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无悔九二 >

第354章

无悔九二-第354章

小说: 无悔九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关键,也是吴小正召开这次会议的重点。

    事实上,各个公司的整体发展策略,一直在吴小正的掌控之中,也是按照他的思路在做计划。

    因此,在这一方面,大家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吴小正直接提重点:“接下来,大家讨论怎样应付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

    一直在认真听总结和计划的吴敏霞插了一句:“你确定一定会通货膨胀吗?”

    她这么问,事出有因。

    在吴小正去纽约的那一天,当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人民币币值、通货膨胀时,吴小正立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通知吴敏霞,让各单位大量囤积原材料。

    吴敏霞虽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但面对各公司堆积如山的原材料,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费用支出,还是存疑的。

    吴小正停顿了几秒,认真地观察大家的反应。

    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他的话还半信半疑,都在等待他的答案。

    会不会通货膨胀?

    对于这一点,吴小正毫不怀疑,他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记忆出错。

    对于9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原因在于,按照前世的轨迹,这一年是他的初三毕业年。

    作为初中毕业生,有一部分学习内容是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学习、记忆的,那就是时事政治,这是必考的重点内容。

    他记得,在这一年里,一个新的热词会出现,那就是“宏观调控”,这个词的热度,会超过去年最热的“市场经济”。

    他还记得,这个词大概会在四月份左右开始热起来,而让这个词热起来的主要人物,就是在今年的换届后上任的朱副总理。

    这是一个让吴小正钦佩不已的政治人物。

    而朱副总理上任后所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针对过热的经济,向全国发出了警报:预防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他还亲自担任人民银行行长,开始着手宏观调控,并且花了三年的时间,让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那是三年后的另一个热词,吴小正高中毕业必考的热词。

    因此,吴小正绝对不会记错。

    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说,真的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尤其是像吴大厨这种生产型企业。

    原因在于,每次通货膨胀,最先涨的就是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及大米、猪肉等生活必需品,接着就是农产品。

    一旦应对不当,像食品加工厂、酒厂这种生产型企业,陷入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产品提价却相对滞后的大麻烦中,稍有不慎,就会让企业陷入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的困境。

    吴大厨食府也会面临这样的难关,原因在于食品原材料涨价了,饭店的菜品提价却有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

    正佳广场也是如此。

    对于正佳广场而言,93年是发展年,即将有多个项目投建。

    尽管建筑材料的价格涨幅,不会像农产品那么大,但还是很有影响的。

    因此,吴小正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你们还没发现,通货膨胀已经出现端倪了吗?大米、猪肉的价格涨了不少吧!”

    跟在座的这些讲通货膨胀,谈经济学上的原因是效果不大的,吴小正干脆拿跟大家生活切实相关的事来举例。

    粮食是酒厂的生产必备原料,猪肉是食品加工厂和食府的必备原料,这一点大家印象非常深刻。

    “是涨了一点,跟前几个月相比,大米的价格大概涨了10%。”

    “是的,猪肉价格也涨了差不多三毛钱一斤。”

    吴小正的话立即就被证实。

    但吴敏霞还是有点不确定地问道:“这会不会是因为要过年了的原因?”

    确实,按照国人的消费习惯,很多东西在春节前都有一波价格上涨,但春节过后很快就会回落。

    这是大量消费所引发的。

    但今年真的不一样。

    这价格一旦开涨,不但不会回落,还会继续大幅度上扬。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到明年这个时候,大米的价格会是现在的一倍,猪肉也是如此,至于其它生产原料,尤其是农产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为了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吴小正干脆把即将到来的事实提前说了出来。

    大家愕然。

    所有人都不知道,为啥吴小正会如此笃定。

    不过对于在座的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习惯,那就是只要是吴小正所说的,只要他坚持,那信也好,不信也罢,那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事实上,他所说过的很多话,在事后都证明是对的。

    他的预测似乎还没出错过!

    可问题是,面对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大家该怎么去面对呢?

    这是一个难题。

第845章 让人信服的理由

    很多人认为,企业应对通货膨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涨价。

    既然生产原料涨了,那产品同样涨价即可。

    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实不然。

    以酒厂为例。

    生产原浆酒的粮食涨价了,但卖的白酒却不能随便涨,原因就在于市场竞争。

    如果别人的酒还没涨价,你就率先涨,消费者就会产生这个品牌在哄抬物价的不良印象,转而选择其它品牌的酒水。

    就算后来其它酒水也涨价了,大家还是会认为始作俑者就是你这个品牌。

    这对企业的形象塑造是很不利的。

    因此,涨价行为必须得慎重,得随大势走。

    食品加工厂也是如此,饭店同样也是如此。

    因此,对于在座的经营者们来说,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价格涨价却必须滞后的这个难题。

    “还有一个问题,通货膨胀所引发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工资上涨,在这一块,我们不仅不能滞后,还得提前涨,请各单位认真考虑工资福利的上涨方案。”

    吴小正又抛出了另一个难题。

    是的,93年也是居民人均收入大幅上涨的一年,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单位的工资都涨了,有的单位会直接翻倍。

    在去年,月工资200以上的,就已经算不错的待遇了,但到了今年年底,月工资300都只能算一般般了。

    当然,这还是得看单位的效益。

    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自然会涨工资、提升福利。

    但效益不好的单位,原本的工资能不能发得出来都不一定了。

    国内的贫富差距就是这样慢慢拉开的。

    对于吴氏企业来说,要想留住、吸引人才,让大家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率先提升待遇水平是必要的。

    如果必要,吴小正宁愿企业少赚,也不能亏待大家。

    “好了,正式会议就开到这里,大家准备午餐吧。”

    问题提出来了,并不需要立即就在会上解决。

    事实上,每家所面临的问题也并非完全一样,在会上来讨论的话,只会浪费时间。

    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各单位先各自想主意、拿方案出来,再交吴小正审核。

    可大家都不想放过他。

    会议算是结束了,但没有一个人走开。

    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大家以闲聊模式开始向吴小正提问。

    最先发难的是吴小正特许列席本次会议的庄凝文。

    在座的诸多人中,她的学历是最高的,而且还是经济相关专业毕业。

    现在她就对吴小正所示警的通货膨胀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jacky,你为什么如此笃定中国一定会通货膨胀,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吗?”

    吴小正顿时就头疼起来。

    我能告诉你,这是前世的亲身经历吗?

    唉,碰上较真的人,就得大费口舌!

    好在这对吴小正来说不算难题。

    他转念一想,在座的都是吴氏企业的核心,给他们多灌输一点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应该不算坏事。

    多看书还是有好处的。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理论上一直未有定论。

    从短期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原因三个方面。

    从长期分析的角度看,学术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

    而面对这次已开始到来的通货膨胀,吴小正却可以结合前世的经验,来解释得相当到位。

    他开始侃侃而谈。

    “第一个原因,跟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热,产品供不应求有很大关系。”

    随着邓老的南巡及重要讲话,中国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全国很快就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层。

    但中国前面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因此,在各地一窝蜂地掀起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产品和原材料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而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商品价格的自行调控。

    既然原材料和产品供不应求,那必然的后果就是涨价,什么东西紧缺,什么东西就涨幅越高。

    按照去年的情况,率先站起来的就是煤炭、石油等能源,紧跟着就是建筑材料等,这些都已经有小幅度上涨,但这还只是开始。

    这一解释,立即就得到了庄凝文及大家的认可。

    “第二个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荷包充实了,消费能力和水平都大幅度提升。”

    这是导致生活必需品涨价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以吴氏企业的员工为例。

    但国企的员工、公务员还拿着一百多、两百块工资的时候,在吴氏企业,两百多的工资已经是低标准,只要稍微有点能力的、肯干的,普遍都有三四百的工资,五六百的也不算少见。

    今年年终更是会有一大笔奖金。

    而这样的想象,并非吴氏企业独有,大部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盈利的企业,必定会因为盈利而提升大家的福利待遇。

    这意味着,荷包充实的人变多了,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而对于荷包充实的人来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消费,让自己及家人的过得更舒服一点。

    因此,衣食住行的需求增加。

    就好比响水村的那些村民,原来吃肉是逢年过节的福利,现在却成为了生活中的常态。

    因此,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了,肉类的供不应求,就会导致猪肉的涨价,以及养猪的人增多。

    养猪的人一多,粮食也开始供不应求。

    ……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猪肉和粮食都涨价,并且带动其它生产原料的涨价。

    又是一个很让大家信服的理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的大量发行以及外资的大量涌入。”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家一窝蜂地开始经济建设,就比如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流通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出现支付困难。

    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国家不得不增加货币的发行。

    这就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在不断的正佳。

    而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开始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大量外资也因此而涌入国内。

    外资的涌入,也导致了市面流通的货币继续增加。

    而这些流通的货币,又进一步增加了大家的购买能力,再一次推动了原材料和各种商品的涨价。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就成为了必然的事。

    这下庄凝文和大家都信服了。

    有理有据,有客观现实证明,大家想再质疑是否真的会通货膨胀这个问题都很难。

    对于吴小正的预测信服了,但话题并没有结束。

    对于大家来说,重要的还是怎么度过这个难关。

    这事还是指望吴小正为妙!

    于是大家又把目标对准了吴小正。

第846章 提价的策略

    提价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企业通过商品提价,可以保证自己的利润。

    另一方面,如果提价策略不当,很容易就失去客户的满意度,反而会导致产品销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总体利润下降。

    总体来说,提价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除非是迫不得已,企业一般很少对自己的商品提价。

    但吴氏旗下企业这次却不得不做好提价的准备。

    根据前世的经验,吴小正知道,这次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实在是太大了。

    提价是有策略的。

    在后世,不管是提价还是降价,都是市场营销学里的一门大学问。

    在很多时候,提价的策略用对了,还有可能会使商品的销量大增。

    现在吴小正就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传授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提价是有技巧的。”

    “第一个技巧,就是借出新品提价。”

    见吴小正又开启了上课模式,很多人又拿起了纸笔,开始记录。

    熟悉吴小正这种模式的人都知道,一旦他开讲,很多东西都未必是书上或者其它培训中能学到的,很有用。

    吴小正开始侃侃而谈。

    借出新品提价,这在后世的营销学中,是非常惯用的一种方式。

    出新品包括很多的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换新包装,另一种自然是产品改良,但更多时候是两种方式一起上。

    如果只是单一的换新包装,往往伴随着商品重量或者容量的变化。

    比如说原来300毫升装的,现在变成250毫升装的,包装更精美,但价格却不变。

    这算是变相的提价。

    而两种方式一起上的,手段又会不一样。

    “新配方,新口感,新包装,好吃不止多一点点。”

    类似的广告,在后世经常可以看到。

    这种方式,往往商品重量或者容量不变,而是直接提升价格。

    “我举个例子,就以酒厂为例。”

    “酒厂要提价很简单,比如说老米辛苦一点,把勾兑配方稍稍改良一下,然后换个新包装,直接来个93新版,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提价了。”

    米清河听了立即哈哈一笑。

    “老板你神了,好像知道我准备推新配方了似的。我原本还想着尽快将新配方用到生产中去的,现在看来,可以先压一压等待时机了。”

    李翔翼也笑了起来。

    他知道,吴小正这主意一出,再加上米清河早已准备新配方,那酒业公司这边提价的难题就算是解决了,现在只需要准备新包装,以及等待合适的提价时机。

    但他并没有插嘴,现在还是听课最重要。

    而吴敏霞和刘志军也在思考食品加工厂这边的提价方案。

    按照吴小正所说的,食品加工厂的产品也是可以应用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到底是通过改变容量的方式来变相提价?还是容量不便,直接提价?

    这个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第二个技巧,就是带赠品提价。”

    这也是营销学中常用的一种提价方式。

    通常来说,顾客很难接受提价,但若是提价策略能给他们占便宜的感觉,结果又是大不一样了。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并不是对便宜的产品感兴趣,而是对能让其感觉到占便宜的产品感兴趣。

    而附带赠品,就是给他们占便宜的感觉。

    这是很有好处的。

    一方面,正品提价,但附带赠品,总体价值会让消费者感觉比原来价格划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