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以嫡为贵 >

第259章

以嫡为贵-第259章

小说: 以嫡为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口

    种种迹象都表明,老王妃是知情人。

    而且知道的绝对不会比暗卫少,问老王妃是最直截了当的。

    虽然老王妃不一定会说。

    王爷有些迟疑,这么多年,老王爷偏袒他,老王妃偏袒三老爷,但在他心底,一直拿老王妃当亲娘,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

    让他去问老王妃,他有些张不开嘴。

    但事到如今,他除了问老王妃,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王爷起了身,迈步去长晖院。

    明澜是打算跟去看热闹的,可是都走到长晖院门前了,身后跑过来一丫鬟,喘气不接下气道,“世子妃,皇上传召,让你即刻进宫一趟。”

    明澜眼珠子瞪圆,宫里出那么多事,应该忙成一团了吧,为什么要见她?

    楚离则道,“我陪你一起去。”

    丫鬟道,“传话公公说,只让世子妃一人去。”

    楚离眉头拧成麻花。

    虽然传话公公是这么说的,但楚离没听,暗卫在东宫和刺客碰上,虽然长乐郡主被杀了,但难保刺客还躲在宫里什么地方,万一挟持明澜,又或者刺杀明澜,他不敢冒这个险。

    况且,有什么事皇上能和明澜说,却要瞒着他的?

    楚离执意要陪明澜进宫,传话公公也拦不住。

    长晖院,内屋。

    禅香袅袅,如丝如缕的香味,闻之,心神俱宁。

    老王妃跪在蒲团上,手里一串佛珠,轻轻拨弄着,诚心替莫家祈福。

    王爷走进来,高大的身影挡住了阳光,修长的影子穿过老王妃半边身子,遮住了菩萨半边脸。

    老王妃手中佛珠滞住,眼睛紧闭,又拨弄起来。

    嘴里缓缓吐出三个字,“你来了。”

    莫家管事的进府,去了外院书房,这事丫鬟禀告她了,那管事的还曾来王府传过话,却没想到是老王爷安插在莫家的人。

    之前,就算流言再漫天飞,那也是流言,老王爷安插的暗卫一回来,王爷必定会查自己的身世。

    她不知道暗卫知道多少,但她确定,王爷一定会来问她。

    她在等他。

    王爷面无表情,问道,“我生母是谁?”

    老王妃背对着王爷,王爷看不清他的脸,但他能感觉到老王妃回话时的咬牙切齿,“一个让我恨了大半辈子的女人。”

    王爷瞳仁猛然一缩。

    然后老王妃在愤恨难平中说了这句话之后,呼吸静了下来,道,“王爷请回吧,老王爷派人盯着莫家,就是防备我说出你的身世,莫家难保,这个秘密我会带进棺材里去,让老王爷瞧瞧,我是不是信守承诺,他对我可曾有半分愧疚?!”

    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但却不止她一人,别人犯的错,泄的密,凭什么要她和莫家来承担?!

    他有本事杀了三太太,杀了世子妃!

    老王妃的眸底是隐藏的恨意。

    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绝不会选择嫁给老王爷!

    老王妃恨意从心底涌上来,王爷看的心惊,但是他既然来了,就是想知道关于生母的事。

    而老王妃也不是不说,她只是不会就这样轻易开口。

    她要拿这件旧事,和王爷谈判。

    这也是之前王爷迟迟不来找老王妃的原因,他不想为了查找身世之谜,就包庇莫家,他把希望寄托在暗卫身上,可惜,老王爷的暗卫知道的不多。

    屋内,安静的有些可怕。

    沉默半晌,王爷转身离开,只是转身之际,被魏妈妈唤住,“王爷……。”

    王爷又把身子转了回来,魏妈妈跪下道,“当年,老王爷娶老王妃时说过,要她严守王爷您的身世之谜,街上传言您不是老王妃亲生的事,不是老王妃泄露出去的,她要泄密,何须等到今日,请您明察,老王妃嫁给老王爷这么多年,相夫教子,兢兢业业,临老了,却被老王爷这样对待,莫说老王妃,就是奴婢看了都寒心,求王爷救救莫家吧。”

    魏妈妈重重的磕头,脑袋撞在青石地面上咚咚作响。

    再说明澜,和楚离乘坐马车进宫,以前进宫,都是畅通无阻,这一回,在宫门口被拦下,不仅看了马车,连马车底下都看了,生怕刺客同党潜进宫搭救刺客。

    检查完,再是告罪,“得罪了。”

    马车徐徐进宫,宫内,禁卫军盘查宫内,但是一无所获。

    但人没找到,就一日不敢懈怠,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挖出来。

    御书房重地,更是严格。

    皇上只传召明澜,楚离就没进御书房了,进了偏殿等候。

    御书房内,皇上坐在龙椅上看奏折,神情严肃,明澜有些忐忑的给皇上请安,皇上把奏折放下道,“平身吧。”

    明澜这才起身,一脸茫然的望着皇上,皇上道,“这两天事情多,倒是把王爷和莫家的事给忘记了,王爷身世传遍京都,有你一份功劳吧?”

    没人注意到,明澜轻呼了一口气,她还以为叫她进宫是因为暗卫丢的寒玉瓶呢……

    原来是王爷的身世。

    明澜轻点了下头,皇上皱了眉头,“果然……。”

    淡淡不快,扑面而来,明澜抬头,就见皇上一脸冷沉,手轻扣龙案,问道,“目前,王爷知道多少?”

    在明澜开口之际,皇上又加了一句,“不得有半点隐瞒。”

    都这么说了,明澜岂敢隐瞒,她道,“父王刚见了老王爷安插在莫家的暗卫,暗卫证实他不是老王妃亲生,但暗卫知道的也不多,明澜进宫之前,父王去找老王妃了……。”

    所以,现在王爷知道多少,她也不知道。

    皇上皱紧的眉头松开,明澜眼睛轻眨了眨,皇上怎么不担心老王妃告诉王爷呢,反倒传她进宫。

    她怎么觉得,知道最多的那个人反倒是皇上?

    明澜犹豫要不要旁敲侧击下,就听皇上道,“朕知道你能梦到没有发生的事,但关于王爷身世一事,朕不管你知道多少,不得告诉王爷,也不能告诉桓儿,给朕烂在肚子里。”

    皇上脸色严肃,一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

    这是圣旨。

    不遵从,就是抗旨不遵。

    明澜虽疑惑,但她麻溜的点头了。

    她本来就不比别人知道的多啊……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冷宫

    看到明澜这么痛苦的应了,皇上嗓子反倒有些发痒,他道,“朕方才和你说什么了?”

    “关于王爷的身世,不论知道多少,都烂在肚子……。”

    明澜以为皇上怕她记不住,要她重复一遍,谁想,一个里字还没说完,皇上的脸已经黑成炭了,福公公扶额,手指着偏殿,明澜恍然明白,啊了一声,“没说,皇上和我什么都没说……。”

    皇上的脸黑成百年老锅底了,什么都没说,能骗的过桓儿才怪了。

    闪电之间,明澜想了个理由,“如果相公问起来,我就说皇上找我来问柳妃什么时候给您添小公主。”

    福总管嘴角猛的一抽。

    只觉得皇上脑门上多了两个字。

    昏君。

    这边太子东宫被烧,刺客还没抓到,那边长乐郡主被人算计在前,被杀在后,皇上还想着添小郡主的事,不是昏君是什么?

    明澜也觉得这理由找的不到好,但是这么短时间,她能想到什么好理由啊,她小心翼翼道,“皇上找明澜来问王爷生母是谁?”

    “重想。”

    “……问太子和三皇子谁做储君最合适?”

    “重想。”

    “……问父王和母妃有没有和好?”

    “重想。”

    “……。”

    怎么重想啊,再怎么想,这些理由都瞒不过楚离,不论皇上问什么,都没有理由拦着不许楚离进御书房听啊。

    他哪是那么好骗的啊。

    明澜坐在一旁,绞尽脑汁想办法糊弄楚离。

    可是这边她还没想出来,那边有公公火急火燎的来禀告皇上,说是火烧东宫的事有些眉目了。

    东宫废墟里挖出一寒玉瓶。

    明澜心咯噔一下跳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很快,那寒玉瓶就送到皇上跟前,虽然大火烧了半个东宫,但寒玉瓶可是一点都没有损毁,如果不是上面雕刻的缝隙里还有些灰黑,谁能想到它在大火里煅烧了一夜?

    皇上手里就有寒玉瓶,和这个如出一辙。

    皇上望着明澜,明澜坦然道,“皇上,太子侧妃未嫁给太子之前,明澜曾送过一寒玉瓶给她。”

    皇上已经不记得这事了,但福公公记性好,道,“奴才记得,是有这回事。”

    皇上把寒玉瓶放下,摆摆手,道,“退下吧。”

    明澜麻溜的福身离开,皇上想起她还没有想到好理由搪塞楚离,可是再把明澜叫回来,却是喊不出口。

    桓儿不至于这么刨根问底吧?

    这边明澜出了御书房,那边楚离走过来,勾唇道,“想到好理由搪塞为夫了?”

    明澜,“……。”

    她眼睛睁大,“你偷听?”

    楚离狠狠的揪了她鼻子,道,“还用得着偷听吗,这么半天不出来,还不让我听,皇上和你有什么话聊上一刻钟的?”

    明澜努嘴,“知道我为难,就不要问了。”

    其实不用问,楚离能猜的出来,不就是关于父王的身世吗?

    之前就怀疑皇上知道,现在则是笃定。

    为了她,祖父能放弃江山,现在皇上又特地把明澜叫进宫封口,足见亲祖母的身份不简单。

    皇上日理万机,在东宫和长乐郡主接连出事后,还不忘这事,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亲祖母的身份关乎江山社稷。

    被瞒的这么死,不能泄半点密。

    楚离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一旦这个秘密揭开,会引发战乱,导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大周没人有这本事和离王府对抗,那就只有敌国。

    亲祖母是北凉人?还是东岳人?

    以父王的年龄来推断,事情应该发生在三十六年前。

    那时候老王爷是皇子,他要真看上北凉或者东岳什么公主郡主,大可以和亲,就算给不了正妃之位,给个侧妃之位绝非难事。

    再说了,老王爷可是连离王之位都给了王爷,正妃之位很难吗?

    那就排除了公主郡主。

    只可惜起居注毁了,不然还能从起居注上查到点蛛丝马迹,之前怀疑起居注是祖父毁的,现在看,没准儿是皇上。

    明澜迈步往前,楚离想到什么,一把抓了明澜的手,道,“随我来。”

    明澜望着他,问道,“去哪儿?”

    楚离没说,只拉着明澜往前,七拐八绕,走的腿都酸,半天后,明澜就瞪圆眼睛了,这好像是去冷宫的方向……

    带她去冷宫做什么?

    不过即便是冷宫,托了刺客的洪福,外面也比前世多了一圈把守的。

    看到他们过来,侍卫面面相觑。

    世子爷来冷宫做什么,抓刺客吗?

    抓刺客不用带世子妃来吧,不嫌碍事吗?

    楚离没有进冷宫,只吩咐道,“让陈嬷嬷出来一趟。”

    小宫女赶紧过来,道,“陈嬷嬷病了,下不来床。”

    楚离眉头拧了拧,“前头带路。”

    小宫女忙带着楚离和明澜去找陈嬷嬷。

    在冷宫里病了,连那些嫔妃想找太医看病都难,何况是嬷嬷,冷宫死亡率是最高的。

    进了冷宫,就见到那些蓬头垢面的嫔妃了,痴痴傻傻,语无伦次,“我是宠妃,皇上最宠我……。”

    有怀了孩子小产疯的,抱着枕头哄着,“皇儿乖,母妃的皇儿最乖……。”

    还有对着树磕头的,“皇上,臣妾知错了,臣妾知错了,你就原谅臣妾吧,臣妾不是故意推贵妃娘娘的,皇上,你就绕了臣妾这一回吧……。”

    还有把楚离错认成皇上的,要过来求他恕罪的。

    不过还没有靠近,就被公公和宫女拉远了。

    扰了离王世子和世子妃不快,他们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的啊。

    还未进屋,就闻到一阵咳嗽声。

    灰暗的屋子里,气味难闻,明澜忍不住想作呕。

    小宫女推开门,道,“陈嬷嬷,贵人找你。”

    陈嬷嬷靠着大迎枕上,形容枯槁,双目无神,应该是病了许久,再不医治,恐怕命不久矣。

    小宫女推开窗户,屋子里亮堂些,风一吹,刺鼻的味道散开。

    陈嬷嬷见是楚离,要起身给他见礼,楚离道,“不必多礼。”

    陈妈妈苦笑,她是想起来,也起不来的,“世子爷来是?”

    “有些事,要问嬷嬷。”

    老嬷嬷空洞的眸光望着楚离,她可不认为她一个在宫里混吃等死的老嬷嬷能帮的上离王世子什么忙。

    但楚离就是找她问话了,“我记得嬷嬷伺候过祖父?”

    老嬷嬷艰难点头,“在老王爷还是皇子的时候,曾有幸伺候过老王爷半年。”

    后来老王爷搬出宫,她只是一三等宫女,没法跟出去。

    楚离点头,问道,“在你伺候祖父的那半年里,祖父一直住在宫里吗?”

    老嬷嬷摇头,“老奴分去伺候老王爷,还不足半个月,老王爷就去北凉贺寿了,一去就是五个月。”

    说是伺候老王爷半年,其实她也就给老王爷端过一杯茶。

    可就是这样,她也是宫里唯一伺候过老王爷的人了。

    在宫里,能活她这么久,已是天大的福分。

    “果然是北凉……。”

    楚离的呢喃道。

    说了这一句,楚离便转身出了屋子,吩咐小宫女道,“去太医院请太医给陈嬷嬷治病,就说是我的吩咐,再去找福公公,送她出宫,你跟着伺候她。”

    小宫女扑通一声跪下,向楚离磕头道谢。

    等出了冷宫,走远了些,明澜才忍不住好奇道,“北凉怎么了?”

    楚离脸上戴着紫金面具,阳光下褶褶生辉。

    “三十六年前,北凉太子,也就是如今的北凉帝迎娶太子妃当日,东宫走水,太子妃被烧的面目全非,喜事变丧事,”他语气醇厚,带了几分深沉和凝重。

    明澜听得眼珠子睁圆,她捂住嘴巴,才没有惊叫出声。

    他是怀疑王爷的生母是三十六年前被烧死的北凉太子妃?

    这……怎么可能呢?!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

    大周有今日繁华,可以说有老王爷一半的功劳,督促皇上勤勉政事,轻赋税,劝课农桑,再加上他主动放弃帝位,更是不慕权势,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比皇上还要重几分。

    这样一个以百姓为重的人,怎么可能做出抢别人太子妃的事呢?

    明澜不敢置信。

    可楚离凝重的神情,她心里又不免动摇了几分。

    暗卫说过,老王爷是为了他亲祖母才放弃储君之位的,为了护着王爷,老王爷甚至在老王妃头上放了一把刀,而她,在不知情,在摸索中无意砍了绳子一把,三太太一拉一拽,那把刀就掉了下来。

    至今,三太太还假装落水伤寒,连床都不敢下,唯恐老王妃要拿她出气。

    而且,她不能否认,如果王爷的生母就是北凉太子妃的话,那一切疑惑都得到了解释。

    这件事必须要瞒,而且要瞒的死死的。

    老王爷此举,岂止是往北凉皇帝脸上抹黑,那是扣屎盆子了,奇耻大辱,就算过去几十年,北凉一旦得知,也必定会倾举国之力来讨伐大周,逼老王爷交出西凉太子妃,并给当年的事一个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