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军嫂有空间 >

第51章

重生军嫂有空间-第51章

小说: 重生军嫂有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野猪肉、野鸡、野鸭多起来。

    周意的家人起初还推辞,但耐不住他放下东西跑的比兔子还快。慢慢的也就接受了,他和石头也慢慢开始接受挽留,来了后会留下来吃个饭,喝点小酒。

    终于在有一回酒足饭饱之后,两人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跟周意提出来想在井头村批宅基地事的时候,周意哈哈笑着看两人,“哈哈,我当是什么事?我就说你们两个不能这么无缘无故的总往我这送东西,这肯定是有事求我来了。得,我也不跟你们绕弯子了。这宅基地我最多能给你们批两块,你们直接交五百块钱到村里就行了。”

    “我们这点小心眼怎么可能瞒得过周哥你去?不过我们可是真心拿周哥你当兄弟走动的。”

    陆爱国和石头都是喜上眉梢,想不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当然他这话也不是完全说假的,跟周意来往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人是个爽朗合他们脾气的性子,而且也不象是那样贪得无厌的人。要不大家也不能总说到一处去,会在一起喝了这么多次酒。陆爱国其实也是起了真心结交的心思。

    此时事情办妥了他总不能叫人白忙一场,所以他直接从身上掏了早已经准备好了的一千块钱推过去,“这钱我们也已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周意拿起钱点了五百块出来,剩下的又都推了回来,他扬着手里的五百块钱对两人道,“你们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平时收点你们的东西已经算是出格,这再另外收你们的钱,下回你们可不得去监狱看望我了?这五百块是村里收的,要是本村的人会更少些。但是你们户口不在我们这所以得多收一点儿。”

    “周哥,我们也没别的意思,这多的其实也就是请村里的几位干部吃顿饭的钱,也是表示感谢大家的意思。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没租过房子住哪里知道,没个自己的地盘就连晚上多开会灯,都能被房东半夜赶上门来骂几句。”

    陆爱国苦笑着叹气,并没有去收回桌面上的钱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123章 宅基地

    “哈哈,有些人就是有意思的很,你那房东那样的我们这也不少见。从装上电灯开始,咱们这就因为用电灯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夫妻吵架,甚至闹到要打架的地步。不少人总觉的那电灯一进一出都要开一遍关一遍能少开个一时半会的好像都是占便宜了。家里人要是一时忘记了,就能骂骂咧咧的一整天不消停。”

    周意一边笑一边摇头,觉得很可笑。

    “为这个我还专程去问过村里的电工,说是一度电有一千瓦,那灯泡大多才是十五瓦的,电灯开六十几个小时才能用掉一度电。让它安安静静的开着其实消耗不了多少点,反而是开开关关的时候用电更大。村里人为这个吵架我去调节,跟那些人都说得口水干了。结果就是有人非不信,下一回还得为了电灯开开关关的事闹上一场。”

    “开六十几个小时才用一度电?”

    陆爱国和石头先是愕然,随后不禁哭笑不得。这个他们俩倒也是第一次听说。想到那天房东陶大姐怒气冲冲的样子,他们还真以为一晚上就要耗不少电了呢?

    不过听周意一说,还好自己跟房东还隔着一堵墙,要不让人在跟前一直提醒你关电灯那怎么受得了?

    “你们也别废话了,赶紧的给我把钱收起来。别说这些有的没有的,就你们两个那点花花肠子我还看不明白了?你们要是真的想表示感谢也别说什么请客吃饭的话。我看就拿点你那个土特产来,一人给分个几斤的肉就结了。”

    周意看两人的样子,不由颇为得意起自己的“见多识广”来,脸上的神色也放缓了继续道,“你们就是今天不开口我也得问了。好在这不算什么事,要是我办不到的,前些日子你们送的那些土特产我也只能现拿钱给你们了。”

    “周哥你也说的太不把我们兄弟的真心当回事了,我们就是那样的人?”

    既然周意都这么说了,陆爱国和石头也就不好再坚持,陆爱国利索的把钱收起来对着他笑,“我们两兄弟就不跟周哥你说谢谢了。我们明天就把东西送来,一人给二十斤野猪肉再一只野鸡、一只野兔你看行不?”

    “还说什么谢谢,太见外了不是?你们也别拿多了,一人二十斤的野猪肉就够。拿多了太显眼反而不好。”周意直接了当的就说。

    “行,我们就听周哥的。”陆爱国也爽快的应下了。

    事后不多久,果然两人很快就拿到手两块连在一起的宅基地。

    周意这边,本来陆爱国和石头是带着极强的目的去接触的人,也慢慢的因为“对味”而来往的愈加密切,到最后倒是真的当成好兄弟走动起来。

    当然了这是后话。

    宅基地一到手,陆爱国和石头除了轮流接送陆芸以及现有薯片送货的事之外,别的都先放下了。

    他们要忙着先把房子盖起来。

    井头村里批下来的宅基地是有固定规格的,最大的是八乘九,然后还有六乘九、四乘九一共是三种。所谓的八乘九、六乘九和四乘九就是,所有人的宅基地长度都是九米,有区别的是宽度,分别是八米、六米和四米。

    他们拿到手上的是最大的那种八乘九的,即便是两块地合起来有十六乘九,已经足够大了,但是这里靠近市中心,房子并不是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的,更不是你想大门朝着哪个方向去都可以的。

    宅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下去,每一排都有固定的户数,一块宅基地就算一户。每一户都是跟左右邻居紧挨着,只有前后排作为道路有间隔。

    所以每栋房子的朝向,前后门开的方向其实都是固定好了的没法改变。

    甚至哪一家想弄个院子的想法都不现实,除非你把自己门前的一块地弄个围墙圈起来……也不是没人这么干过。

    严格说起来,他们分到的宅基地位置是在某一排宅基地的最后面的两块,想圈个不大的小院子还真可以。但是陆爱国他们本来就是外面的人,拿着村里最大的两块宅基地,本来就显得更名不正言不顺了,再敢那么干,公然占用过道未免显得太嚣张了点。所以这种事他们怎么也不可能干的。

    不能有个小院子虽然是遗憾了点,但是可以有顶楼啊,只要把两家的顶楼连起来那就是整整的一百四十四平方。

    而且陆芸知道,这地方他们也是不可能长住的,反正不过临时落脚,再过个二十几年这里也就要拆迁了。所以两块宅基地虽然名义上是两户,房产证也会分开,但是按照陆芸拿出来的设计图纸,其实就只准备开一个大门,内部也是会连成一片的。

    到时候先一口气盖上去六层楼,再把天台的围墙盖起来,顶上用上玻璃顶棚,专门放太阳能板用。这样算下来实际上就是七层楼的房子,使用面积足足有一千多平方,干什么不方便?

    一楼、二楼用来居住,再往上的楼层可以放一点低噪音的机器,再做好隔音。过年回去以后就要叫爸爸从老家物色几个信得过的人来帮忙了。

    等过几年可以私人开店、建工厂的时候,他们再光明正大的买地盖厂房,到时候这里就能功成身退。那时候再把这里改装一下,分隔成一套套的小单间,请个人来管理,无论是给工厂的员工住或是租出去都便宜得很。

    当然给工厂的员工住的可能性真不大,这里还是地方太小,地点也不方便。更可能会是用来出租,那样光是每个月的租金都将颇为可观的一笔,更不用说将来拆迁。。。。。。

    陆芸的想法提出来,陆爱国、夏媛和石头都觉得好。

    陆爱国也开始觉得只有自己和石头两人太施展不开手脚了。特别是现在还要盖房子,时间更是觉得不够用了。于是对陆芸提出来的回老家请人的建议,倒是眼前一亮。

    他跟石头商量了半天就觉得这事行得通。他索性也不等过年回老家再提,直接发了一封厚厚的信件给陆二伯,把这些日子在海城的情况大致提了下,叫他就可以开始帮着留意下合适能信任的人选。等年后这边的房子至少盖到两层楼有地方住的时候,老家的人过来正好。

    既然想着要盖六、七层楼,那打地基就不能马虎,于是在别人家普遍都只打能盖三层楼房子的地基的情况下,他们比别人硬是多花了许多功夫在地基上。

    可能是前段时间的好消息都积压到后面爆发了。井头村这边的地基还没打好,那边他们之前托人问的学校附近找房子的事又有好消息传来。(未完待续。)

第124章 房子(一)

    陆芸就读的海城六小只隔了两条小巷子的地方其实还有一所小学……“海城吴巷小学”。

    跟海城六小的默默无名恰恰相反的是,“海城吴巷小学”却是整个海城都鼎鼎有名的名校。

    曾经,在陆芸的上一辈子发生过一件事。吴巷小学片区内的一家长带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去学校报名,结果学校一查,跟人家长说,你们当父母的名下在别的片区还有一套房子,这边房子是属于孩子爷爷奶奶的,按规定你家这孩子得送到那边片区的学校去读书。

    其实学校的这话没错,按规定也是这样的。父母有房子,小孩子读书自然是要跟着父母自己房子那边的片区的。

    可是那家长顿时还是急了,不说别的地方的房子纯粹是为了投资买的,也根本没想着去住,离自家这里还远。就是那房子离得再近,自家真的住在那边了,但是那边的学校跟吴巷小学能比?

    于是他就求老师了:我们别的地方有房子不假,可是那房子连装修都没有,我们全家几代都一直是住在这片的啊,怎么就能因为别的地方有房子就要大老远的跑过去读书?

    学校的招生老师根本就不听解释。最后那家长无奈,一回去第一件事就是立马联系中介,把自家的另一处房子不计代价,只求速度的给处理了。

    最后那速度卖房子的代价就不提了,反正人孩子顺顺利利的留在吴巷小学读了书,当家长的还是很得意的……看我们为了孩子都能不顾一切了。

    这事当时也是陆芸的秘书听到底下办公室的人在议论,听了一耳朵拿回来跟她当笑话讲的。

    因为吴巷小学离海城六小实在是太近,陆芸从小就对它的名声如雷贯耳,所以当时一听就记住了。

    陆爱国和石头托人得到的有关房子的好消息,恰巧就是吴巷小学片区内的房子。在陆芸的强烈要求下,陆爱国和夏媛特地给陆芸请了半天的假,四个人兴致冲冲的去看房子,那是一个有单独庭院的两层小洋楼,上上下下的房间加起来竟然也能有十来间。

    陆芸目测过去只一层楼的面积就能达到两百平方左右。这样的房子在这样的地段只怕不容易再遇上另外一套了。

    地方虽然看起来破败了点,但是只要稍加整修绝对是一处特别符合他们居住要求的好地方。更妙的是庭院里还有单独的水井。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要卖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兴奋之余,该问的,陆爱国还是要问清楚的。

    “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地方其实是房主刚刚平反才收回来的。这些年也并没有人住进来,空置了不少年了。唉,也是伤心地,如今房主的子女又都在外地了,回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就不想再留着。因为卖得急,开得价钱又高。。。。。。要不然这样的地段,这样的房子也不能轮到你们,多的是人想要。。。。。。”

    中间人说起来也是唏嘘不已,“如果你们看着满意,又能有现钱,我有熟人,今天马上就能去房管所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好。”

    “价钱要多少?”陆爱国稍稍安心了点,但是听到价钱高心里就又有点打鼓了。

    “两万块。”

    中间人脸上微烫,表情也有些不自在。这儿的房主是他远房的一个伯父,他是不得不帮忙。他最近帮着也带过几个人来看房子,结果个个都很满意地方,只是一听到这价钱就都变色了。

    他也不是没劝过,可是伯父就是死脑筋,一定要坚持这个价钱一分钱都不肯降价。

    要知道这附近的房子跟这差不多大的地方八千块钱就能买到手。

    两万块……这是整整高了一倍还多啊。谁听了这个价钱不是觉得他狮子大张嘴?等听说一分钱不能还价,不跑的还不成了傻瓜?偏偏他那个伯父年纪大了,这些年又吃了许多苦头,脑子也不清醒了,非说他的房子值这个价钱。

    其实这房子并不是他伯父家的祖产,他听他爹说过,解放前伯父从别人手里买下这房子的时候,也不过才花了五十块袁大头而已,那时候这房子可不止这么大,至少也是如今的三四倍,只是后来。。。。。。不提了,反正那些已经都没有了,现今能收回来这一部分已经是烧高香了。

    唉,买的时候就没多值钱,卖的时候伯父倒是要高价了,但谁叫那是长辈呢?

    没法子了,他也是听说眼前的两兄弟一直在这附近打听房子,这才抱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带他们来看看。

    “两万块?”

    陆爱国和夏媛同时惊了一下。中间人一看他们的脸色,就跟别人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的样子一模一样,估计又得黄了。

    中间人真有点垂头丧气的了。

    石头也挑了挑眉头,对这个价钱感到吃惊。这么破的房子,有两万块钱谁不愿意去盖新的啊?

    只有陆芸很惊喜……这么大一块地方才两万块,真是太便宜了,简直跟白捡的没什么两样嘛!这要是不赶紧下手,晚了那肠子给悔青了还算是好的。

    她看大家的脸色不对,估计是嫌弃贵了,赶紧的一人拉扯一下,一脸焦急的点头,示意他们应下。

    真是,有便宜在面前都不懂的占。知道后世这地段什么价不?

    “能低一点吗?”陆爱国眼底露出挣扎,已经有了井头村的房子垫底,现在他们家对房子的需求其实已经不再那么强烈了。

    这里很好,如果价格正常点,即便,哪怕是偏贵点他都能接受,但是两万块,比他打听过的这附近的房价整整贵了一倍还多啊?现在什么都便宜,哪怕他们在井头村那边的新房子七层全部盖起来,估计都不一定要这个数。。。。。。

    “爸爸我好喜欢这里,我们就买下来吧。”陆芸看陆爱国的样子顿时就急了,一个劲的晃他的手。然后又跑过去晃夏媛的,“妈妈,妈妈,买,要买。”

    看他们还在挣扎,她更急了,直吼吼地冲到石头面前跳脚,“石头你赶紧说句话啊,要买,我们一定要买。”(未完待续。)

第125章 房子(二)

    “要不咱们就买吧。”

    看陆芸急的那样子,石头下意识的就张开嘴了。

    想想不就是贵了一万多块钱么?以他们如今的薯片生意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还有当时卖人参的钱也超出预估的那么多。再则他们累死累活的赚钱干什么啊?还不就是图家里人想花钱的时候有,能开心?

    石头一下子就想通了。

    “好,买。”

    陆爱国和夏媛对视一眼,咬咬牙也点头。既然闺女那么喜欢那就买吧!其实早在闺女急的摇他们胳膊的时候,他们就动摇了。多一万多块钱,如果早在一个月前他们也许还会觉得接受不了,可是在现在嘛,在他们的眼睛里也就是白辛苦一个月、两个月的事。

    跟闺女的开心比起来,那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

    “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