位,有为了仁义之名而做假一世的吗?如此施为的,不是愚人,那便是圣人,显然侯爷并非愚人,那也就是说侯爷乃是圣人!仁义之圣人!”

 

     众人闻言,俱是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认为青莲道人之言甚善!

 

     青莲道人见此,脸上挂着微笑,接着说道:“而且若是我们站出来辟谣,却是如何解说呢?要知道侯爷死的时机却是令人怀疑,不早不晚,正好在誓师大会上猝死,这实在无法具体解说啊!我们可以说是巧合,但这种巧合未免也太巧合了吧,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啊!”

 

     停顿半响,青莲道人不待他人回话,又道:“解释等于掩饰,如此一来,反而给他人一种我们在欲盖弥彰的映象,却是将侯爷的名声愈描愈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