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以嫡为贵 >

第310章

以嫡为贵-第310章

小说: 以嫡为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书房,”楚离回道。

    他转身去了书房,明澜抱着铁匣紧随其后。

    这一个时辰,她和丫鬟都快把书房翻个底朝天了,她没看到钥匙啊,还有玉阙也帮忙寻找,都没有发现。

    结果楚离坐到书桌前,把抽屉打开,从抽屉底下把钥匙摸了出来。

    “……这也行?”明澜呐呐。

    楚离深邃的眸底溢出一抹笑意道,“这样容易拿,而且不容易被人发现。”

    明澜默默把铁匣放到他跟前,让他赶紧打开,她这会儿急的快上火了。

    楚离也没有耽搁,把钥匙从钥匙孔里插进去,可是插到一半就动不来了,像是里面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般。

    不论他怎么用力,钥匙也开不了锁。

    他把钥匙拿开,仔细看了看,道,“钥匙孔里有东西。”

    明澜气的吭哧吭哧,她就猜到锦盒回来的太顺利,波澜不起,一定没那么便宜事。

    想也知道赵家有多想把锦盒打开,反复折腾,连这么坚硬的锦盒都被折腾的有了些坑洼,何况是锁了。

    接下来半个时辰,明澜和楚离都在想办法把钥匙孔里的东西给弄出来,楚离用内力吸都没辄。

    楚离都没办法,何况是明澜了,她挫败道,“现在怎么办?”

    楚离望着她道,“只能找锁匠想办法了。”

    明澜气的恨不得让玉阙去灭了赵家。

    以前赵家是偷偷摸摸的找京都锁匠开锁,王府是正大光明的找,可是那些锁匠一看是同一个铁匣,直接摇头道,“开不了,另请高明吧。”

    一连请来十几个锁匠,动手尝试开锁的就一两个,皆以失败告终。

    转眼,六天过去了。

    这一天,早上醒来,明澜牙龈疼,疼的她吃东西都不敢嚼。

    陈妈妈见了道,“这些天世子妃心情不好,着急上火了。”

    碧珠叹气,“不怪世子妃生气,以前想着把太夫人送的锦盒找回来,好不容易找回来了,钥匙也有,可就是打不开,事事都和世子妃作对,没一件顺心的,不上火才怪了。”

    陈妈妈嗔了丫鬟一样,“世子妃生气,你们就该劝着点,我让小厨房做些降火气的菜送来,多少劝世子妃吃点儿。”

    明澜哪里吃的下,她迈步去了前院。

    迈步进院子,明澜就听到东西狠狠砸地的声音。

    楚三少爷正抱着她的铁匣往地上砸,地上已经砸出来一大坑了,他也累的吭哧吭哧的,“这到底是什么铁做的,无坚不摧啊,这要能铸剑,别说削铁如泥了,这是削铁如豆腐渣啊。”

    他狠狠地踩上去,除了把铁匣踩的陷入地里,连一点划痕都没留。

    看着铁匣被这么折腾,明澜心疼啊,她甚至怀疑将来铁匣就算打开了,里面的信还能不能看了。

    看到明澜过来,楚三少爷挪开,把铁匣从地坑里挖出来,望着明澜道,“我那把削铁如泥的刀已经交待在这破铁匣上了,我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大嫂,我劝你还是死心吧。”

    要楚三少爷说,灭赵家给铁匣报仇,比把铁匣打开还要容易几分。

    明澜心已经死差不多了,她走过来,身后跑过来一丫鬟,道,“世子妃,不好了,有人给你送了一口棺材来!”

第七百五十三章 传信

    明澜额头拧成川字。

    楚三少爷眼珠子没差点瞪出来,揉着耳朵道,“是我听错了吗,有人给大嫂送棺材?”

    丫鬟点头如捣蒜,“楚三少爷没听错,就是送的棺材,就在王府大门前。”

    楚三少爷绵长的笑了一声,“那我可得去瞧瞧是什么人这么胆大,敢往离王府送棺材,我敬他是条汉子!”

    楚三少爷、五皇子还有凤大少爷往前走,碧珠扶着明澜走在后头。

    王府门内围了不少丫鬟小厮,王府外看热闹的更是里三层外三层。

    明澜迈步上台阶,就看到王府外一男子骑在马背上,阳光下,他容貌俊朗,背脊挺直。

    看到男子,明澜愣了一瞬,这不是安盛斋的安大少爷吗?

    她和他好歹还打过交道,至于给她送棺材吗?

    看到明澜,安大少爷翻身下马,道,“见过离王世子妃。”

    明澜一脸不快,任是谁活的好好的被人送来一口棺材都高兴不起来,她看了棺材一眼道,“是你送我棺材的?”

    安大少爷摇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楚三少爷围着棺材转了一圈,敲敲打打道,“上等的楠木棺材,安大少爷这是替谁送的棺材,就没想过这棺材你可能自己用的上?”

    安大少爷朝楚三少爷一笑,道,“楚三少爷莫动,别扰了棺中人清净。”

    楚三少爷摸着棺材的手猛然收回来,脸都绿了,“送棺材已经很过分了,你还在棺材里装个死人,你想干嘛?”

    安大少爷望着明澜,“这里人多,可否进离王府说话?”

    明澜多看了棺材一眼,觉得如果安大少爷不是活腻了,安盛斋不想再开下去,都不会做这么胆大妄为的事,便道,“安大少爷里面请。”

    安大少爷摇着玉扇迈步进王府,明澜请他到正堂说话,府里的丫鬟小厮窃窃私语,世子妃是吃错药了吗,安大少爷对她这么大不敬,还请他进屋说话,应该直接打出去,只要不打死,断条胳膊腿都不是什么大事。

    安大少爷坐下后,丫鬟上了茶,不得明澜问棺材里是谁,安大少爷端起茶道,“一直没找到机会谢离王世子妃,今儿我以茶代酒,谢世子妃救命之恩。”

    楚三少爷眸光在明澜和安大少爷身上来回打转,大嫂还救过安大少爷,安大少爷却送棺材来,赤果果的恩将仇报啊。

    明澜笑了一声道,“安大少爷客气了,你我只是做了回交易,谈不上救命之恩。”

    当初她在安盛斋买寒玉,安大少爷没收钱,只要了一寒玉瓶,里面装了一滴她的血。

    应该是他被人下毒,那滴血正好救了他。

    对这些旧事,明澜不感兴趣,她就像知道那口棺材的事,“棺材里的是谁?”

    安大少爷摇头,“我也不知道是谁。”

    众人,“……。”

    连是谁你都不知道,你就把棺材送来,脑袋被门挤了吧。

    只听安大少爷道,“我在回京途中见到他时,他正被人追杀,浑身是血,我本打算救他,可惜来不及了,他咽气之前,让我务必将他的尸体送来离王府交给世子妃,下人没少劝我将他埋了,让他入土为安,但他临终嘱托,又和世子妃有关,我才冒着大不韪将他的尸体送来,冒犯之处,还请世子妃见谅。”

    一个死人,安大少爷也不好拉着他到处找人问他是谁,怕别人说他脑子有病。

    想着男子临终前让他把他的尸体交给明澜,猜明澜应该认得他,他只要把人送来就算是不负嘱托了。

    楚三少爷兴致勃勃道,“还从来没见过把自己尸体送人的,这趣味实在是……我倒是好奇谁想出这么恶心人的送礼办法了,也不怕被人鞭尸,走,瞧瞧去。”

    刚刚进屋,凳子都还没有坐热乎,楚三少爷又出去了,明澜也想看看是谁。

    棺材是晦气物,没人敢抬进离王府,楚三少爷出去后,吩咐道,“快把棺材盖掀了。”

    安大少爷带来的人麻溜的把棺材盖掀开,才露出一丝缝隙,一股臭气熏的人两眼发直。

    明澜用帕子捂脸,楚三少爷把碧珠手里的帕子抢了,捂着鼻子跳上马车,看了两眼后,道,“我不认识。”

    明澜捂着鼻子过去看了一眼,“我也不认识。”

    一群人都看了个遍,没一个认得的,只有楚总管皱眉头道,“眼熟的很,但是想不起来是谁。”

    那边,王爷骑马过来,看王府前被人围的水泻不通,脸色冷肃道,“怎么回事?”

    楚总管忙把棺中人临死前托安大少爷送尸的事告知王爷,然后道,“这人我瞧着眼熟,但实在想不起来了。”

    王爷骑马走过去,朝棺中看了一眼,眉头狠狠一皱,“是他……。”

    “父王认得他?”明澜吃惊道。

    这男子是不是死的时候犯糊涂了,他应该把自己的尸体送给王爷才是,肯定是送错人了。

    王爷翻身下马,问安大少爷道,“他身上有没有什么东西?”

    安大少爷摇头,“没有,我都搜过了,什么都没有。”

    帮忙送信可比送尸体简单的多。

    王爷朝棺材多看了几眼,在安大少爷说棺中人死之前说见不到离王世子妃,他会死不瞑目这话后,王爷眼神一凝道,“让刑部尚书带仵作来一趟。”

    说完,吩咐道,“把棺材抬府里来。”

    楚总管愣住,“王爷,这不吉利。”

    “没什么不吉利的,照办就是。”

    王爷坚持,楚总管只能让人把棺材抬进离王府,一口大棺材堵在王府前,被人围观,总不是个事。

    先前明澜问王爷棺中人是谁,王爷没说,等进了府后,楚离再问,王爷道,“他就是晋王妃的兄长蒋家大老爷。”

    明澜心头一震。

    竟是晋王妃的兄长!

    难怪她和楚三少爷他们都不认识他了,先太子死后,蒋家兵权被夺,举家外放,已经很久没有回过京了。

    蒋家大老爷被人追杀,临死前点名把尸体送来给她,莫非是给晋王妃传信的?

    难怪之前晋王妃什么都不说了,她是想帮蒋家立功,重新回京,只是晋王妃大概没想到她让兄长传信,信还没传到,先害了兄长一条命。

    王爷传话,很快刑部尚书就带着仵作赶来了,明澜捂着鼻子站的远远的看仵作验尸。

    只见仵作将蒋大老爷开膛破肚,从他腹中取出一绑着银线的小玉筒。

    本来这根线应该是绑在牙齿上的,估计是怕杀手发现,所以在最后关头将银线吞入腹中。

    用这样的方式传信,必定是极其重要的消息。

    仵作把玉筒丢进铜盆里洗干净,然后交给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把竹筒打开,拿出里面的信,薄纱上写了两行小字,把刑部尚书震的目瞪口呆。

第七百五十四章 吃惊

    按理这玉筒应该先给王爷看,但是刑部衙差和刑部尚书都忘了,只当离王府把案子交给刑部尚书查,所以先行过目。

    两行小字,却写两件惊天动地的事。

    一行写着:赵翌乃赵皇后和先太子所出。

    另外一行写着:先太子乃赵皇后毒杀。

    不论哪一件都能把人给震的七荤八素,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刑部尚书眸光呆滞,大家都望着他,从他脸上判断薄纱上写了什么事。

    明澜和楚离猜到一点,这也是他们希望的,没有证据,奈何赵淑妃和赵家不得,晋王妃辛苦让兄长传话,却半道被人杀害,这是杀人灭口,也从侧面证明蒋家大老爷所传的信确凿无疑。

    王爷走过去,问道,“信上写了什么?”

    刑部尚书回过神来,忙把脸上的震惊之色收敛了,看着王爷伸过来的手,刑部尚书踌躇不决。

    赵翌的年纪比离王世子还要大,如果信上说的是真的,那赵淑妃当年就是顶着离王未过门的世子妃身份和先太子勾搭成奸,给离王戴了一顶明晃晃的绿帽子,就算现在赵淑妃是皇上的人,可谁也不能否认这顶绿帽子存在过。

    是男人都接受不了啊,还有皇上……

    刑部尚书也是头疼,他手里压的案子一件比一件大,这是逼他查出始末,名垂青史吗?

    刑部尚书没动,王爷眉头一皱,道,“不能给我看?”

    刑部尚书在心底叹息一声,有什么不能给王爷看的,这本就是晋王妃送给离王世子妃的信,瞒不住,他也不会帮着隐瞒助纣为虐,便把薄纱信交给王爷。

    和他一样,看过信后,王爷就像是被雷劈了天灵盖一般,脸色乌漆嘛黑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楚三少爷悄无声息的凑到王爷身后瞄了一眼,他表达就丰富了,每一个字都透着吃惊,“我滴个娘啊……。”

    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案子过,赵皇后……不对,应该是赵淑妃,她真不是一般人啊,整个大周因为她天翻地覆了,杀了先太子,太后的儿子,太后还捧她登上后位……

    这样厉害的人居然被他家婆子给打了,不行,回家得把那婆子给供起来。

    不止楚三少爷,五皇子他们都凑过来瞄一眼,脸色五花八门的,就像是被人打翻了颜料盘一般。

    刑部尚书望着王爷道,“王爷,此事事关重大,咱们去书房说吧。”

    王爷抬脚就往书房走,刑部尚书紧随其后,楚离和明澜也跟了去,可怜明澜和楚离早早就知道赵翌是赵皇后和先太子给王爷和皇上戴的绿帽子,却没想过先太子是被赵皇后杀的。

    这件事连楚三少爷都知道了,他们还蒙在鼓里,直到王爷质问他们,“赵淑妃和赵家的事,你们早就知道了?”

    自己的儿子,王爷了解,如果不是知道内情,他不可能这么冷静。

    楚离承认道,“我知道一点儿,因为没有证据,一直就没有告诉父王和皇上。”

    王爷脸色冰冷,“是没有证据,还是替你母妃瞒着?!”

    楚离无法否认,这件事除了晋王妃能作证,还有他母妃也可以,只是他不想逼王妃。

    但王爷责怪的眼神,楚离不接受,“父王逼问母妃十几年,母妃可曾说过半个字?”

    一句话把王爷噎了个半死不活。

    明澜头疼,她忙打圆场道,“赵家逼母妃发毒誓,母妃把昭宁郡主和老王爷失踪怪自己发的誓言上,宁死不开口,她是疼爱相公,而且这事母妃说,没有晋王妃说效果好,我和相公也就没有为难母妃了。”

    说完,明澜望着刑部尚书道,“玉筒里的信足够定赵淑妃和赵家的罪了吧?”

    刑部尚书摇头,“证据不足,这只能算晋王妃一面之词,要想定赵淑妃和赵家的罪,最好还是王妃能出来作证,而且皇上未必……。”

    说到这里,刑部尚书声音戛然而止。

    都是聪明人,话不用说的太直白。

    这件事已经不是证据足不足的事,而是皇上未必愿意将这事公诸天下。

    赵淑妃的所作所为关系着王爷和皇上的颜面,王爷还好说,尤其是皇上,一个身家不清白的女人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将近二十年,刑部尚书怕皇上知道这事,会气的吐血啊。

    还有先太子之死,他知道先太子是暴毙而亡,但没有人怀疑过是赵淑妃杀的。

    今儿之前,赵淑妃和先太子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

    见明澜失望,刑部尚书道,“晋王妃说先太子是赵淑妃杀的,这件事太过重大……。”

    明澜猛然抬头看着刑部尚书,“先太子是赵淑妃杀的?”

    刑部尚书错愕,“世子妃不是知道吗?”

    明澜脸上的震惊之色不是假的,刑部尚书又望着楚离,他也是一脸震惊,不过明澜站着没动,楚离去拿信看了,震惊道,“我和明澜并不知道先太子的死和赵淑妃有关。”

    明澜连连点头,“我知道先太子为了给赵淑妃腾太子妃的位置,把太子妃贬为侧妃,既然勾搭成奸,赵淑妃为什么要杀先太子?”

    这在明澜看来,完全是脑袋有坑啊。

    为了赵皇后,先太子都作出贬嫡妃为侧妃的事,可见对她的宠爱,她腹中怀着先太子的骨肉,晋王妃怀的又是个郡主,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